书城历史大宋王朝4
2149000000029

第29章 大宋王朝的全面解读(6)

狄青(1008~1057),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初,赵元昊反叛朝廷,仁宋下诏挑选士卒守边,并任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当时的边将多次为叛军所败,所以守边士卒都很畏怯。狄青到任后,在四年之内,经过大小战役二十五次,攻破了金汤城、宥州等地,剿灭了咙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少数民族。又在桥子谷修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城堡,于是控扼了边境的要害。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狄青每次出战,都是披头散发,带上铜面具,在敌阵当中来往穿梭,所向披靡,敌军没有能够抵挡的。

尹洙为经略判官时,狄青曾与他会面,二人在谈到军事战略时,尹洙连连称善,于是把狄青推荐给韩琦、范仲淹,并对他们说:“狄青是一名难得的良将”。韩琦、范仲淹见到狄青后,都颇为惊奇,对狄青特别照顾。范仲淹把《左氏春秋》赠送给他,并告诫他说:“为将不知古今,只是匹夫之勇罢了”。狄青因此折节读书,对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都很精熟,他的名气也就更加显著了。

宋代的军队有个规矩,士兵入伍之前都要在脸上刺字,以防他们逃跑,狄青出身行伍,当然也不例外,十多年后,狄青脸上的刺字仍然清晰可辨。这时,由于战功显赫,宋仁宗亲自赐药要狄青除去脸上的刺字,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以功提拔我,不注重门第,我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因为这脸上的刺字,我愿意保留下来,以激励士卒”。宋仁宗因此升他为枢密副使。皇祐四年(1052),广源州少数民族发动起义,在侬智高的率领下,攻陷邕州,又攻破沿江的九个州郡,进而包围广州,岭外一片战乱,狄青于是上表请战。起初,大将蒋偕、张忠都冒险轻进,为义军所杀,因此士气不振。狄青便告诫各路将领听自己指挥,不要轻易与义军发动正面战斗。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没有赶到,就率领八千步兵先行讨伐,在昆关惨败;殿直袁用等都落荒而逃。事后,狄青把陈曙、袁用等三十人按军法问斩,所以军中的纪律得以整肃。然后命令部下休整十天,得到侦探的消息后,狄青率领骑兵,出其不意,大败义军,追奔五十里,斩首几千人,生擒五百多人,招降七千二百个曾为依智高所胁迫的士兵,对他们进行了安抚。当时,义军的死尸中有个穿着金龙衣的,大家都认为侬智高已死,打算上奏朝廷,狄青说:“怎么知道这其中不是有诈呢?宁可相信侬智高逃掉,也不能欺骗朝廷以贪功受赏”。仁宗称赏他的功勋,因此拜他为枢密使。

狄青为人谨慎寡言,带兵打仗,赏罚分明,又能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所以士卒争相为他效劳。而且,狄青喜欢把军功推给别人。开始,与孙沔讨伐侬智高,谋略都出自狄青,等到义军平定后,他却把这些功劳归结给孙沔。孙沔原先只赞叹他勇敢,这时才佩服他的为人,认为自己远远不如狄青。尹洙因事被贬死后,狄青便全力救济他的家人,以报答尹洙的知遇之恩。

宋天子为什么说“詠在蜀,吾无西顾之忧”

