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2507000000003

第3章 音乐世界(3)

如今人们说的前奏曲,是指由肖邦而来的形式。其特征为:它是独立的作品,不再是其他作品的“前奏”;所用乐器均为键盘乐器,后来几乎成为钢琴的专用体裁;篇幅比从前的“过门”相比要多,并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技术难度。

这种前奏曲与旧形式之间的共同处只剩下名称和自由的写作手法。自肖邦后,斯克里亚宾、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等人写了大量的前奏曲佳作。

序曲:17世纪,序曲随歌剧、清唱剧的出现而产生,它从一开始就以大乐队作为表现手段。1658年,法国作曲家吕利创立了“慢-快-慢”三段序曲,成为歌剧序曲的标准形式,称为“法国序曲”。1696年,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首创“快-慢-快”三段序曲,称为“意大利序曲”,当时又称“交响曲”。

早期序曲(如吕利和斯卡拉蒂时期)同歌剧联系甚少,自18世纪起,序曲成为歌剧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的联缀歌剧中主要的音乐主题,使观众先有印象;有的以歌剧主题为基础写成较完整的器乐曲,预示剧情的发展和结局;有的序曲则描述环境、渲染气氛,直接与歌剧的第一幕相连。

歌剧序曲常作为音乐会曲目单独演奏。在19世纪,出现一种与戏剧无关的、专为音乐会而作的序曲,称为“音乐会序曲”或“交响序曲”,著名作品如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布拉姆斯的《学院序曲》等。有时,为话剧配乐而作的序曲也归入此类,如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和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夜曲:夜曲是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小型器乐套曲。由一支室内乐队在夜幕之下露天演奏而得名。爱尔兰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年)首先使用该名称创作钢琴小曲。

19世纪的夜曲几乎都是钢琴独奏,最有名的是肖邦的21首《夜曲》,为该体裁树立了形式和风格的典范。夜曲的典型创作手法是以一个优美的旋律在上方浮动,用行云流水般的分解和弦淡淡衬托;宁静的情调中透出些许郁闷,夜色中充满浪漫气息。

军乐:一切与军队有关的特定音乐形式都应属军乐范畴。远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乐器已介入人类战争。犹太军营中用号角唤醒沉睡的战士,罗马的卫兵用低沉的号声警示敌人来临,苏格兰风笛手用激扬的音乐鼓舞士气,中国的王侯曾亲自擂鼓指挥大军进攻,等等。近代,军乐队的规模更趋庞大,功能更趋多样。

军乐的原始功能有传递信号、激励士气、统一步伐的作用。在典礼、仪式上演奏的军乐,成为军风军威的象征。军乐的基本特点源于其原始功能,节奏鲜明、速度固定、分句划一,曲式较简单。此外,军乐队必须能够在行进中演奏,这决定了它只能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

进行曲:进行曲原是军乐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从16世纪起,它走出军营,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音乐体裁,并经常出现在歌剧、交响曲等中。其内容有时仍与军旅相关,如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但也有许多与军队无关,像《婚礼进行曲》(出自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葬礼进行曲》(出自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中的第二乐章)等。演奏也不再限于军乐队,常见的有管弦乐队(如伯辽兹的《拉科奇进行曲》)、钢琴(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合唱(如郑律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由于该体裁篇幅不大、节奏有力、形象鲜明,富于鼓舞人心的力量,便于理解和记忆。最有名的进行曲作曲家大概是美国的苏萨,他平生写作了136首进行曲,加上改编的作品则近500首,流传甚广,人称“进行曲之王”。

变奏曲: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变奏”一词源于拉丁语,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

小知识

《西班牙随想曲》

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它的第二乐章也是一首固定旋律变奏曲。主题是西班牙阿斯土里亚斯省的一首舞蹈歌曲,叫做《黄昏舞曲》。在变奏发展中,作者展现了绚丽多彩的配器手法和丰富的色彩变化。在主题和四个变奏中,歌唱性的旋律分别由圆号、大提琴、英国管、木管乐器加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加大提琴演奏。四个变奏除了第一变奏以外,为了造成和声色彩的变化,在结构上都有一些扩充。

