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真理就这么简单
3021600000002

第2章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1)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它包含着支配世间万物的法则:任何事情都有其代价,只是支付方式各有不同。

从前——很多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一位国王召集国内最聪明的贤人,给了他们一个任务:编一本汇集古今智慧的书,以传诸后世。

贤人们工作了很久,完成了一部洋洋12卷的巨著。

国王说:“先生们,我相信这是古今智慧的结晶,可是它太厚了,我怕人们读不完——把它浓缩一下吧。”

贤人们又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几经删减,将这部书浓缩成了一卷。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于是这些贤人将书浓缩成一章,又变成一页,又变成一段,最后只剩下一句话。

当他们把这句话呈献给国王时,国王十分满意:“先生们,这的确是古今智慧的结晶,我相信,如果人们都能明白这句话,我们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句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它包含着支配世间万物的法则:任何事情都有其代价,只是支付方式各有不同。

有得必有失

还是举一点生活例子吧。

比如做人,你想别人对你好,你就要对别人好。要交朋友,就要够朋友。做事,要得到,就要付出。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决定了你能取得多大成就。

一位艺术大师曾说:人们羡慕我的技艺,可是如果他们知道我是怎样获得这些技艺的,就不会羡慕我了。

生活就是这样。有些得失不是一眼能看清的,但是公平原则仍是有效的。买彩票中大奖,似乎是无本生意,但代价是极其微小的中奖概率。

再来看一看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福音,但是作为代价,我们也要承受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等新问题;技术能为我们造福,也能为我们制造危险,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文明病等等。

汽车行业是上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汽车给人带来便利,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造成交通事故、道路拥堵——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成为不自觉的奴隶。美国作家伊凡·伊利奇在其研究著作《能量与公平》中研究了美国汽车的效能。他的结论既可笑又可怕:每个美国男人差不多要花他醒着的16个小时中的4个小时去开车、停车和找车,或去挣钱买车、保养车、换车零件,买汽油和机油,支付驾驶证和车辆登记及保险的费用。为使车主能驾驶7500英里,每人每年平均要花1600小时,每小时的功效是4.7英里,不管个人车速是多少。这项最终结果分析的细节可以写满一打书,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汽车提供的舒适、快速、有个人风格的运输,并没有真正使人们摆脱昂贵的旅行费用,它只是用一种复杂的方式隐瞒了某些巨额花费,并使我们保持一种轻松生活的幻觉。

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是:不但要考虑得,也要考虑失。

橡树岛的故事

发掘宝藏可能是最让人们激动的幻想之一,它意味着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财富,而省略了漫长烦琐、困难重重的支付过程。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个探寻宝藏的故事。

橡树岛的故事是人类寻宝史中最有戏剧性,可能也最有代表性的一幕。

对于一个寻宝人来说,恐怕没有比橡树岛更理想的目标了。这个岛离陆地很近,没有难以克服的自然困难,而且它很小,只有1200米长,最宽的地方不足800米,而被怀疑藏宝的地方只有几十平方米。当然,有两种可能,有宝或没有,但是弄清它是很容易的,似乎一个人拿上一把铁锹,干上一段时间(幸运的话几天,倒霉的话几个月)就可以办到。不管怎么说,这比中彩票的概率大得多。

然而,让我们看看官方数据。

二百多年间,不下25个探宝公司(还不包括大批偷偷来碰运气的人)在此花费了200多万美元,死了6个人,还是一无所获——更糟的是,在付出了这些代价之后,到底有没有宝,人们还是没有答案。

这个不幸的故事似乎有一个幸运的开端:三个来自附近海岸的人在这个岛上发现了一个拴船的铁环,在一棵大橡树上发现了一个滑轮。就在这个滑轮下,他们挖了几锹,就发现了一口竖井——显然,这里的土是被人后来填上的。挖了几米之后,他们进而发现了一个由木板搭的平台;再挖几米,又是一层木板。

这一切都表明了下面有东西,而这里正是昔日美洲海盗的活动区域,附近有许多与此有关的传说。人们甚至怀疑,这里就是传奇海盗基德船长的宝库。

挖到30米深处(挖出了好几层木板、羊皮纸碎屑和棕榈纤维——帆船时代重要的用品),麻烦接踵而来,先是塌方,然后是没完没了的漏水——看来这是一伙非常内行的海盗,他们为自己的宝藏设计了复杂的保护系统。为了找到那隐藏的水闸,人们挖了一口又一口井,结果一无所获。他们不得不停下来,因为钱花完了。

等下一批财力雄厚的人再来挖掘时,喜剧成了闹剧:因为挖了太多的井,原来那口“宝井”找不到了!

一年又一年,无数人组建挖宝公司,通过发售股票筹集资金,派遣挖掘队,把他们的钱、时间甚至生命填进了这个烂泥塘里。人们争吵着:谁有资格挖宝?到底有没有宝?是不是已经有人把宝偷偷挖走了?这些都成了一个谜。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假如未来某一天,有人真从那个烂泥坑里挖出了宝藏,那笔钱有多少?会比人们为了找到它而填进去的钱多吗?

羊毛出在谁身上?