张詠(946~1015),字复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张詠进士及第,被授为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后出知益州,适逢李顺在西蜀发动农民起义,王继恩、上官正领兵征讨,故意拖延不进。张詠便激将上官正,劝勉他亲自率兵出击,又设盛宴为他饯行。喝酒喝到正浓的时候,张谅突然举起酒杯对军校们说:“你们蒙受朝廷厚恩,绝对不能推卸责任,这次出行,你们必须直捣义军的城堡,平定叛乱。如果久无战功,这便是你们死的地方。”上官正听了张谅这番指桑骂槐的话后,才决定深入叛军阵地,最后果然取得了胜利。王继恩由于驭下无方,他的部下经常有出城逃跑的,巡逻的官吏抓获这些逃跑的士兵,把他们交给张谅,为了免除与主帅王继恩产生矛盾,尽快地平息农民的起义,张詠当即把这些逃跑的士兵投入一口枯井,就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这时,李顺的起义得到了许多农民的响应,张詠又令人四处发放文书,告谕老百姓归田耕作,不要为害作乱。而且,由于战乱频繁,谣言随之四起,当时就有人讹传,有一个白头老翁在中午过后,就会出来吃人家的小孩,因此益州一郡都处在紧张害怕当中,一到傍晚,路上就再也不见人影。不久,张谅把制造谣言的人缉拿归案,严刑处置后,民众的生活才逐渐平息下来。张詠为政,恩威并用,所以蜀民都很敬畏和爱戴他。

真宗即位,张谅被加封为左谏议大夫。咸平二年(999),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杭州头年粮食欠收,老百姓大多私自贩卖食盐来获取口粮,这些违反朝廷政令的人,被当地官府抓获了几百人,张詠放宽了对他们的处罚,把他们全放走了。下官疑惑地对他说,如果不严厉地处罚他们,恐怕无法禁止这类事件的再发生。张谅说:“钱塘郡十多万户人家,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占据了十分之八、九,如果不用卖盐所获的利润养活他们,一旦发动起义,那么祸患就更大了。等到秋天粮食收获后,再加以禁止。”随后,有一农民家的儿子与他的姐夫因为家财的分配问题而分别上诉。姐夫说岳父临终的时候,妻子的弟弟才三岁,因此让自己来掌管他家的财产,并且写了遗书,今后把财产的十分之三分给弟弟,十分之七留给自己。张詠看了遗书之后,说:“你妻子的父亲,是一位聪明人,因为儿子还小,所以托你抚养。如果把十分之七的财产留给儿子,那么他的儿子肯定已经死在你的手下了。”于是命令把财产的十分之七判决给儿子,把余下的十分之三判决给女婿,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明断。

咸平五年(1002),马知节从益州迁往延州,朝廷选择可以取代马知节的官吏。真宗认为张谅以前在西蜀政绩颇佳,因此又命他担任益州知州,还加封刑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碰巧转运使黄观上言褒美张谅的政绩,又派谢涛巡抚西蜀,真宗于是让他告谕张谅说:“得卿在蜀,吾无西顾之忧矣。”

“东州逸党”是怎么来的

“东州逸党”指的是北宋初期活动于京东路诸州、军、监(今河南商丘、江苏徐州、宿迁等地区)的一个文人团体和文学流派。这些文人旷达豪放、任情不羁、经常交游,时称“东州逸党”。代表人物有范讽、张炎、石介、李冠、徐追等。“东州逸党”之名,最早见于宋代颜太初的一首长篇五言诗《东州逸党》,诗中对这个文学团体进行了讽刺和鞭挞。

这些文人之所以被称为“逸党人物”,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整日交游、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另外,认为这些人目无礼法、妄自尊大、行为放浪、创作粗俗、言不由衷,非但无益于世,而且有违道统。实际上,这些看法是极为偏颇的,这个诗人群体在当时应该是一个进步的诗人群体,他们大多官位不高(除范讽之外),但关心国计民生。他们性情大都旷达奔放、不拘细节、“喜豪放剧饮”不顾流俗。据说,有一次石延年、刘潜在京城酒楼对饮,京师王氏正好路过,上酒楼见二位豪饮,甚为诧异,而石、刘二人旁无他人,依旧谈笑风生,第二日便传出了酒楼二酒仙的佳话。这些诗人大多是山东省人,并且彼此关系密切。范讽是这个文人团体的代表人物,范讽年轻有为,做官很有政绩,不仅体恤百姓,还敢于谏言,不畏权要。在他知青州时,青州发生灾荒,他大胆发放前帝相王曾家中数千斛粮食以济灾民。他曾弹劾皇亲贵族、朝廷重臣钱惟演,认为他有不法之事,应当降官。仁宗不听,范讽于是恳请皇帝说:“如果皇帝您不听劝谏,我自己宁可辞官。”仁宗最终降职钱惟演。

