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研究
3272800000026

第26章 参考文献(1)

【1】敖汀. 试论税务监督.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白华. 构筑基于财权的财务基础理论体系.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3】白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审计收费角度的考察. 财贸研究,2007(1)

【4】蔡春、黄益建、赵莎. 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05(2)

【5】蔡卫星、高明华. 审计委员会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南开管理评论,2009(4)

【6】常健、饶常林.完善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法律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内部参考资料--民商法学,2001(11)

【7】常健、饶常林. 完善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法律思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1(3)

【8】陈胜蓝、魏明海. 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陈志武. 从世纪星源告《财经》杂志名誉侵权案谈财经新闻自由. 2006,来自:http://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1024/46971_2.html

【10】陈毓圭. 对会计监督的几点看法. 会计研究,1995(6)

【11】陈维政.美日德企业监督模式比较.中国改革,1996(6)

【12】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紊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财会通讯,2004(1)

【13】程新生、孙利军、耿伟雯.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当代财经,2007(2)

【14】邓成芳.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构建. 北方经贸,2004(11)

【15】董丹.论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吉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

【16】段晓旭.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研究. 天津财经学院优秀硕士论文,2004

【17】杜胜利. CFO职能及其演变—关于CFO职憾的中外调查对比研究. 财政研究,2004(11)

【18】戴思勤.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监督制度研究.湖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7

【19】傅蕴英.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基于审计意见的研究. 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4

【20】傅黎瑛.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问题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 23(2)

【21】高学礼. 浅议公司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6)

【22】高淑云. 制度创新———国企监督中的稽查特派员制度.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 (1)

【23】干胜道. 所有者财务论. 西南财经出版社,1998

【24】耿建新、续芹、李跃然. 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证据. 审计研究, 2006(1)

【25】管考磊、刘剑超.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关系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

【26】郭复初. 现代财务理论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7】郭复初. 财务新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8】郭慧.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证券主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29】顾理平.新闻法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0】顾湘梅. 寻求舆论监督与市场安全的制衡点—简析国外财经报道之控制. 中国记者,2002(4)

【31】何自力. 公司治理:理论、机制和模式.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2】贺长元.完善公司治理关键:监事会职能的重新定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

【33】贺颖奇、陈佳俊. 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 审计研究,2006(4)

【34】胡勤勤、沈艺峰.独立外部董事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世界经济,2002(7)

【35】胡奕明、唐松莲. 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 管理世界,2008(9)

【36】胡少华.财务总监制的内涵及其对于国有企业的意义.网络财富,2009(3)

【37】胡继荣. 基于ERM框架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2009,12(2)

【38】洪剑峭、方军雄. 审计委员会制度与盈余质量的改善.南开管理评论,2009,12(4)

【39】金德环、王俊. 上市公司信息霹雳与个股异常波动相关性研究. 财经研究,2008(3)

【40】蒋科. 强化上市公司监事会功能机制研究,湖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4

【41】刘力、马贤明. 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8(7)

【42】刘力云. 审计委员会制度述评. 审计研究,2000(3)

【43】刘锦恒、曹湘平.浅析公司财务总监制度.财会研究,2007,(1)

【44】刘红梅.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影响. 生产力研究,2002(6)

【45】刘善敏. 监事会独立性与监督功能的实证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2008(8)

【46】李明辉. 对完善上市公司监事财务监督制度的思考. 审计研究,2004(4)

【47】李明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内审机构报告关系的探讨.审计研究,2009(1)

【48】李文庆、彭屹松、周蓉. 论强化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与激励. 事业会计,2001(2)

【49】李占猛、杨宏伟. 美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国外财经,2000(4)

【50】李爽、吴溪. 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审计研究,2003(1)

【51】李维安、郝臣.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8(3)

【52】李维安、张亚双. 如何构造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论我国监事会的功能定位. 财经科学,2002(2)

【53】李建成、朱景华. 会计委派制度利弊分析. 工会论坛,2007,13(1)

【54】李斌、陈凌云.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 2006(3)

