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3387300000041

第41章 全球银行格局与中美银行国际化(1)

第一节全球银行格局

(一)分析角度

研究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问题关键在于两点:第一、使用全球视角,即应该用全球银行产业的数据构建研究框架,而不能仅仅依据某一特定的国家,更不能仅仅依据某一特定的银行进行研究;其二,竞争主体的选择,虽然银行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在显著提升,但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银行并不多,决定和影响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银行更是少数,所以,研究并不需要完整的国别数据,而只需要一些主流银行的数据。因此,研究全球银行竞争格局就需要收集两方面的的数据,第一、确定竞争主体,即选用各国合适的银行参与比较;第二、竞争要素问题,即哪些因素影响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

由于影响银行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要研制一个单一的竞争力指数且其评价结果又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从1970年就开始研究全球银行竞争力并连续编制《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英国《银行家》杂志从来就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而是按照不同的指标对银行进行排名。《银行家》认为,资本实力是衡量银行竞争力的第一要素,而且核心资本的重要性高于总资本,所以《银行家》将核心资本作为编制《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排名的主指标。《银行家》还认为,资产规模对于银行竞争力的作用与核心资本不相上下,所以将总资本作为编制《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第二指标,并进行独立排名。《银行家》也认为,利润是一定时期内银行经营活动的总成果,但由于总利润和净利润都受到不同国家税收制度的影响,难以进行直接比较,所以选择了税前利润指标对银行进行排名,这样,既强调了利润的重要性,又保证了指标的可比性。至于反映银行健康状况的指标,《银行家》认为,它们只是银行资本、资产和利润的派生指标,重要性相对较弱,指标值在一般情况下又相当接近,不适宜进行排名,所以只将这些指标作为辅助指标列出,而不进行独立排名。以下就按照一级资本、资产规模和税前利润三项指标,分析当前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以下数据主要来源为2010年和2011年《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9年和2010年《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

(二)全球银行核心资本排名

核心资本是银行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普通股、有限股、储备账户的总和。对于一家银行而言,核心资本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银行比重最大和最稳定的资本形式;第二、它是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火墙;第三、它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但大多数全球主流银行核心资本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有增长。根据《银行家》提供的数据,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上榜银行的核心资本42760亿美元,而2010年则达到了543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08%,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美欧上榜银行大幅提高核心资本。对比2009年度和2010年度全球核心资本前10强银行的数据,也能大致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全球主流银行核心资本变化的基本情况。

2009年按核心资本排名前十强的银行依次为,摩根大通、美洲银行、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控股、富国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农业信贷集团、西班牙国际银行。2010年按核心资本排名前十强的银行依次为,美洲银行、摩根大通、汇丰控股、花旗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富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

由以上排名可以看出,2010年度的前十强与2009年度的前十强有8家相同,主要是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挤出了法国的农业信贷集团以及西班牙国际银行。以上排名中,美国的银行四家,中国的银行三家,英国和日本分别为两家和一家。如果仅仅从核心资本前十强的排名考察,美国主流银行的资本实力没有下降,而欧洲主流银行的数量则被中国迅速取代,中国成为榜单中新兴的崛起力量。

从核心资本规模的变动考察2010年度也许是全球核心资本前十强银行核心资本增速最快的一年。在2009年度,只有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4家银行的核心资本超过1000亿美元,到2010年度,则有7家银行的核心资本超过1000亿美元另外,美国各银行在金融危机后,依然保持核心资本迅速增长的态势。例如美国银行2009年核心资本为1208.14亿美元,但2010年则达到了1636.26亿美元,增长35.44%。

(三)全球银行总资产规模排名

传统意义上,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金融自由化浪潮之后,美欧银行的资产已经远远超出贷款范围,而广泛地投资于证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股权甚至大宗商品。资产规模对于银行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反映银行的市场份额,并由此决定银行的市场影响力,资产规模越大的银行,市场占有率越高,竞争优势就越明显。在金融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资产规模的扩张是银行获得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扩大盈利空间、提升全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现代的全球银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银行规模的竞争。

进入21世纪后,全球主流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在显著扩张。《银行家》的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的总资产还只有12594.98亿美元,排名第二的花旗集团连1万亿美元都不到,只有9022.10亿美元,但到2010年,全球已经有26家银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10家银行的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导致银行资产市场价值下降,因此,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银行的资产规模有所收缩。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数据显示,欧洲银行的资产缩水最明显,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2009年度的总资产一度达到35009.5亿美元,但到了2010年,则减少到了仅22747.67亿美元,减少幅度达到了35.02%。相对而言,美国的银行则总资产变化不是很剧烈,花旗银行2009年总资产19384.7亿美元,2010年为19139.02亿美元。

2009年按总资产规模排名的前十大银行依次为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巴黎国民银行、汇丰控股、农业信贷集团、摩根大通、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花旗集团、瑞银集团。2010年按总资产规模排名的前十大银行依次为巴黎国民银行、德意志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汇丰控股、巴克莱银行、农业信贷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美洲银行、摩根大通、中国工商银行。

