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浮沉暗宋之临御
22717200000046

第46章 舟中客

与徐处仁的几杯酒话别后,吕颐浩看似有些微醉,脸色有些酡红,又快到暮夜时,灿然星光照在前面的路上,像一束银辉。吕颐浩不觉唱起了小曲,这远离汴京的繁盛,与身在乡野确实不同,食尽人间烟火更像曾经的他。

突然远处的一条河挡在了身前,吕颐浩看着江面宽广,湍急逝去,扫射四周看见了一位捕鱼的船夫。船夫看见吕颐浩就自觉地把船靠岸,吕颐浩站在岸边拱手说道:“船夫可载人过岸?”吕颐浩拿出一些散银准备付于船夫。

船夫说:“我们这些人从不管路人收钱,只是有行规,你得回答你过江的缘由。”

吕颐浩感觉有些奇怪,此人说得什么行规,自己是从来都没有听过,但为了过江,他只好说道:“来客吕颐浩,从汴京来,准备去密州。”

“至于目的,则是出任司户参军一职。”吕颐浩吞吞吐吐地说。

船夫又说:“缘由你说清了,还有一些事,你需细细说来。”

吕颐浩没辙,只好说:“你只管问,我一定从实说来。”

“你说你从汴京来去密州做官,必是科举登榜,那可有提携你之人?”

吕颐浩说:“晚辈一直在齐州李格非门下受教,此次赴任也与恩师的努力关系匪浅。”

船夫说:“李格非我是听过,他与我年轻时一同授学于苏门。”

吕颐浩这才想起苏门学士中,有一位可谓是年少即名躁乡里,其才华韬略甚至可称万人敌。这便是齐南先生李廌,曾经宰辅吕大防想要重用他,可是他科举一连不中,只好漫游山川,寄兴江湖。

吕颐浩连忙作揖,说:“先生满腹经纶,却命运不济,这也许不是先生的过错。”

吕颐浩上了小船,与李廌同处于船舱内,李廌说:“这几日风向为西南风,沿江东进,不出半日就到密州。因此顺流而下,也不需人力。”

吕颐浩说:“先生出于苏门,的确与恩师共同求学,但是为何不见恩师谈到先生?而且上次相遇也只是寥寥几句就作罢。”

李廌说:“李格非与我本是关系匪浅,但人各有志,他要为民请命,而我早已不求功名。这江湖广大,也有我栖身之地,畅游山水之间,也是幸事。”

船飘荡在江上,从外面看好像船就在江水里上下浮动,正如范文正公的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江边的一番风景也别有趣味,红枫林尽显萧瑟之意,木叶落到江面上,万里随波行。吕颐浩忍不住突然又问:“先生那日一人在酒店里是有什么事?”

李廌说:“那日我还是对仕途存有希望,所以奔走在汴京,原本打算以自荐的方式,面见宰辅吕大防,不料在吕府遇到了枢密使章惇。他问了我的来由,知道我是苏门中人,便说吕相不在,并让我把自荐信交给他,待到明日再来。可是还未到明日,中途就有刺客尾随我,我一路躲藏才逃过此难……”

“所以你料定是章惇派人追杀你,所以你才心灰意冷,看透了朝廷大臣的面目。”吕颐浩说。

李廌无奈地说:“事已至此,这不难看出是章惇下的手,但我还是不解,他为什么要置我于死地,我与他也未有恩怨,难道就因为我是苏门之士,才要赶尽杀绝?这苏大学士至今犹在惠州落难,居于岭南瘴气之地,虽生犹死。章惇此人如此暴戾恣睢,实为当朝第一大患。”

吕颐浩说:“先生所言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所以先生有没有想过,其实章惇等人虽然恃权有错,但是政局安稳与章惇也是大有关系。章惇雷厉风行般整肃朝纲,使得风气一大变,虽然手下亲信贪腐,但还是有所收敛。还有裁汰冗员,恢复新法,这些事例我不觉得是百害而无一利。”

吕颐浩知道李廌的处境皆因章惇而起,但他还是把这些说了出来,毕竟善恶忠奸并无常论。事有两端而不能只取一端,吕颐浩一直对此颇为信奉。李廌沉默了,他并不赞同吕颐浩所言,但一腔怒火忍住了。

李廌心中波澜起伏,说:“照你这么说,章惇那些欺压百姓的事就不管了吗?章惇陷害忠良的事都是历历可见,这些就不追究了吗?我大宋那么多贤能者,难道就不能代替他吗?”

吕颐浩知道自己说到了李廌的痛心之处,所以他解释道:“章惇这样的权臣不是不清算,只是还未到时机,这自古以来要对权臣开刀只有当他的途穷之时。尚且章惇此人对于大局还有作用,我们要在多个立场上看问题,终究还是为了大宋,希望先生可以理解。”

李廌有些低沉,说:“我当然可以理解,只要是对大宋有利,我一人之荣辱不算什么,可是我不想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失意于此。”

“这只是暂时的,毕竟陛下大略未定,收复青唐,与辽国抗衡,以及国泰民安等诸大计,都还未实现。”

吕颐浩说完,又把头探出舱外,远远的山影浮在眼前,人烟不时可以瞧见,已经到了京东东路。远远的有一座城出现在眼前,这是沂州。岸上许多的人来往不绝,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刚上岸与李廌考别后,吕颐浩被这热闹的氛围吸引了,这沂州古时称作琅琊,为秦始皇首置的三十六郡之一,秦始皇五次出巡,封禅泰山之时就到过此地,而且这里又诞生有琅琊王氏等几大家族。

吕颐浩走进城中,这颠簸了好久,也是应该找一家酒店稍作歇息,明日再赶去密州。突然他的脚步停了下来,原来是前面那个人太显眼,竟然是个辽人,看他的衣饰绝非普通辽人,又孤身深入大宋内地,在此宋辽关系紧张之时,定有蹊跷。

吕颐浩琢磨着先不要顾及此事,等到了密州再查明这辽人是什么身份,说不定还有更多的辽人行游此地。

听说这沂州最热闹的就是城里的瓦子勾栏,吕颐浩也就去看,更因为这里人流较大,所以你来我往之间,混杂歹人也不容易发现,更何况吕颐浩就是要瞧一瞧这里暗流涌动。

夜里华灯初照,锦衣绣装已是满眼可见,楼宇之间的观台早已被显贵所占,高高望去整个市集都在眼底。这说戏的人随着屏风迤逦而开,装扮后的戏角出来,各种乐音一一而起。吕颐浩也在人群中细赏着这难得的热闹,这戏吕颐浩也不是太关注,只是看见几位装扮后俊秀的伶人那一段唱词,吕颐浩细细听着,那唱词唱道:家国何处,有英雄北征,儿女不知春意浓,从此哀怨上心头……

吕颐浩听了几句,就不耐烦了,这前朝征戍,儿女情深,与他心中想得盛世荣光,难以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