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品用自身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吸引着众多用户,这好比是一些粉丝对偶像所持有的崇拜之情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苹果产品之所以能够牢牢地抓住用户的心理,并让其心甘情愿地成为苹果的拥趸者,与其灵魂人物乔布斯密不可分。很多时候,用户不仅仅是被苹果的产品所吸引,更为乔布斯独特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因为在很多用户眼中,乔布斯就是苹果公司的符号,他自身具备的创新能力深深地吸引着用户,并让用户对苹果产品欲罢不能。
其实,这就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偶像心理学。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崇拜自己的偶像后,不仅会在心理方面和偶像保持一致,还会在行动上和偶像靠近。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步调一致地和自己的偶像保持统一,以便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
1.打破由IBM统治的计算机世界,乔布斯凭借的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初期,IBM公司正式推出了首款面向个人用户的计算机PC机。于是,乔布斯就派人从市场上购买回一台IBM的PC机用于研究。在研究中,乔布斯和苹果的一些工程师发现其实IBM的PC机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含量,甚至不及苹果公司AppleⅡ的改进版。得出这样的结果,乔布斯便对IBM放了心,而随后他就通过媒体发布了一条广告,声称欢迎IBM公司加入到个人计算机市场,和苹果公司一起为用户服务而共同努力。很明显,乔布斯将苹果公司看成是个人计算机市场的领跑者,他对IBM生产出的PC机一点也不在意,认为该机器无法和苹果公司的个人计算机展开竞争。
1983年,在美国个人计算机市场中,IBM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率为23%,而苹果只有20%。虽然苹果公司推出的Lisa计算机投向了市场,但销量却不及IBM公司的个人PC机。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于是他将全部精力寄托在苹果公司用心倾注的Macintosh Portable计算机上。为了能让Macintosh Portable帮助苹果公司扭转战局,有效遏制住IBM个人计算机市场持续上升的势头,苹果公司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对其的研发上,目的就是要研究出能够打败IBM的完美产品。当乔布斯看到苹果工程师最初设计的外壳时,认为外壳明显有些大。在他看来,如此大体积的外壳不容易让用户接受,所以应该减小外壳。面对乔布斯提出的这个要求,很多工程师都认为实施起来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乔布斯却认为还没有实验就否决掉显然没有尽力。尽管一些工程师不愿意做出改变,但乔布斯还是要求工程师去尝试——在乔布斯看来,要设计出一款完美的新机型来扭转苹果在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局面,以证明苹果自身的价值。因而,他想要让Macintosh Portable的每一个部分都尽可能地符合他的设想,从而接近完美。
很多时候,乔布斯不愿受到外界任何事物的约束,即使是那些客观存在的“真理”他也不屑一顾,想去挑战一下。但有时他表现出的固执己见会将当初的设想破坏掉。他坚持认为Macintosh Portable应该像大多数家用电器一样坚固耐用,而不需要进行升级和改动,于是他要求产品工程师不要在Macintosh Portable安装具有扩展功能的插槽,并且要求Macintosh Portable要一次成型。虽然很多人对乔布斯的这一观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增加扩展槽可以极大地增强计算机的适应性以及灵活性,但乔布斯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乔布斯不放过产品的每一个细节,研发中对任何步骤都要过问,而且他还要求工程师每一步设计操作都要按照他自己的意图进行。显然,他这样做让工程师感觉到非常头疼,但是他们不得不严格按照乔布斯的要求去执行,甚至他们会因为出现一点错误而返工。不过,乔布斯对于产品完美的追求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Macintosh Portable逐渐从他的脑海的设计中被产品工程师们研发出来,即乔布斯对产品的完美追求终于得以实现。
当Macintosh Portable研发成功展现在用户面前时,用户大多对其完美的设计赞不绝口。的确,这是一款融入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大量心血的优秀个人计算机。随即美国很多媒体都对其进行了报道,称其是一款足以与IBM个人计算机进行有效竞争的产品。的确如此,Macintosh Portable不仅集合了Lisa计算机的所有优点,还以精致、小巧以及便于携带的特性广受用户的好评。在用户看来,如此简单的设计让此前没有接触过个人计算机的人都可以轻松操作。而在乔布斯眼中,这款产品算得上是高雅的艺术品,既然具有艺术品的特质,就要让设计者签上自己的姓名。由于乔布斯正是这样做的,所以用户可以在早期的Macintosh Portable的机箱上看到乔布斯以及研发人员的签名。在乔布斯看来,产品最好要体现出艺术的特性,要设计出内在和外在相互统一的产品。他极力主张产品在外形设计上要体现出艺术的美感,因为大多数用户心里都有对美的渴望,而那些让他们感到赏心悦目的产品,自然能极大地吸引他们的眼球。
可以说,Macintosh Portable是乔布斯第一次践行自己的产品设计理念的体现,而他对于产品审美的沉醉,以及对美学的渴望,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艺术和科技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
1984年1月,乔布斯亲自主持了Macintosh Portable计算机的发布大会。在发布会开始的时候,乔布斯用热情激昂的演说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他这样说道:“当苹果公司想大踏步进军个人计算机市场时,却遭到了IBM公司的有力竞争。显然,在开始之际IBM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苹果,但苹果并没有服输,因为苹果一直认为自己才是个人计算机市场的王者,难道苹果会任由IBM公司一直超越苹果吗?”此时,台下发出雷鸣般的回应:“当然不能!”乔布斯在声浪中开始用身后的大屏幕播放有关Macintosh Portable的广告:只见屏幕中央一个拥有严肃面孔的领导在台上发表着讲话,而台下的观众则聚精会神地听着台上领导的讲话,气氛异常凝滞。就在这时,一个面色慌张、手持铁锤的女孩在警察的追赶下闯了进来,她抡起铁锤将屏幕砸碎,伴随着一声巨大的声响,在屏幕破碎的地方出现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一阵风也随之吹了进来,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轻松,然后有人大声说道:“光明来了,我看到光明了。”最后,传来一个庄严的声音:“1月24日,苹果公司将推出Macintosh Portable个人计算机,相信你将会看到计算机世界里的新曙光。”
起初,当苹果公司董事会看完这则广告后,没人对其抱有好感,因为广告里面没有出现Macintosh Portable计算机的身影。为此,董事会成员对这则广告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则广告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有必要花费大量的钱去做一个没有价值的广告吗?”但乔布斯却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该广告具有很深的寓意。他解释说:“广告中那个发言人代表的就是IBM公司,而女孩代表的是苹果公司,女孩用铁锤砸破屏幕象征着苹果要打破由IBM公司统治的个人计算机市场。要让用户知道,苹果公司能产生奇迹。”显然,乔布斯的思维方式和那些董事会成员是不一致的,但他坚信自己的直觉,并且用直觉做出判断。
该广告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大量用户的关注,用户纷纷猜测苹果公司推出的这款产品的庐山真面目,同时,一些大的电视台和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密集的报道,这让Macintosh Portable得以在各大媒体上被大量免费传播,并获得了振奋人心的效果——不仅让Macintosh Portable名噪一时,还使得乔布斯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完美。
