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3327900000016

第16章 摩登时代(2)

《摩登时代》这部影片是电影大师卓别林对资本主义本质所作出的最深刻的揭露和最尖锐的挖苦,同时也是卓别林在喜剧方面最有创造性的一部经典之作。据说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典型场景与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极为相似,以至于影片在推出后遭到了来自福特所指使的某些美国议员们的大加非难。他们甚至为此提出了一种近乎于荒谬的主张,那就是认为这部《摩登时代》对美国的工业文明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的破坏作用,应该立刻被禁止播放。

(佚名)

他的影片曾经是我们这一个世纪的光明,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法国著名诗人阿拉贡

这个名叫查理·卓别林的英国小个子几乎代表了整整一个电影时代,这个在银幕上永远戴着一顶破礼帽、拿着一根破手杖、穿着一双大得离谱的皮鞋的流浪汉,不仅是20世纪之初整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角色,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依旧是电影精神的最佳代表。他坚持一种纯粹的艺术性,也坚持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们忘不了他拿自己的一双皮鞋当午餐的情景,忘不了他迎着狂风设法走出一扇门的窘态,忘不了他被卷进巨大的齿轮里时仍旧执著地拧着螺丝的神色,也忘不了他扮演的那个元首的举手投足。卓别林用他的电影给全世界的观众带来了无休止的笑声,甚至可以使人笑出眼泪来。然而,人们却无法说清那是欢乐的眼泪还是辛酸的眼泪。笑,是发自内心的欢乐;哭,则是流淌着真诚的泪水。别人只可以让观众发笑,卓别林却可以让观众笑完以后深思,这是同时代的任何喜剧演员不能做到的。这种笑中带泪的效果,来自于天才喜剧大师对人生和幽默的理解。这一切都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开创者,一位真正具有古典主义美的留守者,并因此在好莱坞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

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伦敦的卓别林,从小就在同样也是一位出色的喜剧演员的母亲的影响下,学会了如何去体验生活和观察他人的言谈举止,从而在最初的成长中就有意或无意地丰富了自己的表演创作经验。可是不幸却很快降临到了这位喜剧天才的身上。在卓别林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的时候,由于年仅30岁的父亲因酗酒过度而病逝,以至于受到严重打击的母亲也在不久后因精神失常而住进了疗养院。于是,卓别林与同母异父的哥哥从此流浪街头,还一度被送进了孤儿院。为了谋生,两兄弟后来不得不开始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里演唱、跳舞,做着各种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的沉重杂活。

查理·卓别林1913年,当卓别林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巡回演出时,被当时一家电影公司的著名制片人兼导演看中,并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电影生涯。就在1914年的时候,卓别林从他的第11部影片《20分钟的爱情》开始,决定保持一定的服饰、一定的胡子式样和一定的典型姿势,并给角色取了个固定的名字:查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常常能在银幕上看到一个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的流浪汉的形象,而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个角色也由此诞生了。

后来,卓别林曾经解释过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查理的小胡子象征他的虚荣心,他的那条既皱且烂的长裤就是我们的可笑行为和我们的笨拙举止的写照。那一枝手杖也许是我最幸运的发现。正是由于它,我很快就被人们记住了。千百万人认为手杖是一个纨绔子弟的标记。”尽管其貌不扬的查理只是一个矮小、贫穷的、孤立无援的小人物,看上去完全无法与那些描写开发美国西部的“光荣往昔”的作品中的英雄相提并论,但正是这个滑稽可笑的小人物,却在性格中有着很多令人回味和值得崇敬的东西。在严酷的环境面前,他总是保持着人的尊严,在任何有钱有势的人和威武有力的人面前都没有丝毫的自卑感,相反倒是在精神上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平等。

由于卓别林一贯对小人物、失业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笞,所以当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继续用自己的电影创作为生活在苦难中的小人物大声疾呼的时候,却因此受到了美国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导致已经在美国生活了近40年的他不得不在此后的余生中长期定居于瑞士。直到30年之后的1972年,卓别林才得以重返好莱坞,接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因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所做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授予的艺术成就奖。而在随后的19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授予他爵士封号这一极为尊贵的荣誉。另外,因为卓别林对于德国***统治的反抗以及对于世界和平运动的贡献,所以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授予了1953年度日内瓦国际和平奖。

从1919年开始自己的独立制片生涯后,卓别林在他极为辉煌的一生中共拍摄了80余部喜剧电影,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经典之作包括《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影片。这些影片不仅标志着卓别林从一个普通的人道主义者到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的成长过程,更把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电影从它的幼年时代带入了日渐成熟的黄金岁月。

1977年12月25日,当一代大师逝世于瑞士沃韦河畔的科西耶的时候,全世界热爱电影也热爱着卓别林的人们都为这个消息而感到深深的悲痛。查理·卓别林生前曾对一位友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的喜剧只需要一个舞台,一名警探和一位美女。”而当这个电影世界中最伟大的角色永远地从银幕上消失了的时候,我们却在永远怀念这位大师的同时,更加坚定地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确实做到了自己说过的这句话。

周总理与一代大师的快乐接触

1954年的夏天,周恩来总理曾在日内瓦开会期间,会见并宴请了卓别林。在两人谈话的过程中,周总理先是笑着说:“40年前,我就在银幕上认识您了。”接着,他又向卓别林介绍了共产党胜利进入北京城时的盛况,也谈到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非常著名的长征。这时,卓别林也笑着说道:“看来,您现在再用不着走那么远的路了。”接着这位电影大师又说自己曾在1936年的时候到过中国的上海,并亲眼看到了在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还说自己将来有机会一定要看看新中国的崭新风貌。于是周总理就热情地请他访问中国,卓别林也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在随后的宴席上,卓别林又说自己虽然不是一个共产党人,但还是衷心地抱着和共产党人同样的希望,愿中国人民、愿全世界人民都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另外,卓别林还很喜欢中国的茅台酒,并由衷地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喝的酒啊!”宴席结束的时候,卓别林提出自己希望能带一瓶茅台酒回去做纪念,周总理当即就把两瓶酒送给了他,并和他合影留念。在送走卓别林后,周总理还深情地说:“卓别林为人正直,正像他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他不愧为当代最有影响的艺术大师。”

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1930年5月到美国演出时,也曾会见过卓别林。两位艺术大师一见如故,合影留念,并由此建立了真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