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巫者都是女性吗?
在《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巫师。例如《大荒西经》中记载了十名居住在神山上的巫者: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谢、巫罗。这些巫师具有上天入地的强大法力,「从此升降,百药瞏在」。其中「巫咸」是一位曾多次出现于历史典籍中的重要人物。《吕氏春秋·勿躬》和《世本》认为巫咸发明了筮卜之术,《史记》、《尚书》、《竹书》等则说巫咸治理王室,甲骨卜辞甚至反映了这位神巫与上帝、先王一起祭祀。这说明《山海经》中的巫者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山海经》中还描写了一些带「女」字部首为名的巫者,如女祭、女戚、女丑之尸、黄姬之尸、女薎。「女薎」的「薎」字,甲骨文作,即是一个登上刀梯者的形象。前面我们说过,只有神巫、圣王才能登刀梯「陟」于天庭。《史记·殷本纪》说伊尹「入自北门,遇九鸠、女虏」。可见上古宫廷中的神官巫职们应是一批女性。《国语·楚语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说文》也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这些都说明了「巫」的本义就是有法力的女人。而且全世界文化传统中,与「巫」有关的记忆,似乎都对应着女性。例如中世纪欧洲的「女巫」常常引起教会的警觉,并将她们处以火刑。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定,《山海经》中的巫者应是一群女性。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
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宗教体系萨满教中,充当萨满法师的人一般多为女性,她们被称为「妈妈」。信仰萨满教的人,一般认为女人更容易见到鬼,更容易使灵魂与各种精灵神怪交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有许多男性萨满的存在,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的法力也得到人们的认可,甚至并不逊色于女萨满。
然而在远古时代,却有一种萨满比他们都厉害,那就是雌雄同体的萨满法师。他们往往是一些精神处于半癫狂状态的少年,自我阉割后并加以训练的结果。这些人通常呈现出近似女人的气质,法力非常强大。
其实这种崇仰雌雄同体的思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藉阿里斯托芬之口讲述了远古时代有一种「圆球人」,这种人一半为男一半为女,因此十分强大,甚至想与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作战。作为他们狂妄的惩戒,宙斯以天雷把他们劈为两半,因此这世上的男人、女人,都想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有了情爱。
这种思想其实就透露出上古时代的信仰:男女的存在乃是不完美的状态,回归到双性同体才能具有巨大法力。因此古希腊的酒神狄奥尼索斯便常化装成少女,而特洛伊大战中的英雄阿基利斯,也曾化装成少女在少女唱诗队中行走。日本上古史诗《古事记》中,王子倭建命也是穿上姑母的衣服,在宴会上化装成童女,才杀死敌人的。
正因为这种强大的力量,所以古埃及、罗马、巴比伦等文明的神庙中,就有很多自我阉割成为神职人员或神妓的青少年。詹姆斯·弗雷泽在《金枝》中记载,古罗马时期的净身祭司伽里,在祭神仪式上穿着东方的服装,列队穿过罗马,用手鼓、笛子、号角演奏出赞歌,在迷狂之中自宫,并把生殖器扔向任意一户人家。该人家会感到无上尊荣,并向他提供女人衣服,于是这个人将来就必是一位法力强大、能好好服事神的祭司。古印度的《梨俱吠陀》,甚至把身兼两性之神因陀罗称为「最伟大者」。而古苏美尔文明的大神伊西塔,则是雌雄同体之神,祂因此强大无比,能够降下大洪水摧毁城市。
《山海经》中那些巫师具有强大的法力,在神话中甚至已经与神灵等同。她们能长生不死、上天入地,接受各种考验。因此,她们的强力必然与双性同体的古老信仰有关。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即用刀割去生殖器官。先秦、远古的阉人们,往往是神职人员,地位甚高;而中国宫廷中使用阉人的制度,是到东汉才建立起来的。如此看来,《山海经》中巫者的性别,的确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