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风中叹息
21872900000063

第63章 那个警察

张辉也姓张,这仿佛是给了何瑞一丝心里安慰,是另一个张铭回来了,正如何瑞有一次相亲,居然认识一个和朱力枫名字只相差中间一个字的男人,叫朱文枫。因为名字如此相近,倘若嫁给那个男人,她也成了“朱太太”,她仍然可以亲昵地称呼她的爱人为“朱先生”,仅从这一点来说,何瑞是个痴情的女人,同时也是个偏执的女人,在感情上面何其偏执。

只是那个朱文枫和她的朱力枫气质差异太大,何瑞实在无法产生兴趣,只能放弃。如今这个张辉,虽是和朱力枫不同,和张铭也是不同,但张辉有张辉的文艺青年的气质,有刚好何瑞喜欢的一些东西,于是答应了张辉的追求。

张辉一个人住着,离何瑞倒是不远,四站公交的距离,走路也不过二十分钟,见面很是便利,不见的时候张辉也是殷勤,每天都要固定发几条信息,在外面、到家了、去锻炼了都要跟何瑞报备一声。努力是努力,却有一种刻意为之的感觉,不是侃侃而谈,也不是涓涓细流,不是寻常的细碎,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发一些特定的信息,有点程序化,例行公事的模样,有点假大空。张辉自己也许是不在意的,他的本意是想去努力培养和加深一段感情,但何瑞却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有了朱力枫的对比,似乎别的男人的努力都有一种虚伪和做作的意味,是不合格的。

不能不说,一段感情对当事人的影响,除了时间的耽搁,还有很多意识流里的影响,会让人不知不觉有一种比较的心态,无论是否承认,大部分人难逃这种习惯。

何瑞也知道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个性不同、习惯不同、方式不同,即便是面对爱情,不同的人的情义也是不同的。有重情重义的人,自然也有平淡如水的人。

朱力枫不见得重情重义,张辉不见得平淡如水,何瑞自己却是重感情的。答应了张辉,便也认真的来往着,虽然没有主动发过什么信息,做过什么约会的邀约,那是因为她害怕她先掉进坑里,因而是刻意保持着冷静和悠然的步伐,不让自己因为先爱上对方而乱了方寸。

那头朱力枫是彻底的乱了方寸了,几乎要满世界地找人了。打电话已经不管不顾了,不论何瑞的同事还是领导,都要打过去找何编辑;何瑞的单位和家也都不管不顾了,都要赶过去守在地铁口和楼下,堵着何瑞,不让何瑞去约会。

不论朱力枫做什么,何瑞还是坚持着不见,避而不见。

她想珍惜和张辉的遇见,想要谈出个结果来,给自己也给父母一个满意的交代。

何瑞与张辉认识一个月,接触的初期,有些好感,但不是爱情。张辉对她,大约好感多一些吧,殷勤的约饭约电影,请何瑞到家里吃饭,给何瑞做拿手的西餐,给她煲汤。张辉的家也很漂亮,是复式风格,上下两层,楼下的客厅何瑞尤其喜欢,真皮沙发脚下铺着一张波西米亚风格的地毯,茶几实木的,很大一张,右侧的一张椭圆形的复古凳子,凳面是竹条编织的,原色做旧,左侧靠墙两张实木椅子,放着张辉旅游时淘回来的少数民族风格的靠垫,正对面的电视机柜是小时候见过的那种带铁环抽屉的实木柜子。整间房子低调复古,又透着奢华。

张辉有时候去外面捡些枝叶野果回来,也能做成个插花,放进他淘来的各种器皿里,俨然是个半艺术家。张辉的字和画也是愈发精进,虽是不能拿出去展览,自己家里看看也很有一番意味,是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青年。

非要挑毛病,就是张辉表达爱情太早了!张辉的“我爱你”说得太早太快,这让何瑞感觉有些轻率,再有就是似乎略有些偏激。有一回张辉问何瑞,“你想我吗?”何瑞老老实实地回了一句,“不想。”张辉很显然有些不高兴,说何瑞从不主动,也不热情,他觉得自己有点“剃头担子一头热”,何瑞有些无语。

这才认识几天?

喜欢是很容易,可是爱不同,爱需要时间的沉淀,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要看清楚那个人的缺点、不足之后,仍然不愿意放开对方的手,那时候的感情才是真的爱一个人。为何说现在的人谈恋爱都是快餐式呢?昨天刚说爱呢,今天发生了一点矛盾就分手了不见了;前脚刚刚睡过,后脚一个分歧就不爱了。他们嘴里的“我想你”实在太容易变回“我不认识你”,是毫无思念的深度和厚度的。

太草率。

说得快的人,往往走得也快。只是何瑞想人无完人,自己也一堆臭毛病呢!没理由总是盯着别人那点也许她臆想出来的问题,而停止脚步。

要是能培养出感情,在张辉这里过日子也是惬意的。若风,就让他随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