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中国译制
3280700000004

第4章 译制的基本理念(3)

同时,字幕技术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最早的字幕是写在玻璃板上,给一部电影放字幕,要用上千块玻璃。后来可以把字幕印在胶片上随画面一起播映出来。如今有了电视字幕机和电影字幕机,制作字幕十分方便。此外,网络在线可以通过字幕轴技术,根据时间码把事先做好的字幕同步挂在播放器上,做到分秒不差。这个技术也用在DVD上,不仅有多个声道,而且可以外挂多种语言的字幕,播放时可以任意选择。

当然,这里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完成一部译制片要经过复杂的技术工序,其中包括多个技术环节。(详见本书第四章)

三、管理生产

从宏观上讲,我国的译制不属于市场竞争的范畴,而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出口分公司为唯一电影进口单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负责进口影片的译制行政管理和技术审查,并与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共同承担进口影片的发行。译制影片的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出口分公司审译处具体负责。为适应当前发行的快节奏,目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对译制片标准拷贝的技术审查与电影局的技术审查合并进行。

中国的进口影片全部由电影专业译制片单位译制,影片译制质量的管理也由译制单位负责。中国现有两个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影专业译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分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参与部分译制工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于2004年成立了译制中心,影片署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译制单位负责台本翻译、声音录制和片中字幕的制作到完成标准拷贝。

从微观上讲,过去译制单位的生产模式主要是计划经济,这一模式从1949年一直延续到2003年。从2004年中国电影集团成立译制中心后,采取了全员聘任制,这就打破了以往的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大大减少了办公成本,把译制资金尽可能直接投入到艺术创作和技术制作中:可以请不同风格的翻译、导演和配音演员,选择最佳状态的录音棚和设备,聘请经验丰富的录音师,体现了不同影片不同风格,不同人物不同性格,实现了配音风格化、艺术化、多样化、多人物化。可以说,中国电影集团译制中心在译制片用人上率先走向了市场化。

四、结语

现代译制的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系统,是有组织的艺术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第三节 译制的理论研究

关于译制的研究就是人们对于译制的认识,或曰理念,也就是人们对于译制的社会知识。从认识论的视角看,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那么,译制研究会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一、性质、特征:现象学

译制的对象是影视作品,所以译制具有影视传播的共性,同属于声画艺术之列。但是译制本身只是对影视作品中已有的话语(包括人物语言、解说、说明性字幕、具有情节意义的标示语等)进行转换、加工,所以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影视作品的生产,因而具有区别于一般意义的影视活动的特殊性。从译制的环节和要素看,它具有综合性,因为它需要翻译、导演、配音、录音等多个工艺的合作;从艺术门类讲,它具有交叉性,因为它是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统一,或者说主要是文学翻译和声音表演的统一;从行业要求看,它具有边缘性,因为它所依据的不仅仅是各个组成要素的一般性(比如翻译、导演、演员以及录音等的一般原则),而且更多的是按照译制的特殊要求所表现出的特殊性;从传播的模式看,它具有跨文化性,因为它是把一种语言文化的产品引进到了另一种语言文化环境之中。

二、功能、意义:价值论

译制不是原创,而是再创,通过这样的再创,一部作品获得了跨国传播的条件,所以说译制是使影视作品获得国际传播价值的手段。译制作品的传播是双向的,既有译入,又有译出,译入是为了让中国了解世界,译出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目前依然是译入大于译出。如果单从引进的角度看,译制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译制片是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影视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能向我们展示世界各民族的生活图景。译制片为我们构筑着一幅幅生动的世界历史画卷。译制片把我们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在自由的梦幻中体验那难以想象的异域风情。

译制片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必然选择。译制片作为引进的交流产品,对国内传媒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译制片所带来的不只是作为文化商品本身具有的实用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包括实现这一价值的理念和机制。我国的影视产业就是在与世界各国的不断交流中成长起来的。其次,从消费市场方面来看,大众文化娱乐是多样的。显然,译制片是满足多样化消费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影视文化产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亦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源泉。事实上,看译制片早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

译制是保护民族语言的有效手段。采取译制的做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民族语言保护措施。一方面,译制犹如设置一道坚固的天然语言屏障,能有效地抵制外来语言文化的冲击、渗透;另一方面,译制可以通过规范的、美的语言来消融、抗拒、防范不美、不规范,甚至是低劣、粗俗、淫秽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腐蚀作用(比如有的光碟的字幕,语言苍白、低劣、粗俗甚至不堪入目,这无疑是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亵渎)。

可以这样讲,正是因为有了译制,不同语言文化的影视作品得以跨越国界相互交流,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译制,不同的语言文化仍然能够各自保持自己的个性,结果使世界多姿多彩,由此可见,在维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上,译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科、专业:本体论

如果从专业本体来看,译制的学问是跨学科的,因而具有学科交叉性,或者说专业复合性。比如,从传播媒介看,译制属于影视艺术学的分支;从文学脚本看,则属于戏剧影视文学的范畴;从翻译的角度看,可以归入文学翻译之列;而从表演的角度看,又具有声音创作的品质,属于视听艺术领域。