逸党人物在当时豪放不羁、不顾流俗,极不合时宜,因此受到了一些保守派、卫道者的嘲讽和鞭挞,他们用“东州逸党”的称谓来贬低这些文人。“东州逸党”也就由此而来。

杨亿“首以词章擅天下,为时所宗”

大宋统一王朝建立之初,在诗坛上影响很大的是称之为西昆体的一个诗歌流派,杨亿就是这个诗派的领袖人物。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传说杨亿快要出生的时候,他身为县令的祖父,做梦梦见一个道士,道士告诉杨亿的祖父他是来谒拜的。没过几日,杨亿就出生了,奇怪的是婴儿的身上长满了毛,并且很长。过了几个月,就自然脱落了。小时候,杨亿就能说会道,母亲教他经诗,立刻便能诵背如流。十一岁的时候,杨亿的才识已被皇帝所闻,皇帝派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去考查杨亿的学识,张去华将杨亿送到都城,出诗赋五篇,杨亿下笔即成。宋太宗对杨亿的才华赞叹不已,杨亿也由此步入仕途。

景德年间,杨亿和一大批馆阁文人奉旨编修《册府元龟》,他们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吟诗酬唱。三年之后,修书完成,这些空暇时的诗作也由杨亿汇聚成集,并取名《西昆酬唱集》。此集一出,轰动了当时诗坛,这种含蓄、绵缈富丽的诗风令时人耳目一新。于是,西昆诗大为盛行,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亿作为西昆体的领袖诗人,他的诗作在这些文人雅士中是首屈一指的。虽然多数作品描写的是他们优越的生活和日常琐事,缺少真情实感、内容空洞,但西昆诗的艺术成就却是相当大的。杨亿主要师法李商隐,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如语言含蓄婉约、好用典故、诗词充满了香艳之感;笔法非常细腻,特别在描写物品上,在形式上达到了纯美之境。杨亿也写过一些咏史诗,借古喻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他的《汉武》诗,就是借汉武帝用尽方法寻求长生术,终究徒劳无益,难免一死的事情,实际上是对真宗求仙活动进行了讽喻。

杨亿在宋初的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作的诗、词、文章被当时人纷纷传诵,竞相摹仿,而且西昆体对后来的宋代诗、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李迪是“贤相”

李迪(971~1047),字复古,濮州(今山东鄄州)人。真宗、仁宗时期两度出任宰相,两度被罢。李迪为相正直敢言,不为利害祸福所动,与丁谓之徒势不两立,是宋初被人称颂的贤相之一。

当初,李迪步入仕途不久,真宗常常听说亳州盗贼猖獗,就命令李迪知毫州。到任之后,李迪明察暗访,摸清了敌情,又派遣骁勇善战的士兵擒贼,抓住盗贼之后,并斩首示众。不久,就平息了盗贼,亳州又是一片祥和、安宁之地了。李迪也曾多次劝谏真宗,有一次,真宗要在蝗旱的大灾之年大兴土木,李迪当面力谏,陈述利弊,真宗深深地信服了。还有一次,驻守陕西的边帅曹玮上疏,请求朝廷增兵固防,朝廷不同意增兵,他就辞了官职。真宗认为曹玮很懦怯,就问李迪:“有没有人可以代替曹玮?”李迪对陕西的驻兵和储粮情况十分熟悉,他给皇帝分析了当时的战势,又力陈曹玮谋略有余,非胆小之辈,并预言曹玮日后定能在边关大捷。皇帝觉得李迪言之有理,就向陕西增兵。后来,果如其言,曹玮打了胜仗。

