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员工“施压”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企业内引入竞争机制,并将竞争意识注入员工的思想中,这样才能杜绝员工的惰性,有效激励员工追求上进,使企业上下生机勃勃。精明的管理者需要懂得如何巧妙地挑起竞争者之间的竞赛。
双向竞争与团队竞争心理
美国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板赫斯,非常懂得利用员工的竞争心理,制造员工不服输的意识。有一次他对一个向来很努力的熟练工人说:“米勒,为什么我叫你做的一件工作这么慢才做出来呢?你为什么不能像赫尔那样快呢?”他对赫尔却是这样说的:“赫尔,你为什么不以米勒为榜样,像他那样做事很快呢?”
过了不久,赫尔因公出差回来,赫斯留下一张纸条叫他尽快做好一个铸件,马上送到铁道开关及信号制造厂去。这个条子是星期六写的,星期日早上赫尔便把这件事办好了。
星期日早晨,赫斯在制造厂里看见了赫尔便问:“赫尔,你看见我留下的纸条了吗?”
“看见了”。
“你要何时去铸呢?”
“已经铸了。”
“啊,什么时候可以铸好呢?”
“已经铸好了。”
“真的吗?现在在哪里呢?”
“已经送到制造厂里去了。”
赫斯听了之后非常兴奋,他看到用竞争的方法激励员工自动自发地完成任务的效果如此之好,感到实在很惊奇。而对赫尔来说,他看见上司赫斯那种嘉许的态度,自己也感觉非常快乐!
当管理者把一项任务交给下属的时候,下属往往会问:“什么时候完成?”其实这是多此一问,因为“最佳的任务完成时间是昨天”。很多管理者都觉得这话不现实,赫斯的做法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每个人都有竞争心理,都有不服输的竞争意识。虽然这不容易在表面上表现出来,但却一直潜伏在人们的心中。赫斯正是利用了员工的这种心理,为员工寻找一个强劲的对手,提高了员工尽快完成任务的动力。可见,这种营造竞争氛围、制造员工不平衡心理的管理是十分有效的。只要管理者善于把握员工的这种不平衡心理,就能成功激发员工的干劲。
竞争心理不仅仅存在于两个员工双向之间,还存在于两个工作性质相同的团队之间。
20世纪,查理·斯瓦伯受聘于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公司,担任该公司的总裁。上任后他到辖内的一家钢铁厂考察,发现这家钢铁厂产量下降,就问厂长为什么其他钢铁厂的产量逐步上升,而该厂的产量却不断下降。厂长无奈地回答:“哎,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甚至拿就地免职、不发工资和奖金来吓唬工人,没想到他们软硬不吃,依然懒懒散散,我是没有办法了!”
斯瓦伯听完厂长的话愣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当时,正值日班与夜班工人交接班,斯瓦伯向厂长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的领班:“今天你们炼了几吨钢?”领班回答:“6吨。”斯瓦伯就在交接班的黑板上写下:“12月1日,日班6吨”,然后默不作声地走了。
夜班的领班看到黑板上写的粉笔字很奇怪,白班领班告诉他说:“总裁今天来过了,粉笔字是他亲自写的。”第二天早上斯瓦伯又来到工厂,见黑板上自己写的粉笔字下多了一行字:“12月1日,夜班7.5吨”。白班领班知道自己输给了夜班,内心很不是滋味,动员白班全体员工努力工作,上班期间不许做私活,不准离岗串岗,结果炼了10吨钢。接下来,白班、夜班展开了一场保质量、增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的劳动竞赛,产量不断刷新。不久,这家钢铁厂产量跃居公司首位。
斯瓦伯仅仅用一支粉笔,就提高了整个工厂中工人的士气,工人们突然产生的士气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因为有了竞争的对手。
如何在组织中引入竞争机制
尽管员工的竞争心理对于激励员工非常重要,但是在组织当中引入竞争机制却并非易事。有些管理者认为,只要通过物质利益来刺激员工就算是引入了竞争机制,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在组织实践中,管理者需要根据竞争的特点和工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才能真正引入竞争机制。
诱发员工的“逞能”欲望。在工作中,有些员工出于种种原因,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露”的状态,如何诱发这类员工的“逞能”欲望?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员工完成某项工作之前就给予其恰当的刺激或鼓励,使其对该项工作的完成产生强烈的欲望。这样一来,其求胜心理必然会被成功的意识所支配,从而能够乐于接受任务并竭尽全力地完成。
强化员工的荣辱意识,激发员工的自尊心。员工自尊心的表现程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自大型、自勉型和自卑型。对于第一种人来说,他们的荣辱感极强,甚至表现为只能受荣而不能受辱,并且他们的荣辱感往往带有强烈的嫉妒色彩,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以防止极端情况发生。对于第二种人来说,其荣辱意识也比较强,只需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而对于第三种人,管理者必须通过教育、启发等各种办法来激发其自尊心,尤其是要引导其认识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给予员工充分的竞争机会。在员工中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做到人尽其才,发展团队的事业。为此,管理者必须为员工提供各种竞争的条件,尤其是要给每个人充分的竞争机会。这些机会主要包括人尽其用的机会、将功补过的机会、培训的机会及获得提拔的机会等。
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既然是竞争,就必然会有“优劣”和“输赢”之分。如何对“优劣”、“输赢”进行奖惩,是建立竞争机制的核心所在。在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过程中,饱受争议的一条就是“末位淘汰法”。末位淘汰能给员工以巨大的压力,在员工间产生竞争氛围。在末位淘汰法的压力下,员工为了免遭淘汰,就会加倍努力工作。但是,在进行末位淘汰时,管理者必须注意公平和合理,否则就会在公司内部制造恐慌,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
