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3279000000030

第30章 尺度:媒介传播的本土性与全球性(2)

第三节 媒介与本土性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本土性在无差别的景观和压缩时空的传播中面临重重危机,体现地方个性和特色的内容逐渐被淡化,全球性对本土性的消解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本土性的描述,更多的是与个人的经历相联系:生活环境及成长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所产生的熟悉情境,使居民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媒介作为地方的组成部分,在本土性的坚守和重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媒介呈现出的无差别的全球景观削弱了地方的影响力,淡化了本土性;另一方面,媒介也能够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阐释强化和突显本土性。

一、本土性的危机

“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相当多的语言将在本世纪内陆续消失。人类现有语言中的一半(约6000至8000种)仅有不到一万人在讲。据调查,这些语言正在以每两周一种的速度消失。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交际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的确对世界语言的状况有着巨大影响”。令人不安的是,文化发展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同质化。不可否认,全球的确会在某些方面弱化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模式变得标准化。”尽管全球化也以多种方式协助改造和推进文化多样性或文化本土性。本土性作为一种更为具体的体验空间,它与全球性的背景显得有些矛盾,存在着关系紧张的局面。因为全球化是在交通、通讯手段的发展以及地区差异被抹平的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性在道路、车轮、媒介的运转中被消解,标准化的无差异景观快速出现并呈泛滥之势。这就是本土性和多样性在遭遇全球化时所面临的窘境。依赖于具体地点而形成的本土性,是一种无形的主观感觉,基于地方的历史文化、社会经历而形成。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这种人与人群的经验与记忆也会受到侵袭。

城市由于其承载着历史文化积淀,一直是被认为是本土性的直观体现。随着全球化的潮流的侵袭,媒介对于“异国情调”的过度渲染,使得许多城市刻意仿制出其他地方的奇观美景。如果说商场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需要以特定的地区标志来吸引消费,那么在城市里建造异国或异地的景观,表面看来是体现地方意识,但实际上会造成景观的同质化和单调化,这种拙劣的恶性模仿最终会使人们产生混乱,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用谢尔慈(R.Sheilds)的话来说,这些仿制的地方给人制造了一种“他乡别处”的感觉,它们使遥远的地区和时代魔幻般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但实际上,眼前的景象与那些遥远的地方没有一点瓜葛。这无疑混淆了人们对本土性的认知。

在文化全球化以及跨国媒介的作用之下,地方性正在受到损害。例如,跨国传媒通过遍布世界各大城市的传播系统,以强势面目甚至某种大众运动来宣扬和传播具有最大市场价值的文化,而这些全球性文化往往与地方性文化有所冲突,会对地方性文化施行某种空间压制和传播阻击。大众媒介的全球性内容的确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见闻,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们的亲身体验,并削弱了地区特殊性。全球化所带来的同一性的思想和景观,虽然能够超越地域的局限,但实际上地区的归宿感和亲近性,对于个人而言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全球性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本土性的消解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本地化还可能有更深远的意义。例如,台湾的佛教运动采取了美国基督教的许多组织形式,来宣扬一种绝非美国、绝非西方的宗教信仰”;他们“神圣地追求自我特性,并采取世俗的道路发展一个集体的良心”,“把他们的宗教活动扩大到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了本地佛教文化的复兴。

二、本土性的标志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总是要打上地方的烙印,人的生活经历总会超出某一个地点而延伸开来。但地区对于人们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经验和生存的范围,而是超出地点的物质含义,进而提供一种归属和认同的意识。所以,北京、纽约、伦敦,并不仅仅是指某一具体的地点,或者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实体,而是代表与其相关的一整套独特的文化与价值标准,这种独特的文化与价值标准就是本土性。本土性的意义不仅仅表明人生活的处所,更多的体现了人们的身份认知。所以,对于人类而言,本土性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至少与一个特定的地方相联系。地区犹如系物桩,拴住同一地区的人与时间连续体之间共有的经历;同时,如果人与地区的关系受到破坏,所形成的社区以及人的地区特征也将遭到威胁。

那么本土性具体有哪些标志呢?

1.景观怀旧

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经过时间的沉积,就被拴在了同一地点的空间范围内。

因此,在城市里,时间对于本土性的积累相当重要。从城市的地理外观来看,那些历经了风雨的老建筑,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是本土性的标志。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建筑的保护和留存依靠的是时间和历史的成本,是城市记忆和媒介记忆。随着那些著名老建筑和那些普通的、貌不惊人和价值不高甚至有些破旧的老建筑的拆除和消失,不仅城市的历史、文化消失了,城市的多样性、本土性也荡然无存了。在某种意义上,城市的本土性是从这些老建筑中体现出来的。在已经全球化的城市景观中,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老街区、老建筑已经成为地方文化的见证。借助它们,地区之间的差别才能够体现出来,本土性才得以保存。所以,大众媒介在维护本土性时,总是千方百计寻找那些最能代表城市历史的痕迹。《南方都市报》创办的2002年7月的《广州地理》专栏,推出了反映广州历史人文和地理民俗的城市文化系列报道。凤凰卫视播出的《纵横中国·城市故事》系列片,就是以寻访与追溯老城的传统文化遗迹,从历史的碎片中突显其鲜明的本土性。

