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要给你讲一个我小时候听来的故事。每次想起这个故事,我就觉得它变得越来越吸引人,因为故事也和很多人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变越好。
我想你一定去过乡下,见过乡下的老屋吧。屋顶是茅草盖的,屋顶上零乱地长着些苔藓和细小的植物。屋脊上有一个鹳鸟窝,因为我们人是离不开鹳鸟的。老屋的墙有些斜,窗户都开得很低,只有一扇窗是可以打开的。面包炉从墙上凸出来,像一个胖乎乎的小肚皮。接骨木树斜斜地伸在篱笆上方,篱笆旁长着一棵节节疤疤的柳树,柳树下面是一个小水池,水池中游着一只母鸭和一群小鸭子,院子里还有一条看家狗,见到谁走近,都要叫几声。
我要说的那个乡下就有这么一座老屋,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妇——一个农夫和他的妻子。
尽管他们的家产少得可怜,但是在这少得可怜的家产中,他们觉得还可以再少一样东西,这就是他们的马,这匹马靠在马路边寻草过活。老农夫进城常常骑着它去,邻居们也常常把它借去用一用,他们偶尔帮这对老夫妇干点活,作为回报。但是他们认为最好还是把马卖掉,或者把它换成一些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但是,换什么东西好呢?
“这种事你最在行了,老头子,”老太婆说,“今天是赶集的日子,骑上马进城去吧,把马卖掉得一点钱,或者换一些好东西。不管你怎么办对我来说都是对的。骑上马,赶集去吧。”
于是,她为他系上围巾,因为这类事毕竟她比他干得好;她把围巾打成一个双蝴蝶结,因为她打双蝴蝶结总能打得很漂亮。接着她用手掌把他的帽子擦了又擦,然后又亲了亲老头子。
就这样,他骑上这匹马上路了。这匹马要么卖掉,要么换点别的东西。没错,老头子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太阳火辣辣的,天上一点云也看不到。路上尘土飞扬,因为赶集的人很多,有赶车的,有骑马的,有步行的。一路上一个遮阴的地方都找不到。
行人当中,有一个人正赶着一头母牛,费力地朝集市走去,这母牛长得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这头母牛肯定能产出好奶来,”老农说,“用这匹马换这头牛吧,那会是一桩好交易。”
“喂,你这赶牛的!”他说,“我们两个谈谈好吗?我说,一匹马肯定比一头牛更值钱,但是我不在乎这个。一头牛对我更有用。如果你愿意,我们就交换一下吧。”
“我当然愿意了。”那人说。于是,他们就交换了。
生意就这么做成了。老农夫本可以转回家去了,因为他已经把出门要办的事情办完了。
但是,因为他原先决定是要去赶集的,所以他想还是去集市走走,就是看一看也好。于是,他牵着母牛继续朝前走去。
他牵着母牛,大步而有力地走着。不多一会儿,他赶上了一个赶着一只羊的人。那是一只不错的肥羊,身上毛色很好。
“我倒很想有这么一个牲口,”老农心想,“他会在我们的沟旁边找到很多的草吃,到了冬天,我们可以让他呆在屋里和我们在一起。也许,有一只羊比有一头牛更实际一些。我们交换一下好吗?”
那个赶羊的人当然很乐意了,这笔交易又做成了。于是,老农牵着他的羊继续在大路上往前走。
在一道栅栏下的台阶旁边他又遇到了一个人,这人胳膊下夹着一只大鹅。
“你那儿夹着一只很重的家伙。羽毛丰满,身体肥壮,拴在我们家的水池里倒是挺不错的,它还可以戏水。我家老太婆会给它弄些果皮菜叶吃。她不知说过多少遍了,‘要是我们有一只鹅该有多好!’这一回她真的可以有一只了——这只鹅该让她得到才是。我们换一换好吗?我拿我的羊换你的鹅,你肯换,我会很感谢你的。”
那个人完全赞同,于是他们就做了交换,我们的老农得到了那只鹅。
当他快走到城里的时候,路上越来越挤,人和牲畜拥挤不堪。大家在路上挤着走,都挤到路边的沟沿上去了;在关卡那儿他们还挤到收税人的土豆地里去了,地里有一只收税人自己养的鸡,正昂首阔步地来回走动,它的一条腿用绳子拴着,免得它被拥挤的人群吓得跑丢了。这只鸡尾巴很短,眨着两只眼睛,看起来挺不错的。“咯咯!咯咯!”母鸡说着话。它这么说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我无法告诉你。不过我们这个好心的老农一看到它,就想,“这是我这一辈子见过的最好的鸡!嘿,它比我们牧师的抱窝鸡还要好。哎呀,我真的很想要这只鸡呢。鸡总能找到一点谷粒吃,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如果用我的鹅把那只鸡换过来,我觉得很划算。”
“我们换一换好吗?”他问收税人。
“换一换!”收税人重复道,“唔,这主意倒不错。”
