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理景观
3224900000025

第25章 华夏谜题篇(4)

张守节《史记正义》引《伪孔传》日:“‘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位,故称焉。”意思是说,全国既分为四个区域,就在东西南北四个区域中各选一个名山作为代表,称之为岳。《尚书》中也只有东南西北四岳,而无五岳之称。《史记·五帝本纪》引《尚书·尧典》,记述尧以治水和禅位询问四岳之官,当舜即将接替尧的职权时,则巡狩四岳之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在记述完这四岳以后,又在里边加上这么一句:“中岳,嵩高也”,“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五岳的概念,这时才较为明确地出现。

五岳的名称,始见于《周礼·大宗伯》和《大司乐》,但它并没有说明五岳是哪几座大山。《史记》才定为岱宗(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这五个确定的大山,但五岳到底是指哪几座山,历来却是众说纷纭。

《尔雅》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把黄河南面的华山,西面的吴山(即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东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恒山,长江南面的衡山,视为五岳。

同是《尔雅》,又出现了第二种说法: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霍山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北五里,又叫天柱山。郑玄注《周礼·大司乐》中的四镇五岳,把岱、衡、华、岳、恒作为五岳,同《尔雅》前一说;《大宗伯》则据《尔雅》的第二说,以泰、华、霍、恒、嵩为五岳。唐代的贾公彦为此作疏时则说:《大宗伯》之注中的五岳是据东都而言的,《大司乐》之注中的五岳是据西都而言的。但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

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根据《汉代学术史略》考证,则又有与上述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秦始皇时尚无现在的所谓“五岳”的说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天下名山大川整理一遍,以旧时秦国的门户崤山为界,定其东边的五座名山分别是太室、恒山、泰山、会稽、湘山;其西边七座名山分别是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山、鸿冢、渎山。今天的所谓“五岳”,还分散在东西两边。

汉代,讲黄帝故事的申公说:“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太山、东莱。”这五大名山都是黄帝常游的地方,华山在今陕西,首山在今山西,太室在今河南,泰山和东莱在今山东,都在黄河流域。由于这样的分配法没有按汉代疆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所以汉武帝另行分配,以太室为中岳,泰山为东岳,安徽的天柱山为南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用来显示国土的强大。后来因为安徽位置还不太“南”,所以又改以湖南的衡山为南岳。

统治阶级划分的名山大川,往往是出于加强统治,显示国力的目的,所以任意改动,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纠缠不清的“五岳之谜”。

喜马拉雅山与台湾岛的植被为何同缘

台湾岛的中央山脉与大陆的喜马拉雅山相距数千里,且有一道海峡相隔,然而它们的植被却有许多是相同的,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察和研究,在3000万年前的早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脉与台湾岛不定期地沉沦在汪洋大海之下。恰恰是第三纪中晚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处在欧亚板块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地和东缘的台湾岛,在印度板块向北和与之形成互动的太平洋板块向西北的俯冲下,同时迅速仰翘起,一起脱海而出,成为中华大地新生的两个“孪生兄弟”。

当时台湾岛处于我国东部的湿润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其逐渐成陆和与大陆连接的过程中,密布于福建沿岸低地的热带及亚热带森林首先覆盖了这片光裸的土地。而迅速隆起的喜马拉雅山地则将古地中海推向西方,位于其北山峦起伏的青藏高原古地中海海岸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植被,也将喜马拉雅新生陆地打扮一新。然而,由于新第三纪的海浸,形成80海里的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分割开来,台湾岛植物在其特定的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而喜马拉雅山区则持续快速隆升,并逐步吸纳了古老的高原山地植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山地植物世界。

台湾岛森林的主要组建树种香樟、红楠、厚壳桂、刺栲、青钩栲、印度栲、赤皮青冈、岭南青冈等,许多种也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地。表现最为典型的相似景象出现在位于中央山脉的合欢山。从低到高,依次是常绿阔叶林、铁杉林和冷杉林,简直就是东喜马拉雅山地的垂直带。

合欢山的森林分布怎么会与东喜马拉雅山地无任何区别呢?如果说某一个树种或某一森林群落从大陆迁移到台湾岛,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么一大片山地森林垂直与东喜马拉雅山如此之相似,真叫人难以想象。

在海拔2200米的高度附近,生长着一株株高逾20米的巨树,一层层枝叶在通直的树干上水平展开,如同一把把巨伞撑在蓝天下,这就是文献中所记载的台湾岛铁杉林。它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地,是中华铁杉的变种。但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这种仅生长在大陆西南海拔较高的凉爽地带的树种,是怎样经过广阔的亚热带平原和汪洋大海来到台湾岛的呢?

