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著经大传
3341100000058

第58章 观道塬上论道源(1)

回忆的思路像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只好信马由缰,一阵阵“嗒嗒嗒”的马蹄声从李耳的心上“踏过”,进发出回忆的火花,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从沙坡探望刘冬妮回函谷的路上用的时间并不长,可李耳的回忆却是很长很长的,仿佛经历了半个世纪。是的,这一段人生对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从苦县到京都,又从京都返回故乡,虽说走了一个回头路,但收获却是巨大的。他把这些都溶于笔端,进行着高度的浓缩、提炼、升华,然后写进《道德经》中。

创作是要经过艺术提炼的,特别是哲理性的著作,更是这样。正如蚕吃桑叶,桑叶只有经过蚕才能化为丝;蜂采花蕊,花蕊只有经过蜜蜂才能酿成蜜一样。创作以生活为原料,只有经过加工提炼,才能成为艺术品。生活中的事物,差不多总是零碎的、散漫的。哲理性的著作,就是要通过提炼的手段,让生活中散乱的人和事,互相渗透,重新组合,沿着一个轴心聚拢,构成新的形象,再从这些提炼中升华到哲理。一经提炼,哲理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就超出了生活素材的本来意义。《道德经》的升华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他的《道德经》,析理精微,富于理趣,文辞简粹,喻象生动。其文则诡伟而不拘律,骤而玩之,钻研未由;徐而索之,旨趣隽永。其若陟泰山之巅,而奇松怪石,突出骇眼;游沧浪之顷,而狂澜巨浪,忽至惊心。盖胸中别具个神解,故斯人之所不能见。靡靡而忘神,此诚文字之祖。

李耳在写《道德经》中,非常注意散韵意象自然隽永的艺术风范。文句大体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韵,读来流畅舒适,给人一种语重心长而又自然飘逸的感觉。

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道德经》三十九章)

连连排比,先是五字句,然后是七字句,句句押韵。

还有些文句,长短不一,有规律地押韵而且反复重叠,很像民歌。如: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经》二十八章)

这是李耳用韵既有与《诗经》相同之处,又有与《楚辞》近似的地方,可见它是综合了南北文化的产物。

李耳在《道德经》中创立的这种亦韵亦散,散韵结合,自然隽永的文体,对后世的诗歌、散文和辞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道德经》是一部哲理著作,他阐发的哲理已是达到了高度的概括,是逻辑思维的典范,然而在一些篇章进行逻辑推理时,仍用形象思维的具象来表达,对玄理进行直接的把握。

如:对“无”与“有”的认识,用车轮、器皿、窗户作为喻象,反复论证。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道德经》十一章)

哲理与形象的结合,特别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他哲理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物个性的深切刻画和栩栩如生的描写,无不充满着诗意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形象化揭示精妙的哲理;

如:对“赤子”和“盗竽”的人物形象刻画。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蝥,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道德经》五十五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

竽,非道也哉!”(《道德经》五十三章)

在这里,李耳诅咒和厌恶的是“盗竽”的“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反之,对“赤子”形象的塑造则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寄寓着无限的希望,因为“赤子”之“含德”,能够达到“毒虫不蝥,猛兽不据,攫鸟不搏”的超凡程度。如此等等,使抽象的哲理化为形象而富有诗意的美感。

李耳就这样对《道德经》写了一段后,便对尹喜和文子说,要找一个地方进行观道。这自然是尹喜和文子求之不得的。

在这段时间里,尹喜和文子加紧了“老子全真气功养身法”的修炼,达到了进入气功状态的境界,能进行观“道”了。

因为李耳在《道德经》中首先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在这里,李耳首先提出的,从认识角度看,就是对于常规认识超越的问题。不难理解,这段话中讲的:“可道”、“可名”、“观其妙”、“观其徼”、“谓之玄”都是指认识的不同层次。“可道”与“可名”,当属常规认识中感性、知性、理性认识。由感性开始至理性认识的“可道”、“可名”,显然是借助感觉、知觉的常规认识。