其实从乔布斯研发Macintosh Portable以及对其展开的发布会便可以看出,乔布斯是一个懂得用户心理需求的人。因为他知道,用户内心深处最渴望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审美观,加之发布会的配合,使得Macintosh Portable给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真的打破了IBM统治个人计算机市场的神话。而乔布斯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也更加光辉。
2.凭一千美元创业的乔布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多的粉丝
从心理学上来看,当一些人从他们所敬佩的人身上有所感悟时,很容易把自己当初的情况与其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自己和所敬佩的人身上存在某种相同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能使这些人与敬佩的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还能使他们对其产生更加强烈的认同度。而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位令万千粉丝敬佩并认同的人。那么,他是如何博得粉丝的认同的呢?这还要从他凭借一千美元创业的行为说起。
1975年初,美国著名的科技杂志——《大众电子学》刊登了一条醒目的新闻:世界上第一台被称为“牛郎星”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这对于酷爱电子科技的用户来说是件轰动的大事,因为很多人都期盼着个人计算机能早日问世。此时,乔布斯心中的热情也被点燃,当他听说“牛郎星”计算机要对外进行展示时,迫不及待地参加了产品展示会。虽然这台被外界普遍赞誉的计算机外观显得有些简陋,但还是吸引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众多电子迷的目光。乔布斯一动不动地盯着眼前的这台机器,心里忽然萌生出一个想法——自己也要制造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事实上,不光乔布斯,现场的很多人同样也有这样的想法。和乔布斯不同的是,这些人虽然想制造计算机,但只是停留在想象的阶段中,但乔布斯天生喜欢挑战,个性的叛逆以及固执促使他很快便着手研究个人计算机事业。
众所周知,想要成功制造个人计算机首先需要的是微处理器。当时,比较有名的是英特尔处理器,可高昂的价格还是吓退了很多人。这对于身无太多资金的乔布斯来说是不可以承受的,为此他只好另寻他途。他知道美国旧金山有个电脑展销会,于是便赶过去,碰碰运气。苦苦寻找之后,发现了一个售价只有二十美元的芯片,他如获至宝一般。接下来,他便编写了一段程序在芯片上,然后进行测试,结果很理想,于是他决定在该芯片上进行个人计算机的设计工作。就在当天晚上,乔布斯又参加了一次计算机展会,展会上有人展示出一台和电视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该计算机竟然可以显示出彩色的图像,这再次让每个人都为之着迷。乔布斯静静地观察着这台机器,看计算机在电视上一圈又一圈画着彩色的圆环,而这样的场景更促使乔布斯要研制计算机。
但是,研制计算机需要很多工具以及组件,此时乔布斯打起了惠普的主意。经过耐心说服,惠普公司实验室主管竟然同意将一块被改造过的芯片借给乔布斯使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乔布斯和助手们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去。他们在计算机上同样连接了电视机,并且还使用了一个黑色的键盘作为数据输入使用。当时,乔布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举动会对此后个人计算机的定型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当这一切工作做完后,就连乔布斯自己也感觉到吃惊;而当他把研制出的计算机拿到计算机俱乐部展示时,更是令众人啧啧称奇。虽然设备只是一块较大的电路板,但却有开关电源以及存储器,并且可以和电视连接在一起显示出彩色的图像。俱乐部的人大多要求购买这样一台设备。此时,浮现在乔布斯脑海的是:俱乐部里面如果有100个人愿意购买设备,每台设备售价为450美元,每台设备可以赚取150美元,那么100台设备就可以赚15000美元……
于是,乔布斯立即决定开设一家公司。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合伙人后,合伙人有些迟疑,因为,乔布斯根本没有管理经验。合伙人认为有必要先问问惠普公司有没有意愿购买该设备。但是后来却得知惠普公司对该设备根本没有兴趣,因为惠普公司当时的主营业务是打印机,对于这种新鲜设备不抱希望。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该设备由于没有太多功能,普通用户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它,只有极少数的计算机发烧友才可能对其感兴趣。但乔布斯没有灰心,而是找到阿塔里公司,但由于该公司正忙于新产品的开发,也无暇顾及该设备。由于乔布斯铁了心似的想要成立公司,也坚信能赚钱,所以他不断对自己的合伙人沃兹进行劝说,并吸引到阿塔里公司首席游戏设计师韦恩和自己一起创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乔布斯和他的合伙人便给新公司起了一个名字——“苹果计算机公司”。
1976年愚人节当天,乔布斯在养父母的车库里正式成立了苹果计算机公司。由于创业初期缺少资金,于是乔布斯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最喜欢的汽车和其他一些物品,就这样勉强凑足了1000美元。接下来,他就用这些钱购买了一些必要的生产设备和电子组件,同时还邀请好友们加入公司。在当时,没有人能够想象这个在车库里面成长起来的公司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甚至连乔布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对科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信很多公司在早期的发展中都会遇到困难,苹果公司也不例外。但乔布斯打定了主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动摇,他只盯住事先设定好的目标,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当苹果计算机成功被组装出来后,乔布斯信心满满地将其拿到学校、零售店、企业去推销,希望用户能够购买计算机,但效果非常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将其拿到计算机俱乐部中,一边向人们展示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一边用极具震撼力的声音发表着演说。在俱乐部里,有一位叫特雷尔的商店老板被乔布斯的话语所感染,于是他决定购买一批计算机放在自己的零售商店里销售。第二天,乔布斯和特雷尔进行了交谈,两个人交谈甚欢,特雷尔当即决定以每台500美元的价格购买50台电脑。乔布斯拿着订单满意地离开了,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到哪里去筹集购买电脑组件的钱呢?此时的乔布斯怀揣着订单到硅谷去寻找机会,可收获不大,最终只借到了5000美元。后来,乔布斯直接找到当时最大的电子零件分销商,当他把特雷尔的订单拿给电子零件分销商负责人看时,该负责人却不愿轻易听信一个毛头小伙的话,而为了打发走乔布斯,这位负责人告诉乔布斯过几天会打电话给特雷尔核实订单的真实性,然后再做出决定。可是,乔布斯当即就拨通了特雷尔的电话,并让该负责人接听电话。乔布斯的这一举动令这位负责人感到有些意外,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乔布斯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于是他答应借给乔布斯一部分资金,但前提是一个月内必须偿还,乔布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有了资金,乔布斯便派人尽快赶制这批机器,他甚至还发动了自己的亲戚和好友。而乔布斯的合伙人韦恩对这批机器却没有信心,他还清楚地看到了苹果公司面临的问题。他知道,如果不按期赶制出设备,买家就不会支付货款,到时候苹果只能背负一身债务。由于他不愿意冒如此大的风险,于是他决定和乔布斯分道扬镳。
虽然韦恩的退出给乔布斯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但为了能尽快赶制出机器,乔布斯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当乔布斯将计算机运送到特雷尔的商店时,特雷尔对眼前只有电路板的机器产生了怀疑,因为他要的是一台被完整组装好的计算机,其中包括外壳、电源以及显示器。但乔布斯却坚持说这批计算机是完整的机器,因为有了电路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拼装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机。显然,特雷尔和乔布斯对计算机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无论如何,特雷尔还是接受了这批机器,并按照约定支付了费用。这笔生意让乔布斯赚了3300美元,尝到了甜头的乔布斯,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发展苹果的决心。