杜鹃、马先蒿与龙胆本来就是喜马拉雅与横断山脉的特色,玉山蔷薇是广布青藏高原绢毛蔷薇的变种,马五万、小檗、乌头、女娄菜、报克、白珠、忍冬等属组成的高山植物群落都与喜马拉雅山无任何区别。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满山竟有一些地道的喜马拉雅植物,如长于岩隙中叶面被满绒毛的尼泊尔香青,从其名字就可知道它的喜马拉雅原籍。再比如玄参科的打绣球,原为喜马拉雅山地特有单种属植物,竟然也千里迢迢来此落户。如此之多的高山植物究竟何时,又怎样迁下高山,穿过广阔的华南亚热带平原山地,再越过台湾岛海峡迁居到台湾岛中央山脉的呢?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拿出一个让人非常信服的回答。

不过,雪山的冰川痕迹,也许是解开植物的迁移之谜的一把钥匙。从植物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喜马拉雅山地植物只有在第四纪冰期、全球气候变冷时,才有可能逐步迁移到低海地区,并在这一时期,因为两极冰川扩展,海平面下降,台湾岛海峡与大陆相连,这些植物继而越过海峡,迁居台湾岛。但这毕竟仅是一种分析。地质与地理学家也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来证明中国东部第四纪究竟出现了几次冰期,冰期时气温到底低到什么程度。这也难怪,毕竟我国东部没有太高的山地,自然留不下令人信服的、确凿的冰川活动证据。

中国的魔鬼三角之谜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雨季来临的时候,它碧波千层,天水相连,渺无边际。在它的北部,有一处令当地渔民船工闻风色变的神秘三角地带,这便是被称为“魔鬼三角区”的老爷庙水域。

老爷庙水域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省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在湖东岸上有一座破旧的庙宇,称老爷庙,水域由此得名。多少年来,无法统计在这块水域里有多少船沉没。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水域已有100多条船只神秘地葬身湖底,数十位船工的生命被狂嗥的浊水吞噬。

美丽的鄱阳湖果真有这么诡谲凶残的水域吗?我们不妨回溯一下出事记载:

20世纪60年代初,从松门山出发的一条渔船北去老爷庙,船行不远便消失在岸边送行的老百姓的目光中,突然沉入湖底,十多条人命被吞噬。

1985年3月15日,一艘载重25吨,编号“饶机41838号”的船舶,凌晨6时半在老爷庙以南约3公里处的浊浪中沉没。

同年8月3日,江西进贤县航运公司的两艘各为20吨的船只,也在老爷庙处先后莫名地葬身湖底。同一天中,同在此处遭此厄运的还有另外12条船只。

又是同年9月,一艘来自安徽省的运载竹木的机动船在老爷庙以北附近突然笛熄船沉,岸上行人目睹船手们抱着竹木狂呼救命,一个个逃到岸上后吓得魂不附体。转身望去,湖面上浊浪翻滚。

1985年,在此沉没的船舶有20多条。

1988年,据都昌县航监站负责人透露,又有10条以上的船只在此水域沉没。显而易见,老爷庙沉船事出有因,绝非偶然。

很难说老爷庙建立的确切年代。传说,元末年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一次,朱元璋遭受困顿逃亡,遇上一老神仙。老神仙便派遣一只乌龟将朱元璋救至老爷庙处。朱元璋从此时来运转,后来终于打败了陈友谅,当上了皇帝。当地的老百姓为了感谢救人命的乌龟,便在湖岸边的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庙宇,称“老爷庙”。