而“观其妙”、“观其徼”、“同谓之玄”,这是指气功中所讲的“内视”。就是说这种“观妙”、“观徼”,并不是凭光亮借肉眼去看的,而是一种高超的感悟或体悟。这是一种使人能与“道”所形成的宇宙万物相通的高超认识。当人达到这种沟通时,就会产生神妙感与豁然开朗感。因此,李耳把这种认识称为“观其妙”、“观其徼”,也即“同谓之玄”。当达到了“玄之又玄”这种超越认识的高度,才能与“道”沟通,就可能认识和把握万事万物的“众妙之门”。

人如何得“道”,从而实现超常规认识?李耳在《道德经》中的回答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常”即得“道”,亦即超常规认识。“超常规认识”的关键,可以归结为“虚”与“静”,而要让人“虚”与“静”到致极,达到“忘我”的境界。这种方法和功夫,就是要靠气功修炼来达到的。在气功修炼中:“松”即放松身心,“静”即排除心中一切杂念,“定”即把上述身心任自然的虚静状态保持住,“慧”即出现特异功能,如“天目开”,“内视”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尹喜和文子反复看了李耳所写的《道德经》后,向李耳提出后多次阐发和解释的。他们两个不断要求李耳带他们进入这种观“道”的境界,李耳都没有答应,只是要他俩加紧“老子全真气功养身法”的修炼,等到能够进入气功状态时,自然会带他俩去观“道”。他俩一方面加紧“老子全真气功养身法”的修炼,另一方面等待着李耳的指示。这一天终于来了,听李耳说要去观“道”,他俩高兴的连蹦带跳去选观“道”的地点了。

李耳对选择观“道”的地点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是随便一个点就能观“遭”的。当然,这个点必须在高处,能背靠高山,观看河流,更重要的是这个制高点自然形成像人的形状,有着气功的氛围。

尹喜和文子为选这个观“道”点,整整跑了半个多月,最后才终于找到,那就是函谷关东边的铁岭塬。

铁岭塬是夹在泓农河与好阳河中间的一道高土塬,横在与函谷关隔河相望的东边。铁岭塬的上边散落着十几个村落,是个贫瘠的地方。传说这里原来并没有土塬,只是土塬下有九口大泉眼,泉眼中喷出的水几乎挨着了天,使这里成了汪洋大海。王母娘娘驾云领着众仙往东巡视,来到这上空被泉眼中喷出的水溅湿了花鞋,令她有些气恼,便让仙女取出九个金碗朝泉眼压去。泉眼是被压住了,但泉眼中的水顶着金碗还是往天上冲,摇摇晃晃的,眼看金碗就要被掀掉。这时跟随王母娘娘的太白金星急了,随手从东边的岘山旁搬起一座土塬压到这九个金碗上边,算是压住了金碗,制服了往上冒的泉水。接着这里的水便顺着黄河向东流去,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土塬。

高高的土塬上无水源,稼穑的生长全是靠天雨的。百姓的生活很苦,用水更是困难。若是乞丐到这里讨饭,百姓宁给一个馍,也不肯给一口水。特别是铁岭塬上的制高点有一个村庄叫官庄原,用水更是苦不堪言。若是遇到大旱天,这个村庄的百姓吃水就要到几里外的塬下泓农河去挑,一天也只能挑上一二担水。水罐中的水在塬下是盛满的,挑到塬上由于陡坡路上的摇晃,到了塬顶也只有半罐了。这里的水珍贵的似乎比金子还贵,人畜的用水都有定量限制。但这个村庄的人们不能不洗脸,没有水怎么办呢?人们起来就互相对立着,把唾沫喷到对方脸上进行洗脸。于是便有这样的谚语:“官庄原,水艰难,唾沫洗脸不要钱。冬天藏雪积来水,夏天饮水粪坑边,有女死活不嫁官庄原。”

而尹喜和文子经过多天的勘察,观“道”点就选在官庄原村北边的一个地方。

要从函谷关下边到官庄原是极困难的,何况李耳已上了年纪,要他步行爬到官庄原是不可能的。

这样,函谷关关令尹喜就命副关令孙景派人修建通往官庄原的道路。道路是从塬跟往土塬上修的,土塬几乎成九十度角,笔直而陡立。路则是沿着陡坡往上修的,修成后几乎就像一条白带子直挂在土塬上。人爬上去都要出几身大汗,要驾车上去就更困难了。

