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古国志
3066700000028

第28章 中南古国(7)

共工有个大臣叫作相柳,据说他长着九头蛇身,所过之处就会变为寸草不生的沼泽。大禹杀死相柳,想用土壤来填平沼泽。但是这沼泽深不见底,土壤全部塌下去了。于是大禹只好把这些沼泽开辟为池塘,在附近修建神坛来镇压妖魔。当然,这些记载我们都只能当作神话记载,背后所反映的是我们的先人与大自然斗争的历史。此后共国的事迹一直没有记载(甲骨文的“龚”可能是共国),一直到西周末年,共国出了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共伯和。这个共伯和为什么充满争议呢?我们知道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前,中国历史有确切的纪年是前841年,这还要归功于太史公的《十二诸侯年表》。这个前841年比较特殊,原来在这年周厉王被“国人暴动”所驱逐,接下来的是共和行政。

那么这个“共和行政”究竟是什么就存在争议了。根据《左传》,“共和”指的是“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史记》则进一步指出公卿是指卿士周公和召公联合执政,但《吕氏春秋》、《鲁连子》则认为共和实际上是人名,古本《竹书纪年》甚至认为共伯和篡位,童书业先生则认为“共和”是卫武公(共伯和)和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共伯和就是卫武公也是种有影响力的说法,因为卫武公名字正好也叫和,而且共地后来又属于了卫国,卫武公也是当时的一个牛人。不过也有人认为共伯和是周大臣伯龢父(郭沫若先生)或者师龢父(杨宽先生),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嫌疑。所以我们暂时还是认为共伯和就是共国国君。

周厉王出奔的十四年,共伯和实际上成了周王朝的最高元首。等到周厉王死后,共伯和适时地把王位交给了周厉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自己回到了封地共国,在山水林泉之间养老。巨神共伯和死后,大神卫武公崛起,共国逐渐沦为卫国的附庸。到前722年,郑庄公弟弟共叔段夺位失败,出逃共国。前660年,卫国都城被狄人攻破,那个时候共国已经成为卫国的一个城池了。共国故城据考察可能是在现在辉县市的共山南麓,辉县市现在还有个叫“共姜台”的建筑,当地传说是共伯早亡而其妻共姜住在此台上为他守节,然而根据《毛诗序》的说法共伯则是卫太子,还没有即位就夭折了。《诗经·鄘风·柏舟》据说就是共姜表明心迹的作品。

南燕国、偪国

国名:燕(南燕)

方位:今河南延津

姓:姞

建立:黄帝之子伯鯈建立

灭亡:春秋时期灭于卫国?

主要人物:燕仲父

国名:偪

方位:今河南一带?

姓:姞

建立:?

灭亡:?

主要人物:偪姞

“齐桓公伐戎救燕”的故事脍炙人口,但是吕思勉先生却认为这个“燕”并不是《史记》所说的那个北京一带的燕国,而是河南延津一带的南燕国。理由是在《左传》中的“燕”都指南燕,而北京的燕国却叫“北燕”,很可能在南燕国被埋藏在历史黄沙之后,后人把南燕的故事张冠李戴到了北燕的头上。其实南燕国的历史要比北燕国久远得多,祖先也非常光辉,是黄帝之子伯鯈之后。史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其中有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是也。其中伯鯈就是姞姓,受封在南燕。姞姓后来又有密须国、偪国、卫国孔氏、宋国雍氏等分支。据说周祖后稷的正妻就是南燕的公主,可见南燕与周族很久以前就通婚了,除此之外还有姜姓、妊姓、姒姓等,这几个氏族共为一个集团,互相通婚。

西周建立后,南燕一直是卫国的属国。到春秋时期,因为郑国崛起,影响到了宋、卫两国的利益,宋、卫和郑逐渐产生了冲突。前722年,郑庄公的弟弟叔段篡位失败后逃奔共国,而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则到卫国请求救兵。于是在本年卫国进攻郑国,而郑庄公不甘示弱,带上邾国、鲁国以及天子的军队反攻卫国,从此拉开了诸侯混战的序幕。宋国和卫国是中原两个老牌老大,陈国和蔡国一向唯宋卫是听。所以在前719年,这几个国家又一起进攻郑国,包围了郑国的东门数天而去。但在第二年,郑庄公乘着卫宣公登基,国内局势还没有安稳之机,亲自指挥部队攻打卫国。卫国没做好准备,慌慌张张地派遣小弟南燕抵御郑军。