2009年总资产规模前十大中,欧洲占七家、美国两家、日本一家。到了2010年则变为欧洲六家、美国两家、日本一家、中国一家。总体上看,主要变化仅在于欧洲少了一家,而中国的工商银行则成功打入前十强。

(四)全球银行利润排名分析

新世纪的头几年是全球银行产业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其根本特征就是,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盈利,只有极少数银行出现亏损。尤其是2003—2006年,许多银行的利润增幅都在20%之上。虽然2007年全球银行产业的业绩已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影响,但2008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上榜银行的税前利润总值仍然达到7823亿美元。

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结束了全球银行产业的黄金时代。最主要的表现是,一些过去美欧银行中的盈利大户不仅停止了利润增长,还出现了巨额亏损,其中不乏欧美的大型银行,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2010年度税前利润亏损达14.71亿美元,2009年时,该行亏损则达到了592.81亿美元。但如果与前两年比较,则可以发现欧美银行已基本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出来了。2008年时,欧美欧美银行业亏损巨大,全球前十大亏损银行清一色的欧美银行,亏损最大的银行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传统美欧金融强国的银行,如果将排行榜延长,所有美欧国家都有银行出现在亏损榜单中,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对美欧银行的冲击是系统性的全行业的。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亏损接近600亿美元,花旗集团的亏损达到532亿美元,富国银行的亏损也差不多有500亿美元,单独一家银行出现如此巨大的亏损,在全球银行产业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到了2010年,全球前十大亏损银行仍然主要是欧美银行,但是各银行亏损额已经大大减少。2009年度美国所有上榜银行的税前利润亏损910亿美元,英国的上榜银行亏损512亿美元,到了2010年,美国所有上榜银行税前利润1144亿美元,英国则为361亿美元。

2009年全球税前利润10强依次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中国银行、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汇丰控股、巴克莱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2010年该榜单次序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摩根大通、中国银行、汇丰控股、富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巴黎国民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和高盛。

就前十大盈利银行上榜数量而言,中国的银行占4家,四大国有银行悉数入选,数量上超过了美国的三家和欧洲的三家。而历年占据这一排行榜主要位置的都是美国的银行。不仅如此,前两大盈利银行全部是中国的银行,前四大盈利银行中国占据三席,更加凸显了中国银行的业绩。《银行家》的数据还显示,中国上榜银行税前利润的总和达到1497.91亿美元,占1000家上榜银行总利润的比例为21.12%。其次是美国,其上榜银行税前利润1144.4亿美元,占比为16.14%,与2009年时亏损910亿美元有天壤之别,也可见美国银行正在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从而步入正轨。

(五)全球银行总体格局

长期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由美欧银行主导,综合考虑美欧银行的竞争优势,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根本改变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尤其是没有改变美国银行在全球银行业中的地位。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全球银行业的核心资本和资产规模的竞争优势仍然主要集中于美欧银行,这是支撑美欧银行全球竞争力的最重要保证。第二、从上榜数量来看,2011年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中,美国银行有176席,比2008年的159席有所提高,并且美欧银行业还在进行一些列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如美联银行并入富国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入摩根大通,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并入劳埃德银行,这进一步增强了美欧银行的全球竞争力。第三、全球银行总体格局也可以从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看出,美国上榜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在7%以上,远高于国际标准4%的要求,前几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在10%上下,说明美国主流银行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恶化。第四、从银行的国际化程度看,花旗集团的业务范围涉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汇丰控股也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经营业务,其他美欧主流银行大致也在30—50个国家经营全方位的金融业务,高度的国际化为美欧银行的全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五、美欧银行业在利润榜上的失利仅仅是暂时的,他们正迅速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出,利润已经开始迅速增长,其综合实力是支撑未来利润进一步增长的强有力保证。

当然,这不能说全球银行总体格局就一点变化都没有,应该说最显著的变化在于,中国银行业的崛起。在一级资本排行中中国占三家,在总资产规模排行中中国占一家,在利润排行中中国更是占据了四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其影响还主要局限于中国国内,其真正的国际影响力还不明显。但是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继续增强,以及银行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中国必然能在全球银行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银行国际化及其动因

(一)银行国际化的含义

商业银行国际化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经营要素可进行国际流动和国际组合的一种经营状态。这些要素包括客户、产品、资本、人员、技术等。客户跨国选择、产品跨国销售、资本跨国配置、员工多籍构成、技术高度集成等,都是商业银行经营要素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是指银行按照国际规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直接或间接加入全球性金融服务。主要表现为银行通过大规模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或建立代理关系,形成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在国际范围内从事金融服务,实现以资本国际化为特征的跨国经营。具体来说,国际化银行的业务活动主要在国际市场,服务网络覆盖全球或世界主要地区,主要服务对象是进出口公司及跨国公司,金融产品实现了高度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进行金融合作与竞争。

商业银行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其基本动力源于取得比较优势、规避经营限制、降低税收负担以及分散经营风险等方面,所有这些动力都是为了冲破地缘的自然因素和民族国家的政治因素对经营和发展所设定的限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际化经营几乎是任何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然而,国际化经营作为一项金融制度安排,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更取决于国际国内的制度环境、政策体制、法律框架和相应的经济金融基础。