李迪因与丁谓素来结怨而遭受排挤、迫害。虽然如此,他在皇帝面前仍旧据理力争,鞭挞丁谓擅权弄术,但皇帝听信谗言只将其贬至郓州。仁宗即位后,太后垂帘听政,丁谓得势,派人暗地里迫害李迪,几近致死。后来,王曾为相,丁谓垮台,李迪再次被起用。后又被吕夷简排挤陷害,再次罢相,贬官亳州。

元吴攻打延州时,宋军损失极为惨重,李迪请战,但仁宗不同意。李迪报国无门,积郁成疾,辞官告退,庆历七年(1047),他病逝家中。皇帝亲自为他篆碑:“遗直之碑”。

为什么说杜衍有“大臣之概”

宋真宗、仁宗时期,贤相辈出,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四人皆为当时贤相。

杜衍(928~1057),字世昌,山阴(浙江绍兴)人。祥符元年进士,初任平遥、乾州的地方官,很有政绩。离任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依依不舍地送他到边境,无奈地感慨道:“为什么要夺走我们的好太守啊?”后来,他以太常博士的身份提点河东路刑狱,依据事实平复了许多冤案。有一次,章献太后派遣使者安抚淮南,使者返回宫中后,章献太后先问杜衍的情况,使者把他的政绩报告给太后,太后听到后感叹地说道:“我知道这些已很久了。”

契丹与元吴在黄河之外交战,范仲淹安抚河东,欲要带兵跟从。杜衍认为不必带兵,他说:“契丹和元昊两国交战,肯定不会来侵扰我们的,我们的军队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妥。”范仲淹在皇帝面前,坚持己见,诋毁杜衍,而有大臣之概的杜衍并未因此与范仲淹结怨。

契丹人刘三嘏潜逃到朝廷避罪。很多大臣建议留下他并厚待他,以追问契丹的事情,连当时的谏官欧阳修也请求留下刘三嘏。皇帝征求杜衍的意见,杜衍缓缓地说:“中国历来以信守誓约而闻名天下,如果自己违背誓约,接纳叛国逃亡的人,这样不但毁了我们的名誉,并且这对朝廷是很不利的啊!何况刘三嘏还是契丹的近亲,他在此安身,定会招惹麻烦,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早遣送回契丹吧。”皇帝听从了杜衍的建议,将刘三嘏遣送回契丹。

杜衍为相,十分清廉,私产极少。他辞官后在南都居住了十几年,屋子十分简陋,出入随从仅仅有十几个人,他穿着也非常简朴,过着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为什么说晏殊为相“喜荐拔人物,乐善不倦”

大宋景德年间,江西临川出现了一位才识非凡的“神童”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谥号“元献”,人们称他“晏元献”。仁宗时期,他曾数度出任宰相,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少年得志的宰相之一。

晏殊小时候聪慧过人,七岁便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真宗景德元年(1004),当时任宰相的张知白安抚江南,发现了少年博学的晏殊,并且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了朝廷。第二年,真宗殿取进士,小晏殊气度不凡、文章高妙、品性淳直,颇得真宗赏识,赐进士出身,伴在真宗身边。晏殊日益受到真宗的眷注,小小年纪便身居高位,担任要职。据说,真宗每当有头痛之事,就写在一块小纸上请教于他,足以看出真宗对他的器重。

晏殊不但自己做官,而且极喜荐拔人物,他所举者之人大多成就非凡,也证明了晏殊独具慧眼、善识贤才。

仁宗天圣五年,晏殊因用笏板击落随从牙齿,被贬官知宣州(今河南商丘)。到位之后,他大力兴办学校,还请了范仲淹教授学生。过了没多久,朝廷又将他召回做官,由于他很看重范仲淹的才识,就向朝廷举荐了范仲淹,范仲淹的仕途也由此开始,最终成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相、一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