在本土性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而逐渐消退的今天,为了重塑本土性,一些城市兴起复古风。大量新建仿古建筑,在其极具现代感的高楼大厦之上加盖翘角屋顶,以形式主义和拼贴手法生硬地追求城市的表面特征。这样并未真正体现出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神与文化价值,而只是一堆表面的、没有个性的迷乱符号,反而导致本土性和多样性的沦丧。

2.制造标签

作为本土性的辨别方式,制造“标签”无疑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正如一些亚文化群体在建筑物上“涂鸦”,以此表明自己的领地与身份。这种“涂鸦”并非仅仅是街头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为了寻求群体归属感的外在表现方式。对于一个地方而言,要为其制造身份识别的标志,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来为自身制造“标签”。媒介在制造本土性标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从地理外观来看,地方最为显著的标签就是标志性的建筑,它们是地方文化的精髓与象征。不同面貌的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地区文化最直接的途径。

地方建筑可以作为文化的容器,它承载、凝聚的并不仅仅是建筑师的风格,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政治的混合体。例如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与天安门一起,成为城市的标志;自由女神像不仅是纽约的标签,也是美国的精神象征。

而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新建筑与新雕塑逐渐成为城市的新标签而为人熟知。一定程度上,这些外在景观蕴含着地区本身的面貌与品性,反映了城市的精神气质。芒福德便认为鹿特丹市的青铜纪念碑“被毁灭的鹿特丹市”最能够表达该市的内心与意志,是最好的城市象征之一。

当我们提到本土性时,除了这些可视的地理要素,还包括那些超出物质和感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雕塑、建筑只是地区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形式,对于地方本土性的体现,往往需要借助媒介的阐释。与地理外观标签不同的是,媒介为地方贴上的标签是基于地方文化的解读而制造的概念。除了在文字与影像空间中强化地理景观以及各种外在标签之外,媒介为地方打造了更为多样的地方体验,以此形成强烈的本土性。例如上海的“摩登”、北京的“皇城”、广州的“时尚”、杭州的“休闲”……这些关于城市气质的形容词,实际上是经常出现于大众媒介中的关于城市最为直接的描述,也为人们提供了间接的地方体验。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宜居”,往往不需要人们的亲身体验,因为媒介已经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和深入的文化分析展示了城市的种种可能性。一些媒体总是想方设法制造城市概念,将城市分门别类,绘制出不同的城市地形图。例如《新周刊》打造的“第四城”、城市“红蓝军”、“内心城市榜”等话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在这些多样的描述中,媒介的主观意识也得以毫无保留地显现,当然,人们也能从中感知地方与文化、经济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是如何被媒介塑造的。

三、媒介重塑本土性

在影像社会中,媒介为我们制造了各种感知和体验方式,借以维护地方的本土性。但这种体验遭遇电子媒介,特别是资本所具有的加乘性媒介(mediating agency)的作用,事情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跨越地理边界生产了一种“无地方感”(no sense of place)的社群,以及一种异化的感受和再现方式,对实质性的人际交流模式构成了冲击,从而不仅改变了传统交流方式,也改变了固有的地理边界。媒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压缩使得世界逐渐连成一个“地球村”,影像的全球化传播使得本土性逐渐削弱。但同时,层出不穷的媒介样式催生了“新地方感”(new sense of place)。人们可以经由媒介提供的认同方式,形成新的地方体验,进而重塑本土性。媒介在地方感的塑造过程中,其作用也并不单一。一方面,媒介可能在其呈现的全球景观中削弱地方的影响力,淡化本土性;另一方面,媒介也能够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阐释而突显本土性。因此,地方在媒介的作用下,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而媒介将这些地方形象的碎片进行拼接,显现出明显的地方特征。

媒介再现地方形象时,并非所有的再现都与现实相符合。媒介中的地方景观,往往只是一种媒介的真实,是按照不同的主题塑造出来的。媒介在某种意义上组织甚至控制了地方的意义,因为他们不可能均衡反映出地方的全部景观,只能按照权力关系的对比来决定其对地方意义的阐释。

此外,媒介本身的地方性也是重塑本土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围绕着地方文化而产生的地方性媒介,对于本土性的重塑与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换言之,地方的文化特质,是这类媒介的生命力所在。当然,由于对媒介技术和市场的依赖,大多数的大众媒介处在城市中,因此地方媒介主要是指以具体城市的社会文化与地方特色为主要表现内容,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依托的大众传播媒介。例如美国的《纽约客》(New Yorker)、《洛杉矶杂志》(Los Angeles Magazine),国内的《城市画报》、《新民周刊》等等。正如建筑、语言能够显露地方感,地方的性格与文化特质也浸润于媒介的表达方式中,并且二者形成持久的互动。

然而,当下有一种趋势正在侵蚀着地方媒介的本土性,那就是消费主义带来的单一性和匀质性。明显的物质主义的倾向,正在一些城市杂志中逐渐显露,这种物质主义的倾向,就像“一块计算机内芯”,“插入任何一个城市机体都不会产生排异反应,但也绝不可能产生热烈的反响”。除了杂志之外,其他类型的城市媒介的个性与特色也有弱化倾向。一个无差异的世界是可怕的世界,将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和发展的潜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重塑本土性,是媒介的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带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文化像珍稀物种那样逐渐消亡。能够深入当地市民的生活并与其紧密结合,是地方媒介的优势,充分发挥这种优势,重构本土性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