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浮沉暗宋之临御
22717200000013

第13章 西北望

吕颐浩看着李格非无事,拿着一张地图去请教,这图便是与西夏接壤的永兴军路的区划。李格非看后说:“你这是从哪弄来的?竟如此详备,这是可能是现在市面上最难得的吧。”

吕颐浩一五一十地说:“这是陈渊所赠,陈渊是陈瓘大人的侄子,与我早就熟识,他也没有说是哪弄的。”

李格非翻开地图,仔细观察着说:“永兴军路靠近西夏,自前朝就是兵燹摩擦之地,这里要塞颇多,是上一次西征所建。”

“西征?是谁带兵的?我还没听过,我那时正在齐州的乡下,很难知道这等大事。”吕颐浩马上有了兴趣。

“是种谔,仁宗朝将领种世衡之子,当初种谔提议,趁西夏内乱,派五十万大军分道出击,不料永乐城一役胜少败多,大约有二十余万军队覆灭。”

说完的李格非长叹一口气,吕颐浩是第一次关注西北军事,就知道宋军的败绩,对于军事他也是颇有兴趣,所以他想知道宋军败绩的原因。

“那是什么原因呢?”

“这事和徐禧有关系,徐禧此人太过自信,又指挥不当,刚愎自用,置军民生死于不顾,为诸将所怨。既而永乐城一战败退,随军民众也被屠戮十余万。所以领军之将对战局的影响极为重大。”

一身正气的吕颐浩听到此话也是怨怼不已,大宋军民何时才能一展雄图,建国百又二十年,各种的问题层出不穷,改革几次都无果而终,这些问题的考虑让他越来越有自己的感触。

随着吕颐浩的低头沉思,李格非又说:“这国之命途以后会都系于你们晚辈的一腔热血,这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数代人矻矻不穷地努力,最后达到四方俱清平,盛世若安宁。”

不久朝廷关于选拔的旨意已经下来,李格非也在其列,被授为大学正,这大学正还是与曾经的官位同属一类。

这就让李格非寒心不已,自己的一番抱负可能已无力再施展,这说不定是有人操纵,但是李格非也不想说什么,范纯仁这样做还是信不过自己。

吕颐浩得知后也是百感交集,他认为是有人幕后做了手脚,不然范纯仁这样的清直之臣,怎么会出此下策。

在宫门外,是这次结果的公示,李格非与吕颐浩都去看了,也围观了不少的人,大多是贵胄。李格非把目光停在了一个人的名字上,是蔡京……李格非此时完全陷入了沉思,这蔡京本就声名狼藉,怎么会提拔他呢?一气之下,李格非掉头就走。后面突然有人喊文叔,(文叔是李格非的字),回头后原来是当今户部尚书韩忠彦。

这韩忠彦是北宋名臣韩琦之子,曾经依靠父荫做了官,韩琦在元丰年间病逝,守丧后被任为天章阁待制,现在是六部尚书之一。李格非祖上因为受教于韩琦门下,因而与韩忠彦有数面之缘,交情不薄。

“原来是韩兄啊,怎么会到这里来?”

韩忠彦:“听说文叔意欲进取,给范相上了自荐书?”

“但是我还未出头啊,这次升迁又没有什么结果,时命多舛啊。”

韩忠彦宽慰地说:“老弟不怕,难免仕途有进有退,即使是有人作梗,这为国为民之事也需要去做。”

“这倒是有理,谁说微官不可以为民做出业绩。”李格非叹息地说。

韩忠彦准备邀久别重逢的李格非在他府上一聚,却发现旁边还有一人,吕颐浩不等他问,直接说:“在下齐州人氏吕颐浩,授学于李格非大人。”

“那么说你也是苏门子弟了?”

韩忠彦看着他还不像考中进士的人,年龄尚幼,若是被李格非传授之人,也算是俊才。

在韩府中,韩忠彦告诉了李格非与吕颐浩关于西夏的一些要事,说:“西夏国现在正处于内斗当中,国主李乾顺年幼,政权掌握在梁太后与梁乙逋的手中,此二人擅权者,推行以进攻为本,加之外交压力,前线小战时有发生。我大宋也是缺乏干才,如今最可以一说的是种家军,但核心之人种谔已逝,再可以依托之人还不可知。”

韩忠彦说完,叫下人来斟酒,说:“虽然国家还未清平,但是这酒还需畅饮,毕竟以酒来祝大宋未来兴盛。”

三人撞杯畅饮,这撞杯声中听到的不止是几人满怀的豪情,还有难以遏制的建功之情,所有的这些都是大宋士人的心迹。

李格非喝了几盅后,满腹的知心话喷涌而出,这时吕颐浩怀着敬畏的兴致,对韩忠彦说:“晚辈恳请韩尚书可以写一幅字来启发晚辈。”

韩忠彦:“可以,只不过你要保存好,我一般给别人写得很是奇缺。”

韩忠彦拿来纸笔,略思片刻,写下了:人间长叹古来恨,一片忠直照后人。吕颐浩惊喜地看着,知道韩忠彦的用心良苦。

“韩尚书书法好秀逸啊,是为上品。”李格非看着这遒劲的笔力,不由地赞叹道。

这时,一个家仆进来说:“老爷,这是范相亲笔信。”

韩忠彦接过这封信件,其上说西夏在永兴军路的几个据点都被夏人侵扰,很多当地官吏人心惶惶,以为是西夏大举进攻,其实据可靠消息,这次只不过是西夏的试探性进攻。与之前的几次来路都很相似,主要在抢夺方面。

信中还说西夏的目的还是想让北宋以和谈进贡的方式来弭平战争,太皇太后和诸位重臣都不同意,所以要派人去宣抚民众,又要在一定时机出军抵御,派谁去则成为一个问题。

韩忠彦脸上表情突变,李格非知道这是朝廷大事,急忙告辞,说:“我等就不打扰韩公了,愿韩公仕途可以风雨无阻。”

吕颐浩:“韩叔叔的字幅我一定保存好,时时观瞻,亦不忘其中大义。”

望着吕颐浩和李格非辞去,从吕颐浩的身影后,他似乎看出了一个新的青年,此人必为公辅之才,这句话虽然在历史上说了很多次,不知此人会不会一语成谶。

西北的局势此时又紧张起来,朝中的范纯仁与吕大防正在高滔滔面前垂听圣意。高滔滔的意思是尽量不与西夏发生大的摩擦,内部积蓄力量,待日后的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