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2176200000033

第33章 民间故事(3)

画家笑笑说:“大王有所不知,在常人看来是这样的,可是对于画家来说却正好相反。作画的难易并不在于是否见过和知道怎么画,而在于画得像不像。所以,正因为狗和马一类的动物是人们最常见的,人们都对它们很熟悉,了解它们的模样,而且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见它们。一旦画家画了出来,那么人们就会对照着看到过的狗和马作比较,稍微细微的不像,人们也能发觉,就因为人们对这类事物太熟悉的缘故了。画得不像只求类似的画自然不能算是好画,而要画得好,就必须画得非常像才可以,所以狗和马一类的动物最难画了。而那些鬼怪之类的事物,人们是没有见过的,它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形态,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没有明确的形象,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出来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对照鬼怪来指责你画得到底像不像的。当然画起来容易多了啊!”

齐王问画师,画什么最难,答曰犬马。再问画什么最容易,答曰鬼怪。道理并不难理解——犬马为人所常见,很难画得像;鬼怪乃无影无形之虚幻之物,可凭想像而随意涂抹。

既然鬼可以由人随意画出来,不管三头六臂也好,牛头马面也好,谁都不能证明它不像鬼,这就说明鬼神之类的东西,原不过是人们的主观幻想,并非客观存在的。

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能说清楚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一些属于未知的领域。这时,我们就有必要把耳听的虚见转换成眼见的现实,听清楚但不忘擦亮自己的眼睛。

讳疾忌医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医,名叫秦越人。他医术高明,无论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药到病除。因此,人们都把他比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渐渐地,人们已忘记了他真实的名字,都称他为扁鹊。宫廷也很快得知了扁鹊高超的医术,经常让他去宫廷里面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鹊去宫廷巡诊。拜见蔡桓公以后,扁鹊仔细看了看蔡桓公的脸色,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有病了,不过病才刚刚开始,只是在您的皮肤表面。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蔡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见蔡桓公不相信自己的话,就起身告辞了。扁鹊一走,蔡桓公就十分不高兴地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我的身体这么好,扁鹊还说我有病,简直是在开玩笑。医生就是这样,他们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才不信他这一套呢。”

十天以后,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他察看了蔡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治疗,病情还会加重。”蔡桓公仍旧不相信扁鹊的话,没有搭理扁鹊。扁鹊没有办法,只好告辞出去。走了以后,蔡桓公大发雷霆,说道:“这个扁鹊真的是好大的胆子,我身体强壮得很,他却说我病情加重,他到底是何居心?”

其实,扁鹊在离开以后,心里仍然记挂着蔡桓公的病情。十天之后,扁鹊第三次去见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您还是赶紧医治吧。不然病情将会恶化。”蔡桓公一听见扁鹊说自己“病情恶化”,就更加气愤了。

时间过得很快,十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扁鹊这次是第四次去见蔡桓公。蔡桓公听说扁鹊又要来,心里暗想:我倒是看看这次扁鹊到底怎么说我的病情。没有想到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蔡桓公搞糊涂了。他很纳闷:“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蔡桓公越想越好奇,于是就派了一个臣子去找扁鹊,打算问问清楚。

扁鹊对派来的臣子说:“一开始蔡桓公患病只是在皮肤表面,用汤药清洗或者用火热灸敷治疗的话,很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蔓延到了肌肉里面,这时候需要用针刺术攻克;但是蔡桓公不愿意治疗,结果病情又到了肠胃,这时候要想治愈的话,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不幸的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果然,五天过后,蔡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便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扁鹊。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扁鹊这时候已经逃往秦国去了。蔡桓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后悔莫及,但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不久,蔡桓公就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病情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不是静止的,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医治的情况下,肯定是愈变愈坏,到了这个地步;多高明的医术也无力回天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错误和缺点,都不能讳疾忌医,任其发展。否则,会的轻变重,由小变大,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给他们每个人的待遇都很高,俸禄十分丰厚。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叫南郭先生的,本来并不会吹竽,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本领。他来到齐国,听说齐宣王爱听合奏,而且吹竽的人可以享受很好的待遇,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对南郭说:“那实在是太好了。你就到合奏队里去好了。”宣王就这样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窣王继承了王位。齐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窣王当众发布了一道命令:“从今以后,我要你们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你们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我欣赏。吹奏技艺高超的人,寡人将给予重赏,那些本领不过硬的人,寡人不但不给报酬,反而要加以惩处!”乐师们知道命令后大多数都欢欣鼓舞,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以便得到国王的认可,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我们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的人虽然能够蒙混一时,但是不可能长久。无论工作上的外行冒充内行,还是学习上的不懂装懂,都是经不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的。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一个商人,他是专门做珠宝生意的,经常贩卖珠宝到郑国去卖。