叙事曲:叙事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

叙事曲一词源出拉丁文,意为跳舞,最初是一种舞蹈歌曲,14世纪后只歌不舞,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叙事曲具有叙事性,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18世纪,德国作曲家楚姆施泰格将叙事曲发展成篇幅较大的独唱歌曲,由若干对比段落组成。19世纪,德国作曲家勒韦将它处理成一种戏剧性歌曲,常结合运用分节歌和通谱歌的形式。他的17卷叙事曲,包括《魔王》、《爱德华》、《女店主的女儿》等著名歌曲,对舒伯特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除独唱叙事曲外,也有为独唱、合唱和乐队而作的叙事曲,如沃尔夫曾将他的独唱叙事曲《猛火骑士》改编成合唱和乐队作品。波兰作曲家肖邦是钢琴叙事曲的首创者,之后,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和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等,也都将叙事曲的体裁应用于钢琴作品中。

谐谑曲:又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特征。它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第三乐章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

“谐谑”,指用音乐来表现诙谐,幽默的情趣。作为乐曲,其特点是3/4拍,节奏快速、活泼。

17~19世纪,谐谑曲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裁,且经常作为古典组曲的一个乐章。很多古典乐派作曲家将这种体裁应用到交响乐中,一般作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出现。贝多芬在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曲的第三乐章(或在第二乐章)引起进谐谑曲以及代小步舞曲。曲式结构与小步舞曲相同,采用带三声部中段的三部曲式构成;但展开手法常带有动力性发展性质,再现部分多变化。后在肖邦、勃拉姆斯的作品中演变为独立器乐曲。肖邦所作四首钢琴诙谐曲规模较大、内容深刻。

幽默曲: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其性质与戏谑曲相似,但节奏不限与三拍子,它也是器乐独奏曲的体裁。舒曼的降B大调《幽默曲》和安东·德沃夏克的九首《幽默曲》都是钢琴作品。

练习曲:练习曲有两种,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一种为音乐会练习曲,由前者派生而来,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艺术作品而在音乐会上演奏。

克莱门蒂的《前奏曲和练习曲》与《通向诗国之路》(《名手之道》),是近代最早的钢琴练习曲。继起创作钢琴练习曲的有克拉默、车尔尼、莫谢勒斯、贝尔蒂尼等人;创作小提琴练习曲的有克鲁采、罗德、帕格尼尼、阿拉尔、贝里奥等人。

托卡塔:托卡塔来自意大利文,原意为“触碰”,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用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以快速的音阶交替构成,所以托卡塔曲也叫触技曲。始于16世纪,以梅鲁洛为代表的托卡塔由自由即兴性的段落和赋格段互相交替而成,17世纪在意大利逐渐发展成一种无穷动式的技巧性的乐曲。17~18世纪,布克斯特胡德和巴赫等人继承梅鲁洛的传统,仍采用自由即兴性段落和复调段落相互交替的结构,作为独立乐曲或赋格的前奏。

19世纪以后,舒曼、德彪西、奥涅格等都写过无穷动式的托卡塔。布索尼、佩蒂雷克等的托卡塔则为自由奔放、狂想曲式的作品。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及其演奏形式。根据乐曲的声部及演奏者的人数,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以至七重奏、八重奏等。由于演奏的乐器不同,因而又有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等的形式。最常见的重奏形式是弦乐器重奏,如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的重奏,称为弦乐四重奏。在弦乐重奏中加入其他乐器,如由一架钢琴和两件弦乐器组成的重奏,称为钢琴三重奏。又如由一支单簧管和四件弦乐器组成的重奏,则称单簧管五重奏。器乐重奏曲多半采用多乐章套曲形式。

器乐重奏强调整体的匀称、均衡和统一,要求在起奏、分句以及色调的细微变化等方面都达到准确、协调,演奏者之间保持高度的默契和相互配合。

小知识

小奏鸣曲

该形式比奏鸣曲轻便、灵活。一般为两三个乐章,有时甚至将奏鸣曲原则压缩到一个乐章内(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演奏技术较简单。

声乐唱法

声乐,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当代声乐艺术中,一般按歌唱的方法和风格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三类。现在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

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注重在歌唱过程中,使整个歌唱音域都保持最自然发声状态,歌唱时发挥嗓子的最大能量,使气息运用自如,音色优美动听,音调华丽多变,共鸣丰富浑厚,歌唱持久连贯。

美声唱法约形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这和意大利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以及意大利语言适宜歌唱有关。19世纪上半叶,美声唱法高度发展,出现意大利歌剧三杰--罗西尼、唐尼采蒂、贝利尼。他们创作的声乐曲不仅适宜原有的美声唱法,还将新的歌唱技巧融入该唱法,使美声唱法的技术水平达到新高度。

