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谁统江山
22622100000044

第44章 劝农署开张

十岁女孩玉带横腰当上劝农官,隶属王府可以跟县府吏员平起平坐,这在读书人中掀起悍然大波。小丫头理农有方利国利民,奖赏即可十岁女孩当官她有那才能吗?

张小芬当上劝农官,没见过她的人都要一瞻芳容,观其风采评头品足。

她淡粉罗裙束在柔软腰间,外罩乳白罗衣,满头黑亮青丝结成双环丫髻,衬映着一张白净无邪笑脸,眉清目秀一个精巧鼻子,没插钗朵饰物仅带普通耳环,更见清新纯洁。

小芬天生丽质,虽日晒风吹、殷勤劳作,皮肤白里微红无需脂粉,不插钗朵亦娇艳动人,目光明亮齿白唇红,英姿飒爽。瞻仰之人啧啧称奇,青年学子浮想联翩。

当然其中不乏有些不服气之人,农家小户黄毛小丫头而已,不知那代祖坟冒了青烟,偶然得到异术,迎合了饥荒需要飞黄腾达成了新贵。昨天还家徒四壁苟苟钻营呢,现在就人五人六装腔作势,倒吊不出几滴墨水当什么官?就想出些题目看她出糗。

多数青年学子,都仰慕小神童,幻想着如果迎娶为妻那是多么风光耀眼!有的是看中了她显赫的地位,洞房花烛那是真登科,少不得要傍妻贵仕途一帆风顺。

有的是看中了她的异术,那是发家致富之宝,有了她何愁不成首富?那简直是聚宝盆、摇钱树,万金不换之宝!如果有幸娶到她,就把她当菩萨供着也没问题!

有的是看中了小神童姿色,目如秋水眉若远山,樱花小嘴玲珑鼻,桃花面冰雪肌,长长睫毛稍长定是国色天香,回头一笑百媚生,有娇妻如此夫复何求?

林林总总的瞻仰者虽然各怀所思,但是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摸清她究竟有多少墨水。虽有张夫子可教诲,毕竟农家小户每日劳作,想必读书不多也。

万福书院沈宏禄也在其中,有一书生庞培体格壮实,衣着简朴精神奕奕,与众不同。

“张大人以异术见荐王爷,今总理农事,巡察民情。历年风灾水旱,稼穑艰难,大人未及豆蔻之年,尚在恋母之时,确知农事亦解民情乎?”林先生首先发难了。

万福书院林先生二十八岁,气宇轩昂一付旁若无人表情,有几个不服气公子哥跟着附和。

张小芬望了望林先生,方巾华服,应出官宦贵族之家,笑道:“林夫子有所不知,豪门白发未辨稷麦,穷家稚子已识稼穑,安知恋母之年不解农事、民情乎?”

围观者窃窃私语,庞培击掌赞了一声:说得好!张小芬抬眼一望注意到了他,心里一怔这不是那天晚上打跑了“土地爷”庞培吗?跟万福书院站在一起他是书院学子?

那天晚上假土地爷一句话让小芬察觉有诈,别的小孩可能吓傻惊哭,她不怕神鬼,但土地爷有根龙头拐杖,她自知挡不住它扭头便逃。就在跌跌撞撞将被追上时遇到庞培,他大喝一声:谁?土地爷一言不发龙头拐当头便打,他拔剑乒乓打起来。

也许是庞培武艺比较精,或者土地爷做贼心虚,几回合之后土地爷逃遁。他送她回家,只说是五原坡庞培,回家路上碰上,以为他是少年游侠,没想到是书院学子。

林先生张口结舌,大觉诧异,她脱口而出不卑不亢,心里不以为然,小丫头伶牙俐齿!

“大人果然语出惊人,想必饱读诗书,子曰劳心者治人,农桑之道似乎非圣训也。”

萧芬心里不快,他不是好奇捧场,似乎是诘难。孔孟鄙薄农桑,食肉远苞厨,他是书呆子吗?没有农业桑何来衣冠楚楚,饿你赤条条劳心者还能治人么?

“林夫子之言差矣,农桑者社稷之基立国之本也,圣君贤臣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此尧舜禹汤之治。若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何以治耶?”

林先生张口吐气,这小东西不像农家之女,是读过些书的人,或者张轲曾令其读书?十岁女孩子充其量就读了《论语》、《中庸》、《孟子》一知半解,那如自己学富五车?

“唷,张大人不仅身怀异术,且通晓治国安邦,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便是尧舜禹汤了吗?”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是人民起码要求吧,虽不能说即是尧舜禹汤,却是尧舜之始,若民啼饥号寒,流离失所,何谈尧舜?劳心者岂不汗颜乎?”

