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是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邱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一座城市,也许它没有京都的金碧辉煌、流光溢彩;也没有江南的白墙黑瓦、烟雨巷陌,但仅仅有那么几个人在那里驻足过,停留过,就使得它像一朵素莲,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芬芳。
黄州,是长江沿岸一个穷苦的小镇,已经在地图上沉寂了太久,几乎无人注意。可到了1081年,黄州幸运地载入史册,因为这一年,苏轼谪居于此。
有人说,中国的文人急于用世,拙于谋生。但这句话对于苏轼不适用。来黄州之前,苏轼是一个地道的文人,来黄州之后,苏轼则是一个地道的文人与农夫。
他耕土地,填饱了一家人的肚子;盖雪堂,保持了原有的风雅生活。每天跟农夫、文人打交道,他怡然自得。左手耒耜,右手笔墨,看似冲突的两种角色,在他身上竟是如此浑然,如此圆融。
农闲时节,苏轼常常出游,他的足迹遍布黄州。
某一天,苏轼经过岐亭,碰到了他久未谋面的好朋友陈慥。他乡遇故知,且惊且喜,苏轼问起陈慥来此地的原因,陈慥也同样问苏轼,苏轼说了原因,陈慥低头不语,然后仰天大笑。
苏轼不明白陈慥在笑什么。可往后的日子里,陈慥的笑柄却被苏轼给逮住了。
陈慥有一个非常凶恶的妻子,姓柳,有一次陈慥和朋友正聊着天,柳氏却莫名其妙地跑出来骂他,令他和朋友们很尴尬。苏轼听说后,写了首《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的诗戏之:
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龙邱居士即陈慥,河东即今天山西的运城、临汾一带,在隋唐时期是柳姓人的郡望所在,这里是指柳氏。狮子吼,是佛家用语,据说佛陀在为众生讲法时,如狮子大吼。“忽闻河东狮子吼”是比喻柳氏的骂声洪亮。
除此之外,苏轼还写了这阕《临江仙》,讲陈慥以前与两个侍女出游的事,《西清诗话》记载:“季常自以为饱禅学,妻柳颇悍忌,季常畏之。故东坡因诗戏之,有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之句。观此,则知季常载二侍女以远游,及暮年,甘于枯寂,盖有所制而然,亦可悯笑也。”将陈慥带侍女出游和晚年参禅这两件事,看成是柳氏悍妒所致。
总之,苏轼的诗词一传出,几乎人人都知道柳氏患有严重的狮吼症,而陈慥则是男权社会里例外的一条可怜虫。我们必须相信,古代文人们对这类八卦事件是乐此不疲,绝不肯轻易放过的,所以它一再被演绎、改编,使得陈慥成为怕老婆的典型,河东狮吼成为悍妇的代名词。
最有代表性的,是汪廷讷的戏剧《狮吼记》。
在戏剧中,苏轼差人请陈慥游春,柳氏意欲阻止,陈慥向她保证没有妓女同游,如有则甘愿受拄杖责打。谁知他前脚出门,柳氏就派男仆一路跟踪,发现游玩时果然有妓女琴操相陪。等到陈慥回家,就是一连串的审问和惩罚。
在柳氏的拄杖之下,陈慥先是狡辩,后是讨价还价,他说:“你方才养成的指甲,恐被抓伤,吾罪越重。”哪个女人不爱自己的指甲?
这话在心肠软的女人听来,一定是半嗔半喜,因为他虽然在逃避,但是逃避的法子却是在关心你、呵护你。
柳氏果然减轻了对陈慥的惩罚,她叫他跪在池塘边。男儿膝下有黄金,而陈慥看自己的膝下,只有坚硬的地面,屈辱、下跪!最可笑的是,一阵蛙鸣,竟也惹得他顾虑重重——怕妻子以为他在跟人说长道短,所以他求青蛙不要鸣叫。
柳氏的野蛮和陈慥的软弱都被无限放大!但在柳氏身上,我们还应看到一种无奈,作为旧时代的女性,根本无法改变男人三妻四妾的状况,面对家庭里的竞争者,她们只能互相嫉妒,这种嫉妒不是出于天性,而是当时的天理。
回到历史,真实的陈慥拈花惹草固然不免,但他始终没有抛弃柳氏。
我相信,陈慥的软弱是一种宽容,他晚年隐居黄州,信佛参禅,尽力让一颗心回归空寂,那些毒箭,那些芒刺,都不能让他再受一点伤。其实,更多的时间,他愿意看几朵云的闲淡,听一滴雨的空灵。而对于妻子的蛮横,与其说他在默默忍受,毋宁说他以一种禅意的宽容去对待。
从陈慥那里,我想到了庄子。
庄子在妻子死的时候,他没有流一滴眼泪,反而敲盆唱歌。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他洞彻了生死,生亦何欢,死亦何悲,活着的时候相忘于江湖,死的时候也无须带有丝毫痛苦;有人认为他该悲伤的时候不悲伤,太过矫情,违背自然。
明朝的方以智猜测:“庄子一生旷达,必是被老婆逼迫不过,方得脱然,不觉手舞足蹈,着此书必在鼓盆之后。”认为,庄子之妻也患有狮吼症,所以她一旦撒手人寰,他便手舞足蹈。
其实,庄子发出的是别样的歇斯底里,他虽主张忘情,但他仍是人,从他的歌声里,你可以听得到解脱,也可以听得到痛苦。庄子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悲喜交集。
爱到妒时情始真。用情极深的时候,试着叩开心门,你的情感,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围着对方转动,温柔时,你的眼是春水;嫉妒时,你的眼是旋涡,这样的浪漫与热烈,也许到老都不会改变,若是没了感觉,一切便干涸枯竭,那时,连一滴水珠都是多余。嫉妒的背后是伤心,是孤寂,我们假如认真体会,是不是就能在一点恨里看到无疆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