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2204300000050

第50章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1)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获得人生成就的重要渠道和必要条件,是创造灿烂理想人生的必备素质之一。可以说,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人就拥有了一张通向成功之路的通行证。

最初,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是从家庭开始学习的。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十分重视孩子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特殊横截面,受客观社会关系的制约。这种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与联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如赞赏或不赞赏、满意或不满意等心理体验和心理反应。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情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与疏远、合作与竞争、友好或敌对等,都是心理上的距离远近的表现形式,都具有情感的色彩。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好感”或“反感”,正反映了个体或群体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人们进行交往,形成不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宗教关系、伦理关系及人际关系等,都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都是由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例如,由于人们有生产物质财富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需要,才进行交往结成生产关系;由于人们有异性生活及繁衍后代的需要,才对异性产生了爱情,结成了婚姻关系;由于人们有获得知识技能,教学相长的需要,才产生了尊师爱生的情感,结成了师生关系。人们的各种需要无一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中,人们的需要所引起的心理距离的远近、“好感”或“反感”程度是大不相同的。

人际关系系统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其中最主要成分是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近似。只有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近似,才能产生人际吸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互认同,是通过知觉、表象、想象、思维、注意和记忆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活动而实现的。人们通过信息的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相容,行动一致。因此,相互认同在人际关系系统的结构中是首要的、基本的心理成分。在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的远近,往往是随着彼此相互认同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不可能始终如一,永恒不变。即使长期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极少数人,其心理之间也并非是等距离的。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研究发现: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不断地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始终保持良好关系的,只有极少数人;在群体中开始时富有吸引力的个体,到后来自己的人际关系优势可能被其他人取而代之;在大型群体稳定之后,多以三人为群;随着时间的消逝,由于彼此的相互了解,自由结合的群体往往排除了个性的多样性;群体中的少数孤立者,既不愿主动参与任何结合群,也不被任何结合群主动容纳。

情感相容,是以彼此喜爱、亲切、同情、热心、照顾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都称之为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间越相容。凡是能使人们分离开来的情感,如憎恨、厌恶、冷淡、不满等,都称之为分离性情感。分离性情感越强烈,彼此之间则越不相容。因此,情感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历来社会心理学家就很重视情感成分在人际关系系统中的地位,并把它视作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认为人际关系是在一定情感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

社会心理学家荷尼,在研究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时,发现下列三种不同类型——驯顺型、进取型和分离型的人际关系,都与情感直接相关。驯顺型的特征是朝向他人。属于这种类型的人,无论遇到何人,首先想到的是:他喜欢我吗?如社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大多是这种类型的人。进取型的特征是对抗他人。属于这种类型的人,所想要知道的是别人力量的大小,或是别人对他有无用处。分离型的特征是疏离别人。属于这种类型的人,常常想到的是别人是不是会干扰或影响自己。如艺术创作者、科学工作者,大多是这种类型的人。

行为近似,是指彼此言行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类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模式越近似,越容易产生和形成人际关系。因此,行为动作也是构成人际关系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分。

由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近似这三个方面构成的人际关系系统,对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于维护心理健康,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巨大的积极影响作用。但是由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近似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平衡是相对的,而由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心理上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因此,社会心理学既要研究人们之间的心理上的平衡状态、相容方面;更要探讨人们之间的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不相容方面,并尽可能使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由彼此不相容向彼此相容方面转化,从而有助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一、父母要善于与孩子双向沟通

孩子有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却适得其反。

父母们经常会这样抱怨:“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们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想说的就说个没完,而我想说的他却心不在焉。”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其实孩子是有许多事情、感受很想跟父母说的。他们有欢乐、有苦恼、有意见没有得到及时的交流,主要责任还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认真地或不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如何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实质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这几种情形:

孩子来到你身边想说点什么,你却不以为然,或不屑一顾,敷衍搪塞。

孩子和你讲话,尚未说到正题,你却表现冷淡,漫不经心,眼睛不离电视或报刊,哼哼啊啊地搭着腔。

当孩子和你说话时,你静不下心来,或者找借口“我正忙着呢,一会儿再说”,或者没好气地说:“少叨咕你们学校那点破事儿”。

孩子坦诚、畏惧地向你表明他犯了错误,没等他说明具体情况,你却严厉地训斥孩子。这样做,就等于告诉孩子,有了过错要对家长隐瞒!

不愿听孩子讲话,不和孩子谈心,你怎么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你又怎么可能帮助教育孩子?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敞开心怀和孩子谈看法、讲见闻、说愿望、道欢乐、诉苦衷,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对话的气氛。

如一个13岁的男孩子,由于母亲不再给他零花钱了,没钱去打游戏机,便对母亲很反感。母亲说什么他都不听,事事与母亲对着干。这位母亲说,为了孩子学习、生活得愉快,我经受的艰辛都不让孩子知道,没想到他现在这样对待我。如果这位母亲能与孩子有更多的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艰辛,孩子就会理解父母,改变自己对父母的错误态度。那么,父母们应当怎样去与孩子沟通呢?

