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去世的第二天,她的党校同学从四面八方赶来,在灵堂里给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在灵堂里响起,如泣如诉。同学们还像以前一样给她买了生日蛋糕,点燃蜡烛,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这里不再有生日party的快乐,只有绵绵的痛苦和忧伤。同学们打开啤酒,一瓶又一瓶,轮番给她敬酒,那场景,那氛围,看上去实在是不协调,甚至是有点不合常理。同学们还是选择了这样的祭奠方式,他们哭着、喝着甚至是“骂”着:“骂”她不该这么早走,走得悄无声息;“骂”她不够哥们儿,一直对朋友隐瞒自己的病情;“骂”她无情无意,连亲人也不打声招呼,连遗言也没有留下……
冷的面孔滚烫的情
2004年春节,对于被“革职”还乡的柳昆来说,那是一个“窝囊”年,家里没有一点儿喜庆氛围。他拒绝邀请,闭门谢客,母子俩在家里叹息。柳昆自幼丧父,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视儿子为骄傲,她不知道儿子犯了什么“王法”,只听人说是纪委的王书记“罢”了儿子的官。
大年初一一大早,王瑛冒着风寒,跑了几十里山路,一路打探着找到柳昆的家,叩开了那扇清冷的柴门。
“柳昆在家吗?王书记给你拜年来了。”随从人员站在门外喊。
这的确是意想不到。打开门看到站在寒风中的王书记,柳昆顿觉一股暖流从身上流过……
“王书记,这么远的路,这么冷的天……”握住王瑛冰冷的手,柳昆一时不知说啥才好,开门把王瑛让进屋里。
“妈,王书记给您拜年来了。”柳昆接过王书记带来的礼物,让老妈跟王书记见个面。
听说来人是王书记,老人出人意料地转身进了里屋,连声招呼也没打。
看到这令人尴尬的一幕,王书记知道在这里,她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人遇事总有一时想不明白的时候,可总有一天,我们之间的误解会消除。王瑛这样想。
“柳昆啊柳昆,知道为什么今天我要来看你吗?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新的一年开始了,你打算怎么干?是破罐子破摔,还是重新奋起?你早年丧父,母子俩相依为命,你能走到今天真的是不容易。你是老妈心中的太阳,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啊!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训使人成熟,经历就是财富,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你必须振作起来。你犯的错误性质严重,可你的本质并不坏,缺乏的是党性观念和群众意识不强。站起来,别趴下,这就是我对你的希望……”
“柳昆啊柳昆,人要成功,必须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自己认为自己能行,这是自信;第二,别人认为你能行,这是能力;第三,自己的身体要能行,这是条件。这三条基本要素你都具备,为什不能做一个成功者?”
柳昆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语言的穿透力和它所产生的震撼力。王瑛语重心长的嘱托,循循善诱的开导,拨云见日的点化,让他折服。王瑛的光明磊落、虚怀若谷,让他感激、感动。柳昆流泪了,这是他长大成人后第一次流眼泪。他暗暗发誓:不辜负王书记的期望,放下包袱,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