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9·11”之后美国的传播战略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调整了对外传播战略,将广大穆斯林地区作为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布什政府成立了“全球传播办公室”,与负责公共事务及美国对外传播的副国务卿一起协调美国的对外传播工作,并对国际广播重点作了重新部署。
1.美国加强了传统的信息传播与国际广播活动
其中包括在穆斯林国家设立“美国中心”(American Corner)、创办新的阿拉伯语杂志和电台等。“美国中心”是美国大使馆公共事务部与当地图书馆、大学、商会等合作建立的机构,其多媒体、书籍和期刊收藏以及互联网等全部免费向所有感兴趣的公众开放,以这种方式向公众提供关于当前美国的消息。在2005年财政年度,国际信息局与近东事务局及南亚事务局计划合作在这些地区建立43个美国中心,其中10个在阿富汗、15个在伊拉克。美国国务院面向中东和穆斯林世界18至35岁青年读者推出一份新的阿拉伯语月刊《嗨!》杂志(Hi Magazine)。该杂志制作精美,题材新颖,内容活泼,涉及美国社会的众多方面,主要包括名人访谈、音乐评论、有关生活方式的故事等。它试图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来刻画美国,向中东和穆斯林世界的青年提供美国文化方面的信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他们,很少涉及政治问题。(2004年夏开始发行该杂志的网络英文版)
“9·11”之后,美国增加了“美国之音”、“自由欧洲”、“自由电台”等对阿富汗、伊拉克等国的阿拉伯语广播,以及对其他穆斯林国家的多语种广播。美国国会资助的阿拉伯语广播电台——萨瓦电台(Radio Sawa)于2002年3月23日开播。由于很多中东国家媒体报道的新闻被认为有偏见,该电台标榜坚持高标准的新闻报道精神和自由开放的观念,以向该地区的阿语青年报道有关中东、世界和美国的全面、“准确”、及时的新闻,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2004年2月,美国国会资助建立了另一个面向中东电视观众的阿语卫星电视频道——“自由一台/乎拉(Al Hurra)”,全天24小时播出,节目包括新闻、体育、烹饪、时尚、科技以及娱乐等;此外,还有政治性的谈话节目、杂志形式的新闻节目等。美国设立这家电视台的目的是对抗卡塔尔“半岛”(Al-Jazeera)卫星电视台,因为美国认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的报道“失真”,歪曲了美国的形象,损害了它的利益。
2.恢复和加强传统的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
文化和教育活动与信息和国际广播活动相比,没有强烈的宣传色彩,因此往往更受青睐,而且这些交流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往往是长期的,也是积极的,比较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一个典型的数字可以说明:美国的反恐盟国的领导人有50%曾经作为美国交流项目的交换学生或以其他方式在美国学习。
从2002年11月起,美国国务院制作了多种音像制品(包括电视广告)、印制了许多小册子及其他各种资料,其中最典型的是题为《生活在美国的穆斯林》(Muslim Life in America)的小册子。它通过生活在美国、来自各个行业的穆斯林的现身说法,向中东和穆斯林国家民众宣传美国的宗教自由、宗教宽容及其他价值观念。最初,这些宣传材料被置于网站上,并配以制作精美的图片和简单说明,直观形象。它内容广泛,涉及美国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移民问题、家庭生活、教育状况、宗教活动、就业状况以及在主流社会中的地位等。后来,它又被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并在2002年穆斯林斋月期间在一些穆斯林国家反复播放。美国历来重视对外英语教学活动,并视之为推行公众外交的一种秘密武器。“9·11”之后,美国也加强了对穆斯林国家的英语教学活动,包括派到这些国家进行英语教学,或者培训来自这些国家的教师。
3.通过国内立法加强对公共外交的支持
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自由促进法》(Freedom Promotion Act of 2002),目的就是加强公共外交。美国认为,一些国家对美国及其政策的歪曲和敌对的宣传,已经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此,美国应该制定一项可行的战略,加强美国的公共外交,对抗这种歪曲的宣传。该法案规定:“国务卿在设计和实施美国对外政策时,应该把公共外交作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务院应与美国国际广播局(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Agency)协调合作,制定一项全面战略,以有效利用公共外交资源,并在有联邦政府任何部门参与的公共外交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它还规定:国务卿“应确保美国公共外交战略的一致性和内聚力,并积极地通过最有效的机制,抵制对美国的任何歪曲宣传”;“应努力明确阐明美国外交政策中指导性的美国原则及信条的重要性,特别是自由和民主”等。该法案还特别要求国务卿通过开展新闻出版活动、加强英语教学、结成姐妹城市、青年学生交流等方式加强与穆斯林国家的教育与文化交流活动。
2004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情报改革与防止恐怖主义法》(Intelligence Reform and Terrorism Prevention Act of 2004),要求美国在反恐时必须特别注意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该法案指出,为赢得反恐战争的胜利,美国必须动用其全部力量,包括外交、军事行动、情报、秘密行动、法律手段、经济政策、对外援助、公共外交和国土防御等。法案要求国务卿按照总统的指示,密切联邦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并与广播管理董事会合作,制定全面、一贯的战略,有效利用公共外交资源,并确定美国公共外交的长期的、可衡量的目标。该法案还要求,美国政府扩大在穆斯林民众中的公共外交活动:增加美国对穆斯林世界的交流项目;授权国务卿设立“国际青年机会基金”(International Youth Opportunity Fund),提供财政支持,以改善中东和其他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的公共教育。
财政拨款的增加无疑有助于美国公共外交活动的展开;重要法案的通过,是在法律层面上保证公共外交的合法性。“9·11”之后,美国对外传播战略更加强调为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服务。
二、其他发达国家的国际传播
(一)英国的国际传播
英国是老牌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其传媒业非常发达,报刊、图书、各种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不仅发挥着提供信息及娱乐的功能,其经济功能也日益显现。特别是借助英语语言优势,英国长期保持着传播大国、同时也是传播强国的地位。