创造性地营造心理危机感
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给员工营造一种“危机感”,以此来刺激员工的斗志。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危机”不是一种意外,而是一种必然,企业的成长正是在不断地战胜危机中实现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说:“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美国康乃尔大学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青蛙试验”。试验人员把一只健壮的青蛙投入热水锅中,青蛙马上就感到了危险,拼命一纵便跳出了水锅。
试验人员又把该青蛙投入冷水锅中,然后慢慢加热。
开始时,青蛙毫无戒备。一段时间以后,锅里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而青蛙在缓慢的变化中却没有感受到危险。最后,一只活蹦乱跳的健壮青蛙竟活活地给煮死了。
大凡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有超世之才,还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知名企业无不把“危机感”作为激励企业员工和促使企业萌发创新理念的源动力,每分每秒都有被淘汰的思想意识。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能基业常青,其核心经营之道就是“未雨绸缪”。华为总裁任正非在事业发展的高峰之时,以“华为的冬天”来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百事可乐公司的负责人韦瑟鲁普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论,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会来临,“末日”似乎不远,以此激发员工不断积极向上的斗志,并要求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5%以上。比尔·盖茨也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当微软公司利润增长率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的水平,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公司发展的源动力。微软公司著名的口号是“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这正是危机意识的体现。
“与其被动地应付危机,不如主动制造危机,居安思危。”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曾说:“危机是创造出来的,要做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003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几乎突破800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70%。然而,在这样的业绩面前,无论是张瑞敏,还是海尔公司的普通员工,他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荣誉和业绩,而是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带给他们的压力和挑战。
早在1998年,海尔公司的年营业额接近200亿元的时候,张瑞敏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推倒企业内部的“墙”,让每一个员工都像他一样充分感受到市场的竞争力。那一年,张瑞敏引用了两个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998年9月8日,张瑞敏开始在海尔公司内部推行“内部模拟市场”,让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进行商业结算,下道工序变成上道工序的市场。他打破原来的管理框架,至2002年底,先后调整组织结构达四十余次。2000年,张瑞敏将“内部模拟市场”的概念探索成为“SBU理论”(StrategicalBusinessUnit的缩写,即策略事业单位)。他的企业管理理想是把每一名员工都变成一个合格的“小老板”,并让这些“小老板”们亲身感受到市场的压力。
海尔公司的高速发展及不断地在国内外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给人以“盛世海尔”的印象。几年前,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话在企业界广为流传,也许正是这种危机意识造就了今天的海尔。
人的进取精神常常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被硬逼出来的,人的创造能力也常常是在大敌当前的困境中锻炼出来的。由此看来,通过危机来激发员工的斗志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艾柯卡就是一个善于利用危机大做文章的人。他指出:“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或对手的力量危及自身的生存时,就可以用不死即生的方法来激励员工,而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常说的危机刺激法。”
危机刺激法的具体方法有如下一些。
必须将目前的危机状况告诉企业全体员工,目的在于使员工有大难临头的危机感。
必须有不战即亡的表示,断绝员工的其他念头。
调动员工的情绪,使大家无所畏惧,同时也要让大家齐心协力,爆发出平时没有的力量。
寻找危机突破点,将力量集中于此,让大家憋足劲突破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