【55】李补喜、王平心.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治理.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26(1)

【56】李弢、薛祖云。董事会结构与会计师事务所解聘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评论,2005(3)

【57】李瑞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求是,1990(5)

【58】李成艾、王圆. 论大众传媒在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59】陆宇建.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2002(3)

【60】罗伯特·K·莫茨、侯赛因·A·夏拉夫著(1961),文硕等译,《审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61】梁慧星. 民商法论丛. 法律出版社,1997

【62】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2004(2)

【63】潘琼. 探析我国财经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督. 暨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

【64】彭屹松. 论强化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与激励.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

【65】彭真明、李静. 独立董事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

【66】乔春华. 审计委员会运作的探析.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3)

【67】乔春华、蒋苏娅. 审计委员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审计研究,2008(2)

【68】乔云霞、胡连利、王俊杰.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69】卿石松. 监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3)

【70】饶晓秋. 第四类代理成本与国有企业所有者财务监普体制. 财政研究,2007(11)

【71】饶晓秋. 二个类型三种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财务监督体制. 财政研究,2004(4)

【72】荣兆梓.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制之我见. 学术界,1995(4)

【73】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审计研究,2003(4)

【74】孙丽. 日本型公司治理结构的再评价. 日本研究,2001(2)

【75】孙敬水、孙金秀.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实证检验. 统计与决策,2005(2)

【76】孙敬水. 对我国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质疑. 经济师,2003(1)

【77】孙班军、陈永斌、赵晨. 监事会制度实施效果研究———以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为证.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31(1)

【78】孙岩、张继勋. 性质重要性提示、管理层关注、审计委员会有效性与审计调整决策. 审计研究,2008(6)

【79】孙春晓、徐翠萍:浅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舆论监督.经济与管理,2005(4)

【80】苏卫东、王加胜.盈余管理与董事会特征———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2006(6)

【81】史娟. 透视财务总监委派制. 经济理论研究,2006(12)

【82】唐萍. 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可行性研究——兼论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设计. 经济研究,1999(1)

【83】唐跃军.审计收费、审计委员会与意见购买——来自2004-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金融研究,2007(4)

【84】汤谷良. 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 会计研究,1994(5)

【85】汤谷良. 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 会计研究,1997(5)

【86】陶桂娟. 论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兼论我国监事制度的立法完善. 当代法学,2000(3)

【87】田志龙等.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管理世界,1999(2)

【88】伍中信. 现代财务理论与产权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湖南财政与会计,1999(12)

【89】伍刚. 对会计监督的理论思考.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90】王斌. 论现代企业财务制度. 会计研究,1998(6)

【91】王光远、瞿曲. 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审计研究,2005(2)

【92】王光远、瞿曲.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审计研究,2006(2)

【93】王光远. 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 审计研究 2007(2)

【94】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95】王跃武、伍中信. 论会计监督的涵义与结构. 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5,12(2)

【96】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经济研究,2006(5):64-72

【97】王跃堂、涂建明.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6(11)

【98】王跃堂、钟蕾.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石: 独立性还是可靠性.审计研究,2004(4)

【99】王书江、殷建平.日本商法典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100】王满. 财务监督体系的运行方式. 财政研究,2002(9)

【101】王淼. 论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法律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2

【102】王雄元、管考磊. 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 审计研究,2006(6)

【103】王强华、魏永征. 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4】魏刚、肖泽忠、NickTravlos、邹宏. 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 经济研究,2007.6(3)

【105】吴红艳.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 安徽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7

【106】吴清华、王平心、殷俊明. 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管理评论,2006,18(7)

【107】 吴水澎、庄莹. 审计师选择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研究,2008(2)

【108】吴美霖.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经济研究导刊,2009(5)

【109】吴颜芳、王强. 论经济报道中舆论监督功能的实现.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110】夏立军、杨海斌.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应. 审计研究,2002(2)

【111】夏文贤. 大股东股权特征与审计委员会设立. 审计研究,2005(6)

【112】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2)

【113】谢志华. 出资者财务论. 会计研究,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