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3040700000046

第46章 中学语文学科建设现状 (1)

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千年国学,百年语文。百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语文教育从风风雨雨中走过,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那场社会多方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给中国语文界带来的影响无异于一场大地震,它使许多语文界人士纷纷觉醒,并意识到语文教育的确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紧接着也产生了更大的困惑: 中国语文怎么了?今后的语文怎么教?语文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

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的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了,在否定了原来的语、修、逻、文等“基础知识”之后,新的知识体系如何构建?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师、学生、课文作者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平等对话,但其精神实质,我们是否真的把握准确了呢?

语文学科是普通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语文课程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其他学科的教学,所以语文学科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目前,世界各国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有意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语文这门学科,在促进各个学科,尤其是文理科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融合方面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古今中外建立千秋功业而彪炳史册的创造性人才,从张衡、祖冲之到杨振宁、华罗庚,从达·芬奇、笛卡儿到牛顿、爱因斯坦……大多是文理兼长、德才兼备,科学、人文比翼双飞的综合性人才。当代的中学生,理应树立这样的目标。但当前最让人担忧的是语文课程的简单化、浅化、矮化。如果你去作个调查,什么学科最不受欢迎?什么学科可学可不学?答案准是语文。有人认为语文课也不过是认几个字、读几本书、写几篇文章,没有什么可学的,不少人认为语文课学不学一个样,误几堂课没有什么,所以很多学生不愿学语文,不在语文学习上下工夫,语文成了一门无足轻重、让学生厌倦而无奈的课程,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高中男生。语文学科不受欢迎,仿佛已是个掩遮不了的事实。学生叫“烦”——语文课尽做些莫名其妙的题目!社会问罪——误尽苍生是语文!老师呢,夹在中间,恐怕只能喊冤叫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潮流,如果得不到及时转变,势必会影响语文课程质量与人才质量,造成语文的大滑坡。因此,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今日语文学科建设中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 语文学科建设的定性与定位问题

语文学科受到的批评比其他学科多,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就可以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功用和地位问题,上海市新的课程标准有精辟的表述:“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的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言是工具,是载体,它是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是语文课程的“形体”。人文性是指语文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实现自我成长、完善人性的过程,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意义,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熏陶思想感情,发展个性,塑造人格的过程,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它的结合体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所要包含的内容有的是专门性的,有的可能是边缘的、和其他学科交叉的。语文课程,无论内容是专门还是边缘,根本目的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语文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语文是一门最贴近生活、最丰富多彩的课程。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语文是主课,是赫然排在中小学所有课程首位的重头戏。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对语文相当重视,谁的语文成绩好,是很受大家尊重与羡慕的。而如今语文课的重要程度在学生心目中已大打折扣。为什么有些中小学生讨厌语文课呢?根源不在孩子,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的内涵、目标和要求。语文课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责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它绝不仅仅是培养语言能力、能写好作文那么简单。事实上语文课程中包括哲学历史、经济社会、人性人情等多重内涵,人们可以从一篇篇课文中层层深入地感知世界、洞察人性,它是一个对人的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品德修养的全方位培养过程。甚至可以这么说,不少理科学生人文素养的锻造,其实就是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上完成的。所以,学好语文课,是一辈子的事;数、理、化学得好只是一种狭义上的聪明,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面对挫折,有理性和前瞻性,才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聪明,未来也才可能更成功。这一切,都离不开语文课。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说,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精神,没有民族文化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就垮。他问道:“如果我们培养一个人出来,外语好,数学好,业务好,懂美元英镑,会打经济小算盘,但不了解长江、黄河,对民族历史知之甚少,不了解《史记》、‘四书’,将来会不会为中国服务?算不算中国人?”详见《人民政协报》,2001年3月12日。

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中学语文必须改变“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和“能力至上”的倾向,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特点:

首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目标努力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当今时代的教育观念。无论是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还是研究(探究)型课程,其课程目标都十分注意从基础教育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课程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方向、心理品质、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都非常注重个性化和选择性。

