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一日一鉴
3065300000005

第5章 蔺相如顾全大局

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任赵国的大将,领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廉颇凭着他的勇气闻名于诸侯。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了这事,派人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请求换这块璧。赵王与廉颇等众大臣左右为难:把璧给秦国吧,又恐怕不能得到秦国的城池,白白地受骗;若不给,又担心秦国发兵攻打赵国。所以,对策迟迟定不下来,想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去答复的人,一时也没找到。这时,宦官头领缪贤就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经过考核,赵王对蔺相如的才智表示认可,就派他护送和氏璧西行到秦国。

秦王接见了蔺相如,但是并没有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接待他。秦王只是一味地把玩和氏璧,闭口不谈交换城池之事。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交换的诚意,就上前说:“这璧上有点小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趁机拿过璧,倒退几步站住,靠着殿柱怒发冲冠地对秦王说:“赵王在派我出使之前,先斋戒五天,并在朝廷上拜送了国书。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现在我出使贵国,大王礼节甚为傲慢,我看大王没有诚意把十五座城池交付给赵国,所以我又重新取回了和氏璧。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颅今天就跟这块璧一起撞碎在殿柱上了!”说完,蔺相如举着璧,准备向殿柱撞去。

秦王害怕他撞碎和氏璧,于是婉言道歉,并答应先斋戒五天,再进行交换。蔺相如利用秦王斋戒的时间,派他的随从偷偷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等到交换的日子到来,蔺相如在秦国的宫殿上,凭借出色的口才揭露了秦王的阴谋,使得秦王找不到任何加害他的借口,最后只好放他回国。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就任命他为上大夫。后来,蔺相如又因为在秦、赵的渑池大会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这下可激怒了廉颇,他气愤地说:“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拔寨的大功;而蔺相如仅凭着口舌立了点功,却位列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并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了廉颇的话后,每逢上朝时常常推托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后来蔺相如出门只要远远地望见廉颇,就调转车头绕道回避。蔺相如的门客们看不过去了,他们对蔺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现在您和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说了一些无礼的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平常的人对此尚且会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用,请让我们走吧!”

蔺相如平静地说:“诸位看廉将军的威风比秦王怎么样?”门客们回答说:“自然不如秦王。”

蔺相如说:“凭着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公开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然才能低,难道会惧怕廉将军吗?但我想到,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施加武力,只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将军,文有我蔺相如。现在假如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同存。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头啊!”

后来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非常惭愧,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蔺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之人,不知道您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智慧心得】

为人当识大体,不可陷入意气之争

虽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现实世界里,并非所有的合作者,所有的同事都能成为意气相投的兄弟手足。一方面,人们之间性格的差异,工作中的磕磕碰碰很可能使彼此间的相处十分困难;另一方面,面对有限的利益和荣誉,产生的竞争和嫉妒之心,也会成为建立融洽关系的障碍。这些都属于人之常情,不必刻意去追求尽善尽美。但是,历史反复证明:一旦政权内部的成员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就会导致集体战斗力的下降,并且会给敌人带来可乘之机。春秋时期的鲁国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同属鲁国宗室,本应该合力同心,共同对付觊觎鲁国国土的周边强国。可是,三氏却为了一己私利相互攻伐,瓜分国土,直闹得鲁国民生凋敝,国力衰弱,最后被楚国吞并。

经过安史之乱的大唐王朝已经元气大伤,本来应该借助宝贵的和平环境,朝臣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重振国威。但是,朝臣李德裕、牛僧孺却因为私人恩怨各自广结朋党,相互倾轧,导致人事更迭,政策多变,使大唐丧失了最后一次复兴的良机。最可笑的还要算南明政权。明朝都城陷落以后,宗室子弟急于混水摸鱼,纷纷自立门户,裂土称王。当清军南下时,他们不仅没有做到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反而继续钩心斗角,结果相继沦落为亡国奴。

