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奈德汉的演奏音色极为纯净,音响自然清丽,弥漫着虚无飘渺的高洁之气。也只有听施奈德汉的演奏,才能体会到这部协奏曲的高贵和精妙。
奥地利小提琴家沃尔夫冈·施奈德汉2002年以八十八岁高龄去世,2009年是他九十五岁诞辰,我写这篇文字算是聊表缅怀和纪念之情吧。
施奈德汉的录音大多集中在DG,LP时代数量较多,CD时代却未给予应有重视,以至于我的零星收藏大部分来自日本的再版,不过音响效果的处理显然比现在的“原版大师”套装好很多。日本版当时定价较高,却仍有很多“施奈德汉迷”不吝千金,成系列购买,比如莫扎特奏鸣曲和协奏曲全集等。不过,一般爱乐者对施奈德汉的认识大多始于那张获得“企鹅三星戴花”殊荣的贝多芬D大调协奏曲,其超凡脱俗的平静之美是无可替代的,那几乎就是德奥小提琴乐派演奏贝多芬D大调的“绝响”。
施奈德汉看起来更像一位学者,但是从艺经历却比较丰富独特。他先后担任过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还组建过很有影响的四重奏团,后来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和琉森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妻子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席女高音伊尔姆加德·西弗丽德,以演唱莫扎特作品闻名,她与施奈德汉的姻缘堪称人人艳羡的“神仙伴侣”,许多作曲家都为他们专门创作小提琴和女高音的二重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弗兰克·马丁和汉斯·维尔纳·亨策的作品。当然,施奈德汉也是马丁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权威演绎者,以他与作曲家的亲密关系,虽然未能成为该作品的首演者,却是最重要的传播者。施奈德汉1955年的录音是该曲的第一次录音室录音,由安赛梅指挥,原本在DECCA发行,后来被编入马丁重要作品的“小双张”。施奈德汉的演奏音色极为纯净,音响自然清丽,弥漫着虚无飘渺的高洁之气。也只有听施奈德汉的演奏,才能体会到这部协奏曲的高贵和精妙。虽然是单声道录音,却丝毫感觉不到音场的紧促和声音的干枯,反倒觉得更真实,更有临场感。
施奈德汉还于1953年在柏林耶稣-基督教堂录过另一个贝多芬D大调,虽然音响效果略逊后来的立体声名版,但保罗·范·肯彭的指挥更有动力感,与施奈德汉的配合也更有互文性,正像他与威廉·肯普夫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一样。他们都没有孜孜以求作品深刻内涵的企图,只是自然呈现音乐的美感和欢乐昂扬的情绪,力度运用十分均衡老到,旋律起伏如呼吸一般顺畅平展,乐思演进如涓涓细流,蜿蜒远去,无止无歇,直入天际,不知所终。这种对音乐的诠释精神在今天是那样匮乏少见,更可见施奈德汉及其同道所代表的德奥学派风范确如过眼烟云,不可重现。
同样的认识当然也来自施奈德汉演奏的勃拉姆斯D大调、门德尔松E小调和布鲁赫G小调。施奈德汉同样录过两次勃拉姆斯D大调,最精彩的一次还是和肯彭的合作,施奈德汉在这个版本中表现出少见的抒情性,这也许是因为他采用的是其恩师温科勒的华彩乐段而引发的思念感恩之情吧。
门德尔松和布鲁赫的协奏曲已经被施奈德汉在音乐会上演奏了三十多年,这是两首他驾轻就熟的作品,与他合作录音的两位指挥家都是当时的年轻才俊,他们配合非常默契,曾成就一系列精彩音乐会和几款名录音。特别是匈牙利指挥家弗里恰伊,他指挥的勃拉姆斯大提琴、小提琴二重协奏曲和贝多芬的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协奏曲,小提琴演奏都是施奈德汉,这两个录音堪称该曲目最佳录音,其命运当然也未像别的录音那样被埋没许久。也正因为弗里恰伊和施奈德汉的风格接近,因此去掉了门德尔松的许多脂粉气,使他和布鲁赫一样,突然一下子大气起来,放到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中间也显得分量接近了。
施奈德汉也是巴赫的权威诠释者,从录音听来,虽不算精妙雅致,缺少巴洛克音乐的纤美细腻,但我想其中应当有音响平衡的原因,也可能是琉森节日弦乐团素质稍差,声音不够纯净所致。但施奈德汉毕竟是他那个年代最著名的巴赫演奏家之一,他的巴赫自成一种韵味,琴声委婉,音色浓郁,充满持续的热情,技巧又非常娴熟流畅。如果想领略他的真功夫,可以将D小调第二《帕提塔》找来一听,其中有著名的“恰空”,似乎可以称作该曲的“官方解读”吧?
还是与琉森节日弦乐团合作,施奈德汉的《四季》录音在1950年代甫一问世,便被评为最佳版本之一。不似今天的《四季》录音多追求音响效果,搞得各种“发烧版本”多如牛毛,施奈德汉的时代很少有德奥学派的小提琴家演奏或录制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代表性作品《四季》。施奈德汉的演奏同样呈现出独有的风格特征,当然在今天看来离所谓的美轮美奂尚有距离,可听性也稍有不如,不过,这么严整规范并且在形态上无比平衡的《四季》如今实在是想听到都很难了,还是让我们尽可能平静下来,好好体味施奈德汉的宝贵录音吧。一旦你爱上施奈德汉的琴声,伯恩哈特·鲍姆加特纳指挥的琉森节日弦乐团也有它屡屡显露的迷人之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