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泥人与面塑
2879800000006

第6章 面塑简史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塑。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

面塑用的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面粉掺和而成,并加入适量的蜂蜜、甘油等,所以不容易腐裂。有时,艺人还要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制作人物的胡须、头发、帽子,增加面塑的生动性。面塑所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主要是拨子、梳子、篦子和剪刀。

面塑主要流传于以耕种小麦为主的北方汉民族地区,是结合古老民俗礼仪创造出来的立体造型,被人称为原始艺术的“活化石”。

面塑的作者主要是北方农村的广大劳动妇女,由于北方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妇女几乎天天和面蒸馍,而面又极具可塑性,久而久之,自然产生了好多面塑巧手。

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祭神祀祖、寿辰满月中,取材方便、物美价廉的面塑便派上了用场,起着极其重要的实用作用。

在各项民俗礼仪活动中,对面塑的制作有着不同的要求,无论是传承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小年等节以及结婚、生子、满月、百岁、寿诞、送葬、祭祖等,都要按不同要求制作面塑,因而面塑艺术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各种造型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宽阔而丰厚的民间艺术层。

传说在尧舜时代,黄河在菏泽一带常常决口,天灾不断。我们祖先为免灾求安,常杀猪、牛、羊祭天、神、列祖,祈求保佑。后来,为了节约,便用面粉和水捏成猪、牛、羊,代替活物,称之为“花供”。这就是中国早期的面塑。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的面塑古朴、粗犷、豪放、厚重;长江流域的面塑细致、优美、精巧。

如今,面塑被视为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等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

相传三国时期,一年孔明率军南征,在渡芦水时忽遇狂风大作,孔明曾命人用面粉制成人头与牲畜的模样来祭拜河神。为此,面塑艺人奉孔明为祖师爷。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韦巨源向皇帝进献了《烧尾宴食单》,其中一款叫“七返糕”,是花形的圆糕,经过七次卷曲才做成。还有一款叫“素蒸音声部”,是用面塑的70个人物组成的乐舞场面。人物既有弹琵琶、鼓琴瑟、吹笙的乐师,还有翩翩起舞的歌女。歌女个个像蓬莱仙女那样漂亮动人,捏制工艺十分高超。

五代后周时,开封有一位糕房老板,人称“花糕员外”。他制作的花糕有形状像狮子的,也有雕花的。

到了宋代,捏面塑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了。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塑曾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塑都是能吃的,谓之“果食”。

当时的面塑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儿童”、“鸟兽”等,人称“奇巧百端”。

明清时期,艺术面塑已经成为面塑艺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

清代咸丰三年(1854年),山东菏泽穆李庄采用染色的糯米粉捏制面人,当地俗称“江米人”,极受欢迎。

光绪年间,天津出了一位“面塑张”,捏面塑的技术十分精湛。

故宫博物馆藏有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一些人物面塑,出自著名的面塑艺人汤子博三兄弟之手,至今仍鲜艳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