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旗帜——陈嘉庚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陈嘉庚事业达致顶峰时,不过拥资一二千万元,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中,比他富有的人为数不少,但为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输捐而自己一生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的,唯有陈嘉庚。正因为如此,黄炎培先生曾说:“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他办学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陈嘉庚兴学的动机和爱国情怀,可以从如下他在1918年“致集美学校诸生书”中得到反映:“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已。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诸生青年志学,大都爱国男儿,尚其慎体鄙人兴学之意,志同道合,声应气求,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懿欤休哉,有厚望焉。”
早在1894年,他就捐献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之后他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小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在陈嘉庚的努力下,昔日偏僻的渔村里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
此外,陈嘉庚还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年孙中山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如集美学村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唯一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
在承担集美、厦大两校庞大开支的同时,陈嘉庚还联络新加坡华侨,组织同安教育会,支持同安县创办40多所小学。陈嘉庚把同安教育会改为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先后补助本省20个县市的73所中小学,补助总额达193227银元,全部由陈嘉庚承担。在新加坡,陈嘉庚对于当地华侨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热心,1919年创办了规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是当时南洋地区华侨的最高学府。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创办水产航海学校、南侨示范和南侨女中等学校。当时有教会请陈嘉庚捐款10万元创办一所大学,陈嘉庚慨然答应,但提出要以兼设中文课程为条件。
陈嘉庚倾资兴学,他希望有志之士,闻风继起,振我中华,故虽企业收盘,仍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据估计他一生用于办学的款项,约达美金一亿元以上。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1961年8月12日,这个伟大的企业家、教育家病逝于北京。弥留时他仍殷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并嘱咐“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遗产300万元人民币全部献给国家。为了感谢这么多年他对国家做出的不朽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其国葬的哀荣,灵柩运回集美,安葬在家乡,以告慰这个曾经辉煌、博大无私的爱国华侨。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常香玉
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是所有人都不陌生的,特别是她在抗美援朝时期捐飞机的事情可谓家喻户晓。
1951年,28岁的豫剧艺人常香玉,干了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向正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这架“香玉剧社号”米格-15战斗机,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存放在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里。河南省档案馆则已经将常香玉的珍贵照片、演出剧照、口述录音带以及部分生前用过的物品等征集进馆。
1951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举国震惊。常香玉事后回忆说,听到这个消息后,她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对丈夫陈宪章说:“我们武器装备落后,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咱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中,干吧!”。
据常香玉的二女儿陈小香介绍,常香玉曾经这样说过:“解放以后,我再也不是下贱的戏子了,我要保护我这个国家,我要爱我这个国家,当时全国人都起来捐献,剧社捐献了三天的演出我觉着少,就想着捐献一架飞机。”看起来简单而朴素的想法,是可贵的爱国之心。
常香玉口中的“下贱的戏子”是怎么回事?1923年9月15日,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县南河渡镇董沟村一个贫农家庭,乳名张妙玲,父亲张茂堂是当地有名气的豫剧艺人。由于家境贫寒,幼年时,常香玉跟着母亲魏彩荣靠要饭度日。1932年,父亲为了让常香玉不做童养媳,把9岁的常香玉领上了学戏之路。村里张姓的人认为,宗族里出了女戏子是个耻辱,经常欺逐他们,死了也不得入祖坟,愤怒的她便随义父常会庆改名常香玉。1943年,常香玉因拒绝为军统宝鸡站站长娶姨太太唱堂会助兴,受到侮辱威胁,愤而吞金自杀,所幸抢救及时,但更使她体会到旧社会唱戏的行当被称为“下九流”,受人侮辱,被人欺凌的残酷现实。