从乔布斯凭借1000美元创业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用不放弃、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赢得了苹果公司的第一笔订单,这为苹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乔布斯个人的魅力也随之凸显出来,并成为令众多粉丝学习的对象。因为在粉丝眼中,自己在现实中的表现和乔布斯艰苦创业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样一来,粉丝就更容易把乔布斯的个人经历视为自己的经历,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的同时,他们也对乔布斯更加敬佩。当这种敬佩随着时间发展变得越来越强烈后,这些人就会成为乔布斯最坚定的支持者,而这一切不得不说是乔布斯自身魅力升华后的必然产物。
3.“乔布斯崇仰症”背后的心理动因有哪些
心理学家们的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男人由于自古被赋予了“必须成功”的角色暗示,因此他们承受着高于女人数倍的精神压力!这就是现实中的男人比女人更加忙碌、焦灼的原因。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史密斯连续5年追踪调查了1000名15~45岁的美国男子,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精神问题!由于外界媒体整天都在对乔布斯取得的成功进行狂热追捧,使得一些男人的心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于是人们将其称之为“乔布斯崇仰症”。
现实中,患有“乔布斯崇仰症”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呢?一些人在办公室里会贴满乔布斯的画像以及名言,并将大多数时间用在收看和乔布斯有关的新闻等,有一些人由于对乔布斯过分崇拜,每当苹果公司新推出一款产品后,他们就会争相购买,丝毫不会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情况,甚至会和别人借钱购买苹果产品,最终让自己欠下很多债。而这些人就都是“乔布斯崇仰症”的患者。在这些人看来,只有和自己崇拜的偶像随时保持一致,其心理才会感觉到踏实。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偶像的过分崇拜是一种精神失调的表现。或许一些人本来有无穷的潜力,也有过人的创新能力,但他们却盲目地将偶像看成是自身奋斗的动力。造成这种现象首先要归功于外部媒介的过度报道,“英雄”“成功”成为每个男人心目中不断被默念的词汇,这些人从外界“密集式”的报道中总能看到自己偶像有关成功的一切资讯。
可以说,现今的人们崇拜的偶像变化极快,但在每一轮的崇拜中,人们都会表现得很狂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追星的人们是要追寻自我。当一些人走过童年,步入到纷繁的世界时,往往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感到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我到底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就会浮现在他们眼前。他们这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他们在心理上没有及时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也就是所谓的“自我认知性”。与此同时,这些人也开始思索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急需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于是,他们便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自己欣赏并认同的人物,偶像便随之产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偶像其实就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心理上的最理想的自我。
结合乔布斯的案例来看,当用户看到他几经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产品研发方面一丝不苟和独特的创新精神后,用户内心就将其视为自身在发展中前进的动力,并将乔布斯取得的成功看成是最理想的自我,于是便对其产生了崇拜心理。
第二,偶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人心目中父母最好的替代品。现实中,一些儿童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发展的速度却略显滞后。由于他们生理上的不断发展,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他们就渴望在生活中独当一面,更希望早日摆脱父母对其的控制。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非常匮乏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不能缺少父母的帮助,如金钱方面,这种矛盾的出现就会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到非常苦恼。因此,他们将拥有权力或者被世人瞩目的偶像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希望通过偶像去实现此前没有实现的目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只不过是儿童将自身崇拜的偶像当成是父母的替代品而已。现实中,从一些儿童喜欢苹果产品,喜欢乔布斯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很多时候,一些儿童感兴趣的不仅仅有苹果产品带给他们的愉悦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感受到乔布斯散发出的值得他们学习的魅力,而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让其成为乔布斯最忠诚的粉丝。
第三,对偶像的崇拜也是人们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实中,一些人是为了与同伴保持一致而被卷入崇拜偶像的行列中的。比如,一些人购买苹果产品之后,称赞产品好用的同时也会被乔布斯的魅力所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另外一些人没有购买苹果的产品,心理或许会产生这样的顾虑:“别人都在讨论苹果和乔布斯,而我却没有,这样会不会让自己显得不合群呢?”经过认真思考后,这个人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对苹果和乔布斯同样感兴趣,也会加入到崇拜偶像的行列中去。
心理学家告诉人们:对强者的崇拜,是人们成长的需要。人的“意识”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态势,一般情况下每七年为一个周期;而人为了不断成长,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对象。
第一个成长阶段为:人从出生到大约7岁。可以说,这是孩子快速长身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幼儿的意识形态里,自己和世界是统一的,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影响着他的生命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本能地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模仿来学习。此时,由于父母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的保障以及生活指导,因此,父母在此时是幼儿最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崇拜偶像。
第二个成长阶段为:7岁至青春期阶段。此时,儿童身体方面的发育已经完成。从心理上来说,他们要像小老虎那样开始脱离母亲而选择独立生存了。此时,他们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将父母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偶像。而是在家庭之外或者外部环境中重新寻找可以替代父母的偶像,当他们寻找到新的权威力量以及可以效仿的人物后,会通过感觉进行学习、模仿,从而在“崇拜”中快速成长。