郑庄公这个人非常狡猾,他派遣三位大夫祭足、原繁、泄驾一人统率一军,大张旗鼓地朝南燕军攻去。同时又派两个儿子世子忽和公子突从制地发兵,趁南燕防备郑国三军的时候,从后方狠狠地偷袭了南燕大兵一把。总算是让郑庄公出了一口鸟气。这场战争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据说还是开创了迂回包抄战术的先河。但南燕还是始终追随着卫国,前699年,此时中原大地上大概分为了两派,郑、鲁、纪是一派,齐、宋、卫是一派,南燕自然是追随卫国,结果这七个国家混战了一次。南燕很不幸又输了,但依然没有改变对卫国的忠诚。前675年,南燕跟着卫国终于惹了一件大事出来。这件事我们之前在讲“苏国”的时候也提到过,周惠王得罪了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五位大夫,结果这五个家伙联合苏子一起叛乱,但被惠王打败了。

于是这几个家伙就去投靠卫国,卫国此时在位的是卫惠公。这个卫惠公之前被大臣赶跑过一次,大臣们当时立了周女生的公子黔牟即位,后来卫惠公复位后黔牟又奔周。所以卫惠公对周天子一直怀恨在心,你老周算个什么鸟?于是带领南燕攻入成周。惠王手上就没多少兵,欺负畿内小国还差不多,但打不过卫国这样一个三流诸侯。周惠王逃到郑国,卫惠公和南燕国君燕仲父则立王子为天子。卫国和南燕的无道行为引起了郑厉公的反感,当然郑国和卫国也算是世仇了,正好借此发挥一下。于是郑厉公就出面和燕仲父商量,想大家都各让一步,天子还是天子,事情不要做太绝了。但是燕仲父仗着有卫惠公撑腰,根本不理睬郑厉公。郑厉公一怒之下绑票了燕仲父,然后联合虢公丑一起攻入王城,帮助周惠王复位。

此后南燕国的事迹没有记载,很可能是之后亡于卫国了。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南燕国有一个宗女嫁给了郑厉公的儿子郑文公,出嫁之前梦见神仙给她一枝兰花,神仙说:“我是你的祖先伯鯈,这枝兰花就送给你做儿子了。兰花的香味在花中第一(当时没有桂花吗),你带着它别人就会像爱它一样爱你。”不久燕姞嫁给郑文公,进行床笫之事的时候郑文公果然送了一枝兰花给燕姞,后来燕姞生下了个儿子就叫作“兰”。在郑文公对儿子大开杀戒的时候,这个公子却因为有晋国的支持而得以最后即位,是为郑穆公。绝代妖姬夏姬就是郑穆公女儿,名相子产是郑穆公孙子。南燕国从此不见史书,后代当以燕为氏,但肯定不如北燕繁盛了。

这里顺便提下偪国。偪国其实没有多少史料记载,只知道存在这样一个姞姓小国,甚至不知道它的地望,只知道可能是南燕国的分支,所以大概也在现在河南一带,也可能和山东台儿庄那个偪阳国有关系。偪国虽然不怎的,但后代却了得。公主偪姞嫁给了晋文公,成为第二夫人,生下了公子驩。因为晋文公的第一夫人文嬴无子,所以公子驩即位,是为晋襄公。之后的晋国国君除了晋成公、景公、厉公三代外,都是晋襄公的后人,直到三家取晋。

邘国

国名:邘(于、盂)

方位:今河南沁阳

姓:姬

建立:周武王次子建立

灭亡:?

我们前面多次提到周文王的儿子除了伯邑考和周武王外,还有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等封国国君,那么周武王除了周成王还有哪些儿子呢?还有四个,分别被分封在邘国、唐国(晋国)、应国、韩国。现在我们就来讲讲武王老二邘家的故事。邘国和扬州一带的邗国容易被混淆,但写法其实是不同的。邘在甲骨文中作“盂”,当时在商都东西各有一个“盂”。《尚书》记载:“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这个“于”就是西“盂”国,因为效忠商纣于文王时期被周所攻灭,周武王或者周成王时代将其分封给武王的次子,建立新邘国。邘国北依太行,南控虎牢,地势险要,初封时国力应较强盛。

国家博物馆有两件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大盂鼎”和“小盂鼎”,其中“大盂鼎”记载了周成王二十三年“盂”受封之事,“小盂鼎”记载了周成王二十五年时“盂”攻伐鬼方有功得到天子赏赐之事。王国维先生认为这个“盂”就是邘国国君,但是这两个鼎却又都出土于陕西省郿县礼村沟岸间,故王老又怀疑邘国的分封其实是在陕西而非河南。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大盂鼎和小盂鼎的“盂”更可能是人名,和邘国没有关系。到春秋初年邘国则似被东迁的郑国吞并,前711年,周桓王和郑庄公交换田地,桓王就从郑国取得了邬、刘、、邘四个城邑的土田,邘国的后人为于氏。邘国故城遗址在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分为东西两城,东城外还有据说是当年邘国人修筑的防洪堤坝,现在叫作“故岭”,比都江堰要早上一千余年呢。

樊国

国名:樊(阳樊)

方位:今河南济源

姓:?

