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的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总共400多分,二本的线都没有上。按她的意愿是想复读一年,未能达成共识。与母亲在家里争吵,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电话打到拉市。综合考虑,建议走专科路线。后面出来时候,再考虑自修本科。也许,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但,当时她的出发点是考虑与同学一道。结合家庭情况,还有自身水平,往往复读后效果达不到预期。好在,多年下来也没有听到埋怨的声音。
开学时间,是由母亲送到成都的。还叨扰了幺哥一家。幺哥还算客气,只是听母亲说马姐比较冷淡。呆了一晚上,就返回巴城。可能是担心借学费的缘故,父亲向来都喜欢轻易的向亲戚开口。最后是小文直接给的。随着二爷、外爷丧事办完,父母带上小正,双双到常市打工去了。
随时间的推移,很多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其中资金短缺就是硬伤。慢慢的也发现,其是这个办事处就主任在独家经营。虽然平时被灌输了很多“心灵鸡汤”。但是,人人都要面对现实生活。一开始,只是一个月左右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随人员的不断增加,还有各种突发的应酬。资金压力犹为明显,各项目部的人员开始产生了情绪。通过安抚以及及时回款后,稍有缓解。
半年时候下来,累计承接项目达到230万元。根据*运营商的支付模式,共计收回近140万元的样子。扣除其他管理费用,人工成本是绝对充足的。按主任的说法,他那边有很多还要“运作”的事情,都是需要资金的。年底,大家都押了近3个月的工资,各自返乡。
腊月25、6号的样子,来了一笔收入。算下来,基本上押了一个月的工资。几天后,陆续接了很多人的电话。中义、小军、德贵等,他们都一样。对于,这个结果基本上能够接受。几经商量,计划第二年的时候按时到岗。
春节里,父母都回来了。只是少了二爷、外爷的面孔。想到往日,在地里、路上、屋檐下...那衔着竹烟筒的身影。心里增添了几分莫名的伤感。只恨多年以来无所建树,哪怕只是开车带他出去转转也好。
一大家人团年的时候,先说了一下小正的情况。当兵的那一页,算是翻了篇。第一年出门打工,都是父母、幺舅做的后勤保障。他的收入水平还算高的,一个月,七七八八算下来有近6000元的样子。但是,年底回来时身无分文。大舅听了后,虽然心生遗憾;但,感念是第一次出门,没有更多的言语。只说了一些感激亲戚照顾和来年奋发努力的话。大中午,一家老小相互敬酒。幺姨家的两个表妹在成都上大学。整体表现很是优秀,把妹妹也拉出来“锻炼”一番。不评好坏,只当是加深阅历。可能还是有一些“放肆”,几大杯白酒下肚直接醉了。很快就回家休息,一直是幺姨家两个表妹在帮忙照顾。中赶到家里的时候,还有几分不悦。虽然没有言语,从表情上还是看得出来。这些都是母亲后面告诉的,只说这个孩子年龄小云云。
跟往年一样,还是要到她家里去的。带了一些泡酒的材料给她父母。被她母亲追了几条田埂要还,只怪正月间送药不吉利之类。心里一阵冒火,也没有发作直接走球。回到家里,与母亲商量还是断了这门亲事。免得时间长久,相互耽搁。可能是因为她姐家里上梁①‘习俗,新房建好后,大摆酒席庆贺。’时,送了1万元的大礼。当听说要准备退亲的时候,她哥还开车到镇上,接父母到他家里去作客。大姑夫一家,还是从旁撮合。各种原因分析,大概觉得家庭条件太差,没有像样的房子。一家人,在幺姨父的带领下,还到柳镇去看了楼盘。当天晚上,在他家里住了一夜。几经合计,各种预算相差太大。没有下手,此事就此打住。
头一年年末的时候,已经投完标。一般春节前都会出来结果,老单位只是保持随时有接口人就好。因为气候原因,这个省的工程一般都是4月中旬后才大面积开工。由于,负责项目部的全盘事宜,正月20后就计划返程。只身一人,从成都飞拉市。过来时就1人,接下来到办事处的,有小潘、中义。紧接着,是各个地市的现场监理人员。他们,基本上在办事处呆两、三天后就下地市。直到4月初,去年的人员全部返岗完毕。
开年第一个月,没有过多的事情。正常情况下,每周发一下周报。一周保持到甲方公司去一、两趟。直到,正式召开工程启动会后。所有收尾项目全面启动,新的订单开始承接。一个月的时间,陆续接到80万的订单。结合业务量,办事处一直都有人员需求。
