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谁统江山
22622100000035

第35章 一举三得

天保15年6月,梁朝没有发生意外灾害,麦子成熟了。

张家五亩半高产麦子共收了6787斤,折合亩产1232斤,这是原原种第三代。对照组麦子亩产151斤,单株田经优选作为提纯种,其剩下的为复壮种。作为自家大田种子。

这样张家大田麦子就每年保持第三代水平,不因退化问题而影响高产。

这优良品种是本地麦种产量的8倍,除去一些肥料、水土、耕作技术因素,亩产量千斤是可以认定了。把换出去的第三代种子加起来约种植25多亩地,总产量约25000斤,能够播种1300亩地。如果退化率在20%左右,那么这个品种就是优异品种了。

明年就是这个品种的第四代,至少可以播种70000亩,以700斤亩产计算那就是5千万斤麦子,增产非常可观,到后年就可以普及整个梁朝荆襄两郡了。

前景非常明晰看好,三年之内梁朝人民就可能摆脱饥荒,很有成就感,这趟穿越没白来!

萧芬想,没那该死的车祸,自己还在现代世界,这三年应该是忙于测试杂交抗病特性,父本基因是否结合,以及退化率。许多对比试验,还远远不到推广时候呢!

穿越到这里把这麻烦测试都省了,直接就推广,当年就看到成绩裴然。哎哟,这真不是一般的爽啊!虽然没有闪光灯下的领奖台,民众看你的崇敬眼光,这就足够啦!

热衷科研项目的人,一个立志为解决人民温饱的人,有什么比这成功更令人鼓舞呢?

因连年战争人口锐减,大部分壮丁从军,生产力倒退,社会普遍缺粮。县太爷陈腾是一个有抱负的官员,最闪亮的政绩就是解决饥荒,因此,对小芬相当敬重,引为朋友。

看了张家麦子,又了解去年青溪复播玉米成功,陈腾赶在麦收前行文各乡要求麦收后立即复播,多收一茬明年春荒就不会再饿死人了。然后商量推广高产麦子。

陈腾了解到张家麦种一换四订出了许多,还有几大户要求包换全部麦种,这小神童都没有答应。这几个大户还在互相埋怨,是对方把商意搞黄了。

这张小芬为什么这样陈腾一时没想明白,对她很多疑问也想不通,趁着麦收过来了。

“张夫子、张兄忙着啊,冒昧前来不妨碍你们吧?”陈腾就在地边拱手招。

“那里那里,县父母光临蓬荜生辉不胜荣幸,县父母这边请。”张轲弯腰作揖让进屋里。

张小芬因指挥夏收一身男孩打扮,拱手为礼:“学生见过县父母,请上坐!”

“下官窃闻几家大户争包换张家麦种,张兄何故拒之千里呢?”

“回县父母话,麦种已先期订出每户两斤,先后有序不可专利用大户,以普惠众生啊。”

“窃闻沈家大户欲包揽张家麦种,且兑换加一,此乃一举两得,兄台何不屑为?”

这问题很多人问过,张氏和美凤也问,小芬想的是,沈家是北周人,除了获利必优先为北周服务,他垄断了麦种就可能优先为北周服务,控制粮食市场。

战乱时期粮食是国家的命脉,谁有粮谁就能左右军队,左右政局。如此重要战略物资怎么能拱手让外国人呢?但是北周是梁朝保护国,这话绝对不能轻易说。

小芬摇头道:“县父母有所不知,商家屯积,所为居奇,非悲天悯人也,必加价市之求利。取彼之利,实民之病也,民已力竭何堪重负?故不屑为也。”

陈腾观颜察色,这并非危言耸听,答应一声不费吹灰之力,白到手数千斤麦子,何人不心动?辛勤劳作所为此利,弃如破履,可见心存高远,意在苍生,可敬可佩!

“言之有理,下官有一事不明,令尊所崇孔儒,困居乡里独善其身。兄何兼通墨家?发耕种之技,兴天下之利,想必非尊翁所授,《齐民要术》不见所载,其得之于天乎?”

萧芬心想,这县太爷倒是个动脑筋的人,他也读过墨子,知道〈齐民要术〉他帮助推广麦种,不管是出自公心还是出自野心,都不是那种碌碌无为混日子的。

“县父母明察秋毫,小女子雕虫小技似乎得之于天,是以令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也!”

“兄台心怀家国,志在高远下官钦佩之至。国家战事频繁,健儿无粮,饿殍遍野,极需兄大才救苍生于水火。然,天下之大非一人可及也,下官似设劝农署,兄台可屈就乎?”

