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本心理学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有一所中学的一位外语老师住进了医院,得知这一消息是在课堂上。我的心在那一刻骤然紧缩了一下,感觉到了痛。虽然我和老师未曾有过交流,但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种心灵上的感应。他清秀而瘦小,薄薄的镜片后面躲闪着一双略显羞涩的眼睛,苍白的脸上总是带着那么一点神经质的紧张。就是这样一个人,讲起课来却是从不含糊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内容丰富,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几年前,这位老师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孩,是那种无望的爱,却爱得深不可测。女孩子是他的学生,比他小七八岁,且已有了男朋友。外语老师好像知道自己的爱不会有结果,于是就无声无息地将那份感情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纵倒自感情波涛般汹涌、岩浆般炽烈,也不吐露一个字,任凭情感的烈火地狱般炙烤着!那段日子一定是他一生中最幸福也最痛苦的时期。没有人知道他在爱,包括他深爱的那个女孩。他小心翼翼地收藏着自己的爱情,生怕她像精致的盘子一样被打碎,像甜蜜的梦境一样被惊扰。他深深地放任自己沉溺于自卑而无望的爱情里,体会着一种自虐般的痛楚。家人催他赶快交个女朋友,他敷衍地说“正在进行”。是的,他在约会,那是一个人与自己心灵的约会。在一个周末,他会来到一处僻静的湖泊,一坐就是一整天,看远处白帆点点消逝在天的尽头。微风吹过湖面荡起清波,风筝在湖面的上空漂泊,仿佛是他那摇摇欲坠、渺渺茫茫的希望。夕阳映红了湖边的金柳,湖面上升起了袅袅的暮霭。他痴痴地坐在那里入定了一般。没有尘世的烦忧,多么惬意,只有回归自然的那份寂寥。那份孤单夜深了,他还没有回来,家人找来时,他正在夜色里安静地笑……自那夜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课堂上,被直接送到了精神病院。优雅的谈吐、严谨的思维,让我无法把他和湖边那个痴痴冥想的他合二为一。我的老师啊,为什么你就不试着让真实来填充你的感情呢?尘世的孤单里又何必强求圆满?人生本来就是缺残的,在人世的飘零中有必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自知。但是,我深知这位老师的悲剧是由他的气质类型、人格状态和处世方式决定的。从气质类型来看,多愁善感、胆小羞涩、较为孤僻,情感体验深刻而不外露:从人格倾向性来看,他表面上沉默寡言,不易接近,但内心却有着非常丰富、强烈的情感体验;从处世方式上,他离群索居,不与人往来,几乎不与家人和朋友交流。正是以上这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了他处于暗恋中又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完全放任自己沉迷其中。于是,他的心理能量不断地增加,激烈地涌动、冲撞,却又不肯为之找一个适当的机会释放。
生活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人格的悲剧。这位老师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改变认知、融入现实,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生活也就更加灿烂如阳光了。
2.交友训练法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
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交往中尽量主动给知心朋友以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见真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进友谊。
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也存在“心里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是也。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自我调控法
克服虚荣心,培养高尚的情趣。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缺点和错误,这些用不着掩饰。我们要用诚恳的态度对待生活,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追求美好、崇高的事物。不要整天把心思放在修饰打扮和赶时髦上,更不要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加强自我调控。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力的言语和行为。对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认,善于应用幽默、自我解嘲地为自己找个台阶下来,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4.敌意纠正训练法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漩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
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的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盛。
三节回避型人格障碍
佛教中有出世与人世之说。所谓出世,即指远离人世,戒断人伦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人世则指普度众生。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解脱痛苦,遁入了空门,成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隐居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们,则很可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做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
一、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处理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为: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己,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要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怕而不敢亲近。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l.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强。
3.挫折的影响
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原因,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调适
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调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消除自卑感
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必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自卑感。心理学家认为,有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容易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自卑感,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对于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不也是人吗?”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考虑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2.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必须要按梯级任务的要求,给自己订一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一般说来,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作为治疗手段,可以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这也是适宜的。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很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节自恋型人格障碍
一、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故事,讲一位英俊的少年叫纳喀索斯。一天,他于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便一见倾心,再无心恋及他人他事,在水边依依不愿离去,终于憔悴而死。后来,心理学上便以纳喀索斯的名字来命名自恋症。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戏剧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挑逗。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戏剧型人格的人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内向、冷漠。自恋型人格过分看重自己,对权力与理想式的爱情有非分的幻想。他们渴望引人注目,对批评极为敏感。在人际交往中,这种人很难表现出同情心。
有很多贬义的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自私、傲慢、自命不凡、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特征都来自于他们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夸大的自尊。他们对自己的基本看法通常是:“我是卓越的,才华出众的,别人比不上我,所以都嫉妒我。”他们认为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赞美、关心、帮助都是理所应当的,成功、权力、荣誉也理所应该是属于他们的。因此,他们对他人颐指气使;对待批评、挫折的反应是愤怒、敌视,甚至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缺乏同情心,对人冷漠,因而也会利用或玩弄他人的感情;他们没有责任感,更没有愧疚感,做错事总会寻找借口和“替罪羊”。因为,如果承认错误,会威胁到他们的自我评价。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热衷于与他人比较和竞争,因为他们希望能在竞争中打败他人,证明自己的优越。然而,当他们无法胜过他人时,会充满嫉妒与敌意,对竞争对于进行恶意的攻击或陷害。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通常在童年时期受到过多的关注和无原则的赞赏,同时又太少承担责任,太少受到批评与挫折。从动机上来看,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最根本的动机,是想得到他人的赞赏与热爱。然而,他们对他人的冷漠和藐视,恰好使他们得到他们最恐惧的后果——被他人拒绝。幸运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调适而有所改善的。
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调适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调适,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人生中最为以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道:“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
还可以请—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