苹果公司在一次产品发布会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被发布会现场的保安抓住,保安对于这位没有受到苹果公司邀请的“不速之客”选择了劝退的态度。此时,台上正在演示苹果最新产品的乔布斯看到台下的一幕后,走到男孩身边,对其说道:“哦,我的朋友,你是怎么进来的?”当男孩看到自己最崇拜的偶像后,异常兴奋地说道:“乔布斯先生,能够如此近距离地看到您,我非常高兴。一天前,我就躲进发布会现场巨大的桌子下面,目的就是要见您一面。”说完,男孩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而此时乔布斯拉着男孩的手走向台上,并对台下的人说道:“这个男孩将我视为偶像,我深感激动。为此,请允许我把苹果最新的产品送给他,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第三个成长阶段为:青春期到21岁。这一阶段的人心智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身的判断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在外部世界寻找自己喜欢的榜样或者将一些名人视为自己追求理想的学习榜样。可以说,此时的“榜样”是他们崇拜的目标,能给予他们成长的方向和动力。
可见,崇拜偶像是人的一种最原始而又本能的需求。在动物世界中,猴群中一定会有一只猴王,在蚂蚁国中同样存在蚁王。很多时候,如果缺少“头领崇拜”,群居动物或许就很难有效发展以及延续下去。人类脱胎于群居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崇拜便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欲望。
其实在人类发展的蒙昧时期,人类出于对自然界产生的惧怕,需要凭借外界某种神奇的力量去驾驭自然,这样做是为了消除内心产生的恐惧之情,所以就有了创世神话,以及英雄人物。之后,人们开始崇拜那些可以改变他们自身命运的人。很多时候,那些对人们产生价值的人,比如伟大的政治家、发明家等都会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从心理学上来看,当人们最基本的生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就开始有所追求,而那些完美的人便会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以苹果公司为例,用户崇拜乔布斯,称他为“天才”,不仅因为他可以让苹果公司起死回生,还因为他能够研发出令用户怦然心动的艺术品,以至于用户认为乔布斯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笔财富。由于乔布斯的崇拜者们想成为和乔布斯一样的人,于是他们就不顾一切去模仿他,企图从模仿中分享到乔布斯自身散发出的魅力。
显而易见,乔布斯在用户心目中能够成为“完美的人”,最重要的原因是众多“果粉”认为他是个天才人物,能够给他们带来榜样作用。而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果粉”们将自己的心理需求集中地体现在对苹果,以及乔布斯的疯狂追捧上,这是他们为了让自身心理平衡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因此可以说,乔布斯在用户心目中留下的印记是牢固的,也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因为他带给用户的产品更像是精神符号。
4.iMac电脑的诞生为什么是偶像情结的集中体现
其实,苹果iMac电脑项目在乔布斯还没有接管苹果前就已经在进行之中了,该项目早期只是苹果公司的一个低端项目,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具有互联网功能,这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互联网浪潮以来苹果公司迎合市场的一次重要举措。在乔布斯看来,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如果成功的话将会让苹果公司恢复元气,并迎来更好的未来。可以说,这既是苹果公司的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如果苹果不能由此调整过来,将会失去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同时也会一败涂地。这时,开发出符合社会潮流以及用户需求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乔布斯也意识到苹果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故步自封了,如果能够让苹果崛起,哪怕让苹果和竞争对手结盟也在所不惜。
为了能够将iMac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乔布斯采用了大胆的举措——他破天荒地在iMac上使用了竞争对手微软的软件。他知道苹果公司没有赢得用户的原因是因为可供使用的软件不多,从而让用户得不到满足而选择了放弃苹果。而微软公司的软件非常丰富,可以满足用户在办公、娱乐等方面的要求。无疑,当iMac装上这些令用户得心应手的软件后,用户就不用担心iMac在使用上带来的不便了。与此同时,为了让iMac从众多品牌的产品中拔得头筹,乔布斯还亲自带领设计团队到美国的一些生产糖果的工厂里去找灵感,虚心地向糖果工人请教如何让糖果看上去更让顾客所喜爱。凭借在糖果工厂里面得到的经验,iMac的外观被设计成通体圆润、色泽明亮透明,而且将传统意义上的显示器和主机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积变得轻了,而且让用户感觉更加舒服了。但此时,还是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乔布斯面前,那就是要不要在iMac安装软盘驱动器?在当时,软盘驱动器还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设备,大多数电脑都会安装不同规格的软盘驱动器。乔布斯考虑到,如果像大多数厂商那样安装软盘驱动器,不仅会让iMac体积增加,还会让用户体会不到iMac自身的创新能力。经过慎重考虑,乔布斯决定不安装软盘驱动器,只安装一个CD存储驱动器。与此同时,iMac使用的操作系统还能让用户感觉到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正如乔布斯所说的那样:“iMac电脑上使用的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系统特别适合互联网以及多媒体,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乔布斯不仅推出了iMac新的机型,还要顺势推出崭新的操作系统。1998年初,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技术大会上,乔布斯展示了苹果公司新一代操作系统Mac OS 8.1。乔布斯在其发表的演说中称,苹果公司早已经明确了战略发展目标,而且最后他还不忘神秘且幽默地说道:“对了,差点忘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苹果公司又可以实现赢利了!”同年中旬,苹果iMac正式推向市场。这款凝结着乔布斯大量心血的产品,让苹果公司很快便找到了发展方向。苹果iMac使得苹果品牌及文化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使得苹果公司再次成为用户瞩目的焦点。
可以说,iMac的出现完全融合了乔布斯的设计理念。乔布斯认为,设计出好产品,要与用户心意相通,因为从心理学上来看,越是和用户心意相通的产品,被用户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iMac一经推向市场便大受欢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卖掉了20多万台,而在一年的时间里卖出的数量更是高达200万台。在强手如林、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苹果的表现着实让人钦佩不已。