哇,这县太爷果然有些见识,知道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地位,首先由政府控制起来。看来他也察觉沈万福野心,用政府行动对抗沈家包揽才行。

“县父母差遣,小女子安敢不从?只是愧为女身,又兼年少难当大任,惶惑之至!”

回应得体不卑不亢,没有推辞也没有欣喜致谢,是个淡泊名利的人。陈腾惊讶她小小年纪学识渊博谈吐不俗,而且明眸皓齿天生丽质,不禁砰然心动。

“兄德才兼备,何必过谦?下官唯才是举。待禀报王爷定夺,自当引见。”

“谢县父母抬举,天赐之技意在惠及苍生,而我梁朝当以为首也!”

且说,那万隆企图包揽张家麦种碰了软钉子,灰溜溜的离开张家,跟沈万福说了情况。这小东西油盐不进,不为言语所动,腐儒张轲作不得主,要听小东西的。

沈万福沉吟不语,一般人见利趋之若鹜,嘴巴一动到手几千斤麦子何人不动心?张轲已有答应意思,这小东西却把持着权柄不同意,黄口小儿什么事让她如此呢?

这高产麦种若在北周推广,不消三年丰衣足食。灭贼之道在于积粮,前洛阳之战就因缺粮败北。河阴之战若粮足就可长期围困,固守地盘,粮足兵强北齐指日可破。

这小东西不愿意包揽,执意每户换种子2——5斤,毫无好处而且非常麻烦,她这是什么意思?不是为利不是为名,难道是为了梁朝肥水不流外人田?

十岁小屁孩知道什么国家社稷?万福号做的是本地商意,没人知道我底细,也没说是外国的。现在自由通商外商来开店也寻常连波斯人都有,她不会想这样多吧?

这高产麦种一定得弄到,而且不是三、五斤这怎么弄呢?这恐怕要费些脑筋了。

万隆看老爷很久没有做声,原不敢打断他思路,这时有些忍不住了。

“老爷,这小东西目中无人,瞧不起沈府,妄自尊大者不能让她坐大,不如先下手为强!”

沈万福手摸胡须来回踱步:“万掌柜所言有理,只是,这先下手为强嘛,需要斟酌才是!”

“老爷,张家除了老弱就是妇孺,除他不费吹灰之力,何需犹豫不决呢?”

万隆觉得成竹在胸,九拿十稳,再犀利也是一个小孩子,老爷是优柔寡断了。

这办法沈万福想过,现在梁受保护,劫掠惊动官府,身份可能暴露,自己任务是监察刺探掌握粮食市场。劫后麦种难以运出去,这等于打碎美玉两个都不落好。

“哦,老弱妇孺不假,张轲曾献宝东阳王府,那是有些关系的。县父母似乎对小东西另眼看待,我们什么理由呢?除他虽易如反掌,但拿不上好处!”

老爷这考虑有道理,没好处就等于白干。万隆道:“老爷,依你看怎么办更好?”

沈万福摇头晃脑踱步,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万掌柜,我们可以逼迫她走投无路,去年换出的麦种收获比小东西多得多,立即派人抢换,我家3000亩地便富可敌国!”

万隆眼睛一亮,小东西才有7亩地,再能干也难与沈家较量,明年就是种子龙头老大!

“老爷,张轲虽是腐儒,小东西却很精明,我觉得需设个圈套让她归顺才是!”

沈万福呵呵笑道:“万掌柜,想那去了?我做事光明正大,何需圈套?我们明媒正娶呀!”

明媒正娶?万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爷已有一妻两妾,还要娶个10岁孩子做妾?

“老爷,联姻这办法高,张家等于无子,娶了小东西就可以名正言顺接管张家,这份嫁妆颇丰,我们无需出血就可以得到。只是,小东西心高气傲,她愿意为妾么?”

沈万福笑得高深莫测,小东西是个人才,劫掠她种子不如获得其人。她心高气傲不肯归附,事业上压倒她,个人方面给她开启一个金色之门,便会乖乖就范。

“当然啦,她要贪图富贵就该答应我们包揽了,我说的是小儿呀!”

万隆一拍脑袋,对呀!小公子十二岁,生得一表人才,给他提亲,张家那能不心动呢?

“老爷,这招妙极了,为小公子提亲谁也不能说什么,做父母的谁不早早为儿女打算?我想,张家求之不得吧?我们广有田地,儿媳大有作为,财源滚滚而来呀!”

沈万福嘿嘿一笑:“这就叫一举三得,娶了儿媳,得个田地总管,带来滚滚财源呦!”

“恭贺老爷,贺喜老爷,小东西万万想不到,她连人带物都要落在沈家手里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