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创新”二字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并大力提倡。但“模仿”却很少被人提及,甚至在多数情况下,“模仿”这个词还被贬义化了。殊不知,模仿也是创新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模仿是避免走弯路的捷径。可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不懂模仿就不懂创新。
模仿就是在别人已经创造出了新的事物,但这个事物还不是很完美的时候就开始行动,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比其更加完美的新事物。在模仿的基础上,将某一产品进行持续的改良是非常有效的创新模式,将模仿对象的优点进一步强化,缺点尽量克服或规避,这样就可以开发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微软有很多有代表性的产品,最初的构想和雏形都不是自己想出来的,但微软善于从已有的产品和技术中发现可以拓宽及改进的地方,以此作为突破点,创造自己的优秀产品。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持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微软算不上创新者,顶多是一个成功的模仿者。模仿的东西,如果只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那当然不能是创新。但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就是创新。
当MS-DOS成功的时候,CP/M被人们遗忘了;当Windows成功的时候,施乐和苹果的类似技术无人关注,Excel击垮了Lotus 1-2-3,IE抢了Netscape的风光,Word取代Word star和Word perfect,成为主流的文字处理软件……每个同类产品都被微软注入了新的内容。
微软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互联网渐渐成为我们生活平台的今天,网络新贵Google一夜之间成了互联网的大腕,原来风光无限的微软被人们形容已经“人到中年”,已无活力。这样的形容让微软感到很不舒服。这时的比尔·盖茨又使出了老招数:先模仿、再创新,于是Windows Live出现了。总体来看,Windows Live和Google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
从Windows Live界面可知,其提供的功能有RSS阅读、Blog、E-mail、MSN等,Windows Live也支持Gadgets,Gadgets是可用于多种环境下的小型应用程序,例如,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电子仪器观看本地的天气预报和股市行情。通过Windows Live,用户的朋友、最新信息、电子邮件、搜索,以及所有服务、所有联机时所关心的功能都融为一体推到用户前面,令用户在线工作更加简单快捷。Windows Live的推出很快就让微软站到了互联网的前沿。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根本所在,而许多伟大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模仿不能单纯地模仿,模仿的最终目的还应该是为了创新。
比尔·盖茨自己承认,微软的成功是基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来的。微软之所以是巨人,那是因为它懂得怎样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获取更高的成就。
对许多新创办的企业来说,一开始都是从零做起的。学习是第一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这个学习逐渐把它学为我用,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最后再创新自己的品种,才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足够的成功优势。
每个公司在发展初期,都可以走模仿性创造之路,因为在模仿性创造者开始行动时,市场已经形成,新事物已经被接受。而且通常情况下,此时的市场需求远远超过最先创造者的供应能力。
对企业来说,在模仿中创新是一条安全且高效的途径,因为模仿走的是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哪里有暗礁和危险,早已被前人指明了。任何一个企业,没有人会否认创新的重要性,但当创新付出的代价和成本高于创新所创造的价值时,这样的创新是没有价值的。而一个进行创造性模仿的企业在创新之路上却能够站得更稳、走得更快。
管理界有一句名言:“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在多数人的观念中,模仿似乎不够光明正大,往往背负“抄袭”的恶名,很难与创新画上等号。其实,模仿性创造者并不是通过从最早的创新者手中抢走顾客而成功的;他们服务于先驱者创建的但没有提供很好服务的市场。模仿性创造只是为了满足业已存在的需求,而不是创建一个需求。
模仿是一种创新途径,是对传统“创新”观念的颠覆性理念,只要在模仿中学习和改进以实现跨越式的进步,就是一种创新。
心得:
1.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
2.模仿是一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