伴随着iMac的热销,苹果公司的赢利水平也有了惊人的表现,这一水平不仅超出了用户的预期,还超过了华尔街的预期。在众多利好因素的带动下,苹果股价开始大幅提升。而在软件方面,苹果公司对iMac操作系统进行了更新,更新后的系统充分体现出苹果公司以用户为中心、系统简洁与专业的完美统一,也体现了乔布斯对细节不放松的精神。在研发过程中,乔布斯要求系统的滚动条必须要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他认为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并给用户视觉上带来一定的享受。为了达到乔布斯的要求,苹果工程师们耗费了大量精力,但往往是刚解决完一个问题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新问题。为此,一些工程师就产生了不悦之情,认为没有必要在滚动条上耗费太多精力,但乔布斯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经过不断的修改后,系统的滚动条终于达到了乔布斯的要求。从事后用户对该系统的反馈中可以得知,用户非常喜欢系统中滚动条实现的效果,认为这样不仅让他们在视觉上得到享受,而且在操作上也有新的体验。无疑,这一切也为乔布斯赢得了美誉。在操作系统推介大会上,乔布斯对人们说道:“很高兴地告诉大家,从现在开始我要摘掉临时CEO的帽子。”此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场的人大多站立起来,为乔布斯喝彩。与此同时,一些崇拜乔布斯的人口中喊起他的名字,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呼喊中来,整个会场沸腾了起来。持续几分钟后,乔布斯让大家安静下来,对用户对苹果公司以及他本人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些人不免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乔布斯能够拯救苹果?他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乔布斯将早些时候技术至上的理念抛弃,换来的是用户体验至上的理念,力图让那些复杂难懂的高科技变得人性化,让用户在短时间内熟练使用产品,并感受科技的魅力。显然,只有满足这个原则后,用户至上的理念才可以得以实现。由于苹果公司在硬件领域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在软件领域同样如此,这使得乔布斯将用户至上的理念得以有效实施,让硬件和软件都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调整,不仅满足了自身的要求,还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此外,乔布斯还发挥出了自己在设计方面的天赋,让iMac变得和他的性格一样,具有十足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看惯了市场中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的PC时,苹果时尚新颖的iMac呈现在他们眼前时,瞬间就让他们眼前一亮,并被iMac的设计深深吸引。
不仅如此,iMac还非常恰当地迎合了互联网这个新趋势,它把用户使用量最多的IE浏览器捆绑在自己的操作系统里,使用户不会花费很长时间去学习如何使用另外一种上网软件,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除此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苹果公司因为乔布斯的回归在企业文化以及创新精神上得以重振。当乔布斯重新出山后,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苹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将自身强有力的意志力落实在苹果的每一项工作上。苹果依然在创新,但创新的氛围是由乔布斯发掘出来的,他想要让所有员工都将自身的创新精神运用在苹果公司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让苹果实现崛起。
在乔布斯看来,用户在很多时候会观察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员工是否有创新潜力。因为用户不希望自己关注的企业缺少创新能力,这样会使他们内心深感不安——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掉。而苹果公司在乔布斯创新精神的带动下,整个公司上下都充满着浓浓的创新精神。当用户看到这一点后,心里必然会深感欣慰,在打消内心顾虑的同时,也会对苹果“死心塌地”。可以说,这正是苹果公司的优势,同时也是乔布斯在众多“果粉”心目中成为偶像的原因之一。
5.乔布斯为什么能和iPhone手机一样成为用户心目中的“明星”
早在2007年初,在苹果一年一度的Macworld大会上,很多人就期待着苹果公司带给他们的惊喜。而在大会刚开始,用户就在猜测乔布斯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新鲜玩意。当乔布斯发表的主题演说渐入尾声时,他再次向用户展示了自己一贯使用的幽默举动——“对了,还有件事情要和大家分享。”随后便引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苹果iPhone手机。
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每个人都会存在探知问题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当人们面对一件自身感兴趣而又一时找不到问题答案的事情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知心理,想尽快找到问题的答案。当乔布斯在产品大会上说出这句幽默的言语后,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因为人们大多知道,接下来乔布斯就要向他们展示苹果公司最新的产品了,而每到这个时候,乔布斯总能吊足人们的胃口,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果不其然,这次乔布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惊喜,更为人们展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产品,即iPhone手机。
这款手机将iPod音乐播放器、手机以及互联网通信设备等结合在了一起,而乔布斯介绍说:“iPhone手机运行的是苹果公司自行研发的操作系统,市场上很少有人将如此优秀且精密的操作系统和手机联系在一起,而苹果却做到了。”的确如此,苹果公司研发出的iPhone手机在一定意义上确实超出了传统手机的范畴,不仅可以实现音乐播放以及视频播放等功能,还集中了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应用软件。可以说,iPhone手机就好比是一台缩小版的Mac个人电脑。之后,乔布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道:“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iPhone手机比其他品牌手机至少领先五年。”说完,他用手指在手机上滑动着,这一幕不禁让人们心跳加速,因为大多数人都被如此神奇的手机深深吸引了。
iPhone手机刚一发布,立即便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业内人士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外界对苹果公司的评价更是好评如潮,并称“苹果iPhone手机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将手机分为前iPhone手机时代以及iPhone手机时代”。
同年6月底,苹果公司正式把iPhone手机推向市场。根据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存储容量为4GB(价格为499美元)以及容量为8GB(价格为599美元)两种型号。此时,早已被iPhone手机“虎视眈眈”的“果粉”们疯狂地抢购,唯恐自己不能成为iPhone手机第一批用户。为了让更多想尝鲜的“果粉”们体验iPhone手机的魅力,苹果零售店规定顾客最多可以购买两部手机,即使这样,iPhone手机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销量竟然高达100万部之多。如此惊人的速度让乔布斯感到吃惊,苹果显然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库存,而这就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断货期。
对于如此疯狂的抢购风波,很多媒体都感到不可理解。一些媒体人坦言这种情况自己还是第一次遇到,历史上很少有产品能够达到像苹果产品这样的地步。于是,媒体人随机采访了购买苹果iPhone手机的用户,想知道他们对该产品的评价。但令媒体人没有想到的是,随机采访的用户的口径好像事先被统一过一样——他们一致表示iPhone手机具有前所未有的操作体验,同时促使他们购买iPhone手机的原因就是乔布斯的个人魅力。
时隔一年后的2008年,苹果iPhone手机再次推出了新的版本,而改版后的iPhone手机最大的特色是具有谷歌地图功能。乔布斯在产品大会上进行了演示,首先他面带微笑地输入了苹果产品大会的地址——莫斯科展览馆,这时手机屏幕上便开始定位,然后他又输入苹果公司,手机系统很快便给出了很多从莫斯科展览馆到苹果总部的路线,并且注明了最短路径等。不仅如此,乔布斯还当场向人们示范了改版后的iPhone手机同时给多人打电话的功能,让人们感觉到改版后的iPhone手机具有会议功能,从而对其多了几分期待。
