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穿插背景。会议消息主体部分有时可以穿插背景,穿插背景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所报道的会议内容,而且可以使消息主体显得生动活泼。背景不一定作为独立的新闻成分,它可以根据需要融于新闻的任何一部分之中。就新闻主体来说,如果背景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所报道的会议内容,而且可以避免消息主体部分沉闷、刻板。例如1985年3月18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的新华社发的一篇会议消息,就是运用了穿插背景的写法:
据新华社大连3月17日电田纪云副总理在大连召开的东北三省粮食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粮食问题上的视线要放远点,千万不要因一时出现“卖粮难”,就限制粮食生产。我国粮食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是: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保持和鼓励粮食的稳定增长,增加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要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粮食转化成肉、蛋、奶,做好南方、北方粮食品种的调剂和交流,并根据情况,统一对外,组织粮食出口。
据这次座谈会提供的情况,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粮食生产现在出现了稳定增产的局面,去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00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200斤。三省粮食的商品率达到50%,高于全国平均数的25%。但三省的仓库和运力都不足,普遍要求调出粮食。
田纪云把东北三省的这种粮食供求状况称之为“低水平的相对过剩”。他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现在的粮食不是多了,而是不足。对当前的粮食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绝不能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不切实际地限制粮食生产。
消息的第二段实际上就是背景材料。这段文字回答了为什么东北三省出现“卖粮难”的情况,为什么田纪云副总理专门要讲这番话。所以,这段背景材料运用得恰到好处。
背景材料类别很多,既有事物背景,还有人物背景、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等等。记者写会议消息时,运不运用背景,运用哪种背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记者写起会议报道来,要想对背景材料运用自如,重要的是平时要善于积累材料,扩大知识面。
三是力求现场感。目前,我们报纸上多见的会议消息主体之所以往往写得沉闷、乏味,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现场描写。在一些记者看来,会议除领导人的讲话、与会者的发言,并没有什么生动的东西可写,实际并不尽然。一个善于观察的记者是可以捕捉会议现场中生动的东西的,使新闻主体显得活泼生动。例如1959年4月29日新华社发的电讯稿《敬老会上尽开颜》中就有富有现场感的如下描述:
沈钧儒老人拿着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给别人看,他说要带回家作纪念,人们说这是“寿桃”,他乐哈哈地笑。李济深、陈叔通两位老人也和大家在一起欢聚交谈。
可见,会议新闻与“干巴巴”并非画等号。要写“活”,重要的是记者需要进行现场观察,特别要善于观察现场生动的细节,比如,会议讲话者的神态、听众的表情、会场气氛,等等。除了观察之外,记者还要有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即善于运用动词,把看似静态的会议写得“活”起来。
以上仅仅是会议消息主体写作的几个方面,实际上改进会议消息主体的写作还包括很多方面,为简便起见,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3.关于会议消息的结尾
会议新闻的结尾部分,是给读者最后印象的部分。结尾处理得好,可以使读者回味无穷;反之,则可能冲淡读者对全篇新闻的最后印象。
目前,国内报纸上常见的会议新闻的结尾往往是在“出席会议的还有……”这样老套的表述下,列出一大串名单(名单上的人员的身份较之新闻主体部分出现的名单上的人员稍微低一点)。这样的结尾方法,不仅显得千篇一律,而且有点多余。摒弃会议新闻结尾的程式化,无疑也是会议新闻改革的一部分。
现代新闻,大多采用的是倒金字塔式,会议新闻的结尾部分可有可无。倘若会议消息主体部分意犹未尽,也应在结尾部分力求简明扼要,以启发读者深思、联想;如果消息主体部分已把事实交代清楚,就无需硬加一个尾巴。这正如一部合奏曲,在恰到好处时戛然而止,比“拖泥带水”地结束,效果更好些。
关键要有改革的精神状态
会议报道改革能否立见成效,说到底还是由新闻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决定的。
首先要振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胸中要有读者。我们的报纸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是报纸工作者的“上帝”。既然报纸是为人民服务的,就应该研究读者的需要,考虑他们的兴趣。一个会议的内容一旦形成新闻,就具有公开性,就应该是面对公众的讲话,而不仅仅是对会议代表讲话,因此会议新闻应有别于会议文件,它应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平心而论,笼而统之地说广大读者根本不关心会议,这未免过于偏颇。事实上,人们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重要会议还是关心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把会议新闻写得更适合于广大读者阅读,而不仅仅是适合部分党政干部的口味。
多少年来,国内报纸上会议报道种种痼疾之所以不易革除,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做报纸工作的同志只是注意对上负责,对某个部门领导负责,而忽视对我们的“上帝”——读者负责。当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理说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是一致的,因为各级领导是代表人民利益而工作的,但是,现实中由于人们认识水平、工作能力的差异,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方法和群众的接受兴趣不尽一致的现象是时常存在的。比如,某领导部门觉得应该刊登的“应景式”的会议新闻,广大读者却不大感兴趣;某领导部门觉得会议新闻长些才能显示会议的分量,而读者则喜欢看短新闻。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最重要的是要依据新闻规律办事,要从广大读者对象考虑。***同志说得好,记者写稿子“要考虑这篇稿子大体上是写给谁看的”,“他们需要什么,对于他们哪些东西是多了,哪些东西是少了”(《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会议新闻既然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那就应该尊重读者,尽量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当然这样做不仅要求报纸工作者尊重新闻规律,而且需要各级领导理解并支持会议报道改革。
改革会议报道,要求编采人员具备勇于进取的精神。会议报道大多出自记者之手,因此记者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对没有价值的会议,记者宁可不写新闻,也不要为“付人情账”而争版面;对有价值的会议,记者则应设法“沉”到会议中去,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平心而论,有时会议记者是很辛苦的,下午开会,晚上赶发稿。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想把会议新闻写得不落俗套,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有一股不甘循规蹈矩的勇气,需要有一股过硬的写作作风。近年来,以一系列颇具特点的会议新闻而引起新闻界注目的新华社记者郭玲春有一段耐人寻味的体会:“在新闻写作上,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束缚在自己织成的‘茧’里”,“下决心咬破自己织的‘茧’,你必须有突破常规的想法,才能有突破常规的新闻”(见《新闻战线》1985年第9期)。这种咬破“茧”精神,就是一种进取的精神。
记者的采写作风直接影响着会议报道的质量,与此同时,编者的精神状态也直接影响着会议报道的改革。因为无论哪个记者写的会议报道,最终都要通过编辑手段在报纸上体现出来。在现实工作中常有这类情形:有的编辑不能正确运用他选择稿件的“权利”,明知没有多大新闻价值,不值得发表的会议报道,碍于记者或某主持会议领导的“面子”照发不误;有的编辑习惯于按老一套、老章法办事,比如记者另辟蹊径,用比较新颖的导语写法,但编辑为求“四平八稳”,非得修改为老一套的表述方法才放心。这种囿于老框框的编辑方法不仅使编排的版面缺乏清新气息,而且也压抑了有所创新的会议记者的积极性。一个有改革之心的编辑应敢于打破陈规陋习,精选精编,大胆突破,为改革会议新闻开绿灯。只有编辑和记者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会议报道的改革才不至于成为空话。
改革是一场革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自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各条战线改革的热浪冲击着、感染着广大新闻工作者,大家强烈地感受到新闻不改革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可以相信,经过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会议报道的改革将如同新闻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会获得累累的果实。
(写于1986年,收入1988年1月出版的
《新时期新闻业务讲座》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