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
我的散文诗处女作《春节短歌(三章)》发表于1965年1月30日。当时《文汇报》“笔会”副刊的编辑,大概只是照常地给一名大学生的稚嫩之作浇了一些水,没想到这却决定了我与散文诗相伴的一生。
似乎是一晃之间,我在散文诗之路已跋涉了近50年。至今出版的32本着作中,除了4本散文随笔集与4本短论集,其余24本全是散文诗。因此我被人称作“专写散文诗的人”,或者也可理解为“只会写散文诗的人”。有点悲哀,也有点欣慰。在这些书中,稍有价值的是我的第一本《彩色的明信片》(1987,广西人民出版社),上世纪35年的选本《蔡旭散文诗选》(2000,作家出版社),新世纪前10年的选本《顺流而下》(河南文艺出版社)。
近50年的散文诗练习,让我对散文诗的创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与主张。
比如什么是散文诗,一句“散文诗是散文形式的诗”已达共识。至于散文诗与散文与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则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一位老师认为“散文为客诗为主”,我就不赞同,我的表述是“散文为体诗为魂”。
有人主张散文诗是诗的一种,强调它的诗性;有人主张散文诗是独立文体,强调不要丢掉它的散文美。我赞成在“散文诗是散文形式的诗”这一共识下,提倡百花齐放,各显神通,提倡探索与表达的多样化,“条条道路通罗马”。关键是拿出好作品,是不是散文诗,像不像散文诗,都属其次。
我一直认为:“抒情、哲理、内在音乐性是散文诗的三要素。”并进一步解释说:“抒情是散文诗的基本职能。这决定了它本质上是诗。哲理是散文诗的灵魂。这决定了它的思想及其份量。内在音乐性是散文诗在语言上的特点。这是确认它是诗而不是散文的一个标签。”
关于散文诗的抒情问题,近10年前曾引起过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有着名作家兼评论家断言:“散文诗不突破抒情这个框框,就会死路一条。”我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误导。因为“抒情是散文诗的基本职能,没有了抒情,散文诗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特征,散文诗这种文体也就不存在了,还谈何突破?”某省散文诗学会还为此举办过专题研讨会。现在看来,双方的观点其实有相通之处:他是不要不好的抒情,而我是要更好的抒情。着眼的角度不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柯蓝老师致力于推广散文诗,晚年提出过“朗诵散文诗”的概念。我向他建议,散文诗有内在的音乐性,它本来就是适合朗诵的,不一定需要一个新提法。我的建议也得到了他的重视与理解。
在散文诗界,有人提倡散文诗“易读易写”,有人强调“出精品”,似乎还形成了某种对立。我不认为水火不相容。其实这是普及与提高的两个方面。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出精品是大家的愿望,但精品不是想写就有的,需要从众多的数量中筛选,在漫长的时间中淘汰。
为了出精品,有人提倡“节制写作”,更有不少人批判“写得多,写得快”。我认为这是找错了靶子。这种看法,用意是好的,从理论上却不能成立。精品并不由写多写少决定。精品不与多少成正比,也不与多少成反比。写得多当然不可能都写得精,但也不排除其中可以挑出少量的佳作。“少而精”的大师名家已有范例,但“少而不精”的却更是多数。精品也不由写得快慢决定。“十年磨一剑”或“倚马可待”都有成功的例子。我想,就让目标不同、习惯不同的写作者和平共处、自由生长吧。至于有没有、是不是精品,让读者、让时间来认定。这一看法,并不是为自己辩解,更不是对别人的“反驳”,为此引起我的一位老师对我的误解,我也只好在向老师致歉的同时,保留我的观点。
在语言方面,我喜欢“一读就懂,越想越深”。我习惯于多用平静的口语叙述自然而然地流露生活的诗意,力求用美好的情感与深邃的思索打动人心,追求语言朴实、简洁,力求情趣与理趣。不过,直白与平淡一直是我的硬伤,是我需要继续努力的课题。
50年来,我一直在散文诗的师友们的鼓励与帮助下前行。上世纪60年代初,最早的老师是柯蓝、李耕、刘湛秋。80年代,得益于郭风、耿林莽、许淇、徐成淼、敏歧、管用和、王宗仁等前辈老师及陈志泽、桂兴华等同辈好友。而近年,一大批更年轻的散文诗人成了我的老师与朋友。我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中,走自己的路。