即使抛开集体的利益不谈,这种你死我活的意气之争对于个人也没有什么好处。两个人相互争斗到一定程度,难免要采取不理智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超出法律和道德的界限的时候,就难免要落个悲惨的结局。因为这种争斗既不是为了坚持真理,也不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更谈不上为了正义,所以他们的悲剧不会赢得人们的丝毫同情和尊重,只能作为后世的教训或者笑柄罢了。

蜀国的魏延和杨仪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作为武将的魏延,智勇兼备,战功不在关羽、张飞之下。身为长史的杨仪也非寻常之辈,刘备同他“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但是就是这样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却势同水火,常常发生激烈的争执,幸有诸葛亮从中调解,才不至于闹得不可收拾。但是,等到诸葛亮病殁,魏延和杨仪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将魏延逼上反叛之路,被杨仪派遣的马岱追上杀死。马岱将魏延的首级献给杨仪后,杨仪竟然一边用脚踢,一边大骂:“庸奴!还能作恶吗?”魏延死了以后,杨仪又开始与蒋琬、费祎为敌,终因结怨太多,落个被迫自杀的下场。

那么,如何妥善处理私人恩怨与合作共事之间的矛盾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像廉颇、蔺相如一样彻底化解怨恨,“相逢一笑泯恩仇”,成为生活中的朋友,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但是,这种理想化模式的出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其中一方保持清醒,在矛盾将要激化的时候,能够主动退让,而另一方又勇于反省,过而能改,不会做出得寸进尺的事来。东汉名将贾复的部将在颖川杀人,太守寇恂依法将其处斩,贾复认为这是寇恂在故意侮辱他,深以为耻。一次路过颖川,告诉左右说:“这次见到寇恂一定要亲手杀了他。”寇恂知道以后,决定回避贾复。

他的外甥谷崇以为舅舅害怕贾复,就请求带着宝剑在身边保护。寇恂说:“不是这样。过去蔺相如不害怕秦王而避让廉颇,是为了国家呀。”于是命令治下各县准备酒食招待贾复的队伍。然后寇恂出来迎接,半路又称病返回。贾复想带兵追赶,将士们却都喝醉了,只好作罢。后来,光武帝亲自为二人调解,告诉贾复国事未平,不可意气用事,最后二人尽释前嫌,成为挚友,共同辅佐光武帝,实现中兴大业。

如果两个人个性相似,谁都不肯率先放下架子,主动做出和好的姿态,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首先是双方保持清醒,正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这一矛盾扩大将会带来的危害。进而将生活与工作划分得泾渭分明,绝对不会做出公报私仇,或因私废公的事来。像西汉开国功臣萧何与曹参,二人无论在才能上,还是在功劳上都处于伯仲之间。西汉君臣就曾经为确定两人的功劳谁为第一,谁为第二伤透了脑筋。

这样的人中翘楚,本应英雄相惜,可是两人的私交却一直不好,甚至势同水火。但这只是在私下相处中出现的不快,在公事方面,史书中从没有出现过关于两人正面冲突的记载。后来,曹参得知萧何去世,马上嘱咐手下做好准备,说自己要出任丞相了。这除了曹参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外,还因为曹参知道在萧何心目中,自己是能够继承发扬萧何施政方针的最佳人选。而萧何决不会因为和自己私交不好而放弃举荐自己的。果然,萧何在临死之际,亲自向皇帝推荐曹参接替自己的位置。最后,曹参顺利接任丞相的职位,并继续推行萧何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西汉政权在平稳中前进,为以后的文景之治树立了典范,对汉武帝时期的国富民强也有着奠基之功。

人与人之间一旦出现矛盾裂痕,有时真的很难弥补。特别是让两个积怨甚深的人在一起合作,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如果为了泄一己私愤而损害集体利益,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又会受到怎样的良心谴责?更何况,团队、集体往往是承载个人利益与荣誉的航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在集体,就应该相互团结,合作共进。一旦出现矛盾和摩擦,也应该顾全大局,不能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