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名武,齐国人。因为他精通兵法受到吴王阖闾的接见。阖闾说:“您的十三篇兵书我都看过了,可以用来小规模地试着指挥军队吗?”孙子回答说:“可以。”阖闾说:“可以用妇女试验吗?”孙子回答说:“可以。”于是阖闾叫出宫中美女,共约百八十人,请孙子演练。
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阖闾最宠爱的两位侍妾分别担任各队队长,让所有的美女都拿一支戟。然后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背吗?”宫女们回答说:“知道。”孙子说:“我说向前,你们就看心口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左,你们就看左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右,你们就看右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后,你们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宫女们答道:“是。”号令宣布完毕,于是摆好斧铖等刑具,旋即又把已经宣布的号令多次重复地交待清楚。就击鼓发令,叫她们向右,宫女们都哈哈大笑。
孙子说:“纪律还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又多次重复地交待清楚,然后击鼓发令让她们向左,宫女们又都哈哈大笑。孙子说:“纪律弄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现在既然讲得清清楚楚,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于是就要杀左、右两队的队长。
吴王正在台上观看,见孙子要杀自己的爱妾,大吃一惊。急忙派使臣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用兵了,我要没了这两个侍妾,吃起东西来也不香甜,希望你不要杀她们。”孙子回答说:“我已经接受命令为将,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然后按顺序任用两队第二人为队长。
孙子再次击鼓发令,宫女们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站起都符合号令和纪律的要求,再没有人敢出声。于是孙子便派使臣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台来验察她们的演习,现在任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也办得到啊。”
吴王回复使臣说:“让将军停止演练,回馆舍休息。我不愿下去察看了。”孙子感叹地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军事理论,却不能让我付诸实践。”吴王阖闾于是知道了孙子善于用兵,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后来,吴国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攻克郢都,向北威震齐国和晋国,在诸侯各国名声赫赫,这其中,都有孙子的功劳啊!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智慧心得】
树立威信,才能更好的工作
孙武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国因为重用孙武而雄踞一方。他所撰写的兵书,也成为后世治军打仗的理论依据。但是,他在获取军事指挥权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那就是威信不足。其实,这种困难也是很多人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年轻才俊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会让人不屑一顾;一个人由基层平步青云,初次执掌权柄,会受到老员工的轻视。很显然,威信的缺失,就会政令不通,工作无法开展;威信的缺失,会使正确的建议主张无法推行。因此,一个人只有首先树立威信,才能扫除今后工作的障碍。可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立威的方式却各不相同。
树立威信第一法:适度顶撞上司,在职权范围内树立绝对威信。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官大一级压死人”。倘若你是单位的中层领导,这种体会就更加深刻。由于你的上面婆婆众多,他们会随时对你指手画脚,如果你一味盲从,就会让你在下属面前颜面尽失,他们会觉得我们的领导只不过是个传声筒,他下达的命令不急于执行,说不定一会儿会被哪位顶头上司给否决了。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周亚夫统领军队驻扎在细柳营,随时准备与叛军进行激战。而正在这时,皇帝来检阅军队,其他的将领皆纷纷停止操练、备战,组织部队接受检阅。只有到了周亚夫的营地,所有人员仍处于临战状态,没有因为皇帝的到来而掉以轻心,改变军事计划。周亚夫的举动不仅赢得了皇帝的赞许,更树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所以,他指挥的军队才能够在以后的战斗中协调统一,所向披靡。
树立威信第二法:树立反面典型,杀鸡儆猴。当大家不知道尊重你的权威的时候,即使三令五申也是白费口舌的。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抓住一个反面典型严厉处罚,暗示属下,不服从命令,藐视规章制度就是这个下场。
当年齐景公任命司马穰苴为将军,以抵御晋国的入侵。司马穰苴提出:“我出身卑贱,您把我从平民百姓中提拔出来做大夫,士兵和百姓都不会信服,这是因为人微权轻啊!希望您派自己的宠臣担任监军。”齐景公于是就派自己的宠臣庄贾担任监军。然后司马穰苴与庄贾约定,明天中午在军门相见。庄贾根本没有把司马穰苴放在眼里,第二天日已偏西才大摇大摆地赶到军营,司马穰苴毫不客气地将他斩首。这一举动令全军将士对司马穰苴另眼相看,个个唯统帅马首是瞻。结果还未交战,晋国就急忙撤军了。
树立威信第三法:退居幕后,引进权威。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虽然十分有效,但是,有时也容易造成内部矛盾的激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你就不能急于树立自己的权威,而是要把自己的主张通过其他权威者进行发布,等到日后你的方案获得成功,才能得到认可,权威自然而然就树立起来了。
这种方法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却又不属于管理阶层的人最为适合。因为这种人无法用行政处罚的办法树立威信,而且他最终的目的也不在于日后的工作管理,往往仅局限在议案主张的通过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主张议案直接呈报给上司,得到上司的肯定以后,再以他的名义发布讨论,这样遇到的阻力就会小得多。
树立威信第四法:制服反对派的意见领袖。当一个人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对,而这些反对派有自己的领袖和权威人士。擒贼先擒王,只要先将意见领袖说服,就等于抬高了自己,使原来支持自己的人信念更加坚定,反对自己的人也会随之转变观念。
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自强图存,决定实行胡服骑射制度。但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朝廷内外的抵触情绪很大。赵武灵王知道自己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作为改革领袖的威望还是不够的。
为此,他决定首先说服反对派的领袖公子成,让人们觉得连公子成这么强硬的反对派都赞成胡服骑射,想必这种政策是正确的。于是,赵武灵王亲自登门拜访公子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让这个保守派领袖心悦诚服地赞成改革,带头改易服饰。这样一来,改革的阻力变小了,推行起来也就极为容易了。因此,“招安”反对派的意见领袖,是最理想的树立威信法。这样做既可以事半功倍,又能够保存实力,不至于出现流血冲突。
树立威信第五法:用成功和胜利来树立威信。尽管一个人的提议和主张完全正确,无懈可击,可是由于威信不够,总会有人找出各种凭空捏造的理由和论据来加以驳斥;尽管一个人的能力超群,足以担当重任,可总会有人从中作梗,蛊惑人心,使你丧失已有的威信。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建议与主张的正确与否,能力的有无,最有说服力量的还是事实。所以有时候,用成功来树立威信、验证自己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东晋末年,刘裕掌握了朝中大权之后,就着手策划声势浩大的北伐,准备进攻实力强大的后秦。当时很多人主张放弃北伐,因为以晋国的实力来看,即使夺取后秦的土地和政权,也没有足够兵力去把守。果不出所料,刘裕灭了后秦之后,由于没有兵力把守,没过多久,刚刚夺得的土地又被当地的割据政权轻而易举地夺走,轰轰烈烈的北伐只落得个水中捞月。刘裕对此却并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的真实目的不在收复失地上。原来刘裕早有代晋自立的野心,只是觉得自己出身卑微,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士族中缺乏威信,如果贸然行动,不会有人拥护。思虑再三,刘裕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战场上的胜利来树立威信。
刘裕也真是不虚此行,此次北伐,虽然没有夺取尺寸之地,却一改以往东晋在南北对峙中的颓势,使他成了士族心目中的救世主。大家觉得只有刘裕才能最终改变晋国在军事上被动防守的局面,只有刘裕才能驱走笼罩在晋国上空亡国的阴霾。刘裕见时机成熟,就派人“劝说”刚刚即位的晋恭帝禅位,他就在一片拥戴声中做了皇帝。
在领导工作中,树立威信是十分必要的。树立威信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但方法之间并非有绝对的界限,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相互结合,交叉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