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冷不逐热,更是一种冷静睿智的方式方法。如炒股一样,要发现于未然,潜力股、优质股更多依靠投资者眼力和判断。收藏亦如此,超前的眼光来自对藏品的认识,包括它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如此方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
可见收藏也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折射出许多大道理。
等待
十分喜欢韩磊唱的《等待》这首歌,那激昂向上的旋律,充满期盼的歌词,再加上歌手雄浑,略带沙哑的嗓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那无奈而又执著的精神状态。
等待,在这里要说的实际上是一种逆境下的情绪控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种种不如意的事,被误解的事,梦寐以求却无法兑现的事,代人受过的事,自己的主张、见解、思路、措施虽然有效,但却不被理解,甚至打入冷宫的事。正确的态度是等待。据悉,邓小平晚年退休后,他的女儿曾问:在文化大革命被下放到江西劳改队时,都做了些什么?邓小平回答就是:等待。
等待是一种无奈情况下的积极理念,是一种寓主动态度于被动形式中的有效办法。等待,是一种聪明之举,选择等待和善于等待,是一个人清醒、理智、自信能力的具体体现。
等待,是一种战略性的退却,是一种反击前的休养,是一种爆发在即的沉静,是一种涅磐临近的寂寞。
选择了等待,那就不能暴跳如雷,而必须韬光养晦;不能朝秦暮楚,而必须坚定信念;不能急不择机,而必须冷静观察;不能肆意妄为,而必须深思熟虑;不能无所事事,而必须有所作为;不能饱食终日,而必须卧薪尝胆;不能出卖灵魂,而必须恪守原则:不能斤斤计较,而必须海纳百川;不能永无天日,而必须主动出手。
由此可见,等待是积极主动的,是清醒反思的,是积蓄完善的,是自我扬弃的。因此等待必须做到:
潜心修炼。认真学习,积累能量,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承受力、抵御力和耐力与韧力。
深入思考。深刻分析,包括主体与客体,正面与反面,正确与谬误,顺境与逆境。找准优势与劣势,认清自己症结所在。
修正完善。痛下决心,忍辱负重,甚至是脱胎换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百折不挠。集中精力,找准方向,荜路蓝缕,坚持不懈,无怨无悔,哪怕是毕其功力而一事无成。
如是,等待的前面将会是充满阳光。正如歌中所言:我们既然曾经拥有,我的爱就不会停顿。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你的梦,共同期待—一个永恒的春天。
忘却
曾闻报载,一书法家为友人题字“常想一二”。初看不解其意,后思才悟到,这是针对都讲“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而言的。常想一二,就是多忆些快乐的事、顺心的事,而对那“八九”之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忘却了。
忘却,是强者的智慧选择,是歌者的半拍音符,是疲者的主动休整,是寿者的养生秘诀。
忘却是要忘掉怨,记住恩;忘掉恨,记住情:忘掉恼,记住乐;忘掉愁,记住悦。
人生苦短,生命如歌。正如完整的曲调一样,生命之歌也必会出现高潮、低谷、逼转、绵延,抑扬顿挫方可构成铿锵有力的生活的强音。因此,大可不必在鲜花掌声中止步不前,在阴霾迷雾中心灰意冷,在指责议论中缩首畏尾,在困难挫折中一蹶不振。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大境界。在如此大境界中,忘却又是重要的因素。因为,忘却了才能放下包袱,忘却了才能有效恢复,忘却了才能从头再来,忘却了才能颐养天年。
然而,真正的忘却又谈何容易。事实上,最密集簇拥的,总是权利的枢纽:最牢固联盟的,总是利益的纽带;最彻底的诀别,总是感情的破裂;最难以和解的,总是背后的龌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难以忘却。
如何才能忘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忘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是忘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忘却:“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依然体现的是忘却。古往今来,这种淡定潇洒的精神延续传承。如此,才能做到路窄侧身过,山高徐步行,达到在繁枝密布处拨得开,风雨急狂时立得定,门庭冷落中耐得住的境界。
享受生命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谓是转瞬即逝。我虽是无神论者,不相信人的生命是有定数的,但人生过百者寥寥,夭折者却尽是。所以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英灵也好,香魂也罢,必将随风而逝。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了。然而,时间不可变化,空间却大有余地,潜力可以挖掘。通过个人自身的,后天的努力,可以极大延伸生命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生命时间的延长,是享受生命的重要形式。
珍惜生命,这是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们的共识。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以个人牺牲换来理想的实现。这体现得更是一种对新社会的憧憬和对生命的热爱,使我们肃然起敬。景仰之余,我感到这是先烈们对生命倍加珍爱表现得比常人更加强烈的流露。我想,珍惜生命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反之,轻视、践踏,甚至残害生命,那是一种地道的邪教的理念。珍惜生命,重要的是享受生命。记得一篇报载的文章,讲中国人常常祝愿的一句话是:祝你身体健康。而外国人则说的是:祝你快乐。一词之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生活理念、对生命质量认知程度上的差异。因此,珍惜生命,通过努力可以延伸、扩大生命的空间。珍惜生命,可以在扩大的生命空间中,尽情地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乐趣,这才是我们对待生命的唯一的、正确的态度。
享受生命,首要的是加强学习。不求上进,无所事是,醉生梦死,则无异于自暴、自残、自虐、自杀。学习,是珍惜、享受生命的阶梯。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可以拓展领域,可以深入思考,可以悟出真谛,可以增加情趣,可以少走弯路,可以享受成果,可以趋利避害。当然,学习,一定要学习健康、正确、精华的内容。学习,也必须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进得去,出得来。唯此,可以说学习就一定会拓展生命的空间,学习就一定会有助于享受生命,学习就一定会妙不可言。
享受生命,重要的是做好工作。生命,与生俱来的是一份社会责任。自古以来,不乏为民请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之人,更不乏开山治水,兴利除害,钻研探索之人。否则,我们的世界将还会停留在饮毛茹血,大漠洪荒,弱肉强食的时代。人的一生,有高歌猛进的,也有甘于寂寞的:有翻云覆雨的,也有心无旁鹜的:有一帆风顺的,也有步履维艰的:有青史留名的,也有销声匿迹的。但不论人的能力大小,价值高低,贡献巨细,只要是兢兢业业,为了社会、人类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就应受到尊重,不枉白来一世。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正是因为他(她)们才得以实现,由此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享受生命,必要的是为自己创造多个世界。一个人需要有多种爱好,各种领域也随时敞开大门,在欢迎着每一个人。一个人能够走进不同的领域,就等于拥有了多个世界,不论别人是否认可,是否褒贬,是否附和。当你每走到一个陌生的范围,就相当于拓展了自己的生命,拥有了一批新的朋友,提高了一份能力,增添了一种情趣。哪怕是会养花、会收藏、会下棋、会书画、会垂钓、会烹饪、会唱歌、会抚琴、会打球、会游泳,凡是健康有益的活动,都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都会使人开阔襟怀,都会使人修生养息,都会使人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