有一天,他得到一颗漂亮的珠宝。他打算把这颗珍珠拿到郑国去卖个好价钱。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他动了不少脑筋,在珠宝的包装上面下了许多工夫。他请来了技艺高超的工匠,选用名贵的木兰为珠宝做了一个盒子。工匠精雕细刻,做的十分精美。商人然后又用桂木和花椒等香料来把盒子熏香,使顾客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芳香的气味。这还不够,他还在木盒上镶了珍珠宝石,再装饰上名贵的玫瑰玉,盒子的四周还用绿翡翠镶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商人很满意,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以后,珍珠自然也能卖个好价钱的。就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盒子摆在货架上面,真是珠光宝气,芳香四溢。果然,店里很快就来了很多的顾客。他们都拿着盒子仔细看,真是爱不释手,边看还边发出“啧啧”的赞美声。商人心里很高兴,以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买下珠宝,可是顾客打开盒子看了看珠宝以后,又纷纷放下盒子走掉了。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有不少人还恋恋不舍地回头看那些盒子。正当商人失望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一个顾客对他说:“老板,我用两百两银子买你的这个盒子,你卖吗?”

天哪,两百两银子!商人心想这个顾客出的这个价格真是个高价啊,一定要卖给他。想到这里,商人赶紧把盒子递给顾客,说:“两百两银子,我卖了!盒子您收好了!”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商人看见后,自言自语道:“是不是这个楚国的顾客后悔刚才出了那么高的价钱,现在要回来退货的?”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商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哭笑不得。

卖珠宝的商人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楚国的商人和郑国的顾客都没有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楚国的商人虽然看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密切关系,想以匣子的华丽来衬托珠宝的贵重,但是他过于强调形式,造成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结果。其实故事中的郑国的顾客更为可笑。他被华丽炫目的形式所欺骗,买去了匣子,却抛弃了贵重的珠宝,真是舍本求末,取舍失当。

这个故事对形式主义者进行了讽刺,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形式与内容的主次关系,强调了重视实际,反对浮华的思想。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看事物,写文章,作报告等,都要建立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对粗制滥造、徒具形式、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东西。

三人成虎

战国时期,魏国的太子要被送往赵国去做人质,魏王不放心太子在赵国独自一人生活,思来想去,决定派身边的大臣庞恭陪太子同去,并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

庞恭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心想,我陪太子去了赵国,就会长期远离魏王身边,那样在魏国就有很多人会在魏王面前诋毁我,我必须向大王提个醒才能够放心地走。在临行时,庞恭进宫向魏王告别,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第二个人跑来说市场上有只老虎,正在伤人。大王您相信吗?”魏王说:“寡人虽然有些疑惑,但是我仍然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第三个人跑来向您说他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然而经过三个人的谣传,就让人相信真的有老虎了。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实在是让庞恭我放心不下。现在,赵国的都城邯郸距离魏国的都城大梁,比市场离大王远很多,背后说我坏话,恶意诽谤我的人也一定会不止三个人,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听到关于我的谣传,要明察真假,一定不要轻信人言。只有这样我才能放心地服侍太子。”

魏王听到这里才明白庞恭是担心他遭到他人的陷害,才对他讲了这个故事的。魏王心里想,庞恭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至少表现他对魏国的一片孝心。于是,魏王就安慰她说:“你放心去吧!我心里自然有数,我是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谣传的。”

就这样,庞恭告别了魏王,上车陪着魏国太子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了。

可是,情况真的如庞恭所料想的那样,在他们走后不久,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韩非借这一故事比喻流言经众人传播,足以惑乱视听,提醒君王不要被臣言壅塞。正是所谓的“古人有言,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不可不察也。”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对来自下面的意见,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力争做到明察秋毫,以免违反了政策,办错了事情。

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长年累月地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过着清苦的生活。

有一天,他正在田地里挖地,突然看见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他正想放下锄头去抓,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向地头上的一个树桩子冲了过去。因为它跑得太快了,来不及躲避,就折断脖子死掉了。

农夫真是喜出望外,他赶忙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然后,就兴高采烈地扛起锄头,提着兔子回家了。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对妻子说:“老婆子,我今天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白白地让我捡了一只兔子!”妻子还是不太明白,等农夫把白天的经过对妻子讲了以后,妻子也很高兴,马上给农夫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起来。

兔子肉可是真香啊!农夫一边吃着兔子肉,一边想: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不用费一点力气,就能白白地捡到野兔子吃,我以前怎么就不知道呢?以后我再也不必那么辛苦地种地了,就等着捡兔子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