建立:?

灭亡:前654年灭于虢公丑

主要人物:仲山甫、樊皮

我们之前在说昆吾国的时候,说到了祝融八姓的老大己姓始祖叫樊,这个樊建立了昆吾国。樊国和樊的名称有无渊源不得而知,也不知道是何朝何年建立的。周公在分封卫国的时候,曾经赐给卫康叔“殷民七族”,其中也有樊氏。而我们说的樊国在现在的河南济源一带,是成周的畿内国,因为在黄河之北,所以又叫阳樊。第一个出现在史书中的樊国君主是周宣王的卿士樊山甫,樊山谥穆,行仲,所以后世一般称其为樊穆仲、仲山甫。仲山甫是宣王时期的重臣,曾经带领王师帮助齐国筑城。《诗经》中的《烝民》就是大臣尹吉甫为仲山甫送行之作。诗曰:“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遄齐,式遄其归。”端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国语》记载了仲山甫三则故事,第一则是说鲁武公带着长子括和次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欢公子戏,要立公子戏为鲁国的继承人。这时候仲山甫就站出来反对了。他说:“大王立诸侯却让少子当太子,这不是教人做违反常理的事情吗?如果鲁君服从您的命令立少子当太子,那么诸侯也可以争相仿效,这样先王的长子继承制就得不到落实;反过来说,如果鲁君不服从大王的命令被治罪,那么大王这就是自己破坏先王的遗训了!到时候大王治鲁君的罪不行,不治鲁君的罪还是不行,请大王谨慎处理!”但是宣王没有听仲山甫的忠言,强行立公子戏为储君,后来公子戏即位,是为鲁懿公。结果鲁懿公被公子括的儿子伯御所杀,周宣王带兵征鲁,杀死伯御,立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为国君,是为鲁孝公。这样一闹让诸侯对宣王离心了。

第二则故事发生在第一则故事之后,周宣王感觉诸侯对自己意见很大,想找一个有能力的诸侯来协助天子管理诸侯,也就是担任诸侯的伯主。这时候仲山甫出来推荐了长大了的鲁孝公,称其有恭顺的德行。宣王奇怪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仲山甫回答道:“鲁君诚信聪明又尊重长老,赏罚下诏必定不触犯先王的遗训,也不违背过去的成例。”周宣王说:“对啊!这样他就能教导和治理好自己的人民啊!”于是便任命鲁孝公为诸侯伯主。这次周宣王听了仲山甫的意见,果然鲁孝公能够稳定诸侯的局面,周朝东方得以安宁。

第三则故事比较有名,原来周宣王连年与蛮夷开战,以致南方的部队全部丧生。于是宣王在太原地区清查人口想补充兵力和征收税赋,原来在编户齐民之前的时代,国家都是没有统计人口习惯的。这时候仲山甫又出来了,他说:“百姓怎么能清点呢?以前官员各司其职,天子也亲自督促农耕,这样的话不用数都能知道百姓的数量。现在去大肆清查户口,不正是显示人口减少和政事败坏吗?人口减少,诸侯就会对大王疏远;政事败坏,大王的命令将难以实行。无故清查户口是被上天厌恶的啊!”这次周宣王没有听从仲山甫的意见,倒不是周宣王不懂其中的道理,只是如果不清点人口,更难补充兵员和赋税。所以西周王朝实际上是有点饮鸩止渴了,果然宣王将弱点进一步暴露给了诸侯和戎狄,结果宣王的儿子幽王就成了亡国之君。

进入春秋时代,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前655年,樊国国君樊皮居然公然造反,攻打周惠王。但是仅仅在第二年,对周王朝忠心耿耿的虢国国君虢公丑就攻入樊城,生擒了樊皮。樊国大概也因此被并入了周室,并由周室直接管辖。前635年,因为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子带叛乱,襄王又把樊地赐给晋文公。但是樊人不愿意归顺晋国,恼怒的晋文公派兵包围了樊城。樊城大夫仓葛大声喊道:“大王因为贵君布施恩德,所以把樊地赏给贵君,但我们怀念大王的恩德,所以不愿意归附贵国啊!我们都以为贵君要布施恩惠来感化我们,现在却要杀戮我们的百姓,焚毁我们的宗庙,我们怎么敢服从呢?贵君应该征讨的是蛮夷戎狄,怎么能攻打我们这些天子的父兄甥舅呢?”晋文公感慨道:“这是君子的话啊!”于是让樊地人民迁出,使他们依然接受“天子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