如果从大学教育的学科归属看,因为译制的基础是翻译,所以首先必须按照外语专业的要求,同时辅之以戏剧影视文学的修养。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的译制课程属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但基础课程则按照国际传播学院英语专业的模式设置,专业课程包括戏剧影视文学、国际传播学、英语语言文学、影视艺术学、影视译制学等多个科目,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性和专业复合性的特征。

四、学术、理论:开放性

从学理上说,译制片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从社会进步、文化建设乃至美学追求的视角看,译制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认识我国译制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寻找我国译制片发展的道路,学界和译制界对译制片的关注日渐增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专门成立下属译制片研究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于2004年4月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承办)“2004年北京译制片研讨会”;忠于译制片的“译制迷”们通过“中国配音网”发表各自关于译制片的看法、沟通译制信息、探讨译制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开办影视剧译制本科课程(2002年正式招生);有关译制的各种文章、著作不断增多……这些都说明我国译制片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大学教育的新阶段。而2004年北京译制片研讨会的召开更是我国译制片发展史上值得一书的事件,它标志着国人对译制片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学术思考的层面,尤其体现出对培养译制人才的高度重视。期间,会上有关领导的讲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译制片的繁荣实际上为我们国家和全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明振江: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发展,引进的译制片越来越多了。因此,译制片担任着跨文化交流这样一个重大的任务。特别是在译制片繁荣的今天,我们在高等院校举办这样的研讨会,请从事译制片工作的同志、专家走进校园和大学生、老师们交流,这本身就有特殊的意义。电影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声画结合;时空结合。译制片正是声音的再创造,是声音形象的塑造,它是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的。我国译制片的未来就在青年朋友身上,我们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影视片译制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有精湛的语言功底,还要有先进的思想道德修养、厚实的文化知识学养和高超的审美鉴赏素养。他们要有扎实的影视艺术创作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较高的跨文化传播水平,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广播影视技术。这样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艰苦的实践磨炼。

中国传媒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影视译制方面的人才培养。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在相关专业开设影视片译制课程。近50年来,该校的播音专业培养了一批配音人员,外语专业有不少毕业生从事影视片译制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传媒大学开始招收影视片译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之后国际传播学院开始招收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片译制方向的本科生(目前,这个专业改称“英语(影视译制片)”)。同时,该校长期与译制界合作,出品影视译制片,取得了不少成果。学校还从译制界聘请了专业人士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系统授课、举办讲座和指导实践。

五、国内研究的不足:知识不完整,成果不系统

目前,国内关于我国译制现象已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分析和论述,其中大多数是针对某部作品,或者某些演员的,很少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等学术层面予以深刻剖析;也有一些文章是专业性的,比如针对台词翻译的,这以大学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的为主,或者是针对配音表演的,以有关声音表演的学生和爱好者为主,而这两种思想基本上不涉及译制的生产、管理等系统,更谈不上译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还有一些著作是关于声音创作的,其中大部分是经验、回忆之类,基本上不属于理论研究或学术研究;比较全面地分析译制问题的只有两本论文集、两本配音专业教材和一本直接命名为《影视译制概论》的个人专著,但是这只能是凤毛麟角,形不成有效的学术环境。所以,从整体上说,没有系统性,而且往往具有以下缺点:

①随意性大于学术性,比如,关于译制现象有不少散论,但多数是随感而发,往往抓不住本质;

②独立性大于系统性,比如,关于译制的某些环节有不少经验探讨,但多数为就事论事,缺少对其他环节的联系,缺少对整个系统的考察,往往无法反映译制的全貌;

③微观大于宏观,比如,关于译制的某个作品、某位演员等有不少评述,但多数是个别分析、细节分析,而关于译制模式、译制风格的基本取向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④主观性大于科学性,比如,关于译制的配音、字幕的方式问题有不少评述,但多数是以个人偏好为基础的意见,而不是以社会调查为基础的哲学思考,往往没有把译制跟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没有把译制跟国家的文化建设、国家安全和软实力建设联系起来。

总的来说,关于译制的性质、任务、特征等基本问题,关于我国译制发展的基本认识问题,尤其是译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内尚处于探讨阶段,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根本上说,未能回答译制发展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六、研究不足的原因:研究难度大,立项跟不上

第一,译制的专业性强,学科交叉性突出,一般找不到学术参考,往往需要独创性。比如,关于译制的翻译问题,由于特别,所以不能沿用一般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这就需要另辟蹊径,由此看出其难度系数之大。

第二,译制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融合,这为开拓者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没有学科归属,找不到对口部门的支持。到目前为止,有关译制研究的部级立项只有广电总局一项(2001年,麻争旗负责的“影视译制研究”),而北京市、国家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都没有批准过类似的立项。译制研究找不到家门,这是造成立项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译制也还不是一个自足的营利性行业,而是依附于影视业的加工部门,译制单位具有国家事业的属性,结果很难拿出经费来支持译制研究,依旧不能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发展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