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3329700000010

第10章 节日故事(2)

不一会儿,天上果然飞下了几位仙女,她们翩翩飘下来,一个个脱下衣裳,纵身跃入水里,愉快地洗起澡来。牛郎马上从芦苇丛里跑出来,拿走了那件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连忙手忙脚乱地穿上衣服,像小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那位找不到衣服的仙女,还在那里着急。这位仙女正是织女,她见自己的衣服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你要是答应做我的妻子,我就把衣服还给你。”织女仔细一看,发现牛郎便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

两人成亲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幸福美满。不久之后,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地,王母知道了他们结婚的消息,顿时勃然大怒,马上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庭问罪。

巧的是,牛郎家的那头老牛正好死了。按照老牛临终的吩咐,牛郎将牛皮剥下来,好好埋葬了老牛。这一天,牛郎刚下地干活,突然间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来到牛郎家里不容分说,押着织女便飞上了天。

牛郎回家后不见织女,想起老牛的嘱咐,便将儿女放在箩筐里,披上牛皮。顿时,牛皮带着他缓缓向天空飞去。

织女哭得肝肠寸断,被天将押着往天庭飞去。忽然,后面传来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丈夫披着牛皮挑着两个儿女赶来了。织女看见可爱的儿女,眼泪就下来了,孩子们也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就要追上织女了,就在这时,王母驾着云赶来了,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在他们中间一划。刹那间,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将他们分开了。

织女望着对岸的丈夫和儿女,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们也哭得死去活来,连站在一旁观望的神仙们都觉得心酸。王母看到这一切,也被他们坚贞的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的七月初七,让他们在鹊桥上相会。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每年七月初七,成群结队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一家终于团聚了!

传说每年的这一天晚上,如果站在葡萄架下静静聆听,隐约能听到天空里仙乐齐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于是姑娘们纷纷来到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边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并乞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后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夕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天晚上如果不下雨,就会看到明月高挂,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看作团圆的象征,把这一天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

相传在上古时代,天上同时有十个太阳,烤得地上的庄稼都枯死了,到处民不聊生。天帝看到了这一切就赐给后羿一张红色的弓、一袋白色的箭,命令后羿下界拯救百姓。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剩下的那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大海里去了,再也不敢出来。后来,人们觉得没有太阳也不行,于是恳求玉帝,让剩下的那个太阳每天都出来。这天早上,在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露出海面来了!人们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

后羿因为射杀太阳,拯救了万物,功劳很大,被天帝赐封为天将,后来又与嫦娥结为夫妻,生活美满幸福。虽然后羿功劳很大,但是那些被射杀的太阳本来是天帝的儿子,后羿射死了其中的九个,玉帝心里有些愤怒,便找了个理由不许后羿再返回天庭。于是,后羿长途跋涉,渡过弱水,登上了昆仑山,向西王母讨要不死药。

西王母非常同情后羿的遭遇,就给了他两粒不死药,并告诉他,不死药是花了几千年的工夫才炼成的,如果不小心丢失了,就再也没有了。后羿回家后,将这番话告诉了妻子嫦娥,决定选八月十五日这个良辰吉日,吃下不死药,这样夫妻两人就能长生不老了。

嫦娥本来也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天帝不许后羿返回天庭,便觉得是丈夫连累了自己,因此对后羿很不满。她听说不死药吃一粒可以长生,吃两粒就能升天,于是在八月十五日这天,趁着丈夫出门的时候,偷吃了两粒不死药。

一会儿工夫,嫦娥觉得身子变得越来越轻,居然飞了起来,一直升到了天上。她本来打算返回天庭做神仙,但是想到自己背弃了丈夫,心里十分惭愧,又担心被其他神仙嘲笑,于是临时改变了主意,飞到了月宫里。

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在漫漫长夜中,嫦娥独自一人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后羿回来后,发现妻子不见了,悲痛欲绝。他仰望夜空,一声声呼唤着妻子的名字。突然,他惊奇地发现,当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明亮,而且上面还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食物和水果,希望她看到后能回来。只可惜后羿终究没能如愿,嫦娥再也没有回来了。

百姓们知道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叫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的含义,而秋季又是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寓意深远。

相传东汉时期,汝南县出了一个瘟神。只要它一出现,就有人染病,天天都有人丧命。这一带的老百姓,受尽了瘟神的折磨。

当地有一个年轻人,名叫恒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中,父母被夺走了性命,自己也差点儿命丧黄泉。病愈后,他决定去找神仙拜师学艺,杀死瘟神。他四处访师寻道,走遍了各地的名山,终于打听到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叫终南山,山上有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法力无边。

