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民族大迁徙
3182300000002

第2章 总序

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

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空间因素对历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历史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亲自考察全部空间。即使能够身临其境,也未必能发现特定空间的概貌和特征,所以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测绘技术还不发达、绘制地图相当困难的古代,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地图的运用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图右史”的传统。地方志的前身“图经”就是有图有经,其中的图主要是地图。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图,并形成专门的读史地图集和历史地图集。早在公元3世纪,贾耽就曾按《左传》等书的内容编成《春秋盟会图》。1905年问世的杨守敬所编《水经注图》,采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是历史专题地图的集大成之作。公元1137年刻石的《禹迹图》是贾耽《海内华夷图》的简略版,并且立于州学之内,显然是用于教学。

随着卫星遥感、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进步,人们往往以为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OOGLE MAP(谷歌地图)等精确的遥感图像,地图的作用已经不如以前,甚至可以被取代了,这是一种误解。谷歌地图实际上不是地图,而只是遥感图像,所显示的只是地球表层的实际状况。尽管这些图像精确逼真至极,每个点都可以显示具体的经度和纬度,却无法代替能够综合地、抽象地显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地图。因此,在较大范围的空间内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时,还是需要该区域的普通地图或专题地图,或者相应的电子地图。

何况了解历史所需要的地图并非今天的地图,而是相关时代的地图即历史地图。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那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或多或少会与今天不同。即使自然地理状况变化不大,人文地理要素也必定会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些要素甚至已完全消失,有些要素则当初根本还不存在。这些历史地图必须由研究者按照历史事实和相关的地理状况专门绘制。

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电视台在发布这条消息时就配了一幅地图,使观众知道了它在中国和甘肃省内的位置,也明白了它与甘肃省会兰州以及定西、四川省、白龙江等地名的关系,否则,不熟悉地理的观众往往无法理解有关新闻的意义。要理解历史,更需要配上相应的地图,否则,即使有注释,非专业的读者也不可能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而无法复原出很多今天已经不存在的地名或已经改变了的地形地貌,有不少历史现象就变得难以理解。

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曾选了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根据作者的描述,他是在轮台目送武判官进天山的。今天的轮台离天山数百公里,无论如何看不到天山。但是,如果了解唐朝的轮台是在今乌鲁木齐附近,这个疑问就不存在了。又如,北宋覆灭后,赵构在南京即位,又在金兵的追逼下到达扬州,再渡过长江。如果以为这个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就无法理解当时的军事形势:既然金兵是从北向南进军的,赵构为什么还要从南京北上扬州·实际上,北宋时的南京是今天河南商丘,由此南下,沿着当时的汴渠到达扬州,这样的路线顺理成章。如果将这些内容用地图来显示,标上当时的地名,岂不一目了然·

更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研究成果也能通过地图而明确起来。例如,先师曾详细收集了今河北、山东相邻地区已经发现的考古发现和文化遗址,将它们一一标在地图上,发现其间存在着一片扇形的空白,这一范围内没有公元前4世纪之前的遗址,而这一带正是当时黄河河道的下游。结合周围的地形地貌,先师确定,在黄河两岸筑堤前,河道不受约束,曾经在这一范围内反复摆动,以致人类无法定居。这些情况找不到文献记载,也无法根据今天的地形地貌作出判断,地图却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作者们不是简单地将地图当做插图,而是通过一系列地图提纲挈领,作为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更完整、准确地讲述历史。因此,我们选了四个与地图关系比较密切的专题——疆域和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每个专题都涉及大量古地名和其他地理要素,离开了历史地图,即使增加再多的文字,也未必能帮助读者确立准确的地理坐标,形成完整的空间概念。如果读者鉴定认为行之有效,我们还将扩展到其他专题,形成系列丛书。

承蒙作者们与江苏人民出版社推我为主编,在本书出版之际,我必须说明我做的工作:与作者、编辑讨论确定了本书的主题和各个专题,对全书的体例,特别是地图的运用提出了要求,对各书的内容和结构提出一些意见,并写了这篇序。

201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