其次,专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课程目标中有些内容是语文学科专有的,有些目标是多门学科共同追求的,有些内容是多门学科交叉的。对于多学科交叉的内容,语文课程则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目标。课程目标大多是综合的,有的是学科内的综合,有的是跨领域的综合。

再次,既有总目标,也有阶段目标,体现了普通高中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层次差别。

当然,课程目标有对具体内容达成度的要求,但更主要的是体现“育人”的根本目标。

四、 语文学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1. 关于课程。过去,我们几乎不从课程理论的角度去思考语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没有用正确的课程理论指导和规范我们的研究,导致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左右摇摆,经常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因此,加强课程理论的宏观指导,积极开展对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政策、课程形态、课程功能和课程开发策略等多方位的研究,是当前语文学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 关于教材。有什么样的课程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和相关阅读文本承载着太多的使命: 陶冶情操、心智与灵魂,培养科学与人文的精神,让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等等。但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只有必修课教材,缺乏选修课教材和活动课教材;只有基础型教材,而无拓展型教材、研究型教材;只有按中央课程编制的统一教材,而无适应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不同层次的教材;语文教材品种单一、模式固定。这种状况在新一轮课改中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上海“二期课改”的教材,建立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并以专题组合成单元(“一期课改”前的教材,主要是以文体知识来构成单元的),这都是教材体系的变化。

3. 关于语文教师。我国的语文教师,历来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和教材使用者的角色,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从事校本教材的编写。这样,他们的角色定位就从原来单纯的教材使用者转变为集教材的使用者、评价者和开发者于一身,甚至不仅是教材文化的开发者,也是整个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如果不实现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就无法承担新课程政策下的历史使命。

从根本上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赵志伟曾指出:“如今学生不喜欢阅读,有一大半原因来自现代文阅读。一篇课文,被解读得支离破碎,逐段讲解。过多的停顿,减弱了阅读兴趣。”尽管这其中有“考试”的原因,但文学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更何况“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此,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4. 关于考试评价。“考什么”和“怎么考”,历来是语文考试的两大难题。过去,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有考试就有应试,语文教学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上正确区分应试教育与正常的应试,至今仍是一线教师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语文考试的重心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移,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由过去注重“量”的评价到更重视“质”的评价发展,这是历史的进步;但理想的、科学的、简便易行的语文考试和评价的模式又是什么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与探索的。不过,单就语文试题而言,应趋于简单。有道是,“大道至简”。简洁的方式往往最有效,也易于坚持。我留意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语文考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简单。一般说来,无非解释几个成语,把没有标点的一段文言文译成白话,然后就是作文,通常是命题作文。这个传统真正改变,其实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我们的前辈发现了命题作文大体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程度,这个传统不应轻易放弃,对于语文考试来说,很难再找出一个比这更高明的办法。

可是,现在的语文考试中,不时传出“诸葛亮”称作“孔明”被判错、“雪融化了是春天”的回答被斥责、“找回童年”写成“回忆童年”被判离题,等等。更有甚者,有一道考题,要求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诗句的作者,考生写“唐李白”,却不得分,因为标准答案是“李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曾对语文考试的标准化提出了尖锐批评:“现在的考试,我能得70分就不错了。让学生从‘铅笔掉在地下了’和‘铅笔掉在地上了’中间选择标准答案,真是可笑,因为语文很大空间是模糊的,没有单纯的对错,这样的考试只会抹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文学博士叶开认为,目前语文考试标准化,其实是在戕害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考能力为名,采用标准答案方式,使学生对语文厌倦畏惧。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曾经针对语文教学中标准化考试过多现象说过,人文题应该是多解的,不可能用一解进行标准化解释,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将学生本身学习人文课程的灵气全部抹杀,只会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路中去。现在的教学已经从育人变成“育分”,教学还是应该以人为本。

五、 语文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