可以说,集音乐视频播放、手机通信为一体的iPhone手机是乔布斯释放个人魅力的一个绝佳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乔布斯不仅是个能快速接受外界时尚理念的人,还是一个懂得打动用户心理的人。iPhone手机的问世再次说明强大的科技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且苹果公司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科技带来的神奇。因此,苹果用户感觉自己似乎进入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其中蕴藏着一切可能性,而带领他们进入这个时代的人物就是乔布斯。
乔布斯自身具备的创新精神以及独特的设计理念一直走在科技的最前沿,用“乔布斯始终活在未来”来形容他最恰当不过。因为他不仅敢于突破行业在发展之中存在的界限,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还能让用户的思维随他一起发生改变。正因如此,他才能成为时代的引领者,成为令用户无比钦佩的耀眼明星。
其实,人们对乔布斯的评价大多是最伟大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但鲜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师。这还要从乔布斯懂得用户的心理,时刻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说起。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产品设计的最高决策者,虽然现实中很少对用户进行调查,但并不说明他是在闭门造车。相反,他通过深入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对用户的心理进行了分析。乔布斯经常说:“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同时也知道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在日常的产品研发中,乔布斯总会以用户的角度对产品提意见,在他看来,只有产品能够打动他,才可能打动用户。可见,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第一个用户,而且是最挑剔、最严厉的用户。在他看来,苹果公司的产品必须要满足不精通专业技术的“外行”轻松且熟练使用。乔布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会说道:“现实中一些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我们把产品摆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在惊喜之余,会表示这才是他们想要的产品。”
在iPhone手机的研发过程中,乔布斯秉承着“自己就是用户”的理念,要求工程师同时做出几种甚至几十种产品原型,之后从中甄选出和设想类似的一个,并要求工程师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肯定的是,甄选过程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的,目的就是要让最能满足用户的产品出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乔布斯经常会这样说:“研发设计人员会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去找出最能打动用户心理的产品。”在乔布斯看来,投入的这些精力非常必要,因为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研发才是有效的,也才是最能接近用户需求的,缺少这样的因素,就很难赢得用户的心。
乔布斯摆正了用户和科技之间的关系,让科技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服务,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惊喜。科技的存在不是工程师手中的玩具,也不是用来证明自身多么聪明,而是要着眼于用户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产品让用户感觉到存在价值后,用户才愿意去购买。乔布斯认为,用户在使用某种产品时,应该感受到高效与便捷,产品不应该让用户感觉到麻烦,如此一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才会感觉到得心应手,从而产生愉悦之情。而这一切才是科技与产品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很显然,苹果做到了这一点。
乔布斯凭借以用户为中心的策略进行的产品创新,极大地提升了苹果的市场占有率。创新正是苹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凭借着创新产生的力量,苹果在竞争中锐不可当,改变着市场的格局。每当用户在使用iPhone手机时,都会被其超前的创新意识以及乔布斯强大的创新能力所折服。在用户心目中,苹果手机固然优秀,但乔布斯同样优秀。也正因为如此,用户才从使用iPhone手机中感受到了乔布斯独特的个人魅力。正如乔布斯每次在产品发布大会上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一样,用户更愿意将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相信乔布斯是个能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偶像人物。
6.乔布斯带领苹果华丽转身为什么能让用户钦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崇拜自己的偶像,是因为偶像做出的行为让人们深感钦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偶像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而作为苹果公司的核心人物乔布斯来说,他就是这样一位让人们对其持有很高的崇拜度的人。而这一切还要从乔布斯带领苹果华丽转身这件事说起。
早在2000年5月,伴随着苹果电脑在市场上的攻城略地,国际上很多知名电脑厂商和苹果之间进行了惨烈的竞争,其中包括实力雄厚的戴尔公司。这些厂商利用独创的网络直销方式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从而换取到了用户的购买量。在这种情况下,苹果iMac电脑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一度使得销量受此影响。而此时,国际范围内IT行业普遍萧条,这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冲击着苹果的销量。据不完全统计,苹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接近10%下降至2000年的2%,下滑的幅度异常明显。
此时,乔布斯认真对国际个人计算机市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个人电脑的增量市场发展有限,如果在此时与占据成本优势的戴尔公司展开正面交锋,会对自身的发展极其不利,更不会对苹果未来的销量产生拉动作用。于是,乔布斯开始在其他领域寻求苹果发展的新增长点。经过慎重考虑后,乔布斯非常坚决地将正在研发的新型个人电脑产品砍掉,并向个人音乐播放器方向迈进。虽然市场上已经存在着个人音乐播放器,但销量却一直非常低迷。根据美国一家网络商店的统计数字,2001年整个美国市场销售的音乐播放器只有七十多万台。造成产品没有畅销的原因很多,比如产品自身存储容量小、价格贵等因素。在乔布斯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虽然当时已经有很多家正版音乐零售商店,但这些商店大多只出租歌曲,而不出售音乐。也就是说,当用户在音乐网站缴纳了月租费以后,可以在固定的电脑终端上下载音乐;而当用户停止付费后,音乐就会“消失”。加之美国对音乐版权的保护措施非常严格,所以盗版音乐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这也正是音乐播放器缺少市场的原因之一。2001年,苹果公司开发出一款迎合数字音乐播放器用户的软件——iTunes,该款软件可以让用户非常方便地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由于当时苹果公司并没有成立自己的音乐部门,而其中的音乐大多是盗版音乐,所以招来了业界很多巨头的不满。
在当时的市场上,用户使用最多的是被称为“随身听”的便携式音乐设备,它的销量高达数亿台。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音乐播放器难以超越随身听,但乔布斯并不这样认为,他相信数字音乐播放器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会替代传统意义上的随身听。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解决音乐播放器音乐内容的来源问题。乔布斯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数字化时代悄然兴起,让用户越来越体会到数字化对于生活带来的便捷。在数字化趋势的背景下,此前使用磁带的随身听开始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它不能够把自己想要听的歌曲放在一起,只能按照磁带上固定的顺序听歌;体积过大,等等。