通俗唱法:通俗唱法一般没有固定系统的发声方法要求,它靠歌手根据所表现歌曲的情绪要求,打开喉咙自由呼吸,采取近似口语化的歌唱形式,如气声、轻声、柔声、强声、直声、喊叫、说白、鼻音等方法组合完成一首歌曲,达到一种亲切自然、通俗上口及与听众自然交流的音效。该唱法活泼、轻松,一般要借助于电声扩音,演唱时歌唱者距话筒很近,由小乐队伴奏。通俗唱法20世纪3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很快就风靡世界。

民族唱法:民族唱法,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歌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一种歌唱方法。它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情、声、字、腔相映生辉。

根据用嗓方法,它基本上包括四种声型:以本嗓为主的艺术真声声型,以假嗓为主的艺术假声声型,真假声相混的混合声型,真假声相接声型。

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民歌,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民歌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于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及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歌词越加精炼,曲调渐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小知识

音乐中人声的分类

音乐中的人声,主要分为男声和女声。依据不同嗓音的色彩和音域,男声、女声又可分别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声部,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和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抒情女高音:其音色柔美,演唱中常以音质而不以音量取胜,善于抒发富有诗意的内在感情。

花腔女高音:其声音轻巧、富于弹性,音色中含有年轻少女般明亮、清脆而华丽的色彩。花腔女高音受过更多的花腔训练,如模拟夜莺、百灵鸟的音区,既高且婉转清脆的衬腔演唱就需要花腔技巧。

戏剧女高音:其声音浑厚有力,适宜表现激动、复杂、富于戏剧情节变化的歌剧选曲或音域更宽的声乐作品。

女中音:音色与戏剧女高音相近,不及女高音光彩夺目,但比女高音更深厚、甜美、内在。

女低音:这是声音最为丰满、结实、浑厚、庄重的女声。

男声声部:男声声部参照女声声部分类,一般分为男高音,音色开朗、豪放、昂扬,音域低于女高音一个八度;男中音,音色明亮、宽广,近似戏剧男高音,兼有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长;男低音,音色纯厚沉着、朴实动人;深沉的男低音声音重浊、音量宏大。

古典舞曲

古典舞曲是流行于16~17世纪的舞曲,到17~18世纪时,因舞蹈不再流行而成为纯器乐曲。

舞曲即为舞蹈伴奏的乐曲,舞曲的名称通常就是舞蹈的名称。舞曲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其共同特征有:节拍始终如一,速度相对固定,节奏鲜明。这些特征都与舞蹈的特点相联系。此外,有的舞曲还有习惯使用的乐器或人声、特定的地方色彩或旋律风格。

15世纪后,舞曲风行欧洲宫廷,得到极大发展,对后世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快被作曲家采用,成为一种新体裁,成为器乐套曲的组成部分。

阿勒芒德舞曲:阿勒芒德舞曲源于德国。这个名称的舞曲有两种:一种是44拍子,常被作曲家用作组曲的第一乐章;另一种是德国和瑞士的农民舞蹈,43拍子,类似圆舞曲。

现在通常说的阿勒芒德舞曲指前者,它性格庄重,速度较慢,旋律流畅,常开始于第四拍的弱部,并且音符常划分得很细(如连续16分音符),曲式为二段式,也就是说篇幅差不多一样的两个部分。常见于巴赫、库普兰、亨德尔的作品。

库朗特舞曲:一种源于法国的舞蹈,其名称意为“流动的”、“奔跑的”。17世纪流传非常广泛,传到意大利后发生一些变化。

现在库朗特舞曲分为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者都是三拍子,速度较快,但法国式的节奏较复杂,将单三拍子和复二拍子混合,产生节奏变化的感觉。在组曲中,其位置在阿勒芒德舞曲之后,如巴赫的《法国组曲》的第二首是意大利式的库朗特舞曲,在他的《英国组曲》中则用了法国式写法。另外,巴罗克时期的作曲家也用这种形式创作单独的键盘乐曲。

萨拉班德舞曲:该舞蹈起源于波斯,在16世纪传到西班牙,后从西班牙传入法国,所以很多人将它看做西班牙的舞蹈。在巴罗克时期,它曾风行欧洲。这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缓慢、性格庄重,这样的节奏型常用在组曲中,作为第三乐章。

吉格舞曲:一般认为吉格舞曲源于16世纪的一种英格兰舞蹈,或说源于意大利。这是一种三拍子、快速的舞曲,其节拍通常用38、68、128。它有“意大利式”和“法国式”两种类型。意大利式的吉格舞曲一般采用主调音乐的织体,用速度非常快的128拍子;法国式的吉格舞曲采用赋格曲(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方法)手法,并经常在第二段中出现第一段的“倒影”。在古典组曲中,将吉格舞曲用作第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