捐献飞机的想法很好,但常香玉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剧社里有师傅对她说“你别做梦了,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架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但性格倔强的常香玉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常香玉与古城西安有着不解之缘。据常香玉的女儿陈小香在其所著的《探究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及声腔艺术》一书中描述:“1938年底,由于东北、华北沦陷,河南、山西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几百万难民逃往西安、宝鸡等地,各地很多戏班和大批的名演员云集古城西安,外公带母亲和全家也来到了西安。”常香玉在西安一住就是18年,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常派艺术。常香玉生前曾不止一次说:“陕西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的娘家,我艺术上成长离不开陕西观众。”至于“香玉剧社”,陈小香介绍说,1948年底刚成立的时候叫“西安私立豫剧补习学校”,目的是培养豫剧人才,也为帮助穷苦人家的孩子找碗饭,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全免,学员主要是学戏,学得好的还可以参加演出。后来学校改称“香玉剧社”,并于1950年春正式向西安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落户西安,进行营业演出。1954年底,“香玉剧社”改为国营,1955年底,剧社调回河南,落户郑州。
当时,时任西安市委书记赵伯平、西安市长方仲如对常香玉的爱国热情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与支持。后来,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也知道了这件事,委派马运昌、毛云霄、荆桦三位干部协助剧社从事捐献演出工作。
大家算了一笔账,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演出的标价,即使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私房钱。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把自己的3个孩子送进了保育院,随即率领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进行了半年的义演。
对于当时演出的情况,陈小香说,剧社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曲目中的《花木兰》最受欢迎。这是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在义演的第一站开封,从8月8日至8月31日,剧社共演出23场、18个剧目,开封是常香玉少年成名的地方,一到这里就受到全城人的追捧,不少农民背着粮食去看戏;在郑州,剧社演出了25场,场场爆满;在武汉,剧社一口气连演了10场,观众一场比一场多,买不到票的观众就直接坐在剧场外面听;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叶剑英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演出后又亲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
1952年2月,“香玉剧社”圆满完成了捐献飞机义演,共演出178场,观众31.23万人,演出的主要剧目16个,其中以《花木兰》一剧演出场次最多,最受群众欢迎。义演捐款达到15.2亿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4000多万元人民币。
很快,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并很快去了朝鲜,投入战斗。后来,当命名为“香玉剧社号”的战机呼啸在朝鲜战场上空时,常香玉也作为祖国赴朝慰问团的成员走上前线。空军英雄王海用击落的敌机残骸,为心中的艺术家精心制作了一架“香玉剧社号”飞机模型……
1952年2月,剧社从朝鲜返回西安后,抗美援朝总会会长郭沫若给常香玉发来亲笔签名的贺电。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也发表了文章,题目叫《爱国艺人常香玉》。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也专门接见了她,说“常香玉不简单”。
常香玉捐献飞机一事,也释放出巨大的明星效应,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事件。众多姑娘把自己嫁妆都捐了出来,有的老人把一生的积蓄献了出来。据资料显示,到1952年6月,全国人民总计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
后来,不少人提起常香玉,都称其“德艺双馨”,而常香玉本人则最喜欢说“戏比天大”,因为“只要活着,就不能没有豫剧”。
平凡的慈善家——林秀贞
林秀贞,1946年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1976年,衡水大旱,由于植物没生长起来,柴草也稀缺。南臣赞村有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78岁的朱书贵和76岁的刘秀焕。两位老人曾跟林秀贞的父母一起干活,两家相熟。林秀贞见老人总是挑不到水,就每天起大早给老人挑满一缸水。她还常做了好吃的,给老人送去。
有一天中午,她给老两口送饺子,一进门正见两位老人吃早晨的剩粥。她问怎么不热热再吃?老人说这样省柴火。她再一看,锅边上还结着冰碴。当时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回到家就和家人商量着要把老人管起来。丈夫和父母都支持,说朱书贵是抗战时期入党的老党员,咱不能看着人家受罪。
第二天一早,林秀贞就找到生产队长说出了自己的心愿。生产队长是个明白人,他说:“秀贞啊,照顾老人不是一天半天,你可想好了”。秀贞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你就放心吧。”从此,朱书贵、刘秀焕有了林秀贞这么个好女儿。这年她刚30岁,刚结婚3年。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又义务赡养了本村和邻村的朱书常、朱金林、朱淑芬、张振起4位孤寡老人。林秀贞在义务照顾赡养6位孤寡老人的时间单个展开加在一起共计72年,比秀贞的年龄还长八个年头。林秀贞一人的付出,伴亮了6位孤寡老人的晚年风烛残年生活,成为他们晚年生活当中的唯一指向和共同精神支柱。
34年来,为了照顾这些老人,林秀贞付出了比其他农村妇女多出几倍的心血和汗水,吃了多少苦、受过多少累、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了使这些老人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在他们患病时,林秀贞都是把他们接到自己家住。6位老人中,最短的在秀贞家住了一年半,最长的朱金林老人一住就是12年。林秀贞从来没喊过苦,嫌过烦。有人对她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些老人与你不沾亲不带故,你一侍俸就是几十年,图的是什么”林秀贞说,“不图钱财,不图回报,为的就是报答党培育我这么多年的恩情。”
这些年来,只要老人们高兴的事,她都想方设法去做。1995年夏天由于连降大雨,呆傻老人朱书常两间破土房已成危房,秀贞怕出事,将他接到自己家住,与老人一日三餐同桌吃饭。老人过年有往自家请家堂的习惯,为满足老人这一意愿,在1996年底她花了3000元买了砖、木料,给他翻盖房子。1997年春节前终于使老人搬回翻盖一新、温馨如春的自家新房安心过年了,至今已70多岁的朱书常老人的生活仍由林秀贞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