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2407800000058

第58章 奇兽异物(10)

秦始皇寻找不死之药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

《山海经》中记述了许多不死或者长生的人或药物,引起人们渴望长生的兴趣。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中说:「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在他看来,这些人喝的是赤泉水,吃的是员丘山上的食物,这种水和食物都能让人长寿,他们寿命万岁,简直可以与日月星辰同在。可见《山海经》出现了许多长生不死的记载。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不死,是因为有长生不死之药,就像陶渊明诗中所说的赤泉之水或员丘之食。作为在先秦就已经产生的古籍,这一传闻自然引起了秦始皇的兴趣。史书记载,他不断派人去寻找不死之药,这种举措无疑受到《山海经》很大的影响。

《山海经》中有几个不死之国,其国国民皆能不死,或者说,至少能长寿。不死之国有:

《大荒西经》中有个不死之国,国民姓阿,吃的是甘木。据郭璞的注解,这甘木就是不死之树,吃下去可以不老。

《海内经》更具体道出不死国的位置,说是在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座山叫作「不死之山」,这里的人都不会死。流沙即沙漠,在西北部。

《海外南经》中也有一个不死之国,在「交胫国」东。交胫国据说即现在越南一带。那里的人都有点黑(大概是靠近赤道,太阳照射强烈的原因吧),长寿,不死。据郭璞的解释,那里有个员丘山,山上有不死之树,食其果实可以长寿;还有赤泉,饮其水,令人不老。

《海内西经》中的昆仑山上有开明兽,在其北长着不死树,食之可以不死。

《大荒西经》中说,有个大荒之山,是太阳和月亮落下去的地方。那里的人长着三个面孔,只有一只胳膊,是颛顼的后代,他们都能不死。

《海外西经》和《大荒西经》中都有轩辕国,这里的人非常长寿,活到八百岁都算短命。

《海外北经》中有无启国,据郭璞的解释,这里的人死后一百二十年就可以复活。

除了这些不死之国外,《山海经》中还有不死之药。《海外西经》中说,有六个巫师,手里拿着不死之药,站在窫窬的尸体旁边,期望使窫窬重生。窫窬无辜,而被贰负之臣所杀,天帝怜悯不已,所以派了这六个巫师拯救他。巫师即是医生,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上传民情,下宣神旨,但其余技,即为医师。所以史书上说巫师是中医之祖。巫师手里可能有不死之药,这自然让乞求长生的秦始皇怦然心动。

另外,《西山经》、《大荒西经》、《海外北经》里的西王母也有不死之药,射日的后羿就曾向她求过。《易林·讼之泰》中也有「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与天相保」的话。

《山海经》中,「山经」的内容基本局限在大陆上,而「海经」则在海外。从上述的记载来看,这些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不死药等多在海外,很少有人亲眼目睹,大都是传闻之词。然而长生心切的秦始皇深信不疑,几次命人寻找不死之药,其前往的目的地,也在海外。

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临近东海的齐人徐市︵即徐福︶上书,说海中有三个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那里有仙人。《汉书·郊祀志》也说这三座神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药。于是秦始皇命令徐市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乘船入海去寻找。徐市后来骗秦始皇说,要得到不死之药很容易,但是经常碰到巨大的鲛鱼阻拦。到后来,徐市干脆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徐市入海,据现代某些人说,漂洋到了今天的日本。是否确有其事,不得而知,但其前往的地方是大海之中却无可置疑,这正是受了《山海经》中不死之药皆在海外之说的影响。过了四年,秦始皇又命令韩终、侯公、卢生去寻找。卢生欺骗秦始皇,说要得到不死之药,就必须要行踪诡秘,不令大臣知道。到后来,卢生干脆逃个不见踪影,韩终也是去而不返。

由此可见,秦始皇锲而不舍地寻找不死之药,应是受《山海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