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于连并不是完人。他的感情并非纯洁无瑕,他的行为和思想充满矛盾。但正因为如此才是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资产阶级个性中最有活力、最有进取性的一面。他属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那种精力充沛、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和冒险精神的类型,这种人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生活对于他们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粉身碎骨而死。在《红与黑》中,这个人物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种种新观念的代表,他的对立面是腐朽落后的复辟势力。他以平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对抗封建等级观念,以个人价值对抗高贵的出身,他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自信,并认为有权要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配得上他的价值。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因为这个人的成功意味着等级制度的破产和个人价值的获胜。他高傲,敏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宁愿在家挨父亲的拳头,也不愿到贵族人家当奴仆,关心和谁同桌吃饭,胜于关心薪金的多寡。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要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这种不甘屈居人下的思想,支配着他所有的情感和行动。甚至他的两次爱情,最初也都是从“战胜蔑视”的心理出发的。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利,个人的行为只需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任何习俗和社会法规对他都失去了约束力。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心目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恋爱,为抗议对自己的侮辱而杀人,最后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拒绝乞求赦免……总之,于连的全部心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那个行将灭亡的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也决定了他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作者以这个人物作为生气勃勃的平民阶层的代表,并以他的受压抑和抗议来揭示1830年七月革命的“因”。虽然这一类型人物作为个人并非不可收买,并非不会堕落,但作为一个被压抑的阶层,却注定是贵族社会的对抗力量,在他们当中总会不断产生丹东和罗伯斯庇尔。
于连之所以比一般的“个人”给予人更强烈的印象,显然不是道德力量引起的美感,而在于他是一种信念和力量的化身。特别因为周围充斥着“世纪病”患者的一片呻吟,这个形象就显得格外突出。他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个性,而是司汤达按自己的理想模式塑造的“英雄”。
从上述观点出发,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必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正面英雄形象,代表着正义的呼声。尽管这位英雄我们今天看来未必伟大,当年在司汤达心目中却绝不渺小。即使这个人物的行为并非无可指摘,他却是作者所赞赏的那种勇于为自己的幸福去冲锋陷阵的人。他敢于蔑视封建等级和门当户对的婚姻,并以个人的价值及两次“不道德”的爱情对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挑战。(艾珉)
在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处于巅峰的时期,出现了一位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超前意识使他很难为同时代的大作家所理解,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甚至不承认他是一位作家。他就是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杰出的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锋人物——司汤达。
司汤达本名亨利·贝尔,于1783年1月23日生于格勒诺布尔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从小深受家庭的压制和束缚。而他唯一敬爱的外祖父则是一位启蒙思想的信仰者,在他的影响下,司汤达对启蒙思想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阅读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对卢梭尤其崇拜。
司汤达
司汤达在童年时期经历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并对其支持并向往。1796年,他到当地的中心学校读书,因为学校中很多老师都是革新派,使司汤达能够受到进步的教育。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心学校,来到了巴黎,并在亲戚的介绍下在军事部谋到了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大军征战南北,直到1814年拿破仑失败。在此期间,司汤达阅读了大量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逐渐形成了对社会和对人的基本哲学观点。他在文学上欣赏莎士比亚,开始有了现实主义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亲身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兴亡,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失业了。他愤然离开法国,去了意大利的米兰,直到1821年才回到巴黎。这期间,司汤达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关心意大利革命浪漫主义运动,并始终注视着法国的形势和变化。他还开始了写作生涯,第一部作品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在1815年出版,1817年又出版了《意大利绘画史》和著名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同年,开始写《拿破仑传》。
司汤达回到巴黎后生活清贫,当时法国正处于复辟王朝后期,政治更趋反动,他从1822年开始发表文章对法国社会进行剖析,后来结集出版《英国通讯集》。1822年至1823年,他先后出版了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和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3年、1825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问世。司汤达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创作经验,于1829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红与黑》。小说于1830年出版,标志着司汤达创作的最高峰。
七月革命之后,司汤达受政府任命到教皇下辖的濒海小城维达-维基雅当领事,一直到逝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1836年写作了《回忆拿破仑》,1838年出版了《一个旅游者的见闻录》。1839年,他的另一部反映复辟时期政治斗争的小说《巴马修道院》问世。还有自传性作品《自我崇拜回忆录》和《亨利·布吕拉尔的一生》在他去世后出版。另外,他还留下了多部没有最后完成的作品,其中包括揭露七月王朝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
司汤达于1842年中风去世,被安葬在蒙马尔特公墓。
司汤达另一部杰出的作品《巴马修道院》和《红与黑》一样,表现了由拿破仑时代到复辟时代这一时期政治风云的变幻、社会思潮的起伏以及它们在家庭内部的反映、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小说主人公法布里斯·台尔·唐戈仰慕拿破仑的伟大业绩,崇拜拿破仑,梦想参加祖国的解放斗争。然而时代变了,面对复辟时期严酷的政治现实,他只好按照本阶级的要求,走上了教会的道路。但是这与他的理想和爱好相距甚远,他用谈情说爱和游戏人间的胡闹填补内心的烦闷,最后悒悒死去。这个时代造成了他喧哗一时却毫无意义的一生。小说中精彩地再现了滑铁卢战役,表现出了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而在对人物的塑造上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巴马修道院》1838年出版后立即受到巴尔扎克的高度赞扬,是司汤达生前得到成功的唯一作品。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修女》和《拉摩的侄儿》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的主人公拉摩的侄儿一方面是个道德败坏者、无赖、懒惰者,通过他的话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不道德;同时又是个优秀的音乐家,他对音乐的见解表现出狄德罗自己的美学见解。他既是丑恶行径的实行者,又是丑恶行径的批评者、揭示者。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与人的真实关系,并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