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2997500000029

第29章

这一幕让盗猎者震惊了!他跪倒在地,含着泪将罪恶的枪扔到山谷里。

尽管母爱不一定要以自戕为代价,但那一降是母爱的升华,是母爱的至高境界,感天动地;那一跪是良心的觉醒,更是对母爱的至诚敬仰。一个是爱的牺牲,一个是爱的觉醒。

别样的感动

◆文/王奎山

这是一位“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母亲形象。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合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吃的念头是从来都没敢动过的。父亲终于回来了。母亲喜滋滋地把那个大西瓜抱出来放在桌子上,准备切给爹吃。谁知道一刀下去,一股臭水就流了出来。母亲一下子愣在那里。过了片刻,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指着我骂:“都是这个兔王八孙!”说着,抓起一把笤帚就要打我。我早意识到事情不妙,一溜烟地跑了,连晚饭也没敢回去吃。还是姐姐把我找回去的。

女儿出生以后,母亲来城里给我看孩子。那时候,父亲已退休在家了。逢到只有我们娘儿两个的时候,母亲就该叹气了。母亲说:“不知道你爹在家咋过哩!”我说:“他一个大老爷儿们,还饿着不成?”母亲说:“他一辈子没进过厨房的门,连啥是锅滚了都不知道。”我说:“没进过厨房的门,还不是你惯的么!”母亲知错地笑笑,不再说话。

到了麦收或秋收的时候,母亲更是坐卧不宁的。母亲常在我面前唠叨:“娃,我听见‘吃杯茶’叫了。”我说:“‘吃杯茶’叫又咋着?”母亲说:一吃杯茶’一叫,就该收麦了。”隔天又说,“娃,我闻见麦子的香味儿。”我说:“尽说梦话!这在城里,你会闻得见麦子的味儿?”母亲却说得真真切切:“可不是哩么,今儿一大早我一起来,我闻见新麦子的味儿了,真香啊!”于是,只好放母亲回去几日。

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迅速地苍老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头发就全白了。我怕母亲在乡下孤单,就写信让母亲来。母亲不来,说是在城里住不惯。后来,我亲自去接,母亲才答应来了。临走的时候,母亲领我到父亲的坟上烧纸。纸点着以后,母亲说:“他爹,娃让我到城里住几日,你给我好好在家待着。”停了一下,母亲又特意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摊到地上,说,“你要是愿意随我去,也中。”然后就去看那空气中飘荡着的纸灰。一阵微风吹来,有一朵纸灰像一只黑蝴蝶一样在空气中飘来飘去的,最后,慢慢地落到了母亲摊在地上的那张纸上。母亲小心地把那纸灰包好揣进怀里,喜滋滋地说:“你看看这老头子还怪会顺杆儿爬哩。我让他去,不过是虚虚,他倒当真了!”

那年秋天,我回去帮母亲收花生。走到父亲坟前,母亲惊讶地叫了一声:“咦弛——”我忙问:“怎么了?”母亲说:“你看你看,你爹在叫我哩。”我一看,爹的坟上裂开了一道一寸多宽、三尺多长的口子,我笑笑,说:“天干么。”母亲正色道:“不是。肯定是你爹叫我哩。我这一阵总做梦,总梦见你爹,说是在那边也没人给他做饭,常常吃不饱……”

果然,到那年腊月,母亲就不行了。

临去之前,母亲从枕头下摸出一副绿玉手镯。对我说:“娃,这副镯子我想戴走。”我说:“你戴么。”说着,我就把那副镯子给母亲戴上了。母亲说:“要说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是你爹给我买的。”停了一下,母亲的脸上突然地涌起了一片酡红,母亲像个羞怯的少女一样地笑了,“那一年,你爹到熊寨去卖瓜,整整一挑子瓜,就换了这副镯子。你爹回来说是钱丢了,你爷爷把他好一顿骂……”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母亲说:“那还是我当闺女的时候……”

停了好大一会儿,也没听母亲再说什么。低头一看,母亲已经咽气了。

桔梗之爱

◆文/行超

毕竟桔梗,是我们对彼此的爱,至死不渝。

妈妈:

