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2697200000006

第6章

这时有位老河兵听了,又笑着说:“大凡掉到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由于石头的质地坚硬沉重,而沙性松浮,河水冲不动石头;它的反冲力必然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把沙土冲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截空着时,石头必定翻过来落在陷坑里。像这样河水再次把沙冲成陷坑,石头又再次转过来,转翻不停,这样一来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头,固然可笑;到地下去找,不是更可笑么?”于是人们按照老河兵的话去寻找,最后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这两只石兽。

世界上那些纷纭的事物,人们只了解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难道可以按照人的理解去主观臆断么?

黑牛白角

比喻华而不实。

此典出自《韩非子·解老》。

在事物发生之前就有论说,在事理发现之前就有认识,这就叫做“前识”。前识,是没有根据而胡乱猜测的意思。

詹何坐在家里,弟子们侍候在一旁。

这时候有牛的叫声自门外传来。

一个弟子说:“这一定是头黑牛,但它的前额是白色的。”

詹何说:“不错,这是一头黑牛,但是白颜色却在牛角处。”

派人出去看了看,果然是一头黑牛,牛角上包着一块白布。

用詹何这样的道术,去纠缠在众弟子们的不顾客观实际的胡乱猜测之中,真是华而不实了。

狐裘而羔袖

“狐裘而羔袖”这个典故比喻大体很好,只是稍有不足。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

春秋时期,卫国的右宰相叫毂,他居官清正、辛勤,很有政绩,然而却不善于打仗。在一次战争中,他率领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逃了回来,听候处分。卫君和大臣们商议后,大家都认为他丧军辱国,决定判处他死刑,问他有什么要辩解的。毂说道:“就这次打仗的失败而言,您的处分是适当的。我决不为此而辩护。可是,我正如谚语说的,是‘狐裘而羔袖’者也,你们为什么不整体地评价一下我的功过呢?”卫君听了,回忆起毂一生的功绩,接着便下令赦免了他的罪行。

“狐裘而羔袖”是说:一件袍子,整体都是用极贵重的狐皮做的,只有袖子用的是贱价的羊羔皮。

惠施之谋

“惠施之谋”比喻兼听则聪,从而做到明察善断。

此典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张仪向魏王建议联合秦、韩的力量去进攻齐、楚两国,而惠施则坚持要通好齐、楚以息兵。二人各执己见,争持不下。

魏王左右群臣都替张仪说话,认为攻齐、楚有利,而没有帮助惠施说话的。魏王最终听从张仪的主张,而认为惠施的计策是不可行的。

攻齐、楚的事情已确定后,惠施又去进见魏王。魏王一见他就说:“先生您再别说了。攻齐、楚确实有利,臣民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惠施说:“对于人们的意见,作为国君不应当不加考察和辨别。如果攻齐、楚确实有利,而国人都能看到是有利的,为什么聪明人竟然这么多啊?假若攻齐、楚确实不利,而国人却都认为是有利的,那为什么蠢人竟然这么多啊?做任何事都需要商量,是因为利害得失还有疑问嘛;所谓疑而不决,就是说的确有疑问,有一半人认为这件事可以做,而另一半人认为它不可以做。现在您说所有的人都认为可以做,所以大王您失去了以为不可做的那一半人了!而那些控制君主把持大权的朝臣,正是他们使您失去了那一半持反对意见的人啊!”