进步是不可阻挡、不可拒绝的,但是不要指望它会创造一个“自由”的新世界——在英语里“自由”这个词的原始意义是“免费”。

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看上几十条广告,而且其中一大部分也并不让我们讨厌。广告是越做越好看了,一点也不比那些胡编滥造的电视剧差。再加上大明星这么体贴地介绍酒水、空调和手机,真是让我们中的追星族温暖在心。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嘀咕:这些制作精美、明星云集的广告花费不菲,钱是谁出的?自然的想法是商家一定要把它打入成本,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是不是吃了亏,吃了多大的亏?尤其看到连篇累牍的广告大战或听说某大腕如何“千金一笑”时,不免有种当了“大头”的感觉。

在上海财富论坛对话中,有观众向宝洁公司总裁德克雅格提问:一瓶洗发水的价格里,广告费占多少?总裁的回答是做广告使消费者获益。理由是:

大量的、精美的广告大大提高产品知名度。

知名度提高使销售量大增。

销售量大增使成本下降(规模出效益)。

成本下降使价格下降,用户获益。

言之有理,我们放心了。这真是皆大欢喜:商家(包括生产和经销)、广告商(包括明星和制作人员)、用户都从里面得到了好处。

这不只是双赢,而是都赢。但这是可能的吗?

让我们想一下:大家通过金钱游戏组成了一个圈子,大家都能从中获利。而这个圈子越大,每个人获利就越多。这有点儿像风行一时的“神秘链”和传销,但又有不同。“神秘链”和传销都是后来者为前面的人付账。而在这个游戏里,不分先来后到都是受益人。那么,钱从哪里来?

必须承认,金钱游戏里有好多东西是和我们的直觉相悖的,再说交易的前提就是各方都可能有利可图。然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白吃了一顿,就一定有人为你掏了钱,那么,掏钱的人是谁昵?

第一个可能的付账者是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竞争的结果是赢家通吃,而被淘汰出局者就血本无归。这或许算是一种付账。

另一个输家可能是环境。不要忘了,我们在取用资源时几乎是不必付一分钱的,所付出的是成本:开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花费。我们从环境中获取和消耗的东西越多,这些成本相对而言就越便宜,正如一张饼摊得越大就越薄。于是大家都得到了一份好处。但这里面有一个隐秘的玄机:这套规则鼓励我们生产和消费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只有如此,一切才会运转良好。你买得越多,市场越繁荣。至于你是否需要每天都用某某洗发水洗头,及人们这么做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则都不重要。

说来说去,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我们享受了便宜的商品,但还是付出了代价:成为商家和广告要我们做的那种人。这个事实让人心里不大舒服。当初野绵羊被人类驯养时一定也认准了这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同样,我们被商家伺候得好好的,调教得好好的,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切由着时尚来,干嘛要想那么多,管那么多呢?于是,我们就心安理得地等着人家来给自己“剪羊毛”吧。

伤兵的两个瓶子

有这样一个关于经济学的笑话:在一个小岛上,只有两户人家。小岛资源匮乏,也没什么工作机会。可是这两家人是怎么活过来的呢?一家的女主人说:“我们是这么干的:我雇她给我洗衣服,她雇我给她洗衣服,这样我们就都能挣到钱了。”

说它是关于经济学的,是因为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交易会带来利益。说它是笑话,是因为在一个封闭环境里,仅仅靠交易并不能带来利益的增加。在黑色幽默小说《第22条军规》中,有一个“浑身缠满绷带的士兵”(谁也不知道他受了什么伤,谁也没见过绷带下面的人,甚至谁也不知道绷带下面到底有没有人),他所得到的全部治疗就是:上面挂一个瓶子输液,下面放一个瓶子引流——然后两个瓶子调换位置。

我们都能看出这个故事的荒谬性,可是一旦它被应用于生活,很多人就忘了。

任何金钱骗局的基本原理就是利诱:向某人借钱,许给他高额利息;再向其他人借,拿出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前一个人,以此类推,如果这种“生意”能持续下去,每个人都不吃亏,是不是?

但这是不可能的,你得的越多,偿还的压力越大,这是规模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你能借到钱的人数不是无限的——这就是金融领域的“蓬齐”圈套,这一圈套的发明人是波士顿的蓬齐。1920年,他虚构了一家经济实体,其实只是一个金字塔网络,不生产任何产品,拿后来投资者的钱支付前面投资者的利润,在疯狂的一段时间,捞到了几百万。

“神秘链”的原理也差不多,它很简单:积土成山。假如有1万人参加这个游戏,每个人拿出1元钱所失甚微,可是如果这些钱都给一个人,那么他就得到1万元,这就是个大数目了。

问题是,随着参加游戏的人数增多,是不是每个参与者都能拿到这么一大笔钱呢?那是不可能的,部分不可能大于整体,无论参与者有多少,最终每个人的平均收入不可能大于支出。

传销也是这个原理,不同的是,由于金钱总量中有一大部分要被组织者拿走(当然,他会给你一些“商品”作为回报),可供参与者分配的钱要小于他们的总支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必输的游戏。可是,不是有些人就是靠这个发财了吗?没错,只是你要再想想:他的钱是谁的?是其他参与者的。一个人发财,意味着对无数人的盘剥。

赌场与此类似,不同的是,赌场反而要“公平”些。“逢赌必输”是有道理的,比如你拿10元钱去赌,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是要交给赌场的。你赌的次数越多,赢的机会就越小。如果你非赌不可,那么策略专家的忠告是:只赌一把大的,这样你赢的机会多少还大一点。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买了一本《赌博不输的秘诀》,回到家里,打开包装,发现前面都是空白。翻到最后一页,发现上面有两个字:不玩。

其实这个人并没上当,如果不想在赌博上输钱,不玩可能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钱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