乔布斯清楚地知道数字音乐播放器和个人电脑属于不同的产业,也会需要不同的硬件以及软件技术,如果仅凭苹果公司自己的力量去研发,既费力又耗时,同时还要承担不容低估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想到了和其他公司联盟来进行研发。于是,乔布斯通过个人独特的魅力成功说服了一些公司组成了一个联盟进行研发,该联盟中包括芯片供应商、零配件生产商、播放器生产商等,而苹果公司掌握着其中最关键的设计流程以及用户界面设计等工作。乔布斯将该计划中的数字音乐播放器以iPod进行命名,他强调说:“一定要让iPod超越市场上的任何产品,不仅要在外形上取悦用户,还要在功能方面让用户爱不释手。”在乔布斯的建议下,苹果工程师着手设计一个小型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类似于iTunes一样,可以方便用户对音乐进行存储或者检索,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和用户的电脑形成互动。
经过夜以继日的研发,苹果工程师终于创造性地提出转盘操作方式,这样既可以让菜单操作速度加快,也可以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快地找到喜欢的音乐曲目。而在外观设计方面,乔布斯说:“从开始设计的时候,苹果就想要把一个外观看起来亲切且无比简单的产品呈现给用户。”最终,瘦长、扁平的卡片式形状iPod被设计出来(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这个庞大的联盟在乔布斯的协调下便完成了对iPod的研发工作)。
从iPod的研发中可以看出,乔布斯将苹果公司自我封闭的模式进行了改变,而且他知道如何借用外力调动起更强大的资源,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身的目标。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降低了苹果所要承担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苹果自身的优势,让苹果创造出令用户满意的产品。可以说,iPod不仅让苹果成功地将品牌打响了,还让乔布斯将个人魅力完全释放出来了,从而为用户对他的崇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2001年10月,苹果公司正式为新研发出的iPod举行了产品发布会,但399美元的高价让一些人对它的发展前景表示了忧虑。然而在iPod的有效带动下,2002年数字音乐播放器开始了爆发式发展,可iPod的销量却只有10万台左右。乔布斯当然清楚问题的源头所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苹果公司对iPod进行了技术改进。改进后的iPad既可以在苹果电脑上运行,也可以和其他厂商的个人PC机兼容,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购买iPod了。其实,这只是乔布斯的一个小策略而已,他知道如果没有将用户最关注的音乐来源问题予以解决,即使iPod的销量有所提升,对于整个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来说都是徒劳无功的。于是,他将此前由苹果公司开发出的iTunes软件进行了改良,将其改良成为网络音乐销售平台,而不仅仅是单机版的音乐软件。与此同时,乔布斯还去说服世界知名唱片公司如华纳、索尼等,让这些公司在iTunes网上商店里向用户提供音乐。当然,提供的音乐并不是免费的——用户每下载一首歌需要花费99美分,而苹果将其中的一半分给唱片公司。虽然有些人认为苹果这样做根本赚不到多少钱,但乔布斯当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运用的策略是用苹果发布的iTunes带动iPod的销售,因为用户在iTunes在线购买的音乐只能通过iPod播放,而且用户购买数字音乐播放器也只能去购买iPod。
由于苹果公司的创新精神以及乔布斯个人魅力的双重影响,iPod在美国很快便占据了数字音乐播放器8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在美国市场中,每卖出10台音乐播放器,其中就有8台为iPod。而经过技术的不断改良,iPod也被运用在汽车中,这无疑给汽车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到目前为止,苹果iTunes网上商店里面的音乐高达30多亿首,每天下载的次数高达500万首。这让苹果公司成为美国仅次于沃尔玛和百思买公司的第三大音乐零售商。
如今,iPod早已超越了电子产品的范畴,因为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从用户的心理层面来分析,iPod变成了一种符号的象征,很多好莱坞明星都在使用它。比如,威尔·史密斯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向他的粉丝们透露自己是如何将iPod视为“超级玩具”的,他甚至对iPod大加赞赏道:“iPod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让一切变得轻松自然!”而乔布斯借助iPod成功挤进了数字音乐市场,并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改变了该领域的竞争格局,并成功地进行了转型,一路朝着个人电子消费品市场进军,逐渐成为了一家在国际上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厂商。而iPod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与乔布斯采取的策略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乔布斯将产品自身和内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使得价廉、丰富的音乐成为吸引用户争相购买iPod的美味甜点。虽然苹果并没有从iTunes上赚到多少钱,但借助这个平台,却让苹果销售出了更多的电子消费品,而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成功。
在数字化时代里,苹果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占领软件和硬件的制高点,并从容地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可以让用户备感欣喜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大多是革命性的。乔布斯曾说过:“软件在某些时候只是一种用户体验而已,就好比是iTunes和iPod所证明的那样,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产品,更是一种让用户心满意足的驱动力。”乔布斯一直强调,软件最大的魔法是让用户操作产品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得以提升,而苹果公司拥有先进的软件技术,拥有一大批技术超群的工程师,他们在乔布斯的带领下,不断开发出能够让用户获得最大体验乐趣的软件,甚至软件能够实现的人性化功能还深深地折服了用户。
7.为什么说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灵魂和象征
2009年1月,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乔布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在苹果公司内部发了一封邮件。邮件中说他的身体出现了一点异常,但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一周之后,他又发了第二封信,信的内容令所有人都感到揪心——他声称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得有些糟糕,不得不离开苹果公司进行一段时期的治疗。在信中,他这样写道:“医生通过诊断告诉我说,我患上了一种被称为‘荷尔蒙失衡症’的疾病,它会使我的身体在吸收蛋白质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起初,我并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在之后的血液测试中,诊断结果得到了证实。”
其实,早在2004年乔布斯就被爆出患有癌症的消息,但当时,他和苹果公司并没有对外发布这条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只能通过他的行踪来判断其身体健康状况。当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内部的信件被公开后,很多媒体曾试图打探他的病情。对此,乔布斯感到非常气愤,他大声地对一些试图了解他身体健康状况的记者怒吼道:“拜托你们不要来打扰我了,我真的非常忙,我的病情难道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事实上,乔布斯本人还是低估了他对苹果公司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当他宣布要离开苹果公司到医院接受长达半年的治疗时,苹果股价立刻下跌。与此同时,钟爱苹果的“果粉”们在得知乔布斯身体出现异常后,也显得十分担心和忧虑。因为他们从内心深处希望乔布斯的身体永远能够健康,这样他就能不断地给他们带来怦然心动的产品。鉴于多种原因,此后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对其病情采取了保密措施,不再对外公布。