林先生瞠目结舌,小东西竟然如此善辩,正想寻些刁钻话,小芬已经往宏禄那边走去了。

沈宏禄已经知道父母欲聘小神童为己之妻,他生在豪门不关心她才能,倒看重门第。门第已低微,若美艳出众也算补偿,若粗陋如仆妇岂不冤哉枉也?

还好,不似仆妇丫环,眉清目秀知书达礼,既然做豪门少奶奶,又何必抛头露面呢?

满座鸦雀无声,历年天灾兵祸军队无粮,饥民遍地,显而易见温饱就是治世。小神童异术解救饥荒,并不积顿居奇求暴富,出仕劝农官百姓受惠国家得益,应是好事。

庞培情不自禁喝彩道:“说得好!张大人心系国家百姓,劝农即兴天下之利也,不为一己之私而求饥者得食,普惠众生。志存高远,为吾辈读书人所应效法也。”

林先生狠狠瞪庞培一眼心中恼怒,自古出仕皆贵族官宦之家,几时轮到平民百姓当官了?黄毛丫头偶得异术,嘉奖赏赐即可,乳臭未干知什么治国安民?一脸谀相!

“庞兄差矣,自古读书人效法孔孟周公,至君尧舜,兄台置此不顾,拜倒小裙钗脚下也还罢了,若读书人俱效法,异术何其多耶?莫非兄台欲求援引乎?”

这话骂得恶毒,拜倒女子裙下已是卑劣,未成年小丫头脚下更见猥琐阴暗,而且目的竟然是企图要求援引出仕为官!这不择手段岂止卑鄙无耻?林为先生那也顾不得了!

“林夫子,吾辈效法者孔孟周公,致君尧舜亦是心系国家百姓,民以食为天,张大人追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此即天理。张大人心系国家兼济天下胸怀,夫子以为不足效法乎?读书所为明理,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辈日读圣贤书,唯计较小裙钗耶?”

“大胆!”一个稍年长学子斥责:“庞兄,何以如此顶撞先生?规矩何在?”

一席话让林先生张口结舌,达者为师,自己没把小东西驳倒那就不是达者,已愧为人师么?平民读书充其量入幕僚当书办,何时用你心系国家百姓了?你小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这话不好说出来,林先生虽恼怒亦不好发作,拿眼瞄着沈宏禄。

沈宏禄并不以庞培之话为然,治国安民乃男子之事,小女孩抛头露面已是不当,为官劝农更是荒唐,东阳人才济济,何劳小女子操心?小家碧玉不谙世事也!

“庞兄宏才大略志在万里,以治国救民为己任,佩服之至。然而,女子该是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无才便是德,若弃德崇才,参政为官岂不是牝鸡司晨耶?”

这话貌似吹捧实则讽刺,寒门学子纵有青云之志,在门阀制度下那有施展才能机会?所谓宏才大略志在万里,近似痴人说梦,说出来徒成他人笑柄。

“沈兄身在豪门,自然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知否天下男人十有七八,不是从军便在服役?国家农桑多赖女子支撑?若女子俱无才,社稷安在?张大人无才饥荒何时了?”

这严酷事实,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自然没想过,他们不从军免劳役,不知稼穑艰难。庞培平民之家稍有余钱剩米,才得以读书求学,左邻右舍的艰难都看在眼里。

沈宏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饥荒为何物。虽然理短却不愿认输。

“庞兄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呀,我辈尊师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事确实不知,然而,社稷事上有圣君下有贤臣谋之,不劳我等操心吧?”

这其实是说你没资格过问国家社稷之事,以不知为荣浑得可观,庞培摇头无语。

张小芬听到这里已经看清楚,这些学子里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居多。林先生自恃出身高贵瞧不起寒门,而且妒贤嫉能。沈宏禄对国家、社会漠不关心连社会饥荒都无动于衷。标榜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是把妇女贬低为私有财产,专为自己服务。可悲!

庞培体察民间疾苦,心系国家社稷,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本是学子为公正直斥林先生、沈宏禄谬论。没有奴颜婢膝,在诸多学子中鹤立鸡群,是可以引为朋友的人。

哎,这庞培相貌怎么跟文宏才有点相似呢?性格也似,高个子浓眉大眼国字脸高鼻梁,刚毅下巴很有阳刚之气难道是他?那天夜里他带着剑打跑土地爷,文武全才呀?

“庞兄,那晚一别,以为兄台不知浪迹何方难得再会,原来就在万福书院,何不早说呢?”

“张大人,那晚举手之劳,有缘自能再会。不知小妹是大人,实在失敬了。”

“哎,什么大人?还是称呼小妹或者阿芬吧!庞兄,知道良种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