就这样,他们交换了。关卡处的收税人留下了鹅,老农带走了鸡。
在去集市的路上,他已经做了好几桩生意了,现在他又累又热。他只想吃一点东西,喝一杯白兰地。很快他就走到了一家酒店门前。他正要走进去,酒店的一个伙计正巧从里面出来,他们就在门口撞上了。这伙计扛着一大袋东西。
“你袋子里装的什么呀?”老农民问。
“烂苹果,”伙计回答,“满满一袋拿去喂猪的。”
“唉呀,真多啊!我真希望我那呆在家里的老太婆能来见见这个世面。去年我家草棚边那棵老苹果树只结了一只苹果,我们把它搁到碗橱里保存起来,一直到它烂掉为止。‘它总算是一笔财产呀,’我老伴说;但是,她如果在这里,就会看到一大笔财产。对呀,我要把这笔财产拿回去给她看看。”
“你用什么来换我这袋苹果呢?”伙计问道。
“用什么换?用我的这只鸡。”
于是,他把鸡给了那个伙计,换得那袋烂苹果。他扛着苹果走进了酒店的客房,他小心翼翼地把苹果靠着炉子放好,然后走到桌子边坐下。但是炉子烧得很烫,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现场的旅客很多,有马贩子、牛贩子,还有两个英国人。这两个英国人很有钱,袋子里的金币鼓得就像要爆裂一样;他们有钱就敢打赌。他们在这儿打赌的情况,你接下去听吧。
嘶——嘶——嘶!嘶——嘶——嘶!炉子边是什么东西在响?是那袋子苹果就要烤熟了。
“那是什么东西呀?”
于是,他们很快就弄清楚了那是一袋烂苹果,并且还听来了整个故事的经过:马怎样换成了母牛,又怎么接二连三换成了别的东西,最后换成了烂苹果。
“咳,你回到家里时,看你老伴怎么收拾你!”一个英国人说。“你可要遭殃了。”
“我会得到一个吻,不会挨揍的。”老农民说。“我老伴会说,‘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
“我们来打个赌怎么样?”英国人说。“我们用金币一桶一桶地赌,112磅金币兑100镑钱。”
“一桶就足够了,”老农民回答。“我只能赌上一桶苹果,再把我自己和我的老伴一起押上去。我想这凑起来应该够数了吧。”
“说定了,赌吧!”
于是,赌注就这么定了。酒店老板的马车开了过来,两个英国人上了车,老农民也上了车;他们坐车走了。不久就来到了老农家门前。
“晚上好,老太婆。”
“晚上好,老头子。”
“我把东西换回来了。”
“太好了。你做事总是心里有数的。”老太婆说。
接着她就去拥抱他,既没注意那袋子烂苹果,也没注意那两个陌生人。
“我把马换成了一头母牛。”他说。
“谢天谢地,我们要有母牛了!”她说。“今后我们的饭桌上就会有奶制品,有黄油和奶酪了。换得太好了!”
“是啊,但是我又把母牛换成了一只羊。”
“啊,那就更好了!”老伴叫道。“你总是想得很周到:我们有足够的草养活一只羊。
这下子我们就可以喝羊奶、吃羊奶酪,穿羊毛衣服和羊毛袜子了!母牛可产不了这些东西,它的毛只会脱掉。你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不过,我把羊换成了一只鹅。”
“这么说今年的圣马丁节我们可以真的吃上鹅肉了,我亲爱的老头子。你总是想办法让我高兴,真让人开心!我们可以让这鹅四处走走,不过得用绳子拴住。到了圣马丁节的时候,它就会长得更肥了。”
“可是我又把鹅换成了一只鸡。”老头子说。
“一只鸡?换得好!”老太婆回答。“鸡会下蛋,会孵小鸡,这样我们可以养小鸡了,我们可以办一个养鸡场了!哦,这正是我一直想要的。”
“一点不假,不过我又把鸡换成了一袋烂苹果。”
“什么!为这事我非得亲亲你不可,”他的老伴惊叫着。“亲爱的,我的好老公!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你知道吗?今天早上你一走我就想做点什么好吃的给你晚上回来吃。
我想做鸡蛋煎饼配香菜。我有鸡蛋,但是没有香菜。于是我就去找校长家,我知道他家种了香菜。但是校长太太小气得很。我求她借给我一把香菜。‘借!’她说,‘我们家园子里什么都不长,连一个烂苹果都没结。我甚至连一个烂苹果也没法借给你。’现在好了,我可以借给她十个,甚至整整一袋子烂苹果了;这事儿太可笑了!”说着,她在他嘴上响响地亲了一口。
“我喜欢!”两个英国人齐声说道。“老是走下坡路。却老是快乐,这本身就值那笔钱。”
于是,他们付给这个老农112磅金币,因为他不但没受到责备反而得到了一个吻。
是啊,如果一个妻子相信她的丈夫是最明事理的人,并且认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么她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你看,我的故事讲完了。这是我小的时候听来的,而现在,你也听到了,并且知道了“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