2010年4月,乔布斯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卫理公会大学医院,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此前,外科医师已经为他切除了部分小肠、胃和胆囊等,而此次又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这就意味着乔布斯的余生要依靠抗排斥药物度过。为了保守起见,苹果公司并没有对乔布斯接受手术的事情发表任何声明。虽然外界有很多用户要求苹果公司透露关于乔布斯身体健康的状态,但苹果公司仍然选择只字不提。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担心乔布斯可能要离开苹果公司,甚至有些用户心里产生了失落感,认为苹果公司的发展前景将会变得暗淡。
外界对苹果公司拒绝透露乔布斯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批评,甚至连美国证监会也介入到了其中。在他们看来,苹果公司似乎有意隐瞒乔布斯的身体健康状况,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美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考虑到市场上很多投资者都希望乔布斯继续担任苹果公司的CEO,因此苹果公司可能存在人为改变乔布斯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或许连乔布斯本人也没有想到自身对于苹果公司的影响竟然有如此之大,以至于美国证监会都介入了其中。根据美国一家网站对用户的调查得知,很多用户表示,很难想象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公司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在用户看来,苹果公司在市场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是乔布斯赋予的——他独特的管理风格,对产品的热衷度以及追求完美无缺的精神,都为成功塑造苹果公司打下了良好基础。苹果公司的每一种新产品的研发,乔布斯都会亲自参与其中,而且产品的每个细节,都需要他来定夺。为了做到能让自己设计的产品让用户满意,乔布斯甚至逼着自己拼命工作,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而其目的就是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感受。没有人知道假如乔布斯不再过问产品研发,苹果还会不会生产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苹果的产品是否还能够像现在一样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由于乔布斯从来不将管理规则以及所谓的权威放在眼里,他被很多人看成是个“另类”,因而,没有人可以复制他的成功以及管理理念,也没有人敢保证自己能够取得和乔布斯一样的成绩。
可以说,在乔布斯领导下的苹果公司具有一种独特的创新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极大地减少了苹果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风险,使苹果公司展现给用户更多的是惊喜。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改变的不仅是电子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有效改变了用户的观念,甚至改变了商业模式。乔布斯是新技术的开创者,他的创新因子不仅被用户深刻地体会到了,还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对他的个人崇拜感。
由此看来,乔布斯的个人魅力对于苹果用户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用户看来,乔布斯自身是个有着极强个性的管理者,他在日常企业管理、企业运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他独特的个性才换回了苹果取得的成功,最终让用户对苹果产品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可以说,激起用户对乔布斯崇拜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乔布斯与众不同的个性。很多时候,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自由主义,个性是每个美国人为了彰显自身存在价值的重要方式,很多人都喜欢打破常规,做个有思想的人。在这种大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乔布斯自身彰显出的个性以及另类的做法自然赢得了美国人的心理认同,于是这些人便被吸引过来。因为在他们眼中,乔布斯是独具个性、思想前卫、追求卓越的代名词,而当这种理念在他们心目中形成牢固的印记后,苹果品牌就在他们内心树立起了卓尔不凡的形象。每当看到苹果的标志——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后,用户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苹果产品独特的操作体验,同时也会想到天才人物乔布斯。乔布斯和苹果品牌的含金量被不断地提升后,在用户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散发着无穷魅力的符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就会以拥有苹果为荣。可以说,这一切既可以看成是苹果产品自身具有优秀特质的一面,又可以看成是乔布斯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他在用户心目中的个人影响力仿佛为苹果罩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如果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这层光环也许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消失。因此,一些人习惯将乔布斯比作成苹果公司的“魔术师”,因为他可以像魔术师一样随时掌控用户对苹果产品的喜爱程度。
苹果是乔布斯一手创立起来的,乔布斯凭借自身独特的创新能力让苹果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而当乔布斯中途离开苹果后,苹果公司竟找不到发展方向了,其管理者开始和其他大多数公司一样一味地强调股票价值等。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不仅没有谱写出令人瞩目的成绩,还让自身陷入到了发展的囹圄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乔布斯称苹果这些前任管理者为“懦夫”。虽然乔布斯的言语中带有很明显的讽刺意味,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乔布斯的与众不同之处。
当“乔布斯归来”后,苹果显得充满活力。在发展中,乔布斯用惊人的毅力以及大无畏的个人魅力开始了向个人消费电子厂商的转型,同时他还向外界传递出不放弃个人电脑市场的信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苹果公司凭借iPod 以及与之相互配套的iTunes在与竞争对手展开的交锋中旗开得胜。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苹果又相继研发出几款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产品,并由此奠定了苹果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当苹果品牌夺得世界最大科技公司的宝座后,乔布斯的个人影响力也凸显出来。而用户在使用苹果赏心悦目的产品的同时,也都会由衷地对乔布斯抱以崇拜的态度,并将其和苹果品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从内心里早已被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而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称乔布斯为苹果公司的灵魂与象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