这封信是写给你一个人看的。我本是个喜欢把感情深藏在心里的人,不喜欢总是挂在嘴边。然而现在,我一个人独自呆在离开你那么远的地方,才终于体会到,有时候,爱是需要说出来的。

那么,就让我一点一点地说给你听吧。

曾经看过一部日本的电影,名字和情节早已忘记,而其中一个画面却一直清楚地留在脑海:夏日的午后,殷红的大太阳下,一个中年的母亲背着孩子,弓着腰一步步慢行在无边无际的桔梗花田中。

很久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桔梗的花语是至死不渝的爱。至死不渝,我在心里默念这个词数次,感慨着这是多么惨烈又伟大的爱。电影《恋香》中男主角等待女主角的爱等了整整八年,电影的结尾,女主角死在一片桔梗的花海中。八年、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也许真正爱你的人真的愿意生生世世地守候你。想到这里,我不禁默默掂量着这辈子给过我最深的爱的人,思来想去,那就一定是我的妈妈你了。

曾经不懂事的我总是跟你拌嘴,这也许是许多女孩子百试不爽的特有的撒娇方式。我永远都无法忘记自己曾经是多么无情地回报你的爱,多么过分地对待你,甚至把你惹哭,曾经是那么骄傲地认为这份爱就是专为我准备的,别人无法得到的,所以不害怕失去就无所谓伤害。直到现在,每当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做是你呵护在手心里的小孩,于是又那么自私任性起来,然而任性过后,又不禁后悔自责。这种从理所当然到心存愧疚的心理也许正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足迹,然而它也将是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它时刻提醒我,该用怎样的爱回报你。是的,妈妈,是你不顾一切让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也是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也许现在,19岁的我,肩膀还是太过稚嫩,可是我愿意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保护你,就像你曾经做到的那样,不顾一切。

一个人的大学校园里,我想念妈妈身上的味道。还记得报名那天,你在一边默默地给我收拾东西、擦桌子、铺床,看着你忙碌的背影,我心里涌上一股辛酸,于是转过头去,不再看你。临走的时候,你还是忘不了跟我念叨着你所认为必要的叮嘱,我一一听了,然后我们互道再见,你转身离开。没有眼泪,没有拥抱的离别,然而却都可以在各自心里收到对方爱的讯息,也许这就是我们这对母女独特的相处方式。

一个人生病在寝室里,我想念妈妈给过我的温暖。那天我发烧,浑浑噩噩,走路开始摇摆。寝室里没有人,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想起以前生病时你关切的举动,那些摆在面前的药瓶、冒热气的开水、敷在脑袋上的毛巾,到现在都只是幻象,于是眼泪开始不住地往下落。似乎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被整个世界丢弃的孩子,只有独自在角落里自己安慰自己。也不敢给你打电话,怕你担心。于是只好独自承受这份失落和心酸。

原来人只有分别,才能真正懂得珍惜和怀念。

妈妈,在你心里,我一直都是你的骄傲。也许是因为一直以来在我小小的生活圈子里,我一直都算是个出色的学生、听话的孩子。那些我曾经得到过的小小的满足和虚荣现在却成了我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现在,每当看到你跟别人提起我时神采飞扬的神情,我就会从心里感到难过,我总是觉得,到现在,我早已不是你心里那个可以炫耀的优秀的孩子了。走到这里,我总是被一种深深的自卑感笼罩;在这里,我跟所有的人一样,或者说还不如很多人,平凡而沉默;在这里,我早已失去了自己可以骄傲的资本,我总是觉得,在这个学校里,骄傲变成了那么不可能的事情,每个人都可能在一夜之间被很多人认识,但是谁也不敢奢望第二天大家还能记得。现在,我正站在所谓大学生的“呐喊”时期的尾巴上,一点一点地告诉你我这近一年的生活,不快乐有压力却也有动力的生活。这些话我从来没有跟你说过,因为我总是怕你担心,总是固执地认为一个孩子应该尽可能少地带给父母烦恼,所以请你千万不要担心,请你相信,你的孩子愿意用她的青春在这里打拼,让自己,也让你为她感到骄傲。即使现在,她也许还没有资格提及“骄傲”二字。