打这之后,船行此地,渔民们便站立船头,遥望着老爷庙,宰杀随船带来的公鸡,用鸡血滴于湖水之中,以祭乌龟。不宰杀公鸡或不烧香拜佛者,将遭到船没人亡之灾,这似乎已成为当地人的习俗。然而烧香磕头,宰杀公鸡等并未改变渔民们的悲惨命运,沉船翻舟之事依然从未间断过,而且日趋频繁,老爷庙水域对渔民来说简直就是“鬼门关”。

迷信自然不可信。那么,在这波浪咆哮的水域下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一起意外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世纪70年代中期,某天黄昏曾有人在鄱阳湖西部地区目睹一块呈圆盘状的发光体在天空游动,长达八九分钟之久。当地曾将此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而有关部门亦未能作出清楚的解释。

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般在湖底运动,导致沉船不断。问题似乎越变越令人不可捉摸,然而“魔鬼三角”之谜究竟是什么?湖水底下到底有何种鬼蜮出没?已成为亟待解开的谜团。

为了解开老爷庙水域神秘沉船之谜,江西省气象科研人员1985年初组成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在老爷庙附近设立了三座气象观测站,对该水域的气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

从搜集到的20多万个原始气象数据看,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的一个少有的大风区。全年平均两天中就有一天属大风日,也就是说每两天就有一天风力达到六级。老爷庙水域的最大风力达八级,风速可达每小时六七十公里,在鄱阳湖,乃至江西省是风速最高的。

从当地历年来保存的气象资料中,已显示出这块水域的频繁大风在历史上就存在过。这与20世纪70年代“飞碟”的传说并无干系。那么,老爷庙水域的大风何以如此之大,且持续时间如此之长?

多少年来杀鸡烧香、磕头膜拜的渔民们不会知道,这水域的地形特点,给风力提供了一处极为理想的加速条件。在一年的观测中,科研人员没有发现有其他神秘之物的作用,却发现风景秀丽的庐山充当了大风的“罪魁祸首”。

老爷庙水域最宽处为15公里,最窄处仅有3公里。而这3公里的水面就位于老爷庙附近。在这条全长24公里水域的西北面,傲然耸立着“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庐山海拔1400多米,其走向与老爷庙北部的湖口水道平行,离鄱阳湖平均距离仅5公里。庐山东南峰峦为风速加快提供了天然条件。当气流自北面南下时,即刮北风时,庐山的东南面峰峦使气流受到压缩。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的加速由此开始,当流向仅宽约3公里的老爷庙处时,风速达到最大值,狂风怒吼着扑来。就如同我们在空旷的地带没有感觉,而经过狭窄的小巷顿感风阵阵吹来一样,“狭管效应”的结果加快了风速。

无风不起浪,波浪的冲击力是强大的。经计算,鄱阳湖水面刮6级大风时,也就是属大风日,波浪高达2米。而此时每平方米的船体将遭到6吨冲压力的冲击。也就是说,一艘载重量20吨的船舶,其船侧面积按20平方米计算,波浪对其的冲击力则达到120吨,超出船重量的五倍。

狂浪大风使这块神秘水域沉船频繁。在这块水域中,风浪最为肆虐的多发生在一块呈三角形状的大水面上,约占整个水域面积的70%左右。据调查显示:船舶沉没时,大多数都是风起浪激作用的结果。近几年间,每年均有十多条船由此沉没或被浪击毁。

但是,老爷庙水域的“魔三角”之谜还是没有完全解开。因为这里面所涉及水域底部的地形状态等依然无人去观测,而这不属于气象科研人员研究的范畴。这一切,都有待于今后的探索研究。

母亲河源自何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留下的著名诗句。它形象地描绘了黄河雄伟的风姿、磅礴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横贯中华大地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

黄河源地究竟在哪里?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曾对黄河的发源地进行了多次探索。然而,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一般都只到达星宿海一带。历史文献中记载有星宿海“小泉亿万,不可胜数,如天上的星”。星宿海,藏语叫“错岔”,意为花海子,即大片沼泽及许多小湖组成的低洼滩地。这里密密的短草成堆状散布在水中,枯叶烂根年年积累,形如表面松软的沼泽地带,行经其上,极易下陷。“星宿海”并不是真正的黄河源。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多次派出河源查勘队,历经千辛万苦,寻找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