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2975600000005

第5章 腐流部(4)

【译文】

有个教书先生极力向主人称赞自己的儿子聪明能干,识字透彻,可以为主人的儿子伴读。主人说:“非常好。”先生回到家里对他的儿子说:“明年就带你去上学,我已经在主人面前夸奖了你,只是你天性痴呆,一个字也不认识。”于是他便写了“被、饭、父”三个字,教儿子熟记,以备询问时回答。到了学馆后,主人接连试了几个字,没有一个认识的。先生说:“小孩子怕生,让我写几个字他自然认识。”于是写了一个“被”字来问他,儿子很茫然。先生说:“你床上盖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说:“草席。”先生又写了一个“饭”字让他认,他也不认识。先生就问他:“你家里吃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说:“麦皮。”先生又写了一个“父”字让他念。儿子说:“不知道。”先生就非常气愤的说:“你娘在家里是和谁一起睡觉的?”儿子回答说:“叔叔。”

是我

【原文】

一师值清明放学,率徒郊外踏青。师在前行,偶撒一屁,徒曰:“先生,清明鬼叫了。”先生曰:“放狗屁!”少顷,大雨倾盆,田间一瓦,为水淹没,仅露其背。徒又指谓先生曰:“这像是个乌龟。”师曰:“是瓦(音同我)”

【译文】

正值清明节那天,一个老师带着学生到郊外春游。先生走在前面,忽然放了一个屁。学生说:“先生,清明鬼叫了。”先生骂道:“放狗屁。”不久,又下起倾盆大雨,田间有一片瓦,被水淹没,只露出一点瓦背。学生又指着瓦对先生说:“这像是一个乌龟。”先生回答说:“不,是瓦(方言瓦音我)。”

问藕

【原文】

上路先生携子出外,吃着鲜藕。乃问父曰:“爹,来个啥东西,竖搭起竟似烟囱,横搭着好像泥笼,捏搭手里似把弯弓,嚼搭口里醒松醒松,已介甜水浓浓,咽搭落去蜘蛛丝绊住子喉咙,从来勿曾见过?”其父怒曰:“呆奴,呆奴!个就是南货店里包东包西大叶个根结么。”

【译文】

上路先生带着儿子外出,吃了鲜藕。儿子问父亲道:“爹,这是个什么东西?竖起来看像是烟囱,横着看像是泥笼,拿在手里像是把弯弓,嚼起来脆脆的,甜甜浓浓的;咽下去却像有蜘蛛丝绊在喉咙里,怎么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生气的说道:“你这个呆子,这就是南货店里包东西的叶子的根节。”

屎在口头

【原文】

学生问先生曰:“屎字如何写?”师一时忘却,不能回答,沉吟片晌曰:“咦,方才在口头,如何再说不出。”

【译文】

有一个学生请教先生说:“屎字怎么写?”先生一时忘了,说不出来。于是想了一会,着急的自语道:“咦,刚才还在嘴里,怎么一下子就说不出来了呢?”

村牛

【原文】

一士善于联句①。偶同友人闲步,见有病马二匹卧于城下。友即指而问曰:“闻兄捷才,素善作对,今日欲面领教。”士曰:“愿闻。”友出题曰:“城北两只病马。”士即对曰:“江南一个村牛。”

【注释】

①联句:对对子。

【译文】

有一个秀才,善于做对子。一次,偶然同朋友散步,看见有两匹生病的马躺在城墙底下。朋友就指着那两匹马对秀才说:“常听人说兄台才思敏捷,向来善于做对,小弟今天倒想当面领教一下。”秀才说:“愿听指教。”朋友出题说:“城北两只病马。”秀才马上对道:“江南一个村牛。”

歪诗

【原文】

一士好做歪诗。偶到一寺前,见山门上塑赵玄坛①踏虎像,士即诗兴勃发,遂吟曰:“玄坛菩萨怒,脚下踏个虎。傍立一判官,嘴上一脸垩。”及到里面,见殿字巍峨,随又续题曰:“宝殿雄哉大善,大佛归中坐。文殊骑狮子,普贤骑白兔。”僧出见曰:“相公诗才敏妙,但韵脚欠妥。小僧回奉一首何如?”士曰:“甚好。”僧念曰:“出在山门路,撞着一瓶醋。诗又不成诗,只当放个破(破声,屁也)。”

