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
3296500000033

第33章 博物馆数字化与数字博物馆展示特征分析(1)

陈刚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展示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重要方式。由于对博物馆数字展示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博物馆工作者在将数字技术手段应用到展示过程时,极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忽略数字技术手段的作用,仅将数字化元素作为传统展示的局部点缀;二是过分夸大数字技术手段的作用,大量堆砌数字化元素,形成本末倒置的数字技术“秀”(show)。本文给出了博物馆数字展示的基本概念,并对博物馆数字展示区别于传统展示的非顺序性、多感性、互动性、虚拟性以及时空延展性等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以供博物馆数字展示设计与实现工作参考。

关键词:数字展示非顺序性多感性互动性虚拟性时空延展性

一、引言

展示(Display)是围绕特定主题实现人与物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重要方式。博物馆展示的目的在于向观众揭示展示对象中蕴涵的信息内容,一般将这些信息划分为四个层次:①结构信息,揭示展示对象自然的物理属性信息;②功能信息,揭示展示对象的历史与现实意义;③联系信息,揭示展示对象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包括物质性联系和非物质性联系;④时间信息,揭示展示对象历经各时间段的记录信息。目前,大部分博物馆所采取的传统展示形式和方法,基本局限于表现展示对象的结构信息和简单的时间信息,对展示对象功能信息以及所处社会、历史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信息表现,基本无能为力。

随着博物馆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展示的形式与方法正悄然经历一场变革。展示空间开始突破传统展览(Exhibition)对实体场馆的依赖性,逐渐向WEB网站、虚拟演播厅、虚拟空间发展。传统的封闭式展柜展示形式较之采用数字化手段的开放式数字展示黯然失色。博物馆展示方法及其技术手段的多样性,一方面给博物馆展示计划和设计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使博物馆展示计划和设计参与者们倍感困惑、无所适从,极易在认识和实践中陷入两大误区:一是忽视数字技术手段对传统展示理念的影响,仅将数字化元素作为传统展示的局部点缀。如有的博物馆不惜在实体展示对象旁安装专门系统,循环播放展示对象的三维(3D)视频,但由于该系统并无任何多感手段、互动功能和更进一步的文字说明,观众观看系统数字展播的效果甚至还不如直接观看实物,此时的系统充其量只能起到烘托现场气氛的作用。二是过分夸大数字技术手段的作用,忽略展示内容信息的核心作用以及数字技术手段应用对展示带来的深刻影响,简单地堆砌数字化元素形成本末倒置的数字技术“秀”。如有的博物馆在展厅盲目安装大量数字展示系统,但由于数字化系统设计与展示内容之间实在相去甚远,相互很难融为一体,除了令人觉得喧宾夺主之外,有时甚至使人产生误入科技馆数字技术展厅之感。

在博物馆数字展示计划和设计过程中必须把握数字展示形态与表现方法的本质特征。博物馆数字展示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崭新展示形式,博物馆数字展示的形态特征与它所依赖的技术性紧密相关。超文本链接(HTML)技术彻底颠覆了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顺序阅读习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数字展示也不再要求观众一定按展示对象分布顺序参观,数字展示对象将以人的跳跃性思维和联想为中心自动展开。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处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能使观众从多感度(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展示对象以及与展示对象进行交互。3D建模与虚拟现实(VR)技术则通过构建虚拟场景,拓展了数字展示对象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博物馆数字展示真正区别于传统展示之处就在于它所具有的非顺序性、多感性、互动性、虚拟性以及时空延展性。

二、数字展示的非顺序化特征

博物馆数字展示区别于传统展示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非顺序化特征。传统展示是严格顺序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观众的参观路线是具有时序和线性化的,尽管展示空间设计往往有不同的参观路径和主题区域,提供观众多样性选择,但具体到每个观众仍然是一种顺序结构,观众的参观路线和浏览视景最终决定了展示空间的结构。其次,传统展示设计思维基本是叙述性的,叙述就是讲故事。虽然可以通过主题分解,设置不同参观线路和重点展区,但展示的重点与先后顺序仍然是在“故事”中事先设定的。最后,传统展示所能利用的纸质载体的文字说明也只能是线性有序的,尽管观众可以有所选择地阅读,但说明文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求,阅读的顺序必须是自上而下逐行阅读。传统展示除了展示对象本身,其余的信息都是基于二维平面的图符技术,所有符号只能在二维平面加以表征。

博物馆传统展示的顺序化特征严重限制了人脑思维本性的自由发挥。人的思维本性是非线性、跳跃性、弥散性的,人脑对知识的记忆存储、搜索、再现基本呈网状节点分布。缜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条理清晰、前后相呼应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技巧实际上是后天训练的结果。本质上,人脑思维模式是一种由众多节点相互连接起来的,立体化的,无边缘的网状结构,类似于生物显微镜上观察到的大脑神经和血管组织结构。例如,在认识图形、图像过程中,大脑思维会围绕中心图像,形成一系列相关图像的分支,除主要分支之外,同时依次有二级分支以及三级分支。通过这些连接起来的分支,最终使人们很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许多相互关联的事物。然而,传统的博物馆展示只能采用顺序结构。由于受观众参观行走路线和有限展示空间的影响,博物馆展示线路和具体展点的设计必须限制在一个线性维面上,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依次展开。在这种线性叙述的展示方式中,事件的发展顺序都是精心安排的,即使有插叙、倒叙、补叙等手段,其叙述流程也不可更改。

从顺序化的博物馆传统展示到非顺序化的数字展示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人类的记忆属于网络结构,不同的联想检索将导致不同的路径,呈现的是一个全息的、多维的、几重时空的重叠。传统展示对此基本无能为力。数字展示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同一概念的派生和转移。以WEB页面的超文本结构为例:展示对象题名描述页面作为提纲首页,通过链接指向第二层、第三层页面,依次类推。页面层次根据逻辑关系来设定,下一层常常是上一层内容的具体化。其次,由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的转变。传统展示通过展示对象实体的强烈临场感和配图、文字说明等,留出了大量空白,让观众进行充分想象和联想,但结构上没有多少灵活余地。缺少相关背景知识的观众很难形成展示对象的完整印象。而数字展示结构却是动态的,它允许一组信息以多种方式进行编排。如果一组展示对象拥有多个解读层面,每个层面又有多个可以展开的节点,那么,数字展示所能提供的组合就十分可观。最后,由封闭结构向开放结构的转变。传统展示的结构是封闭的,各展示点基本独立、彼此无关,实现了所谓的“自给自足”。观众在参观某一展示对象时,无法调用另一展示对象的信息,更不能将另一展示对象的信息纳入到正在参观的路线中来。而数字展示却超越了展示对象节点相互孤立的局限,从而使众多展示对象和展线信息互联为一个大的展示系统。

博物馆从传统展示到数字展示的转变过程是“质”的飞跃。传统展示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其信息载体是展示对象实体和静态说明文字,而数字展示的信息载体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和空间限制,完全可以突破时空和逻辑的线性轨道,在不同的信息节点之间随意跳跃和浏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展示彻底打破了传统展示线性叙述的规律,实现了一个能以多种方式组合、排列展示元素,并供参观者随意定制、取舍和选择任意形态加以显现的系统。传统展示对于人类思维认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归类、对比很难提供有效支持,但数字展示却可以通过数据库的SQL查找和模式识别技术,在瞬间获取有用结果,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极大地增强观众对博物馆展示对象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