考虑到父亲在常市也没有什么“建树”。不但收入微薄,而且身体上也出了一些小问题。听说与幺爹新找的女伴,因为一些尴尬事件不怎么愉快。幺爹在成都茶楼生意结束后,就与胡嬢分了手。做了两年“拉客①‘自带车辆跑中、长途,收取相应路费,算是‘野的’。’”的生意,直接到常市去了。这个女人是幺舅母娘家的表姐,还是母亲当年为他们牵的线。据说“谢媒②‘习俗,感谢别人介绍对象。’”是用当年小文借的学费抵账。听到这些的时候,心里也是对他们一阵鄙视。综合这一连串的事情,怀疑跟他工作、生活环境有关系,筹划让他换环境干点轻松的活。
于是,准备了很多通信监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传输、无线专业。提前一个月就邮寄过去,让平时多熟悉,来的时候可以得心应手。再有小文从旁协助,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当时还考虑过四爹,他干的那个拆迁工作也非常辛苦。想到读书时特别照顾,希望对他有所帮助。只是四爹没有应允,可能心里还是不怎么踏实。后面听母亲说起,那时他们怀疑是被“传销”了。想到这里时,心中一阵无语。
5月初的时候,父亲从常市来到办事处。看起来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听他自己说主要是有结石,平时有一些轻微的腰酸背痛。在常市的时候,经过治疗已经有所恢复。考虑到,从来没从事过监理工作。先给他买了一套圆领西服,带去理了头发。算是从形象上做了包装,让平时保持这种状态。同时,告之对于业务上有疑问的时候,就悄悄打电话过来。用不了一年左右,自然就有经验了。关于工资待遇方面,让他不要过多参与。人前尽量不要暴露父子关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办事处呆了一周的样子,安排到那市项目部。
主任是5月底上来的。上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大家去找房子。主要是原来的房东要涨价,加之人员增多房间偏小。经过一周的样子,重新租了一套别墅作办事处。三层楼的房子,还带有院落。
一行人,慢慢的安顿下来。新上来了几人,全都是主任老家方向的。其中一人叫“李军”,年龄40多岁,以前是司机。据说想要个孩子,把老婆也一起带了上来。后面,被安排负责拉市的应急项目。每一次,回来都是一阵诉苦。还有一人是主任的妹夫,姓张。平时不怎么说话,大家也只当他是“皇亲国戚”,不去招惹。办事处的人,也由日常的2人增加到6、7人的样子。人多还是比较热闹,关键还是氛围和谐。
拉市、日市、那市三个地市仍然有项目。每个地市都比较安宁,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荡。人员队伍相对稳定,只是资金方面比较拮据。在三个月没有开支的情况下,所有人心中又开始躁动起来。对于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早早的已经向甲方公司发起了预付款支付申请。与各个项目部通完电话后,大家也表示理解,整体势态没有进一步恶化。应该是半个月后,大家领完了1-3月的工资。小潘找了个借口,直接辞职不干了。当时,办事处在整个圈子里面口碑还算不错。很快,就重新找到了新人。包括那市缺资料员的事情,中义很快就在本地找到一个叫“珊”的女子。当时,远程了解了一下情况,存了档案就算结束。
李军的老婆与中平时在办事处做做饭之类的。一天闲得无聊,就去外面找工作。大概转了一周的样子,也没有什么结果。只是回来说要准备练习打字。为了鼓励二人的积极性,告诉她们关于五笔打字特别简单。只要字根熟悉,基本上一周左右就可以初现成效。假以时日,很快就可能成为高手。一般情况下,一个月的样子可以达到60字/分的水平。二人听了还是比较兴奋,计划过一个月左右再次“出山”。以前的笔记本电脑T41已经不堪重负,显卡芯片再一次的烧坏。没有考虑再修,直接在网上淘了一个二手的X61回来。原来的T41以500元转让给李军,并告诉他在哪里可以修整。他们拿去可以练习一下打字之类的。
这段时间,一直是撸起袖子加油在干。虽然,一路劳苦艰辛。但是,多少还是体现了一丝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