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港附近的自由岛上矗立着一座著名的雕像,她手持火炬,守望着这座大都会的日日夜夜,似乎整个纽约都匍匐在她的脚下。这就是自由女神像,是美国东海岸门户的象征。
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观光的游人从神像底部乘电梯直达基座顶端,然后沿着女神像内部的171级盘旋式阶梯可以登上顶部的冠冕处。冠冕处可同时容纳40人观览,四周开有25个小铁窗,每个窗口高约1米。通过窗口向外远眺,东边可见有“钢铁巴比伦”之称的高楼大厦林立的曼哈顿岛;南边的纽约湾一望无际,波光船影相映;北边的哈得逊河逶迤伸向远方。
自由女神像头部自由女神像是自由的象征,这座雕像是1886年法国政府赠给美国的礼物。女神像高46米,连同底座总高约10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霞冠,身着罗马式宽松长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12米长火炬,左手紧握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年7月4日”字样。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整尊雕像气宇轩昂、神态刚毅,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庄丰盈的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自然。雕像的基座是一个大厅,1972年美国联邦政府将其辟为移民博物馆。
自由女神像的产生源于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敬意和希望。当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史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者拉布莱提议要在1876年美国独立100周年之际,赠送美国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以此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同盟。法国美术协会会员、著名雕塑家巴陶第十分赞同这个提议,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但赠送什么样的礼物呢?很显然,美国的胜利是自由的胜利,所以这份礼物一定要是象征自由的礼物。于是巴陶第决定塑造一座象征民主自由的雕像,并立即着手进行图样设计。
巴陶第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并且酷爱雕塑艺术,在他17岁时曾亲眼目睹了激动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了防御工事,与政变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暮色苍茫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体的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饮弹,壮烈地倒在血泊之中。当时巴陶第正好在场,这一景象使这位年轻的雕塑家心潮汹涌,久久难以平静。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更为巧合的是,就在巴陶第怀着巨大的创作冲动进行草图设计时,他邂逅了一位叫让娜的姑娘。让娜长得端庄秀美,仪态娴雅。巴陶第心中不由得一动,如果让面前这位姑娘为自己正在设计的自由女神像做模特儿不是再好不过了吗!令年轻的雕塑家感到由衷欣慰的是,让娜竟高兴地应允了这一要求。在以后的雕塑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并最终结为一对美满的伴侣。现在的女神像,其形体就是以让娜为原型创作的,而神像的面容则是以艺术家的母亲为原型塑造的。
自由女神像的草图设计于1869年完成,而造像工程在1874年才开始动工,到1884年竣工,前后历时10年。在1876年,因为雕像还没有完成,所以巴陶第把雕像中擎着火炬的一只手臂模型送到了美国。这只手臂模型仅食指长25米,宽1米,指甲则有25厘米厚。由于它的巨大气势,立即成为美国人人争相欣赏的艺术珍品。后来,美国国会便通过决议,确定贝德罗小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这座岛就是今天的自由岛。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赠送给美国。8月5日,自由女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开始,基座高约27米,由花岗石混凝土制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处的混凝土巨柱。1885年6月,整个塑像被分成200多块装箱,用拖轮从法国里昂运到了纽约。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将30万只铆钉和几百个零件组合一处。28日,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主持了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礼并发表了讲话。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簇拥在神像基座周围,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幸目睹了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严的面容和婀娜的身姿。1916年,威尔逊总统为女神像安装了昼夜不灭的照明系统并主持了竣工仪式。1942年美国政府作出决定,将自由女神像列为美国国家级文物。1956年竖立神像的贝德罗小岛被改称为自由岛。雕塑家巴陶第也因其做出的卓越功绩被授予纽约市荣誉市民称号。
1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