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2456500000022

第22章 雅腔雅韵“画”白扇(1)

李祖勋

李雅樵老师,是一位为楚剧事业呕心沥血、视戏如命的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他不断地继承、学习、研究、创新,在丰富发展楚剧男演员唱腔以及男声唱法上开了先河。由他创建的“李雅樵流派”艺术影响了几代人。李老师一生中创造了多种类型、性格各异的角色,他饰演皇帝(《打金枝》唐王),也演乞丐(《珍珠塔》方卿);演刚直不阿的包公,也演充满呆气的书生梁山伯。芸芸众生,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经他一演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表现得活灵活现。“李派”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跨行当的表演(小生行、老生行、花脸行)。这种跨行当的表现,需要演员掌握全面的表演手段及演唱技巧,要有三个行当的驾驭能力,否则,是无力胜任,也无法体现“李派”艺术的。李老师饰演的角色,没有重复,他演的剧目,常演常新。他善于根据所扮演角色的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以及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设计不同的身段和唱腔,来体现恩格斯所说的“这一个”。

下面,谈谈李老师在表演《白扇记》胡金元(小渔网)中的一点体会。

《白扇记》中的胡金元,是一个饱受生活艰辛、流浪四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三教九流”。虽出身“高干家庭”,襁褓中因家遭劫乱生母把他抛至江中,后被养父母救起,享受了短暂家庭温暖,无奈好景不长,又被狠心的两位兄长赶出家门,年纪轻轻就四海漂流,以渔鼓简板做伴,靠卖唱为营生,“年年不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饱尝了人间的甘难苦愁,所以,他的精神是极其压抑的。环境所致,他身上有浓厚的江湖气,有时会表现出粗野,情急中也会爆粗口骂人,同时也重义气,尽孝道深扎在他的灵魂之中。他爱打抱不平,如,他路过赵老大的当铺,看见赵老大和取当人为银两清算争吵不休时,他仗义执言,算清账目,了结事端,后与赵老大结为把兄弟,并视赵老大为恩人,鞍前马后处处维护赵老大的利益。为尽孝道、寻找亲娘,他身背渔鼓筒子唱道情踏遍了湖广各地,千辛万苦只盼能见亲娘,以报哺乳之恩。

戏曲人物的出场,第一次亮相非常重要,行内俗称为给观众一个“见面缘”。在戏曲舞台上,高明的艺术家都是重视气氛渲染的。李老师更是善于创造环境的高手。他在“胡金元”上场的几步中,传神惟肖。在击乐“长槌”中,他以病态的造型出现:“小生巾”下方额头上系一根蓝色长绸,以示病中的胡金元,随即用拖沓的“小生步子”,缓缓向前,行走到靠近椅背时,他用了一个优美的“垫步”,微晃身体,左手扶椅背摆头、叹气、亮相。一个病态、满腹心事、精神极度压抑的胡金元,在这几分钟内逼真的展示在观众面前。“单房自叹”这段唱即将结束“退场”时,唱完“想不到今天落在这鸿升典当”,李老师同样设计了这样几个动作:摇头,水袖揩双目,抱渔鼓起身,身微晃,右手抚头,向左“垫步”,再向后“倒步”右手扶椅背,亮相,唱结束句,前后相呼应。李老师用他的这些肢体语言反复强调体力不支且在病中的胡金元,在情在理,表演上不留空白。

李老师善用细节的处理,同是胡金元这个人物,在这出戏里的不同发展阶段,他会用典型的动作,凸显这个人物的典型个性,体现此时此景的审美情趣。胡金元不是梁山伯,也不是张大洪,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漂流四方、混于江湖的说书艺人,多年的闯荡生涯,他身上少了份文雅,多了一些粗俗,在某些方面还有些“放荡不羁”,如当大嫂(实则她的生母)想确认胡金元身上是否有肉瘤痣和左臂的痕迹时,催其换衣,胡接衣。李老师设计的动作是:摒弃了文小生的方步,唱“多谢了二位嫂嫂卸开两膀”时,背身大步迈向下场门,尽显江湖人的架势,单脚踩椅,单手叉腰,掌上顶起褶子,一副江湖老大的态势。接下来,当黄氏(大嫂)叫他“我的儿”时,李老师说了一声“住口”,怒目圆睁,并用水袖大幅度地作扇状,特别是他那种凶煞的眼神,叫人看了不寒而栗。当他唱到“骂声婆贱太猖狂,先前与我叔嫂讲,为什么更衣唤儿郎,何凭何据快快讲,赵大哥玩会回”时,他重握黄氏的手臂,同时向内转身右手抛袖,左手扑袖,转身360度,右手向胸前倒袖,跌脚,恼羞成怒地唱道:“你这婆贱遭殃”。这些连贯的大幅度的手眼身步的运用,在李老师演的“小生行”的戏中很鲜见。这一整套的夸张表演动作是为胡金元“这一个”人物特设的。他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表演,依演员的内心体验为根基,以人物的内心刻画为目的,通过完美的形体动作造型,把一个江湖气十足的胡金元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白扇记》几乎完全用唱来完成,而绝大部分是“坐唱”,核心唱段是渔网诉身世和黄氏诉苦。两段唱腔长达100多句,如处理不当,观众必显审美疲倦。随着剧情的发展,李老师在这两大段唱腔当中用了许多表演手段,来渲染气氛,把握节奏,以突出人物个性。如黄氏唱“他就是儿的姐姐叫秀英”时,李老师的表演是惊天地的一声“啊”,后退一步,“狗血”,在“急急风”中从左台角疾步至“九龙口”,背对观众,随即转身,右手指向上场门,亮相,全身微抖,面对观众惊愕、愤怒,并以花脸的发声法,振聋发聩般唱出“她,她,她……”唱第三个“她”时,李老师从“九龙口”(台右),“圆场”到舞台左侧,转身指向“上场门”,接唱“她是儿的姐叫秀英,为什么不叫娘,哎呀,你们做了大小两房”,抖手,双脚交替跌地。此时的胡金元悲愤交加,险恶的江湖,艰难的生存,乞神默佑能见亲娘,而此时见到的亲娘和胞姐,竟是自己崇敬的把兄赵老大的两房妻子。洞晓此情后的胡金元精神上已经崩溃,接近疯狂。李老师的这些表演真实而准确地吻合了此时人物的心情。接着黄氏自打脸颊,李老师用悲凄哽咽的声音叫了一声“娘啊”,突向黄氏跪地,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并用掌声肯定这极其到位的表演。李老师的这段表演,体现了他的审美意象,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突出了人物个性,他娴熟的舞台表演经验调动了观众情绪,也顺理成章地掀起了全剧的高潮。当黄氏唱到最后(快板)“霸占母女人一双”时,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动作:坐在椅子上双手端褶子,左腿横驾在右腿上,亮靴,斜身,端褶左前右后,左低右高,怒视前方,亮相(此时的胡金元已经坐不住了,他要急于找赵老大报仇)。李老师的这一“亮相”,“亮”出了人物特有的神态,这个造型在京剧武生盖叫天的身法中曾经有过。李老师拿来化用在此时的胡金元身上恰到好处,把人物此时的心情个性完美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