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中国译制
3280700000021

第21章 译制的政策性(3)

三、新时期的译制政策

我国的许可和审查制度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具体执行的尺度也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的。这一点充分反映在译制政策的历史演变中。

时代发展了,译制政策也要与时俱进。

我国的译制业经历了60年的发展,国家的政策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行着相应的调整。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题是为政治服务,译制片多数以革命性题材为主。到了80年代,社会的主旋律是改革开放,国家放开引进的渠道,译制片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引进电影电视的片源和内容主题的选择都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社会的主题是市场和商业,译制片也越来越表现出娱乐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向。

网络的普及给译制提供了多元化渠道,也给译制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

2009年,广电部开始整顿免费网络共享资源,打击盗版、促进保护版权。新政策整顿免费共享资源,对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是一件好事。打击盗版有利于推动我国影视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但是它也带来新的问题,比如网络传播的版权问题、许可制度的程序问题等。

视频网站需要采取怎样的运营模式才可以继续生存,国家需要建立怎样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有待摸索的问题。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只靠“堵”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如何“疏”则是一个政策性的问题。

第三节 国外译制政策比较

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对电影的政策多数是市场化模式。但是,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不少国家都通过国家干预政策来保护民族电影和民族文化。

各国的保护政策,从内容来看,主要表现为配额制度、分级制度、送审制度和语言政策等几个方面。

配额保护。配额制相当于一层保护膜,是限制外来文化冲击、保护本国文化的一种手段。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美国电影进口都采取配额限制。

欧盟规定,各成员国电视台播放的影视作品中,欧洲作品必须占51%以上。法国规定,40%的时间必须播放法国影像作品。加拿大政府规定,观众所收看的电视节目中至少50%必须是本国制作的。韩国政府早在1966年就开始施行限额放映制度,当时立法规定每家电影院每年至少预留146天(具体天数后有变化)用于国产影片的公映。2004年韩国影片占60%的市场份额。2006年韩国政府宣布缩减一半的国产片配额(外剧增多,主要是美剧),结果,韩国影片受到重创。

语言政策。在欧盟地区,总体上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法律制约,但是有关国际影视交流的专门文件里普遍包含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精神。除了法国、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欧洲大多数国家对译制片采取配音或者字幕方式没有很多法律限定。但在惯例上采用字幕的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要求个别类型电影必须配音,主要是儿童片、纪录片等。

采取配音还是字幕方式译制,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或者生产管理问题,还是个文化政策问题。字幕比配音方式节省成本,但是字幕会造成文化功能的缺失,而配音则能培养民族语言认同,所以一些国家坚持配音译制的惯例,如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字幕版只为小众市场,如知识分子或艺术电影准备)。

法国是文化大国,据维基介绍,电影和电视全都是用法语配音。在大城市的主要街道影院,通常同时播放配音版和原声字幕版,但是在放映字幕版时,影院会在海报上告诉电影观众电影为原声版或者是带字幕的原声版而不是法语配音版。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配音市场。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德语地区,所有电影、节目、电视系列和外国肥皂剧都以配音形式出现。即使计算机游戏和电视游戏上的菜单也是德语。配音电影是德国一致坚持的传统。

根据欧盟研究,奥地利是最反对使用字幕的国家(70%),之后依次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虽然,在大城市,影院播放原声电影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尤其受到青年观众欢迎,但在德国电视台播放时,除了付费频道,几乎没有放原声加字幕电影的情况。

在意大利,配音译制的传统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的罗马、米兰和都灵,外国电影和电视节目都用意大利语配音。现在,在大城市影院可看到原声加字幕片,电视的字幕片通常是在主流电视频道的夜间节目或者付费电视频道中播放。

在加拿大魁北克(法语)地区,大多数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是魁北克法语配音版。以前,在魁北克播放进口的法国影片时,是用巴黎口音的法语配音。但前几年,这种做法受到政治人物马里奥·杜蒙(MarioDumont)的批评。有一天,他带他的孩子去看巴黎法语配音的《怪物史莱克3》,发现孩子没法好好理解。之后他就提议用本土法语配音。梦工厂制作的下一部电影《蜜蜂总动员》即采用魁北克法语配音,这是第一部用魁北克法语配音的动画片。

分级制度。世界上大约有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分级制最初只应用于电影节目,如今还涉及电视节目和家庭视频节目。分级的目的是给视听节目划分级别,给每一级规定好允许面对的观众群,其好处是照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同时也放宽可公映电影或播放视频节目的范围。

电影分级时最广泛使用的依据是影像中的性、暴力,粗口、吸毒等内容在影片中被表现的尺度,并以年龄为界线进行级别划分。有的国家直接以年龄标名级别,如日本是四级制,按一般、12、15、18这几个年龄段分级。韩国于1998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12岁以上、15岁以上、18岁以上可以观看和限制放映。美国采取五级制度,比如G级的片子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场面,暴力、血腥和粗口也被严加控制,这类片子老少皆宜,因此也最有可能吸引最大范围的观众,好莱坞大片一般属于此类级别,像《佐罗传奇》和《傲慢与偏见》等;再比如R级是限制级,片中含有较多、较直白的性爱、裸露、暴力,肆无忌惮的粗口,比如《电锯惊魂》、《美国派》和《美国美人》等。

送审制度。在西方,电影送审主要是为了分级。中国香港、芬兰和澳大利亚等的电影分级是由政府来裁定的。但在西方,如英国、美国和德国,电影电视的划分定级一般是由同业者协会来管理的。它没有国家法律支持,但在行业内部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