机不可失

“机不可失”表示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此典出自《旧唐书·李靖传》:“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李靖,本名药师,姿貌壮伟,少有文武才略,常对周围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到明主时,一定能够建功立业,取得功名富贵。”隋炀帝(杨广)大业(公元605~618年)末年,李靖任马邑郡丞。那时,唐高祖(李渊)起兵争夺天下,攻克隋朝京城,抓住了李靖,要杀死他。李靖大呼道:“您率兵起义,本意是为天下除暴乱,可是你为什么却要斩壮士呢?”唐高祖觉得他很有志气,唐太宗(李世民)也主张不杀他,所以就把李靖释放了。从那以后,李靖跟随唐高祖、唐太宗南征北伐,屡立战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建议唐高祖攻打占据荆州的萧铣,唐高祖授予李靖行军总管之职。这一年的八月,唐军集于夔州。时值凉秋,阴雨连绵,江水泛涨,三峡一带路险难走。九月,李靖率师进发,诸将都请求待水退以后再进兵,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现在大兵刚刚集聚,萧铣还不知道,如果乘水涨的势头,突然攻到城下,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这是兵家的上策。就算萧铣发现了我军,开始征兵,但他们也打不了仗,最终一定被我所擒。”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

此典出自《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

又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潜夫论·明暗》中记载东汉有一个人叫王符,性情十分耿直,从来都不肯随波逐流,所以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于是,他隐居着书,评论时政得失。王符在着书立说的时候,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于是起个笔名叫潜夫,把自己的这部着作称为《潜夫论》。

王符在《潜夫论·明暗》中说:“作为君主,之所以能够耳聪目明,明辨是非得失,是因为能多方面听取意见;有的君主,之所以昏聩糊涂,作出错误的判断,是因为只听单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因此,人君只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通晓事理,变得越来越聪明、睿智;假如只听取单方面的平庸、浅薄的意见,最终就会越来越愚昧。”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中记载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魏征说:“当皇帝的,怎样才能变得聪慧、有明断,又怎样才会导致糊涂、犯错误呢?”魏征回答说:

“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那么一定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为形势所迫,非这样做不可。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三十二回:“陈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都占领了黄河南北中原地区的部分土地,两人都想消灭对方,从而统一中原,于是爆发了一场大战。

袁绍部下有个叫陈琳的人,替袁绍写了一篇申讨曹操罪行的檄文,那文章言词犀利,说理透彻,把曹操骂得一文不值。文章传到曹操手中。这时曹操正患头痛病,痛得吃、睡不得。看了陈琳的文章,竟吓出一身冷汗来,头痛反而好了。

曹、袁大战的结果,袁绍几乎全军覆没,陈琳也被俘了。曹操便让人把陈琳带来,说:

“你写的檄文,骂我也还罢了,可是怎么连我祖父、父亲也侮辱了呢?”陈琳答道:

“那时我是效忠袁绍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所以没有杀害他,反而让他做了“从事”官。袁绍手下的人,听说曹操连陈琳也宽恕了,就觉得曹操是个爱才的人,胸襟宽广,便都投降了曹操,中原的局势从此稳定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做的事,还得谁去了结。

此典出自《指月录》卷二十三。

金陵清凉山法灯禅师还是一个小和尚的时候,就十分聪明机智,性格豪迈,可他并不是一天到晚念经拜佛,因此大、小和尚都瞧不起他,只有主持方丈法眼禅师特别器重他,认为他对佛学造诣、领悟最深。一天,众和尚聚会听法眼讲经,法眼突然向大家问道:“虎项金铃,是谁解得?”半天,没一个人答得出来,正好这时,法灯从外面进来,法眼禅师又把这个问题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是谁把铃子系到虎颈上去的,谁就能解下来。”法眼神师十分赞赏他的回答,向大家说道:“听见没有?你们轻视他不得呢!他将来的成就必定高于你们。”后来,法灯果然成为一代名僧。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比喻固执不化的人。

也用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一个楚国人坐了一艘小船上渡江,在途中因为不小心,把一柄剑掉在水里,当时这个人因为急于要过河,没有立刻跳下水去找寻掉下去的剑,只用利器在船舷刻上一个符号,记下坠剑的地方,心中想等着办完事后,再凭着船舷上的符号,潜下水里寻找那柄失剑。这个人在坠剑处刻着符号,以为这个办法十分聪明,可以凭着符号把失去的剑寻回,结果是当然不会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