恒景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终南山。费长房被他的精神感动,决定收下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之术,还赠给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地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就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来作恶。你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说完,又送给恒景一包可以辟邪的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并且传授了用法,然后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九月初九早晨,恒景按照费长房的叮嘱,让乡亲们躲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杯菊花酒,做好了降妖除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神从汝河里跳出来,向附近的村子飞去。刚飞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叶的奇香和菊花酒的气味,脸色大变,再也飞不动了。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去,大战几个回合就把瘟神杀死了。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

腊八节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是古人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除了举行祭祖敬神的活动外,还要驱逐瘟疫。腊八节的时间也是有变化的:先秦时期,腊八节在冬至后的第三天;南北朝时开始固定在农历的腊月初八。

这一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中国人喝腊八粥的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物品,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煮腊八粥,祭祀祖先,然后一家人聚在一起食用。

据说腊八粥起源于古印度。古时候,在印度北部地区,有一个迦毗罗卫国。国中的净饭王有一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即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悉达多在年轻时,就感到人生在世,难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觉得这样的生活徒劳无益,而且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

29岁那年,悉达多舍弃了王族的奢华生活,出家苦修,饿得骨瘦如柴,最终昏倒在地。这时,一位牧羊女发现了他。善良的牧羊女在杂粮里掺入野果,用羊奶煮成粥,将悉达多救醒。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即中国农历腊月初八,悉达多在佛陀伽耶的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因此腊八节也被称为“佛成道节”。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都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各地的寺院都要诵经,并效法传说故事中佛祖成道前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和果实等食物,煮成粥供佛,名为“腊八粥”,并将之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后来便在民间流传下来,并逐渐成为一种风俗。

据说有的寺院在腊月初八到来之前,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发放给穷人,说是穷人吃了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又把腊八粥叫做“佛粥”。

彝族火把节

从前,天上有一个大力士名叫斯热阿比,地上也有一个大力士名叫阿提拉巴,两人都有拔山之力,没有人能够摔倒他们。斯热阿比听到阿提拉巴是地上的大力士,很有本领,就从天上下来想要和他比试。那天阿提拉巴正好出门,他对母亲说:“若天上的大力士来找我,请老人家抬一块铁块招待他,就说这是我吃的东西,请他尝尝。让他等一会儿,我马上回来找他摔跤。”

说完,阿提拉巴就走了。一会儿,斯热阿比来了。阿提拉巴的母亲真的抬了一块铁块给斯热阿比,他咬了一口,可是怎么也咬不动。他想:阿提拉巴吃铁块,他的力气一定比我大。想罢,他急急忙忙回去了。

阿提拉巴回来以后,他母亲把经过说了一遍。阿提拉巴听说斯热阿比咬不动铁块,就知道力气一定没有自己大,所以,他便跑去追斯热阿比。斯热阿比刚刚要上天,就被阿提拉巴追上了。

“不要走。你既然找我来摔跤,那咱们就比试比试吧!”

斯热阿比听了他的话,就张开双手,猛地抱住他,两人就开始摔跤了。他们的力气真的非常惊人,大地被他们震得“格格”地响,山峦、树木也都抖动起来。斯热阿比抱住阿提拉巴一摔,阿提拉巴踉跄一下,被斯热阿比压在地上。但他的背脊还没有着地的时候,阿提拉巴一个挺身,从斯热阿比头上翻过来压在他的身上。斯热阿比脊背落了地,但他不服输,还要求再摔一次。这一次,阿提拉巴站成一个骑马式,斯热阿比用力摔他,但是阿提拉巴的两脚像生了根一样,一动也不动。阿提拉巴乘斯热阿比不留神,抓住他的一只胳膊用力一摔,斯热阿比被摔出两丈多远,趴在地上动不了了。阿提拉巴走近一看,斯热阿比口吐鲜血,已经死了。

阿提拉巴安然无恙地回到家里。但是天菩萨知道斯热阿比被摔死的事以后,非常生气,但又没有办法对付阿提拉巴,便派来大量的虫子来吃地上的庄稼。阿提拉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天晚上,砍了许多松树,领着人们烧虫子,把天菩萨派来的虫子都烧死了,保护了庄稼。从此,彝族百姓就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火把节。

苗族杀鱼节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于杀鱼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被天王爷宠爱得像掌上明珠一般。一天,公主突然生病了,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茶不思饭不想。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公主喝了鱼汤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人类随意伤害它们。天王爷还下令雨神把雨都降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

此时,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忧愁。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爷仍旧不给人类一滴水。最后,猪牛都被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生活而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得伤心地痛哭起来。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下了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九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