1.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要消除对孩子正负评价的心理定式。父母对孩子过去的表现所形成的看法会影响现在对孩子所说的话的理解,甚至误解和歪曲。同时,也要防止“晕轮效应”的作用,不是一好百好,“爱屋及乌”;也不是一坏全坏,以偏赅全。孩子是发展变化的,要排除主观偏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定要认真听孩子讲话。应表现出热情、有兴趣,高兴和孩子沟通,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他讲话时不打断,不批评,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感到他被理解、重视和接纳。

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父母要注意孩子内心的需要与感受,体会他的心声、苦恼和心理矛盾,鼓励他坦诚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赞同他的某些行为,并不表示对他的感受不理解不认同。例如有个孩子,他弟弟把他心爱的东西摔坏了,他生气、心疼,一气之下推打了弟弟。家长批评他打人的错误行为,但对他的感受、痛惜则应理解。父母应表示损坏了你心爱的东西是很可惜的,弟弟也不对,看看能否修好,或以后再给你买个新的。这样孩子得到了同情和宽慰,也会认识到打人不对。要明确,少年对事物的感受或心理活动,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发他的行为。所以,重视孩子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对他的感受认真加以理解和评价,将会影响他今后的发展。

2.在与孩子沟通时,言语要切合实际,合乎情理

父母与孩子交流思想情感和社会信息要实事求是。无论是批评、表扬和评价,也无论是谈论家庭和社会问题,都要切合实际,有理有节。不能跟着感觉走,随着性子来。比如,你批评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你不应这样说:“笨蛋,我已经说过一千次了,为什么还不改。”这是夸大其词,于事无补。

又比如,孩子考试成绩得了“优”,你不能这样说:“你真聪明,好孩子,你为家长争了光!”你只说他聪明就否定了他的刻苦努力。说他为家长争了光,就把他努力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引偏了方向。

对社会问题的评论也不能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非此即彼,没有其他。要一分为二地、发展地看问题和评价事物。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学会辩证唯物地认识问题和评价事物的思想方法。

经常运用切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沟通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理智感、自信心、增强教育效果。父母可亲可敬、可以依靠和求教的形象,就会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来。

3.与孩子沟通时,言语要清楚、具体、明确

“好吧,你玩一会儿,就回来做作业。”这“一会儿”是多长时间?他有他的打算,你有你的要求,不一致,结果产生冲突是必然的。同样也不能接受孩子言语不详的话,否则也会带来麻烦。如孩子说:“妈妈,这个双休日我们几个同学到盘山去玩玩行不?”你不能马上明确表态。因为孩子和几个什么样的同学去,具体怎么安排的,什么时间回来都不清楚。父母与孩子间产生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往往是由于言语不详、语义不清、模棱两可或似是而非造成的。所以,沟通要成功、有效,言语就要清楚具体。

孩子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不会有自觉性,你不说明原因,只是“我说你做”,会有强迫命令之嫌,孩子会认为你主观,强加于人。所以对你的决定要说明原因。

另外,当出现问题时,父母还应有自我批评精神,把属于自己的问题说清楚,不能把自己的毛病、问题模糊地敷衍带过,却去指责孩子的不对,那样孩子会认为你没有责任心,是位不可信赖的长者。

女儿跟爸爸一起去买礼物,送给姥姥过生日。但姥姥不喜欢这个礼物,这时,这位父亲就埋怨孩子说:“你看,我说姥姥不一定喜欢,你也不好好选择一下!”把责任都推给了孩子,她心里能服气吗?

二、父母要懂得与孩子交谈不是训导

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同孩子交谈时所用的语调?孩子有时会问“您是不是生气了?”你绷着脸说:“没有。”然而你脸上的表情和语调,却表示出你在生气、在愤怒。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很快地分辨出你在讲话中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和态度;而我们成年人却往往并不敏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同孩子讲话时运用了不同的腔调,更没有考虑这种语调对孩子的行为所起的独特的作用。

大多数父母口头上也同意应当尊重孩子,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训导。但事实上,我们经常用一种语调同孩子讲话,而我们是决不会用同样的语调来同朋友交谈的。如果我们把对孩子讲过的话录下音来,认真地听一听自己的声音,就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尊重孩子。我们总是以教训的口气、哄人的口气、引诱的口气来赢得他们的合作。孩子们即使和我们合作也是被“引诱”或强迫的,而不是发自他们的内心。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语调是错误的,便应该开始改变自己。如果我们以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不是对他们训话,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能够顺利地与孩子交流思想的。

父母总是希望能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灌输道理,有时态度可以说是友好的,但因为有灌输的成分,孩子并没有听进去。与孩子的交流应从幼年时开始。事实上,有很多父母从不和幼儿期的孩子进行交流。我们企盼孩子事事听自己的,是要求“让他做什么”,而不是让他从内心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与孩子的一种和谐的交流关系,那么这种交流的大门将会是敞开的。这个交流,取决于我们是不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即使在我们与孩子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