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2
2151700000051

第51章 李贽自刎

“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书呆子”

李贽,原名李载贽,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县人,生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他祖上几代都从事海外贸易,父亲和祖父都是回教徒,李贽自己也信奉回教,因此,近代学者都说李贽是回族。

李贽二十六岁那年考中了福建乡试的举人,三十岁开始做官,先后做了二十多年的官。从河南共城(今河南省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国子监教师)、礼部司务(办事人员)到南京刑部员外郎(一般官员),都是公务不多、薪俸微薄的职务。

他五十一岁的时候,从南京刑部员外郎调任云南姚安知府。知府是个能捞钱的官,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李贽并不想发财,他只想在知府任内积攒些钱,日后好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可是,李贽做了三年知府,归来时仍是两袖清风,行囊里仅有几卷图书。这样,他一直没有摆脱生活的困扰,两个女儿因饥荒死去;祖父、祖母死了五十多年,因为买不起一块地,一直没有安葬,岳母双目失明,思念女儿,他却没钱让妻子回家探望母亲。穷困的生活磨炼了李贽,他不怕穷,不怕苦,一心追求真理。

被斥“妖人”

那时候,学术思想界流行的是理学,又叫道学。这种学派出现在宋代,道学家们提倡封建道德,认为这是人们天生就有的,是“天理良心”,把这称为“道”。他们讲究“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等等,打着孔子的招牌,宣传封建礼教。道学家的思想,从宋到元,由元到明,愈演愈烈。就在道学思想风靡一时的时候,江苏泰州盐丁出身的王艮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即“泰州学派”。这个学派反对道学家所说的“道”,认为人生穿衣吃饭和劳动就是道。这种思想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要求,因而受到农民、盐丁、樵夫、陶匠和小商贩的信仰。这个学派揭露道学家的假面具和他们言行不一的丑恶行为,因此遭到道学家们和封建官僚地主的迫害,被诬蔑为是“左道”、“妖人”。

李贽在北京作礼部司务的时候,和泰州学派的学者赵大洲经常来往,听赵大洲讲学,在南京的时候,拜王艮的儿子王襞为师,钻研泰州学派的学说,因而对它有了深刻的了解,自己也成了泰州学派的学者。

二十多年的坎坷仕途和官场生涯,使李贽认清了明朝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官场的肮脏,看清了道学先生们的嘴睑。他要反对、要抗争,要揭穿道学家的假面具,于是他成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

为了不受地方官吏的管束,李贽从云南归来的时候,决心不回老家,来到湖北黄安的朋友耿定理家里居住。

惹怒伪君子

谁知来到这里也不平静,他一到黄安,就和耿定理的哥哥耿定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李贽来到耿家之后教耿家的几个孩子读书。他主张应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自由精神和聪明才智,不要用封建礼教束缚孩子,压制他们天真活泼的本性。耿定向是个大官,又是个道学家,自然不同意李贽的意见,便发生了矛盾。特别是何心隐的被杀,使两人水火不容。

何心隐是泰州学派的一位有名学者,又是耿定向的朋友。何心隐因为反对封建思想而被逮捕,统治者为杀他制造舆论,在大街上张贴他的罪状。可围看榜文的人都指出这是诬陷,都为何心隐叹惜,武昌数万人为他鸣冤。但是作为何心隐的朋友的耿定向,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讨好首辅张居正,虽有能力也不搭救朋友,这位被荣华富贵迷住心窍的道学先生,却还吹嘘自己有一种为了正义的事不管碰到什么艰险危难,也一定去做的精神。

李贽看透了这个伪君子的本质,在朋友耿定理死后,把妻子送回老家,自己也愤然离开耿家,来到黄安邻县麻城县龙湖上的芝佛院。李贽在这里写了好多封信给耿定向,揭露他言行不一的虚伪行为。李贽在一封长信里说:“你和一般人一样买田地,置房产,读书考功名,做官求地位,遍寻好风水以求子孙有福,都是为自己打算,没有一点替别人着想。可是一开口谈道学,便自称是为大家,是为着有利于别人。其实你所说的你并不来做,而你所做的你绝不说。你的言行,还不如一般百姓,他们做什么就说什么,作生意的就说作生意,种田的就说种田,多么痛快!你所以这样,是因为你博取好名声的心思太重,总是想方设法掩护自己。你这样左遮右盖,何时是了呢?你分明是贪图高官厚禄,想做到三品二品大官,以求光宗耀祖,这才是你的真实思想。你口称道学,其实,你既无传道的意思,也没有重道的想法。我劝你不要再说假话了!”这些话,把耿定向和其他道学家们的虚伪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李贽写的《焚书》在麻城刻印出版,其中收录了他给耿定向的一些信。耿定向看了《焚书》,勃然大怒,发动他的学生攻击李贽,还编造谣言诬陷李贽是“妖人”,是“左道惑众”,蓄意“造反”。

李贽并不害怕,他进而想从历史上清算道学,于是开始写另一部著作《藏书》。他在这部书里用反道学的独特见解,评论历史人物。他称赞被骂作“暴君”的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认为寡妇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是勇敢果断,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相反,他认为宋朝道学家程颐、朱熹只会说假话骗人。就在李贽著《藏书》的时候,统治者对李贽的迫害更厉害了,他们无中生有地给年已七十四岁的李贽加上“有伤风化”的罪名,扬言要捣毁他居住的芝佛院。李贽的朋友杨定见听到这个消息,事先保护李贽躲开。

后来李贽被朋友马经纶接到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

以死抗衡

李贽刚到通州不久,诬蔑李贽的流言蜚语便传到北京,有人有意置李贽于死地,说他写书攻击当时的首辅沈一贯。沈一贯大权在手,听说后非常恨李贽。这时候,礼部给事中张问达上书皇帝,诬蔑李赞所写的书惑乱人心,不可不毁,并以“有伤风化”的老调陷害李贽。明神宗立即下旨逮捕李贽。就这样李贽被抓进北京的监狱。

李贽在狱中,照旧读书作诗,不向统治者屈服。审问他的人问他:“你为什么写那些书?”李贽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著书很多,对人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审讯人被说得哑口无言。

李贽到通州不久就病了,入狱以后,病势一天比一天沉重。他听说要他回福建原籍,心想,我已病得不能走路,怎么能回原籍呢?便决心以死与统治者抗争,写下了“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的诗句。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三月十五日这天,李贽喊人给他剃头,剃完了头,趁那个人外出的机会,他拿起剃刀,自刎而死,时年75岁。

李贽一生反道学,反封建礼教,受尽诬陷,最后以死控诉了统治者的迫害。李贽死后,马经纶把他的尸体葬在通州北门外,立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历经劫难,现在仍然竖立在通县县城北牛作坊,象征着几百年前这位反道学的斗士的铮铮铁骨,堂堂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