那天我一个人坐在中关村的广场上,四周林立的是深绿色透明玻璃的高楼,春日北京的阳光暖暖地映在无数块明亮的玻璃上,一瞬间,我感觉似乎要被温暖包围,于是轻轻闭上眼睛开始回忆。

曾经有个师姐说过,离家到远方求学或者工作的人走的时候没有带钥匙,因为爸妈说,你回来的时候,我们会给你开门的。只是后来渐渐发现,那个钥匙永远不应该也不可能握在自己手里。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轻轻叩门,并且用一种客人的口吻向父母一一问好。

也许有一天,当我已经真正长成可以独自面对这个社会的一切风霜的时候,我们真的会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握手、问好、交谈,而不是现在这样,对你充满了依赖。这样也是另一种成长,另一种关怀,而我们之间的这份爱,一定不会因此而变得冷漠或者疏远,它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我们各自生命的延续,变得更加厚重,更加珍贵。到那个时候,我想,即使是客人,也一定是最珍惜的那个吧。

知道你在等我,所以一直很安心。

毕竟桔梗,是我们对彼此的爱,至死不渝。

北京春季的和风继续吹着,柳絮在我眼前飘过。我抬头看看蓝天,想起远方的你,笑了笑,继续执著着脚下的步伐。

写给母亲

◆文/张小英

想您了,在这个夜里,我想您了。

又是一年的草长莺飞,我在京都,您仍在遥远的山城。相隔岂止千里?“母思儿耶?”儿亦思母呵!抚摸着您亲手缝补的衣服,不禁想起您手持针线低头温柔的模样。一线线绵密的针脚,缠绕了多少绵密深长的爱意。每一个针孔都是您穿的,每一段线条都是您引的,蓦然地,我发现,我是这样幸福!

谢谢您,谢谢您把我带到这个世上,纵然它是那样的不可预知,充满了不可测的困难和危险。是您让我看到了它们,那些或是鲜活或是灰暗的生命,是您让我拥有了生活的权利和所有的希望。对于这样的恩情,我无法言表,唯有以默默的心情、深深的眷恋来安慰您、保护您,希望您从此不再忧愁,不再叹息,不再劳累。这就是我,作为女儿,惟一的也是最后的心愿。

您总是那样温柔,那样恬静,看着您的脸总让我安定、安心,就算窗外狂风肆虐,大雨滂沱。想起小时候,也是下雨天,淅沥沥的声音隔着窗透进来,弥漫在润润的空气中。我躺在您的身边,依着您,那感觉好温暖。您呢,织着给我的毛衣,一针一线,绵绵密密;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世辈流传下来的老故事,用着那样平缓、柔和的语调,让我的梦境都填满了平和宁静的幻想。依着您的体温,那是最舒适的回忆和甜美。

想您了,在这个夜里,我想您了。想您的时候,温暖毫无来由地涌进心房,满满得好像要溢出来。也许是太满了,心里突然有种胀痛的感觉。我开始为您心疼。我是不是您的幸福?我开始问我自己,自己的到来是否让您感到幸福。如果,没有我,您会不会更幸福一些?还是,相反?一直以来,您都是我的幸福,那么我呢?又想起那些琐碎的往事了:大清早就起来,忙里忙外,然后叫我起床,帮我整理好书包,送我和姐姐出门……一切都那样平淡,如水一般。您忙完家里,又忙地里,还要到纺织厂挣那点微薄的工资。这一切劳累都是为了供我和姐姐上学,维持这个贫困的家庭。妈,我不忍看您这样劳累,所以,我有时候会想,如果不是为了我们,您是不是可以轻松一点,生活得舒适一些,生活的担子是不是不再那样沉重?我甚至怀疑,我们是不是您的负担,该不该到来;给您增加这样的苦难和劳累,是不是罪过?

直到,看到您舒心的笑容、欣慰的眼神,我释然。这便是母性,女人与生俱来的母性。世间什么都可以是相互利益的结合,而母亲对于儿女却是绝对的无私。您对我们的付出,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只希望儿女可以生活得比自己好,只顺着神圣的天性,只因着血肉相连的脉脉温情,而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