【注释】

①赵玄坛:旧时中国民间所祀财神。姓赵名公明,因道教神话中封正一玄坛元帅,故名赵玄坛,又名赵公元帅。

【译文】

一个秀才喜欢做歪诗。一次,偶然来到一座寺庙前,看到山门上塑着赵玄坛踏虎像,秀才马上诗兴大发,于是吟道:“玄坛菩萨怒,脚下踏个虎。傍立一判官,嘴上一脸垩。”进了庙里,看见殿宇巍峨。秀才又吟道:“宝殿雄哉大善,大佛归中坐。文殊骑狮子,普贤骑白兔。”和尚出来见了说:“相公诗才敏妙,但不怎么压韵,小僧我回奉一首给你如何?”秀才说:“当然好了。”于是和尚念道:“出在山门路,撞着一瓶醋。诗又不成诗,只当放个破(破音屁)。”

咏钟诗

【原文】

有四人自负能诗。一日,同游寺中,见殿角悬钟一口,各人诗兴勃然,遂联句一首。其一曰:“寺里一口钟。”次韵云:“本质原是铜。”三曰:“覆转像只碗。”四曰:“敲来嗡嗡嗡。”吟毕,互相赞美不置口,以为诗才敏捷,无出其右。“但天地造化之气,已泄尽无遗,定夺我辈寿算矣。”四人忧疑①,相聚环泣。忽有老人自外至,询问何事,众告以故。老者曰:“寿数固无碍,但各要患病四十九日。”众问何病,答曰:“了膀骨痛!”

【注释】

①忧疑:忧虑。

【译文】

有四个人自以为很会作诗。一天,他们一同寺院里游玩,看见殿角悬着一口钟,于是诗兴大发,一人一句联成了一首诗。第一个人吟道:“寺里一口钟。”第二个人随即吟道:“本质原是铜。”第三个人接着吟道:“覆转像只碗。”第四个人最后吟道:“敲来嗡嗡嗡。”四个人吟完这首诗,互相赞不绝口,自以为诗才敏捷,再没有人能超过他们。“但是感到天地间的造化灵气被自己全部泄露,一定会折了自己的寿命。”四个人非常忧虑抱在一起哭了起来,忽然有位老人家从外面走进来,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就把原因告诉了老人家。老人说:“寿命倒没什么妨碍,但是每个人要患病四十九天。”众人忙问患什么病,老人回答说:“全部膀骨痛!”

老童生

【原文】

老虎出山而回,呼肚饥。群虎曰:“今日固不遇一人乎?”对曰:“遇而不食。”问其故,曰:“始遇一和尚,因臊气不食。次遇一秀才,因酸气不食。最后一童生来,亦不曾食。”问:“童生何以不食?”曰:“怕咬伤了牙齿。”

【译文】

一只老虎出山回来,大叫肚子饿,老虎们问道:“今天难道一个人也没有遇到吗?”那只老虎说:“遇是遇到了,但是没有吃。”其他老虎问是什么原因。老虎说:“先遇到一个和尚,因为他满身臊气,就没有吃他;然后遇到一个秀才,因为他一身酸气,又没有吃;最后又遇到一个童生,我又没有吃他。”另一只老虎又问:“为什么不吃童生?”老虎解释说:“这童生太老,我怕咬伤了牙齿。”

认拐杖

【原文】

县官考童生,至晚忽闻鼓角喧闹。问之,门子禀曰:“童生拿差了拐杖,在那里争认。”

【译文】

县官考童生,忽然听到考堂里面非常吵闹。县官就问门子什么事,门子禀告说:“童生们拿错了拐杖,正在那里争认呢!”

拔须

【原文】

童生①拔须赶考,对镜恨曰:“你一日不放我进去,我一日不放你出来!”

【注释】

①童生:明清两代没有考或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译文】

有一个老童,生把胡子拔干净才去应考秀才,他对着镜子狠狠的说:“你一天不放我进去,我就一天不放你出来。”

未冠

【原文】

童生有老而未冠者,试官问之,以“孤寒①无网”对。官曰:“只你嘴上胡须剃下来,亦勾结网矣。”对曰:“童生也想要如此,只是新冠是桩喜事,不好带得白网巾。”

【注释】

①孤寒:家世寒微,无可依靠。

【译文】

有个童生年纪已很大了,但没戴帽子,考官问他为什么没戴帽子。老童生回答说:“因为孤寒无网。”考官说:“将你嘴上的胡须剃下来,就够结网了。”童生回答说:“我也想要这样,只是戴新帽子是桩喜事,不好戴一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