在别人看来,我的散文诗涉及的题材很广泛。实际上只有三个字:“写生活”。近50年来,主要在写城市,写现实,写身边的人物与事物,阳光与阴影,欢乐与哀伤。2011年为我的城市海口一年的流水帐出了一本《生活流》,2012年出了一本《简单的生活》,2013年出一本《大波微澜》,写的是“波澜壮阔的年代,波澜不惊的生活”。在此同时,我有意识地探索人物散文诗的写作,但愿这些平凡与不凡的人物的塑像,能丰富我的散文诗画廊。
此外就是写乡情。用了10年为我的第三故乡海南写了一本专题散文诗集《伴着椰风轻唱》,被过奖为“美丽海南的诗的名片”。从小离乡的我,也持续为我的家乡广东电白写了不少,但愿以后也能结成一集。
至于爱情散文诗,我写的并不多。大约10年前,发表过一组《味道》,以三个场景,反映青、中、老三代人爱的状态与品味。近来写的《简单的爱》,也是用不同的画面来写老、中、青对爱的感觉与表达。其中个别篇章会有自己的影子,但大多是写别人的爱情。近写的一组,则是《一些树的爱情》。通过这些人与物,抒发我对爱情的看法与感悟。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求自我突破,但一直难有成效。上世纪90年代,曾尝试散文诗与杂感的结合,出过两本“杂感散文诗集”。近来,又在探索散文诗与寓言的杂交,正试制一批“寓言散文诗”。同时又在准备编选《蔡旭散文诗50年选》,作为半个世纪以来艰辛劳作的一个回顾与小结。
当然,作为一个“不退休散文诗人”,我的路还长,我会寻找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
寻找生活的诗意与深意
我的第19本散文诗集的书名叫做《生活流》,本来想叫《生活的流水》,后来索性把它缩写与简化了。
我发现自己似乎对“生活”情有独钟。1987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彩色的明信片》中,就有一辑《生活的微笑》。在我已出的18本散文诗集里,与生活、与城市、与社会有关的专辑就有《城市的雕像》、《纷纭世事》、《春消息》、《大街小巷》、《正在长大的城市》、《人生小品》、《人生滋味》、《城市与人》、《人在旅途》、《我所熟悉的城市》、《城市直播》、《城市的皱纹》、《用笔直播城市》等等。其中两本的书名,就直接以《烟火人间》(1990)、《生活的炊烟》(2010)命名。我想,这跟一位老诗人对我的叮嘱有关。1988年在广西梧州,贺敬之老师为我题写了“拥抱生活,走向人心”的条幅,我一直以此作为座右铭。
这本《生活流》,主要写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随时间顺流而下,记下这个时间段,在我居住的城市海口,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忆所感所悟。凡是能激起我心底波澜的事物、景物、人物,我就用散文诗予以记录,发出我的声音。事实上也就录下了这一年我的情绪之河的境况与流向,也许也能从一个侧面见到一座城市走动的身影。作为一个不退休散文诗人,我总是从一些小的事件与场景去观察、思考、抒写,也就少有可歌可泣的倾诉,不过从有赞有弹有喜有忧中,或许也可读到我对一座城市的情感。
为了让这些诗不等同于生活的流水帐,我得从“诗意”与“深意”两方面来下功夫。用我的诗友张庆岭所说,就是:“通过平静的口语叙述让诗意自然而然地流露”,“做足直白下的深意”。用诗友崔国发所说,则是“生活潜流与情感结构”的有机结合与水乳交融。生活的诗意要寻找与发现,生活的深意要挖掘与提炼。也许要感谢我的年龄。看似是信手写来的短章,动用的却是我几十年的生活积累与人生体验。也正因了这一点,让我尚有信心、有激情地,同生活的流水一起与时俱进。
诗友川北藻雪指出:“你首推散文诗的抒情性,而事实上,你的风格多叙事。”我对此作了一点辩解,我的主张是:一,叙事是为了抒情;二,抒情地叙事(即以抒情的方式去展示情节,让主观意味寓于客观描述之中)。在我的散文诗练习中,我一直注意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实与虚的结合。我尝试抒情地叙事,用抒情笔调叙事,力求叙事本身就是抒情。不过,追求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由于力有未逮的缘故,实大于虚仍是拙作明显的缺陷。
海南诗友山民渔夫说:“给生活一点诗意,就是诗意地生活。”此言极是。为了能继续“诗意地栖居”,我得把“生活流”继续写下去。