目前英国有1500余种报纸、四大图书出版集团。除印刷媒体外,英国广播公司(BBC)、独立电视委员会(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ITC)和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Group,BSKYB)是英国三大广播电视机构。
英国在全球影响最大的传媒机构是路透通讯社。路透通讯社是全球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图片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全球电视国际新闻报道的两个主要批发商之一,现在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多媒体新闻通讯社”。
在英国的国际传播战略中,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的广播和电视在全球具有巨大影响力,也是英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制度的核心。BBC拥有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杂志及书刊等业务。BBC对外传播业务主要通过国际广播、国际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来实现。BBC对国际广播(world service)开办于1932年,最初只用英语广播,后来增设了外语部。BBC的中文广播始于1941年。BBC国际广播的英语节目现在为环球24小时连续播出,另外用43种语言播音。BBC的国际广播主要依靠卫星将信号传往世界各地建立或租用的发射台,再用短波发射。也有不少节目由其他国家的电台通过中波或调频在当地转播。根据BBC自己的统计,经常收听BBC节目的听众在全球有1.4亿以上。
BBC国际电视有10个营利性电视频道和公司,其中BBC WORLD(国际电视频道)在世界范围内播出。近年来,BBC对外传播战略进行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对广播电视的投入;二是整合所有对外广播电视资源进行重组,将BBC国际电台、BBC WORLD以及BBC国际在线业务合并,建立了一个新的集编辑方针、市场营销、受众研究于一体的全球性多媒体新闻传播机构;三是继续推进节目海外落地,以大力发展数字、调频广播为战略重点,继续扩大范围,抢占全球传播制高点;四是加大对热点和重点区域的投入,大力发展国际电视。
除BBC外,英国格拉纳达传媒公司(Granada Media)每年制作3500小时的原创电视剧和其他电视节目,行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国对外传播在国际上的强大,同美国一样,还得益于其语言优势。据英国文化委员会“English2000”调查,全世界以英语为母语者达3.5亿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并能流利使用者为4.5亿人;以英语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的国家有70多个,总人口达14亿。
(二)法国的国际传播
法国是世界的传播强国之一。法国媒体凭借法国深厚的语言、文化魅力和法国居于世界前列的政治、经济实力,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在殖民时期形成的法语国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目前,法语国家组织拥有53个正式成员、2个协作成员和13个观察员,占联合国成员的三分之一,其总人口达8.3亿,其中有2亿人使用法语。
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AFP)是法国进行国际传播、影响国际舆论的主要机构,也是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
法国电视业发达,有四家全国性国家电视台,分别是法国电视二台(France 2)、法国电视三台(France 3)、法国电视五台(France 5)和法德文化频道(Arte),此外有三家全国性私营电视台。法国电视五台和国际电视台(CFI)是法国专门对外播出的国际频道。
法国广播电台集团(RFI)是法国面向全球广播的广播集团,其业务涵盖广播、互联网、通讯社和音乐节目光碟等多个领域。目前RFI使用20种语言对全球广播。RFI以传播法国文化为主要宗旨,传播战略定位在三个主要方面:发展法语节目、外语广播和互联网。此外,RFI还在充分考虑社会或地缘政治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其外语广播节目在各大洲的竞争力。
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法国加大了对外传播的力度。2006年,“法国24小时”电视台成立,这是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创办的国际新闻电视台,也是全球第一个同时用法英双语播报时事新闻的电视台,被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称为“法国的CNN”,其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及英国广播公司展开竞争。“法国24小时”通过卫星、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用法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法兰西价值观”,与世界153个城市的500多家旅馆签订了播出合同。该台自2007年4月起每天播放4小时阿语节目,2009年提高至每天10小时,从2010年10月12日开始提供全天24小时连续播报新闻的阿拉伯语频道,阿拉伯语成为该台继法语和英语后第三个实现全天候播发新闻的语种。
(三)德国的国际传播
德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传播大国。德语是世界第四大语言,在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瑞士、比利时、意大利北部及法国东部地区有超过1.2亿人使用德语。世界上每十本书中,就有一本是用德语写的。作为被翻译的文字,德语仅次于英语和法语,居世界第三位。
德意志新闻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dpa)是世界级大通讯社之一,创建于1949年,是由报纸、杂志、印刷出版商和广播机构等190个股东组成的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汉堡,使用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发布新闻,全球订户达3000多家。
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DW)是德国的国际广播电台、电视台,创建于1953年,是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的公共机构,但由政府拨款支持。德国广播法规定该台的职责是:“使国外听众对德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有所全面了解,向他们介绍和解释德国对重大问题的态度。”德国之声用30种语言进行全球广播,其中英语和德语为全天24小时播音,电视节目则用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播出。它的节目内容除了新闻时事外,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注重“新闻性和娱乐性、服务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