按照尹喜和文子的安排,是要李耳坐车上去的。车由徐甲来准备,当然是李耳西行的牛车了。可到了出发的那天,徐甲慌慌张张跑来向李耳禀告说自从把青牛牵到离函谷关不远的牛庄饲养后,青牛几乎瘦成了一把骨头,不能再拉牛车了。没办法,尹喜只好从其他地方借来一头牛,拉着牛车让李耳坐着向官庄原进发。牛车来到塬跟,沿着刚修好的路往上爬,爬到半塬中,前边的路更陡,牛车根本上不去。李耳只好下来,推着牛车往上爬,但不管他们怎样用劲推牛车,牛车还是上不去,怎么办呢?总不能把牛车扔在半路上。急得尹喜、文子和徐甲不知如何是好?

李耳这时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垫在牛车的轱轳下,使牛车停在半坡中,对尹喜埋怨道:“出发的时候,我就不让带牛车来,你们偏说能上去,可现在却上不去,怎么办?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到这墨,他抬头朝塬上望了望,觉得离山顶还很远,便对徐甲说:“你把牛车赶回函谷关,我和他们爬着上去。”

“不行!”尹喜挡住了徐甲准备往回赶的牛车,“你们瞧,那半山坡中有几头牛在耕地,我把牛借来拉车。老师,您的身体不好,到了塬上往北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您不坐车是不行的。”他说罢,朝半山坡有耕牛的地方去了,不一会儿就牵了两头牛回来,把这两头牛套到车前,用三头牛拉着车,让李耳坐上,终于能往上爬了。

此后,凡是车要上这条坡路,就必须套着几头牲口来拉,久而久之,这条坡就叫“套坡”了。

牛车终于爬上了套坡,来到这个村子中间的一棵大杨树下。观“道”的路线是由尹喜和文子提前勘好的,要随其自然。这棵大杨树长在一堆垒起的旧陶片上。奇怪的是,这杨树一半干枯,像一位枯瘦的老人站立在那里。而另一半却是新枝新芽,茂茂盛盛的,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好像在拍着手,欢迎李耳一行的到来。这棵杨树有着神奇的作用。若是这一年春季,抽出的新叶格外茂盛,这一年这里便会风调雨顺,稼穑丰收。若是那半边干枯的多,这里就会遭灾,旱得颗粒不收。它基本成了这里的气象树,人们都看着它来安排农事。

被风刮下来的枯枝或落叶,村民们谁也不会拿它当柴烧。因为谁家一烧它,谁家就会出事,不是死人,就是意想不到的遭灾。有一年,村里的一个“愣头青”小伙子不服气,硬是在冬天爬到大杨树上砍下几枝枯枝去烧火取暖,睡到半夜时,突然从天上降下一团火,把他的全家都烧死了。

可唯有用这棵大杨树的枯枝和落叶去烧陶器和砖,烧出来的东西却特别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陶正宁封子的三弟宁仨在这里烧陶留下的化身形成的大杨树。

远古的时候,人们没有锅碗盆盘这些炊具,打来的野兽只能架在火上烧着吃,收获的谷物也只能放在石片上烤着吃。人们常常吃生、硬的食物,胃肠大都患有疾病。人们也没有打水的器具,往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喝水。据说到了黄帝做中央天帝的时候才发明了烧陶的技术,解决了这些生活难题。 ’

烧陶的技术就是宁封发明的。宁封原来隐居在蜀地青城山中,青城山是由五座高峰组成,五座高峰连绵起伏,像一座天然的大屏风。黄帝曾专程到青城山向宁封请教烧陶的技术。原来人们在长期使用火的实践中发现,黄泥用火烧过后会变得非常坚硬,并且不约而同地想到借用黄泥的这个特性来烧制各种器皿。黄帝听了宁封的介绍后非常高兴,邀请宁封到朝中作了陶正,并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宁封后来也就自然成了宁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