写得多不等于写得好
一年多来,我的散文诗练习大体集中于三个内容:
一,继续海南专题《伴着椰风轻唱》的写作。此系列已写了9年,这一年添了约40章,同名散文诗集仍未完成。
二,散文诗集《生活流》。用近似流水帐的方式,记下这一时间段,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海口,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忆所感所悟。
三,余下就是这本繁杂、零散、芜乱的《沉淀物》了。
写得多不是什么好事,更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相反,它似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我就为“多产”而感到不大光彩。评论家们都在呼吁“精品”,提倡“节制写作”。尤其是只写了163首诗的特兰斯特勒默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写得“多”,写得“快”,就相应成了反面。在发展缓慢、少有突破、难出精品的中国当代散文诗界,它更成了一种错误倾向,甚至因成为“淹没精品杰作的汪洋大海”而得承受“罪名”。
主流舆论总是有道理的。不过,我还是按我的习惯进行我的散文诗练习。
因为精品并不是说写就能写出的。也不是什么人、什么时间想出就能出。
精品并不由写多少决定。精品不与多少成正比,也不与多少成反比。写得多当然不可能写得精,但也不排除其中可以挑出少量的佳作。“少而精”的大师名家已有范例,但“少而不精”的却更是多数。
精品也不由写得快慢决定。“十年磨一剑”或“倚马可待”都有成功的例子。作为一个以短小作品为主的普通写作者,我的写作经常需要“热身”,来了感觉时往往一气呵成,而那些反复修改的作品却多数难以满意。
我想,就让目标不同、习惯不同的写作者和平共处、自由生长吧。至于有没有、是不是精品,让读者、让时间来认定。
不过我还得自我肯定一句:我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
这本繁杂、零散、芜乱的《沉淀物》,大致分成了这么几辑:
《个人史》21章,是有关个人的自画像、自供状、心灵史、浮沉录,以及我与我交谈的心得。
《亲友团》17章,是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的轶事趣事烦事,我同家人在在磨合、碰撞、天伦之乐之中的深切之情。
《师友们》15章,是已出的22章《散文诗的师友们》的续篇,对象仍是在散文诗界有影响,与我有交往对我有帮助,年龄已及60岁的人们。
《故土情》15题,是对家乡、亲人、同窗、童年的忆念。这一题材,在我的多本散文诗集中皆有收录,似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我的拙笔所难以尽诉。
《地理志》37章,是在它乡行走的足迹。实际上我走过的地方并不多,也不是到过之处都有诗情涌动,况且也只是近三年来的笔录,显得题目大了一些。
《沉淀物》22章,是偏于思索的散章,是纷飞的叶片,心底的波纹,千虑之一得,是一种激荡的心平静之后留下的难以溶解的物质。
至于书名《沉淀物》,也就顺手取自其中一辑的名字。这本书对自己来说,说得好听一些,它是凝固在心中难以忘怀、敝帚自珍的结石。对读者来说,说得实在一点,它或许只是沉在水底的废料、残渣而已。
在《故土情》、《地理志》两辑,也有一些前些年的旧作。每一章的诗末,都标示了写作的时间。
我的散文诗中跋涉一晃已47年。按拙作散文诗集出版先后顺序排列,此书的编号为第20号。
是为记。
到童年去捡贝壳
家乡的海的说话声,领我走向童年的海滩。
两步并成一步迎面走去,时光却潮水般瞬间退落。
一下子倒退了五十多年。
光着脚丫的我,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海的怀抱里嬉闹。
在一层层白浪卷来时,高高地蹦腾跳跃。
在一波波潮水退下时,眼急手快地捡拾。
那些张着耳朵的贝壳,总能装满简单的欢乐。
比谁的多,比谁的精美,比谁的带来更多妒忌的眼神。
斑斓的色彩和精致的花纹,在我的记忆中一次次复制。
反复粘贴了我的青春以及壮年。
此时,我在欢蹦活跳的波涛面前驻足,被还原为一位老者。
年轻的海,已不习惯与我为伴。
海滩上多了蚂蚁般黑压压的人群,却少了贝壳可爱的身影。
一起解说着,不言而喻的原因。
不过,即使那些大海的馈赠,仍在点缀家乡的海景。
我知道,再也不会有我嬉闹的童年。
不会有斑斓的色彩和精致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