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剧具有尖锐的戏剧冲突。浮士德与魔鬼的冲突贯穿始终,而每场戏又各有冲突,场场有戏。就连浮士德、玛甘泪的内心独白,也用心理外化的对立形象表现出来,不让角色在舞台上唱独角戏。全剧是悲喜交织的。浮士德与魔鬼的冲突是潜伏的,二人行动表面是一致的。浮士德与玛甘泪、与海伦都有尖锐冲突,她们最后都与他分手,但他们的关系和谐时多,冲突时少,最后才奇峰突起。戏剧冲突总体上是先悲后喜,如同但丁《神曲》的写法,但有关海伦的情节却是“悲——喜——悲”的转变过程。两个爱情故事写法迥异,一个写实,一个浪漫。
玛甘泪的情节与心理节奏是直线上升,由慢而快,歌德直到最后一场才由玛甘泪的回顾交代她溺婴和毒死母亲的隐情,笔墨节省、结构紧凑;继而写她溺婴之后的悔恨以及不肯随浮士德逃走的坚决,这种“回顾”手法加速了戏剧节奏,使突转有如迅雷不及掩耳。玛甘泪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纯美的女性之一,性格之复杂可成为不朽的典型,性格之单纯亦可成为不朽的典型。歌德设计的动作、台词,在特定戏剧情境中充分表现出她的单纯美。
《浮士德》英文版封面海伦的情节是曲线迂回,一波三迭。先写浮士德在巫女的魔镜中看见她的幻影,留下悬念,便放下不写。而“海伦被劫”的戏中戏使第一次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又戛然收刹。然后写浮士德在瓶中小人的带领下到希腊神话世界去寻美人,大大放慢节奏。再写魔鬼把海伦带到浮士德的城堡,导致斯巴达王的进攻,出现第二次戏剧冲突。最后写欧福良的陨灭和海伦悲哀的消逝,第三次戏剧冲突节奏之快,出人意料,呈现出惊人的戏剧效果。海伦的形象,是歌德的再创造,基于神话又美于神话。
“海伦被劫”的“戏中戏”堪称杰作,剧情起伏跌宕的安排巧夺天工,骑士殿的富丽堂皇及海伦出现后全场气氛的瞬息万变,使观众叹为观止。歌德居然让浮士德与希腊神话人物发生关系,大胆的想象力是这场“戏中戏”成功的关键。西方名剧中的“戏中戏”不少,各有不同功能。《哈姆雷特》的“捕鼠机”是用过去推动当前的戏剧冲突,使主角下定决心复仇。“海伦被劫”则是主角下一步动作的开始,提出主角如何寻找海伦的新悬念。
全剧场景变换令人眼花缭乱,既有气象万千、光怪陆离的群众热闹场面,又有少女独坐纺车前的个人抒情场面;既有神话魔幻的世界,又有德国的现实世界。全剧动静结合的场面比比皆是,既表现节奏气氛的变化,也表现角色心理的起伏。
《浮士德》是西方诗剧两千年的总结,也是它的巅峰。上承古希腊悲剧、希伯来诗剧、莎士比亚戏剧的传统,同时以象征手法及心理外化手法下启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戏剧的先河,是沟通古今西方戏剧的一道桥梁,可谓集戏剧法之大全。它以个人的追求和奋斗为起点,以基督教信仰得救为终点,也就是以古希腊文化精神为起点以希伯来文化精神为终点,这个思维模式,正是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浮士德》反映欧洲思想300年的发展,是西方文化史的一面镜子,它在西方戏剧史、文化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佚名)
1749年8月28日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法学博士和皇家参议,对歌德要求颇为严格,母亲是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她富于幻想,善于编讲故事,对歌德影响很大。歌德很小就开始学习外语,不仅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还学习了拉丁语和希伯来语。他10岁时就在读伊索、荷马等名家的作品。1759年法国军队占领莱茵河畔,歌德接触到法国文化。他经常观看法国剧团的演出,并熟悉了拉辛、莫里哀的作品,加深了对戏剧的兴趣。
1765年,歌德秉承父意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在他的自传《诗与真》中曾对这段荒唐的生活有过记载,《浮士德》有些场景的描写也得之于这段生活的体验和感受。1768年因病辍学期间他进行过炼丹试验,这引起了他对自然变化的兴趣。1770年他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这是歌德生命旅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此间他第一次接触到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与德国进步文艺理论家赫尔德的相识则开启了歌德对自然和自我心灵中寻求创作的源泉。赫尔德将荷马、欧西安、莎士比亚、民谣、圣经等文化介绍给歌德,成为其创作的基础。思想活跃的歌德开始不满当时自私庸俗的社会和压抑人性的封建制度,开始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而与牧师女儿弗莉德丽克的相恋与背弃,则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悔恨,这份内疚不断流露在他的多部作品里。1773年他写了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蜚声德国文坛。次年发表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声名大噪,跻身至世界文坛,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驱,并引起一股“维特热”。1771年至1775年是歌德文学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另一部巨作《浮士德》的初稿也出于这个时期。
歌德1776年6月歌德应邀进入魏玛公国宫廷,担任枢密顾问和大臣,同时参与军队、交通、矿山、财政等事务管理。他在生物学、植物学、解剖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方面都很有建树,在文学上有多部剧作、诗篇、小说发表。但在政治上他却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魏玛任职期间歌德与史坦茵夫人相恋。这段长达12年的感情,导致他前往意大利旅行了两年。虽然恋情在他回国后无疾而终,但却使他的心灵由激烈转向沉静,并开始对人的境界体会得更为通透。1788年歌德向魏玛公爵辞职,只任剧院监督。他逐渐疏远朝廷,政治上倾向于保守。艺术上致力于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
1794年歌德结识了诗人席勒。两人合作无间,各自达到了写作生涯的巅峰,并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是歌德生命中最重要的友谊,两位文学家相知相惜,彼此激励对方创作。在席勒的鼓励下,歌德再次提笔创作青年时期就开始构思的巨著《浮士德》。歌德曾经说过:“是你给予我第二次青春,使我再度成为诗人,此后,我将不会停止写诗。”在席勒去世时,歌德感叹道:“这位挚友的死,使我也失去一半的生命。”
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标志着从1786年开始的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结束。此后的近30年,是歌德创作上的鼎盛时期。他晚年的许多抒情诗中都闪烁着唯物主义、乐观主义思想的光芒,在当时消极浪漫主义文学风行一时的德国文坛上独放异彩。《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凸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玛去世。
歌德一生著作浩繁,总计达140多卷。抒情诗、长篇叙事诗等诗集共7部,总数达2 500篇以上,开创了德国抒情诗的新时代。各种剧本有70多部。他与席勒的通信辑成4卷书简,成为德国文学极为珍贵的文艺评述。他还有数部长、短篇小说传世。
除了文学创作,歌德在美学、文艺理论、哲学、历史甚至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歌德谈话录》就记载了他在美学、文学理论等方面卓越的见解,他还是进化论方面的先驱,他所发现的腭间骨,启发了查尔斯·达尔文在进化论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他的《颜色学》还向牛顿的宇宙机械观提出挑战。
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没落骑士,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后来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一个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地同情人民的苦难,斥责争夺权力、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中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25岁时创作的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